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AtlasIED 音频系统
    AtlasIED是一家全球性的电子制造商,为商业环境提供全面和创新的音频解决方案。AtlasIED具有强大的设计研发、生产能力;是集产品制造,系统集成,商业音频系统支持方面的具国际领先地位的公司,是美国商用音响行业优秀的领导者,同时也是美国语音及视频广播系统的第一大供应商。    AtlasIED提供2000个专业的音频产品和超过80年的卓越制造经验。拥有丰富和广泛的产品线,包括:音频扩声系统、声音掩蔽系统、IP 公共广播系统、紧急通讯系统、特殊扬声器、智能机柜、麦克风支架等。结合其悠久的历史和经验,AtlasIED的技术无缝连接并集成到现有和未来的模拟及基于IT的基础设施中,几乎可以向每一个商用音响客户提供解决方案。AtlasIED总部地处于美国凤凰城,设计研发、制造加工和物流的本部,地处德克萨斯州达拉斯市,占地26,012.85平方米。有6个横跨美国的办公地点,包括生产、制造、销售、营销、管理和运输设施。此外,AtlasIED在泰国曼谷设有服务东南亚和大洋洲的设施,在法国巴黎设有服务欧洲市场的设施,并在中国拥有一支合格的工程师和检查员队伍。这个全球团队孜孜不倦地工作,已成为商业音频领域中最好、最容易合作的公司。 
北京力创昕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22-06-06
AR教学系统
软件将传统历史、地理、生物教学知识点与增强现实技术(AR)相结合,以模型、图文、视频、动画等形式呈现原本教材上的平面图文知识,为老师和学生创设一种体验式和沉浸式的学习环境,提升地理课堂教学效果,变纸质讲解为动态演示、变平面识记为沉浸体验。将课本上枯燥抽象的知识,以形象生动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更顺利解决地理中的难点和学生的困惑点。
福建恒达教育装备工程有限公司 2022-05-30
高级驾驶辅助系统
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EB(Autonomous Emergency Braking System)是一种主动安全技术。通过传感器检测可能发生的碰撞危险,提前警示驾驶员制动,并在必要时自动制动,防止碰撞的发生或最大限度的降低碰撞的伤害。
上海同驭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2022-02-28
视觉打标系统
视觉打标系统是通过给激光打标机装上眼睛(工业相机),从而让激光可以准确知道工件的位置信息,当工件位置出现偏差时,视觉系统可以自动修正工件的位置信息,使得工件被正确加工。加装系统后可提升产能100%-300%,减少人工成本40%-60%,定位精度达0.05-0.15mm。适用于汽车零部件、3C数码、医疗器械、生物医药、五金工具、精密仪器、半导体元器件、服装辅料、家用电器、工艺礼品、珠宝首饰等行业。
霍夫纳格智能科技(嘉兴)有限公司 2022-01-21
门禁考勤管理系统
一、系统概述 门禁考勤系统是根据高校实验室的自动考勤要求而研制的,实现实验室的学生实验自动控制,学生通过考勤机刷IC卡,可查询学生预约的实验,进出人员身份识别、进出记录数据采集、统计和信息查询过程自动化的一套管理系统。该系统和实验室管理系统结合使用,将会使实验室的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智能化和开放化。 门禁考勤系统功能: ◆学生通过IC卡或磁卡验证学生信息,进出实验室大门; ◆开放实验室综合管理系统统一管理学生IC卡或磁卡绑定、禁用、启用、删除等操作; ◆学生可通过刷卡控制预约工位的实验台电源; ◆学生可通过刷卡进入实验室做实验,同时系统自动记录学生签到签离情况; 二、技术参数 1) 单门双向网络门禁控制器 2) TCP/IP联网 3) 可接对读卡器 4) 2万张卡权限 5) 10万条记录 6) 30-50W大功率变压器,并且具备较高的利用效率,输出功率大 7) 电源前端后端都有5A的保险丝,保护电路以防短路损坏,并且方便更换保险丝,对应的保险丝都有指示灯提示 8) 输出电压为 12VDC,可局部微调到14VDC 9) 工作频率: 13.56M Hz ,7线输出 10) 工作模式: WEIGAND 26,WEIGAND 34 11) 读卡速度: < 0.2 S 12) 感应距离: 0 ~ 10 CM 13) 工作温度: -30℃ ~ +70℃ 14) 工作电压: +9V ~ +16V 15) 工作电流: 静态 35毫安;瞬间 45毫安 16) 维根传输距离: ≧ 100米 17) 外观颜色: 黑色,ABS材料 /白色(可选) 18) 外观尺寸: 76×115×17 19) 灌胶,全防水设计 20) 带电源反接保护和数据耐压保护 21) 输出采用玻璃放电管和半导体放电电路 22) 电源采用保护电路,防人为等操作失误损坏 23) 数据地程模拟隔离,防干扰
北京润尼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2-09-09
一体化标识网络与传统IPv4互联网互联互通的实现方法
一种由传统互联网与一体化标识网络的互联互通实现方法,使用接入交换路由器ASR作为传统网络和一体化标识网路的接口设备来实现该方法。当传统网络中的用户与一体化标识网络内的用户进行通信时,数据包发送到接入交换路由器,并且数据包内的接入标识和IP地址替换为交换路由标识,在一体化标识网络的核心网内传输;对端接入交换路由器将交换路由标识替换为接入标识和IP地址,将报文转发到目的节点。该方法使得传统互联网IPv4用户不用升级即可以与一体化标识网络中的用户进行通信。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4-10
GEOSAR地面成像验证系统与卫星信号处理仿真系统(技术)
成果简介:GEOSAR卫星运行在高轨道,长合成孔径时间使得目标回波具有距离徙动量大、空变性剧烈的特点,因而成像处理难度大。同时电离层对信号传播的影响也是影响卫星成像性能的重要因素。 GEOSAR地面成像验证系统利用导航卫星作为照射源、在地面配置多通道接收机分别接收直达波和回波信号,其中直达波信号用于实现卫星与接收机间的时频同步和分析电离层的影响,回波信号可用于实现成像处理。通过研究此模式下回波信号特性和成像算法,因此利用该验证体制可实现对GEOSAR成像机理的等效地面成像验证;同时,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金碟电子图书馆系统、电子文档管理系统
  金碟电子图书馆系统适用于组建数字图书馆或电子阅览室,实现电子图书、电子文档等多媒体数字资源的阅读与集成管理,是单位内部信息发布、资源共享的互动平台及信息门户,帮助搭建数字化学习和教育的资源中心,方便工作和自主学习。金碟电子图书馆系统是行业领先的软件品牌。   金碟电子图书馆系统采用B/S模式及先进的.NET技术研发,技术平台领先,本质上就是一个电子图书馆平台。所有读者、管理员均可通过浏览器浏览、阅读和管理电子图书,操作就像网站一样简单。在安装和使用金碟电子图书馆系统时,管理员通过任一台可以登录的电脑对服务器上的数字资源进行管理。   金碟电子图书馆系统8.0及以上版本采用HTML5标准开发,可以在电脑、手机及IPAD等终端设备跨平台运行。   金碟电子图书馆系统具有很好的灵活性和开放性,管理员可以通过功能强大的管理后台自主增加、修改、删除多级图书分类及图书资源;还允许读者添加、评论、复制电子图书,再经过管理员审核后发布,以增加电子图书的来源。   金碟电子图书馆系统是行业领先的、经济实用的电子/数字图书馆解决方案,可广泛应用于教育、政府及企事业单位建立电子阅览室和电子图书馆。 金碟电子图书馆系统8.0主界面
珠海金碟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计算机组成原理与系统结构教学实验系统
计算机各部件优化升级,全面高效支持计算机各部件和各种模型计算机的开放性设计实验。在保证电路开放性的同时,各部件和各种复杂模型机电路的搭接更加简捷、高效和直观,极大提高了实验效率和实验成功率。
西安唐都科教仪器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2021-02-01
聚丙烯酸酯原位聚合具有互穿网络结构的 聚氯乙烯复合树脂
1.项目开发的背景聚氯乙烯树脂(PVC)是五大通用塑料中仅次于聚乙烯的第二大品种,在我国,其产能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它已普遍应用于建筑、化工、电器仪表、日用品等各种领域。由于其综合性能好、价格低廉、用途广泛,在国民经济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但在加工应用中存在冲击强度低,耐热性和耐候性差等缺点。通常采用接枝共聚,共混等方法向PVC中添加高分子弹性体,使共混体系既可保持硬质PVC高模量,高刚性的特点,又可大大提高其缺口冲击强度,明显改善其低温冲击性能,开发高抗冲击耐热与耐候性优良的特种专用PVC一直是国内外研发的重点。聚丙烯酸酯原位聚合具有互穿网络结构的聚氯乙烯复合树脂是针对PVC树脂的缺口冲击强度低,共混改性时改性剂分散不均,易分相渗出,改性效率低而开发的高抗冲改性PVC专用树脂,其实质仍是橡胶增韧PVC树脂。它是以核-壳结构的聚丙烯酸酯弹性体为基质,与VC单体进行原位聚合后形成具有互穿网络结构的改性聚氯乙烯树脂。一般通过聚丙烯酸酯胶乳或聚丙烯酸酯粉粒存在下的VC水相悬浮或乳液聚合而制得。采用纳米级核-壳胶乳粒子原位聚合氯乙烯进行微观结构改性是聚氯乙烯树脂改性的第三代增韧技术,其优点在于改善宏观混合的不均匀性,质量良莠不齐,以及对共混加工条件依赖性强、加工工艺和配方复杂、增韧效率低、耐候性差等局限性,同时解决纯粹接枝共聚物大分子链流动性差、所制材料模量低,制品抗冲性能和刚性模量等不能同时兼顾的弊端。2、工业化放大生产2011年3月我校与河北盛华化工有限公司合作,自筹经费,进行了悬浮法聚丙烯酸酯原位聚合具有互穿网络结构的聚氯乙烯复合树脂的中试,并进行了大量中试试验研究。其研究工艺分三步,一是丙烯酸种子乳液的合成。二是悬浮法聚丙烯酸酯原位聚合具有互穿网络结构的聚氯乙烯复合树脂合成,三是复合树脂高速离心脱水,干燥。工业化试验之前共进行17批次种子乳液聚合,70批次原位悬浮聚合,并连续稳定生产50批。至2011年9月已成功完成聚丙烯酸酯原位聚合具有互穿网络结构的聚氯乙烯复合树脂中试试验,为进一步工业化放大生产试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试试验过程中解决了以下几个关键技术问题:(1)聚丙烯酸酯原位聚合具有互穿网络结构的聚氯乙烯复合树脂在加工后出现黑点问题;(2)冲击强度不高的问题;(3)颗粒形态问题;(4)分散体系与乳液体系共稳定性问题。2011年9月底实现13.5m3工业化装置试运行生产,至2011年12月完成工业化生产用种子乳液聚合40余批,原位聚合及干燥30余批,经过配方和工艺的进一步改进,共生产各项性能合格的聚丙烯酸酯原位聚合具有互穿网络结构的聚氯乙烯复合树脂60余吨,产品性能与技术经济指标完全达到了项目预期目标。3.本项目的技术成果与产品应用聚丙烯酸酯原位聚合具有互穿网络结构的聚氯乙烯复合树脂在河北盛华化工有限公司成功实现工业化,填补了国内聚丙烯酸酯原位聚合具有互穿网络结构的聚氯乙烯复合树脂产品的空白,增加了我国PVC新品种,对推动我国PVC市场从通用型转变到特种专用型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同时对我国高品质硬质PVC制品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该产品集抗冲、耐磨、耐老化、耐腐蚀、阻燃、绝缘性好等优异性能于一身,抗冲击性能尤其突出,其技术性能指标已达到并超过同等ACR含量下美国Rohm & Hass公司KM-355P改性PVC树脂的水平,作为高抗冲PVC-M管道专用料应用前景十分广阔。该产品的不断推广应用,将进一步促进管道工业、高品质建材行业和其它塑料制造业的发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聚丙烯酸酯原位聚合具有互穿网络结构的聚氯乙烯复合树脂成功实现工业化预示了国内PVC产品市场转变的一个良好开端,它将逐步推动我国PVC树脂产品向系列化、专业化的水平,相信经过几年或十几年时间的发展,我国的PVC树脂牌号就会像产能一样形成规模,改变目前以生产大批量的通用树脂为主,而许多PVC下游加工企业所需的PVC专用树脂主要依赖进口的不良局面,简化了加工工艺配方和过程,节约了能源消耗。本项目成功工业化产品有很多优点:  (1)在传统PVC悬浮树脂生产设备基础上,引入聚丙烯酸酯乳液,与VC单体进行原位悬浮聚合,形成了聚丙烯酸酯与PVC两相之间稳定的互穿网络结构,大幅度提高了聚氯乙烯的力学性能,为生产高品质的管材等高端产品奠定了材料结构基础;互穿网络结构材料微观结构的均匀性显著改善了新型复合树脂的缺口冲击韧性。同时,使用该专用树脂生产制品时无需添加其他增韧剂,与传统ACR或等效CPE共混改性PVC相比,原材料成本有所降低,简化了工艺流程,节约了能耗;(2)通过配方和工艺的调整,解决了聚丙烯酸酯乳液在悬浮聚合体系中分散的均匀性问题,实现连续工业化试生产,复合树脂质量稳定。同时建立了新型复合树脂的产品企业标准。(3)该复合树脂耐候性好,加工塑化时间短,不存在CPE-g-VC树脂加工时黄色指数变化明显的缺点,也不像EVA-g-VC树脂那样对加工温度敏感,使得PVC的加工性能得到改善;(4)该项目的成功实施为乳液与悬浮两大聚合方法之间协同关系找到了规律性认识,这对其它类似体系共聚物的制备研究具有积极的理论指导意义。公司质管处对产品粘数、热老化白度、筛余物、水份、鱼眼等指标进行了检测,作为高抗冲击专用料先后经过河北省分析测试研究中心、河北省氯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检测分析,其常温简支梁冲击强度大于30.0kJ/m2,-10℃时为大于8.0kJ/m2,比普通PVC制品高10倍。我们研制的聚丙烯酸酯原位聚合具有互穿网络结构的聚氯乙烯复合树脂经过张家口市盛华伟业管业有限公司,张家口市方盛塑业有限公司和河北汇泰塑业有限公司作为高抗冲专用料用于制作管材和板材制品性能均能达到并超过国家建材行业指标要求,而且产品流动性好、不需添加任何增韧剂和加工助剂,可大幅度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环境污染,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其中所生产的各规格管材按CT/T272-2008标准检测后,密度、二氯甲烷、落锤、维卡、回缩、液压六项指标全部合格。经过多家大型PVC加工企业的检测和应用试验为该产品市场定位和开拓应用新领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聚丙烯酸酯原位聚合具有互穿网络结构的聚氯乙烯复合树脂首先是作为高抗冲PVC-M管道专用料使用,另外还可用于其它方向的管道工业、高品质建材行业、汽车工业,以及电器仪表和工程塑料等应用领域。
河北工业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77 78 79
  • ...
  • 562 56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