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矿用智能瓦斯报警器
成果针对传统瓦斯报警系统调校工作量大、维护成本高、误报警率高、抗干扰能力差等不足,以 AVR 单片机为核心研制了一种矿用微型瓦斯报警器,开发了矿井瓦斯浓度数据采集、零点漂移自动校正、传感器非线性补偿、报警控制以及上位通信自动标定控制等功能模块,实现了瓦斯报警器的数字化、智能化和自动化。实验结果表明:系统性能稳定,功耗低,抗干扰性好,标定更准确,调试简单,大大降低了其维护成本,具有广泛的应用推广前景。该成果已申报实用新型专利 2 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 10 余篇。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4-11
技术需求:煤矿抽放瓦斯
公司技术需求目前有3个: 1、煤矿抽放瓦斯用焊接不锈钢管,焊缝自动跟踪难,自动焊接成型难; 2、承插口3PE钢管生产工艺不稳定; 3、解决煤矿井下用纤维缠绕增强管横平竖直问题。
山东金诚联创管业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7
大型电站锅炉生物质与煤粉混合燃烧技术
随着全球能源短缺、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各个国家都在加紧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风力发电是目前最经济、最清洁、最容易实现大规模生产的。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大功率的风力发电机在我国逐渐推出,而它们基本都是原型机,未经时间考验。通过风力机塔架的三维有限元强度、振动与疲劳寿命分析,可以保障机组的安全运行。 本项目采用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方法,考虑风力机塔架在各种工况下的载荷,计算分析风力机塔架的强度、振动和疲劳寿命。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干煤粉输送系统煤粉流量计
根据煤气化装置的控制运行需求,开发了干煤粉输送煤粉流量计,可实时测量煤粉的速度、浓度和流量,仪器测量性能稳定可靠,耐压可达6MPa,结合煤粉调配措施可保证各煤粉管道煤粉速度和浓度的均匀分配,从而提高燃烧效率,为装置安全高效运行提供保障。
东南大学 2021-04-10
干煤粉输送系统煤粉流量计
根据煤气化装置的控制运行需求,开发了干煤粉输送煤粉流量计,可实时测量煤粉的速度、浓度和流量,仪器测量性能稳定可靠,耐压可达6MPa,结合煤粉调配措施可保证各煤粉管道煤粉速度和浓度的均匀分配,从而提高燃烧效率,为装置安全高效运行提供保障。
东南大学 2021-04-13
高瓦斯综放工作面瓦斯涌出规律及综合治理技术研究
在优化卸压开采抽采瓦斯技 术基础上,确定卸压巷道高位抽 放的合理方式和布置参数,实现 采动裂隙带瓦斯高效抽采,有效 解决高瓦斯综放工作面高产高效 安全生产;根据首采区生产时瓦 斯涌出情况,研究并建立一种适 应范围广、预测结果可靠的矿井 瓦斯涌出量预测新方法。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1-12
选煤厂煤仓瓦斯监控技术
选煤厂煤仓瓦斯监控技术,是我院承担的淮南矿业(集团)选煤分公司科研项目,在对望峰岗选煤厂瓦斯富集区进行充分时空分布研究的基础上,全部采用本安型设备实现了瓦斯浓度自动监测,风机启停自动控制等功能。当某处的瓦斯浓度到达规定值时可以自动闭锁相关设备该系统采用本安型可编程序控制器为核心,用本安型低浓度瓦斯浓度传感器采集现场信号,通过 200-1000HZ 传输。通过本安型输出继电器实现瓦电闭锁和报警。符合国安标准。现场操作采用触摸屏通过 RS485 与 PLC 通信,调度室操作采用工控机通过光缆与 PLC 通信。该系统数据采集、显示准确,对风机的控制快捷,操作方便、简洁。,并伴随声光报警。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4-13
煤层瓦斯动力作用模拟系统
本发明涉及煤层瓦斯动力作用模拟系统,包括有注气系统、装样系统、压实系统和信息采集系统,所述装样系统,包括有布置多种信息传感器的高压缸体一端安装有卸气阀门,另一端为密封加压柱塞;所述液压柱塞内有液压油腔,液压柱塞中间有贯穿柱塞的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穿过另一端盖;所述注气系统由高压气瓶、调压阀、管阀件等组成,向进气管提供瓦斯气体;所述压实系统包括有液压泵站,向液压柱塞内的液压油腔注油,提供油压;所述装样、压实、注气过程的数据采集由信息采集系统控制,本发明可以再现煤层瓦斯运移和突出的过程,再现煤岩应力集中和应力释放的过程,及其它相关的物理效应实验研究。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4-13
校园共缆广播
产品详细介绍一、校园共缆广播概述及用户需求     1.1  校园共缆广播概述     “共缆智能调频广播”一词,大家听来想必是非常熟悉,已经不是陌生的新生词了,但始终没有严格的定义与规范,鉴于学校、企业、工厂、旅游景区以及工程商朋友对于它的关注与日俱增,便把众家之言做下归纳,详细分解一下。     “共缆”是指利用FM频率调制技术将广播的音频和控制信号,调制到88MHz~108 MHz(也有调制到70MHz~87 MHz的)的高频载波上,被调制的广播音频和控制信号与有线电视节目共用CATV同轴电缆/光电网络传输,即共缆。广播音频、广播控制和有线电视信号在CATV同轴电缆/光电网络中,各自采用不同的频段传输,不会产生交互调制现象。     “智能”是指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单片机控制技术,使广播节目的播放、广播外设的电源管理、播放终端的控制等,能够按照人的编排设置程式自动完成,达到广播与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完美结合,实现无人管理自动广播的目的。     “调频”是指采用调频载波调制音频信号和控制信号,通过载波频率的不同模拟音频信号和控制信号的变化,使多个(最多可达60多路)音频信号和控制信号可用不同的频率调制并复用到一根同轴电缆上同时传输,并互相不干扰的广播的传输方式。     总之,海特伟业共缆智能调频广播是利用FM调频技术、计算机技术、单片机技术等,将音频、控制信号与有线电视信号共缆传输,能够达到节目自动播放、外设自动管理、终端自动控制的现代化的校园广播实现模式。     1.2  用户需求     **中学是市重点示范中学,有教室64个,室外标准操场1个,需建设校园自动广播系统。 二、校园共缆广播方案设计     海特伟业校园智能调频广播系统主要由控制部分、传输部分、接收部分三部分构成。     2.1  控制部分:主要由音源(播放主机输出的数字音源、收音头、话筒等发出的模拟音源)、音频矩阵(音频信号切换设备)、频率调制器(音频信号调制设备)、智能广播控制主机(控制信号调制设备)、混合器等构成。     2.2  传输部分:由闭路电视同轴网络(主要由同轴电缆、分支分配器、同轴连接器和放大器组成)或光电混合网络(光缆和同轴电缆共同传输)构成。     2.3  接收部分:海特伟业共缆智能调频广播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用调频音箱收听,再一种是用调频收转机接收并把音频信号解调,送给功率放大器转成定压广播信号,用吸顶喇叭、室外音柱、草坪音箱等收听。 三、校园共缆广播功能:     3.1  维持秩序:系统具备传统定压式校园广播的基本功能,例如:起床、出操、上课、下课、熄灯等时间,都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定时自动打铃,维持师生教学生活秩序。     3.2  背景音乐:在课余饭后、周六周日等闲暇时间,能够根据需要播放新闻联播、点歌祝福、轻音乐、流行歌曲等,有效缓解师生的生活、教学以及学习压力,创造活跃动感的校园时空。     3.3  多路广播:由于同轴电缆中88~108MHz频段资源是专门留给调频广播使用的,可以共用一根线缆传输多达几十套广播节目,以满足年级独立播放节目的校园广播需求。     3.4  寻址广播:系统具备寻址广播功能,可通过软件自动或手动控制每个教室、校园接收终端(调频音箱/调频收转器)的接收状态。还可以将接收终端随意编排分组,通过软件控制自动或手动播放。     3.5  统一广播:系统能够根据教学需要,进行统一集体广播,所有的音箱播放同一个节目,以便学校进行集体广播、开校会、统一音频教学等。     3.6  外语教学:近来外语人才需求旺盛,国家将对学生外语能力的培养,由书面转向书面、听力全面提升,以致外语听力教学、训练、考试成为校园广播所承担的新任务,系统能够满足对单个班级、班级分组以及所有班级进行外语广播的要求。     3.7  广播体操:系统能够将眼保健操、广播体操、进行曲、运动曲等曲目进行编排,根据需要设置自动或手动播放,能够满足学生保护眼力、身体、召开运动会等活动的要求。     3.8  应急广播: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人口众多。系统具备遇到紧急情况,对师生进行任意班级组合应急广播疏散的功能,可使学校在遇到突发事件时,最大限度保护师生安全。 四、校园共缆广播特点     4.1  节目多样:系统可兼容DVD、MIDI、电脑、收音头、留声机(戏校使用比较多)等各种节目播放设备,满足现行格式教学音频的播放。     4.2  自动播放:支持播放曲目以周为单位进行定时播放编排,系统能够根据编排程式按时自动播放曲目,自动管理播放终端状态。     4.3  管理自主:系统将计算机控制技术、单片机技术、软件编程技术等有机融合,完全实现了播放、外设以及终端管理的自主性,节省了人力物力。     4.4  共缆传输:采用调频载波调制音频和控制信号的方式,将音频和控制信号搭载到高频载波上,可与有线电视采用同一根电缆传输,大大提高传输资源利用率。     4.5  多元收听:系统支持多元接听方式,可以用调频音箱直接收听,也可以通过调频收转器将信号解调再功率放大用吸顶喇叭、壁挂音箱、室外音柱或造型音箱收听。     4.6  随意扩展:接收终端能够正常播放曲目的要求有两个,一是具备系统供电要求,二是具备信号接收场强要求。所以,扩展终端不用再重新铺设电缆或更换功率放大器,在满足场强要求的基础上从同轴网络中任意接驳就可以了。 五、校园共缆广播系统原理 DVD、话筒等模拟音源播出模拟音频,送入调音台进行、混音、音量调节、音频修饰等输出复合音频信号,与数字调谐器、智能播控主机等音频输入音频矩阵切换器进行音频信号切换,再输入到调频调制器调制成FM高频载波信号后,送至混合器将频率复用到CATV同轴网络中。 智能播控主机发出RS-232控制信号送到编码控制器进行控制编码调制后,输送给混合器,与音频进行同频调制。     有线调频广播信号以RF形式在CATV同轴网络中传输,终端可以通过调频音箱放音,也可利用调频功放将音频信号解调并经过功率放大后通过定压音柱播放,还能够通过调频接收控制器将调频信号解调送至定压功放通过草坪音箱、定压音箱播放。 六、校园共缆广播优越性 6.1实用性     海特伟业共缆智能调频广播系统不但具有许多传统定压广播所不具备的功能,以及切合现代教育教学要求的特点,还有着如下的实用性:     任意组合教室教学:接收终端随意根据需要进行组合,定时/手动广播。     不同年级独立广播:可使不同的年级播放各自不同的教学广播节目。 背景音乐维持秩序:自动播放上下课等铃声,还可播放背景音乐。     统一广播集中开会:可以集中统一开学校会议,也可运动会插播内容。     方便教育教学管理:不但完成了教学秩序维持,还将外语教学融合进去。     兼容多种音源播放:可播放FM、光盘、磁带、WAV等多种格式音频。 6.2稳定性     调频广播作为广播的传输方式,在我国应用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技术已经相当成熟,现在把它拿来应用的到校园广播方面,其稳定性、可靠性不容置疑,海特伟业共缆智能调频广播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音频信号调制解调方面:音频信号调制器应用PLL锁相环技术,将调制频率的相位锁定,避免调制频率产生漂移现象发生;接收端采用晶体振荡稳定频率的技术,将接收频率稳定在需要的频率上,使接收频率准确、稳定、可靠。     控制信号调制传输方面:将共缆智能调频广播的控制信号调制在音频频率的SCA闲置副载波上,最大限度确保其不受干扰,稳定可靠传输。 6.3经济性     海特伟业共缆智能调频广播系统切实解决了现行教育教学对校园广播的诸多新的需求,在满足其各种功能性要求与实用性要求的基础上,在某种角度上还具有其他系统所不具备的经济性。     布线角度:智能广播与闭路电视,两系统共用CATV网络传输,两者在传输上合二为一,节省了两者各自布线所耗费的物力、人力和财力。     施工角度:在有闭路电视网络的场所建设该广播系统,不用铺设信号线缆,能减少最少三分之二的时间和工作难度;在没有传输网络的学校,建设该广播系统,也为建设有线电视预留了资源传输空间,以后扩展有线电视不用再铺设电缆,做到一举两得。     管理角度:系统在播放、管理、控制上均实现了自主性,使得系统不用专人负责,定点儿播放,不但节省了系统运行所需人力资源,还大大提高了广播的安全性、准时性、可靠性。     维护角度:智能广播与闭路电视系统采用同一网络共缆传输,维护方便节省将近二分之一的费用和精力,非常简单实用。     扩容角度:系统扩容终端接收设备,不用更换功率放大器,不用重新铺设电缆,在总线上直接添加终端就可以。 七、方案设计     7.1音源设计     主要由音源(播放主机输出的数字音源、收音头、话筒等发出的模拟音源)、音频矩阵(音频信号切换设备)、频率调制器(音频信号调制设备)、智能广播控制主机(控制信号调制设备)、混合器等构成。     7.2播控设计     由编码控制器和计算机相结合,对整套广播系统进行智能化、自动化的控制。含编码遥控,可在界面上自由控制某一个点或区的广播,也可手动控制。     7.3传输设计     由闭路电视同轴网络(主要由同轴电缆、分支分配器、同轴连接器和放大器组成)或光电混合网络(光缆和同轴电缆共同传输)构成。     7.4接收设计     综合楼、实训楼和实习车间教室采用晶振稳频处理的室内调频音箱收听。     餐厅采用“调频收扩机+壁挂喇叭”调频转定压播放。     公寓选用“调频接收控制器+定压功放+吸顶/壁挂喇叭”调频转定压收听,公寓可进行现场二级广播,及时播放宿舍管理信息。     室外场所采用“调频接收控制器+定压功放+室外音柱”的调频转定压模式收听,室外音柱采用铝合金结构,全面防雨、防尘。  
北京海特伟业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煤层采动顶底板岩层变形与破坏井下综合测试方法
本方法利用地震和电法 CT 成像技术与钻孔结合进行煤层开采破坏特征观测。通过在工作面顶、底板岩层中布置并形成不同方位钻孔,形成孔—巷、孔—孔等观测系统,并在孔巷中布置地震波检波器、电极传感器等形成一套单一或综合测试监测系统,利用通讯线路发送命令、采集与传输人工地震波场、直流电场及岩层位移量等数据,通过分析实时得到的工作面顶、底板监测区域中岩体的地球物理场参数变化情况,来评价该探测区域中不同时期的岩体变形、破坏规律及其破坏高(深)度值。同传统的钻探方法相比,它可查明探测切面内岩层的地质形态,通过时空域多次对比,可获取煤岩层在采前的赋存形态和采后的破坏特征规律。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324 32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