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综合
项目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火灾
现场模拟原型系统软件V1.0
火灾现场模拟原型系统软件V1.0
中山大学
2021-04-10
火灾
实验炉内腔及试验构件保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火灾实验炉内腔及试验构件保护装置,包括设置在火灾实验炉中的四根竖直钢管,相邻的竖直钢管顶部之间连接有水平钢管,竖直钢管与水平钢管外均包裹有耐火岩棉,竖直钢管的底部通过可拆卸锚固节点连接在火灾实验炉的底面基础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构造合理,在不影响实验效果前提下,能够有效的在火灾实验中对火灾实验炉内腔和试验构件起到保护作用,并且通过可拆卸锚固节点的设置,使本实用新型可重复使用,当保护装置受损时,易于更换修复。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1-12
地铁车辆
火灾
报警灭火联动控制系统的设计
火灾报警灭火联动控制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火灾探测报警系统,联动控制网络系统,以及自动灭火系统,其中火灾探测报警报警系统和联动控制系统以每节车为单位,自动灭火系统以每三节车为一个单元。 当火灾报警系统发现火情后通过节点控制器将火警信号传递给上位机显示界面,司控人员通过视频监视系统确认火情后通过节点控制器启动自动灭火系统,达到对火情的早期发现,有效控制。 系统应用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填补了地铁车辆上没有自动灭火装置的空白,司控人员可以在上位机通过RS485网络监视各个车厢的火警状况,当火警发生时,可以自动调用相应视频监控器进行火情确认,还可以一键启动自动灭火系统,达到快速控制火情的作用。应用范围: 应用于地铁列车车辆火灾报警与灭火。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4-13
一种联动
火灾
报警与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联动火灾报警与控制系统,包括处理模块、环境检测模块、报警模块、定位模块、传输模块、第一执行机构、第二执行机构、灭火装置、语音播放模块和显示终端;所述火灾检测装置将检测火灾信息发送至处理模块,处理模块发送报警信号至报警模块,定位模块采集火灾检测装置的位置信息,并将采集的位置信息经处理模块、传输模块发送至语音播放模块;处理模块分别发送控制指令至第一执行机构和第二执行机构,第一执行机构控制灭火装置进行灭火处理,第二执行机构控制防火卷帘门下落。本实用新型具有双重报警提醒的特点,能够有效地提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1-12
一种
火灾
试验加载梁多功能滑块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火灾试验加载梁多功能滑块装置,包括横向加载梁、多功能滑块和竖向加载梁,所述横向加载梁下端滑动设置有多功能滑块,横向加载梁下端两侧对称铆接设置有竖向加载梁,多功能滑块下端铆接设置有电动液压千斤顶,电动液压千斤顶下端焊接设置有钨钢连接杆,电动液压千斤顶下端中部和钨钢连接杆连接处镶嵌设置有应变式标准测力仪传感器,多功能滑块、电动液压千斤顶、应变式标准测力仪传感器和钨钢连接杆配合形成加载装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构造合理,可以实现纵向、横向、多点,多面的任意组合加载,使得模拟结构在火灾中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1-12
生物质气化炉
火灾
蔓延规律及控制技术
发榜企业:广州环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悬赏金额:30万元 需求领域:生物质能技术 防灾减灾 安全生产、科技强警 技术关键词:生物质气化炉;防火安全检测;火灾的蔓延规律;火灾的控制措施
广州环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11-02
在厄尔尼诺长时间
预测
领域
厄尔尼诺现象,是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持续异常升温的周期性气候现象,平均每2-5年发生一次,对全球气候具有重大影响。厄尔尼诺现象会造成全球不同地区的异常温度变化,以及干旱或强降雨等现象。及早并准确地预测厄尔尼诺的发生以及强度,对预防或降低其带来的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农业、社会等方面的损失意义重大。 2019年12月24日,由北京师范大学系统科学学院陈晓松教授参与指导的一篇关于厄尔尼诺预测的文章已在线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首次克服了长久以来困扰厄尔尼诺预测的“春季预测障碍” (即无法在厄尔尼诺发生的那一年的春季或更早给出准确预测),将对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特别是强度的预测提前一年。 该文作者提出了一套基于信息熵理论的全新的方法——System Sample Entropy——用来计算厄尔尼诺区域(Nino 3.4)近海平面空气或海表温度的复杂度(包括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无序性以及不同地点温度变化的同步性或相干性)。利用这一方法,作者们发现了Nino 3.4区域温度变化的复杂度与厄尔尼诺现象强度存在着非常强和稳定的线性关系,即一年内(1月1日-12月31日)Nino 3.4区域的温度变化复杂度越大,那么下一年发生的厄尔尼诺事件的强度就越大。基于这一发现,作者们提出了一套基于每年Nino 3.4 区域温度变化复杂度的大小(由该区域 System Sample Entropy 量化)来预测来年厄尔尼诺发生及其强度的方法。该方法目前成功的预测了1984至2019年期间10个厄尔尼诺事件中的9个事件的发生年份,以及24个没有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年份当中的21个,特别是对厄尔尼诺强度预测的平均误差仅为0.23摄氏度。 对于刚刚到来的2020年,基于文中提出的System Sample Entropy的方法,作者们预测厄尔尼诺将有很大概率会在本年下半年再次发生,并发展为一个中等强度甚至高强度的厄尔尼诺事件,其预测强度为1.48+-0.25摄氏度。 目前传统的厄尔尼诺预测方法只能在提前6个月范围内给出比较准确的预测,而这对于提前预防厄尔尼诺带来的一系列严重影响是非常局限的。这一新的预测方法,将对厄尔尼诺的预测时间提前到了每年一月。这对于提前采取行动,控制和降低这一现象所带来的一系列全球范围内的消极影响,将意义重大! 此工作由德国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 (PIK)樊京芳博士作为通讯作者,PIK 的Jürgen Kurths教授,Hans Joachim Schellnhuber教授以及北京师范大学陈晓松教授等参与共同完成。陈晓松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多年来一直从事统计物理和复杂系统及相关课题的研究,特别是近年来专注于地球复杂系统的动力学演化及预测。
北京师范大学
2021-02-01
流感病毒
预测
预警平台
2020年2月12日,湖南大学联合苏州系统医学研究所、中国国家流感中心和中山大学等单位,成功开发基于分子标记物的流感病毒表型预测平台FluPhenotype,并在国际生物信息学专业权威期刊《Bioinformatics》发表题为“FluPhenotype-a one-stop platform for early warnings of the influenza A virus"的文章进行相关介绍。该文章的第一作者为湖南大学生物学院硕士研究生卢聪毓和博士研究生蔡泽娜,通讯作者为湖南大学生物学院副教授彭友松与苏州系统医学研究所蒋太交教授。 研究人员通过整合流感病毒核苷酸和氨基酸水平的分子标记物,以及基于分子标记物的抗原和宿主等预测模型,开发了快速预测流感病毒的抗原、宿主、致病性、耐药性等多个表型的预测平台FluPhenotype。
湖南大学
2021-04-10
在厄尔尼诺长时间
预测
领域
厄尔尼诺现象,是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持续异常升温的周期性气候现象,平均每2-5年发生一次,对全球气候具有重大影响。厄尔尼诺现象会造成全球不同地区的异常温度变化,以及干旱或强降雨等现象。及早并准确地预测厄尔尼诺的发生以及强度,对预防或降低其带来的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农业、社会等方面的损失意义重大。 2019年12月24日,由北京师范大学系统科学学院陈晓松教授参与指导的一篇关于厄尔尼诺预测的文章已在线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首次克服了长久以来困扰厄尔尼诺预测的“春季预测障碍” (即无法在厄尔尼诺发生的那一年的春季或更早给出准确预测),将对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特别是强度的预测提前一年。 该文作者提出了一套基于信息熵理论的全新的方法——System Sample Entropy——用来计算厄尔尼诺区域(Nino 3.4)近海平面空气或海表温度的复杂度(包括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无序性以及不同地点温度变化的同步性或相干性)。利用这一方法,作者们发现了Nino 3.4区域温度变化的复杂度与厄尔尼诺现象强度存在着非常强和稳定的线性关系,即一年内(1月1日-12月31日)Nino 3.4区域的温度变化复杂度越大,那么下一年发生的厄尔尼诺事件的强度就越大。基于这一发现,作者们提出了一套基于每年Nino 3.4 区域温度变化复杂度的大小(由该区域 System Sample Entropy 量化)来预测来年厄尔尼诺发生及其强度的方法。该方法目前成功的预测了1984至2019年期间10个厄尔尼诺事件中的9个事件的发生年份,以及24个没有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年份当中的21个,特别是对厄尔尼诺强度预测的平均误差仅为0.23摄氏度。 对于刚刚到来的2020年,基于文中提出的System Sample Entropy的方法,作者们预测厄尔尼诺将有很大概率会在本年下半年再次发生,并发展为一个中等强度甚至高强度的厄尔尼诺事件,其预测强度为1.48+-0.25摄氏度。 目前传统的厄尔尼诺预测方法只能在提前6个月范围内给出比较准确的预测,而这对于提前预防厄尔尼诺带来的一系列严重影响是非常局限的。这一新的预测方法,将对厄尔尼诺的预测时间提前到了每年一月。这对于提前采取行动,控制和降低这一现象所带来的一系列全球范围内的消极影响,将意义重大! 此工作由德国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 (PIK)樊京芳博士作为通讯作者,PIK 的Jürgen Kurths教授,Hans Joachim Schellnhuber教授以及北京师范大学陈晓松教授等参与共同完成。陈晓松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多年来一直从事统计物理和复杂系统及相关课题的研究,特别是近年来专注于地球复杂系统的动力学演化及预测。
北京师范大学
2021-04-10
轨道区域交通噪声
预测
方法
成果描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轨道区域交通噪声预测方法,包括:将测试系统划分为多个测试子系统并建立其对应的子振动方程;根据多个子振动方程之间的协调关系建立总振动方程;根据振动方程及测试参数计算待测区域的声源强;根据噪声地图绘制单元及声源强,绘制待测区域对应的噪声地图,以便根据噪声地图对城市轨道区域交通噪声进行预测,其是基于耦合系统(车辆系统、轨道系统、桥梁-桩基系统和环境土体系统)的振动响应计算声源强,使得计算结果准确合理,且适用于各种车辆和高架轨道结构,并且本方法中将待测区域的交通噪声绘制成噪声地图,通过该方式使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噪声管理与控制、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以及方案决策变得直观且方便。市场前景分析: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技术先进,性价比较高。
西南交通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25
2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高校实验室分级分类管理平台
2
云上展厅已成功吸引1万余家企业入驻!
3
第62届高博会圆满落幕,明年春天相约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