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整体煤气化—甲醇—烯烃—电力多联产系统研究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石油资源的持续短缺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石油公司都致力于开发非石油合成低碳烯烃的技术路线,并取得一些重大的进展。其中以煤基合成的甲醇为原料生产低碳烯烃的化工工艺技术(简称MTO、MTP)日益受到关注。美国、挪威、德国、日本、英国、中国等国的研究人员都展开了MTO、MTP新工艺的研究开发。但是煤基甲醇制烯烃项目的经济效益主要取决于项目的上下游一体化,即取决于煤炭价格和甲醇成本。另外,煤化工项目需要的电量和蒸汽量较大,如果采用煤气化化工动力多联产技术,实现“煤—电—甲醇—烯烃”一体化生产,最大限度地降低甲醇和MTO/MTP的生产成本,可在一定程度上应对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带来的影响,提高与同行业、石油路线及进口产品竞争的实力,保障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 因此发展整体煤气化—甲醇—烯烃—电力多联产系统非常适合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国情,对延长产品链,缓解我国能源化工中石油资源紧缺状况有益,同时对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焦炉煤气、通风瓦斯等低热值燃气的 CLC 利用
与利用其它常规转化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主要具备以下技术优势及创新: (1) 利用 CLC 技术实现了低热值可燃气体的资源化利用。避免了随意燃烧放 空造成的环境污染以及温室气体排放,有效地利用低热值可燃气体的反应热,实现其资源化利用。 (2) 利用 CLC 技术实现了低热值可燃气体的高效利用。在 CLC 中,燃料和空气的燃烧反应是分步进行的,减小了燃料与空气直接接触的传统燃烧过程的不可逆损失,实现了能量的梯级利用,提高了系统效率。此外,我们所搭建的 CLC装置为全球首台加压的双循环流化床实验装置,该装置的加压特点不仅有利于提高可燃性气体的转化速率,增大气体的处理量,减少反应器的体积,还有利于CO2 压缩成本,进一步提高系统效率。 (3) 利用 CLC 技术实现了低热值可燃气体的清洁利用。由于燃料和空气没有接触,而且反应器的温度比传统燃烧方式下的低,因而在空气反应器中没有热力型和快速型 NOx 的生成;而在燃料反应器中,由于燃料没有与空气接触,进行的是无焰“燃烧”,因而可以抑制燃料型 NOx 的生成。总之,采用 CLC 技术时可以避免各类 NOx 的生成,因此,利用 CLC 技术实现了低热值可燃气体的高效、清洁利用。 (4) 利用 CLC 技术实现了低热值可燃气体的 CO2 的内分离。用上述传统 CO2捕集技术进行 CO2 捕集时,会造成极大的能量损失,同时使系统效率降低 7-13%,而利用 CLC 技术进行低热值可燃气体转化时,可以在无任何能量损耗的情况下实现 CO2 的内分离,因此,利用 CLC 技术进行低热值的可燃气体转化,对于实现我国碳减排的目标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以 CLC 技术为核心的低热值燃气的能量转化利用技术具有无可比拟的环境友好性,可以有效地利用低热值燃气的反应热,实现废气的资源化利用,从而实现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这对实现我国“节能优先”的能源战略以及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水处理剂 2,4,6-三嗪-1,3,5-三巯基及其钠盐
2,4,6-三嗪-1,3,5-三巯基及其钠盐广泛应用于含重金属的废水处理和贵重金属如Ag,Pb,Au的回收。橡胶交连剂,阻热剂等。其技术指标已达到国外同等产品的要求。外观为淡黄色或淡黄色液体,无味,比重1.12g/dm3,PH值12~13。
武汉工程大学 2021-04-11
新一代环境友好水处理剂聚天冬氨酸生产新设备
聚天冬氨酸具有高生物可降解性,是一种公认的环境友好型水处理药剂,复配的聚天冬氨酸具有较好的缓蚀、阻碳酸钙垢及分散氧化铁作用。目前因其工艺复杂,规模生产受设备投资制约,本技术研制的主要设备固相聚合反应器仅需10万元即可达到年产1000吨的规模,经济效益明显。提供图纸及制备工艺,也可代为加工制作。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面向农村的太阳能微动力分散式智能污水处理系统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1-12
一种变粒径组合填料水平潜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艺
污水生态处理技术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采用工程学方法,使污水无害化、资源化, 是污水中污染物治理与水资源利用相结合的方法。其中,人工湿地生态处理技术及生物 操纵技术是实现污水生态处理及资源化的关键技术。研究表明,人工湿地能够利用基质 -微生物-植物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重协调作用,通过过滤、吸 附、共沉、离子交换、植物吸收和微生物分解来实现对污水的高效净化,同时通过营养 物质和水分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促进植物的生长,实现污水的资源化和无害化。 
同济大学 2021-04-13
一种处理废水的两相两阶段厌氧生物反应器
该专利针对造纸废水污染负荷高、难降解有毒有机污染物含量大的特点,首次通过反应器内区域分割,实现产酸、产甲烷两相分离,产甲烷两阶段处理的模式,优化了厌氧微生物菌群,有效解决目前造纸废水厌氧处理效率低、易酸化崩溃、运行稳定性差的问题。参评专利目前已在国内37家企业推广应用,近三年累计实现节支效益超过3.4亿元,在造纸废水领域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专利发明人因该专利取得的良好应用效果而获得2015年广东发明人奖和2014年度中国造纸蔡伦科技奖。并获得了广东专利优秀奖。
华南理工大学 2021-04-10
以PASP为主剂的绿色水处理剂及促进叶菜作物 营养吸收的技术
PASP既是一种应用于水处理和农作物增产的新技术,也是一种绿色环保的新材料和新产品。与目前大量使用的含磷的水处理药剂容易造成水域污染和富营养化相比,由于PASP不含磷,可以避免水体富营养化更加符合环保的要求的特点。PASP除了有明显的水处理阻垢效果外,还发现可应用于水处理中作为防腐蚀的缓蚀剂,以及应用于农业蔬菜和瓜果等增产。本技术采取天冬氨酸单体的本体热聚合一步反应制备合成,可以降低成本,有较好的性价比和经济效益。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低能耗低污染膜/生物反应器(MBR) 污水处理技术与设备
技术特点及优势 1、对现有的用于污水处理的膜进行改性,提高膜通量,减小跨膜压力。膜通量较现有膜提高2倍以上,跨膜压力只有1米左右水柱。 2、突破了以往MBR膜都是与泥水直接接触的固有形式,对MBR结构进行了改进,减少膜与污泥、胞外聚合物(EPS)等膜污染关键物质的接触,可以极大缓解膜污染问题; 3 、采用的廉价耐污染膜材料,延长膜的使用寿命,降低运行成本; 4 、控制反应器微生物处于内源呼吸期,反应器中能有效建立细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微生态系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4-14
污水处理厂剩余活性污泥资源化利用(零排放)综合技术
活性污泥是生物法废水处理系统中自然形成的微生物与有机物的聚集体。活性污泥中微生物在净化污水的同时自身也在繁殖增长,必须定期的少量排出污泥,以维持污水处理系统中氧的供给,使活性污泥浓度保持在一定水平。排出的这些剩余活性污泥如不加以治理,将会造成二次污染。 南开大学研发的该技术将污水处理厂剩余活性污泥进行资源化利用,生产出(1)生物降解材料PHA;(2)生物菌肥;(3)无害化处理后回用农田。 投入:在现有污水处理厂基础上,增加(1)活性污泥驯化池;(2)活性污泥发酵池;(3
南开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5 26 27
  • ...
  • 85 8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