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教学用啤酒酿造实验设备
实验设备的型号可以分为:100L、200L、300L、500L等,按照配置可以分为:五器糖化设备、四器糖化设备、三器糖化设备、两器糖化设备。配套设备主要包括:粉碎系统、糖化系统、发酵系统、制冷系统、控制系统、水处理系统、灌装系统等。
山东德汇发酵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2021-12-08
热泵干燥机组(除湿烘干设备)
热泵干燥机组是由公司研制热风干燥产品。它是经空气为低位热源来制取热风,相较于其他制取热风的方式具有节能、高效、环保等特点。将低品位热能转化为高品位热能,以电能作为动力,驱动压缩机旋转,以气态方程和冷媒相变的转移搬运热量的方式,从自然环境或余热资源吸热,获得三倍电能以上的热量输出,热泵干燥系统由两个子系统组成:制冷剂回路和干燥介质回路。
广州润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2021-10-29
Armfield-S16湍流演示设备
Armfield公司的S16水力学水流演示仪与标准F1-10水力学工作台简单连接,就能够进行以下几个关于流体流动方面的基础研究: 暗管流: 收敛或扩散流的伯努利和连续性方程的运用。 在截面逐渐或突然变化的效果(能量损耗)。 使用收缩作为流量测量设备。 使用皮托管来测量速度/速度变化曲线。 水流通过一个暗渠。 明槽流: 水流在下射式堰之下(水门)。 水流流过锐顶堰,宽顶堰和拱形堰。 通过运用水力学结构来测量在明渠中的流量。 上游及下游水位的效果变化。 紧贴、掺气、压低及被淹没的水舌的特点。 亚临界,临界及超临界水流/深度。特殊能量下的变化以及由最低能量状况所施加的控制。 水跃的特点: 在一次水跃中压力和能量的状况。 与水跃相关的流态。 水流通过落差结构/能量损耗。 怜剖面图里的变化与弗劳德数相关(在一个开放式的水道里预测水流情况。) 对水流模式的观察要与水力学结构中的水流状况紧密联系。 浅水区重力波的速度/临界深度附近表面波的形成。 设计作业——对用户构建的水力学结构给予评估。   说明 S16水力学水流演示仪的水道由透明丙烯酸材质构造而成,保证了可视性。同时,底部由装有脚轮的立式金属框架支撑,可自由移动。水道由一个带有溢流及流消设置的进液槽,一个矩形工作区和一个出料槽构成。 控制阀和可调节堰使水流的状况在工作区入口及出口都能独立的调节。 工作区能够通过被液体淹没而形成一个封闭式的水道,也可以只开放一部分,作为一个开放式水槽使用。 这个设备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它能在有液体流动的情况下,其可调节的河床段及过渡段(斜道)能够通过运用一个外部的操作器控制上升和下降。这台设备为水道临界深度的说明提供了极具意义演示。它同样也可以在暗管流伯努利方程演示实验中,进行断面调节。 在工作区顶端配备了一个可拆卸的面板,上面能够安装各种典型的水力学结构模型,例如:锐顶堰,宽顶堰(同样可以用来建造一个涵洞)以及拱形堰。 皮托管及开孔与一个多管式压力表连接,使其能够测量在工作区内三个不同位置的总水头及静水头,并且能对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皮托管的高度是可以调节的,但同时要使流速剖面曲线图在河床及工作区顶端间的任何位置都能够被确定。透明的刻度尺使得整个工作区内的所有重要的高度值及水平值都能够被测出。 S16水力学水流演示仪设计与ARMFIELD F1-10水力学工作台结合使用。F1-10是一台拥有重复循环的水源供给及容积测量的设备。S16水流演示仪能够与一个流速达到1.6升/秒的独立水源供给系统一起使用,而且由其水道排出的水能够被截流。 配备了一个可选择的直读式流量计,它可以根据水流状况快速调整。   特点 通过将这款视觉效果绝佳的配件与F1-10水力学工作台连接,能够演示水流通过明渠及暗渠的情形。 工作区域大,足以让一组学生清楚的观察各种水流现象——能够使教师在解释理论的同时也进行实践演示。 演示内容能迅速且容易的设置,包括调整上游及下游的水流情况。 是学生设计作业实验的理想仪器——能够对用户构造的不同水力学结构模型给予评估。   技术参数 工作区宽度: 77mm 工作区深度: 150mm 工作区长度: 1100mm 最高工作流率:1.6升/秒   订购细节 S16-10 水力学水流演示仪 S16-11 水力学水流演示仪及直读式流量计   必要配件 ARMFIELD F1-10 水力学工作台   互补产品 C4 MKII 多功能教学水槽 S6 MKII 玻璃侧面倾斜水槽   整体尺寸 长度:2.20m 宽度:0.63m 高度:1.60m 重量(干):100kg   装运规格 毛重:250kg 体积:3.4m3   订购说明 站立式,水道与F1-10水力学工作台配合使用。 工作区宽77mm,高150mm,长1100mm 可以设定为明渠或暗渠演示水流。 透明的丙烯酸材质侧面为创建的水流模式提供了很好的可视性。 在入水口的消力设置使得水流平稳的进入工作区。 河床段可以不断提升并且可以锁定在需要的高度。 出料槽配备了流量控制阀以方便设置。 总水头及静水头由一个多管式压力表显示,该压力表在工作区的三个不同位置与皮托管及静态开孔连接。 皮托管安装在水道底部,以便于启动及调节高度(能够由底部贯穿至顶部,以测量流速剖面曲线)。 透明的标尺刻度使其能够测量所有重要的高度值及水平值。 提供包括在入口的下射式堰(水闸门)、在出口的上射式堰、锐顶堰、宽顶堰(同样可以用来建造一个涵洞)以及拱形堰等水力学结构模型。 可变化的水力学结构(用户建造)是设计作业者学习研究的理想设备。 可选择的直读式流量计帮助演示仪的设置。 提供全面的指导手册。
欧美大地仪器设备中国有限公司 2021-12-17
无人机行业应用类设备
广泛应用在航拍、测绘、植保、检测、搜救等多种领域的设备,部分有我司自行开发,也可以为特殊用户定制开发领域装备;
西安天翼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2022-07-09
锂离子电池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可控制备
北京大学工学院课题组在国内较早开展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相关研究,在阴离子氧化还原过程的调制、阴离子电荷补偿机理、阴离子氧化还原过程的激发及阴离子氧化还原富锂锰基材料制备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该研究构筑了一种O2型具有单层Li2MnO3超结构的富锂材料,可以提供400mAhg可逆容量,能量密度高达1360wh/kg,是目前锂离子电池锰基富锂正极材料最高可逆容量。这种材料通过一个单层的Li2MnO3,激活稳定的阴离子氧的氧化还原反应,形成一个高度可逆充放电循环。
北京大学 2021-02-01
低成本制备高效硅薄膜太阳电池关键技术研发
南开大学 1978 年在国内率先开展非晶硅材料及其电池的研究,该技术获得天津市技术发明二等奖。自“六五”至“九五”期间,连续 4个五年国家科技攻关计划,获科技部重点攻关和天津市科委的支持,经过 20 余年潜心研发,硅基薄膜太阳电池性能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于 2003 实现非晶硅电池产业化。 2000 年始,在国内率先开展新一代硅薄膜电池的研究。2007 年,该成果实现技术转移生产。 2009 年,研制成功我国首套基于自主专利技术的、衬底面积0.79m2、线列式 5 室连续 VHF-PECVD 系统及相应中试生产线及其组件制造技术。成为国际上为数不多可开展大面积新一代硅基薄膜太阳 电池研究的单位。 2011 年,开发出年产能 2 兆瓦、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我国首条年产能 2 兆瓦的非晶硅/非晶硅锗/微晶硅叠层电池生产线及其组件生产技术。生产出的太阳电池组件效率达 9.59%,将新一代硅薄膜电池技术推向产业化。
南开大学 2021-02-01
低成本制备高效硅薄膜太阳电池关键技术研发
南开大学 1978 年在国内率先开展非晶硅材料及其电池的研究,该技术获得天津市技术发明二等奖。自“六五”至“九五”期间,连续 4 个五年国家科技攻关计划,获科技部重点攻关和天津市科委的支持, 经过 20 余年潜心研发,硅基薄膜太阳电池性能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于 2003 实现非晶硅电池产业化。 2000 年始,在国内率先开展新一代硅薄膜电池的研究。2007 年, 该成果实现技术转移生产。 2009 年,研制成功我国首套基于自主专利技术的、衬底面积 0.79m2、线列式 5 室连续 VHF-PECVD 系统及相应中试生产线及其 组件制造技术。成为国际上为数不多可开展大面积新一代硅基薄膜太 阳电池研究的单位。 2011 年,开发出年产能 2 兆瓦、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我国首条 年产能 2 兆瓦的非晶硅/非晶硅锗/微晶硅叠层电池生产线及其组件生 产技术。生产出的太阳电池组件效率达 9.59%,将新一代硅薄膜电池 技术推向产业化。
南开大学 2021-04-11
大容量、长寿命的柔性可穿戴全固态锂硫电池
本项目开发质量体积小、续航时间长、循环寿命高、安全性好、更适合柔性穿戴应用的新型全固态锂硫电池系统。该电池系统充分结合锂硫电池的高容量特性和全固态电池的高安全特性,在性能上具有显著的优势
南京大学 2021-04-10
新型锂电池多功能添加剂及功能电解液
1、与企业合作成功开发软包钴酸锂电池4.4V高电压电解液、阻燃电解液和低温电解液。完成主要技术指标4.4V&1C循环86%@500周,低温-40度3C放电,电解液燃烧性下降90%以上等特征指标,相关电解液配方已在合作电解液企业种得到应用; 2、为企业开发三元动力电池用电解液,实现电池高温55度1000周循环;
厦门大学 2021-04-11
高性能动力电池高镍系三元正极材料
一、项目简介动力锂离子电池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比如新能源汽车。发展高能量动力锂离子电池关键之一就是发展具备高储能能力的正极电极材料。高镍系镍钴锰酸锂 LiNixCoyMnzO2(NCM)具有高的储能容量(>200 mAh/g)、高的工作电压和理论能量密度(800 Wh/kg),能够满足单体电池能量密度的要求,是当前重点研究对象。本项目成功发展高镍系三元正极材料,包括两个类别即 NCM-1 和 NCM-2。NCM-1 展示了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 2.7-4.5 V 工作电压区间和 0.1C 倍率下放电比容量大约 210 mAh/g;当倍率增加到 5C 时,放电比容量依然可以达到 150mAh/g;在 0.5 C 倍率下,经过 100 次充放电循环后,其容量保持率在 95%以上。NCM-2 放点比容量较低,但是稳定性能更优。二、产品性能优势该系列高镍系三元正极材料具有高的克比容量、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同时,该系列产品采用目前工业化制备方法,便于推广。三、市场前景及应用2018 年中国锂电正极材料市场总产值达 540 亿元,其中三元正极材料占比最大,达 258 亿,总占
中山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71 72 73
  • ...
  • 182 18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