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不对称负载下无刷双馈电机独立发电系统励磁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对称负载下无刷双馈电机独立发电系统励 磁控制方法,该方法是基于正、负序双 dq 坐标系,将无刷双馈电机的 功率绕组 PW 电压分解为正序分量和负序分量,然后分别采用 PW 电 压正序分量控制器和负序分量控制器调节 PW 电压正序和负序分量的 幅值和频率,获得所需的控制绕组 CW 电压正序和负序分量,CW 电 压正、负序分量相加即得最终的 CW 电压给定值,根据该给定值产生 PWM 调制信号,进而驱动逆变器对 CW 进行控制,最终使 PW 电压 正序分量的幅值和频率分别跟踪给定值,P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基于压电发电的路面减速带压电发电装置的施工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压电发电的路面减速带压电发电装置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施工步骤:1)、将模块化的弹性减速带、传动装置、变速装置、压电发电装置运输到施工路段;2)、在预安放弹性减速带的宽度3—3.5m单车道路面下方开设两个预留凹槽;3)、在预安放弹性减速带的单个车道路面下方开设路面基座凹槽,路面基座凹槽深度与减速带基座高度相同,将通过计算设定层数堆叠的发电单元放置于预留凹槽中,并使用防水隔热材料填充预留凹槽与压电发电装置之间的空隙,在压电发电装置上部固定连接预设定传动比的变速装置,本发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1-12
特种冷凝式燃气锅炉及冷凝式换热器设计技术
高校科技成果尽在科转云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0
氢能应用路线——一种微型燃气轮机技术
1. 痛点问题 “双碳”目标下,能源结构亟待调整。传统化石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风电、光伏、氢气等可再生能源的快速推广,使得分布式能源产业迎来了高速发展的窗口期。以微型燃气轮机(单机功率25~300KW,简称“微燃机”)为核心装备的分布式能源技术和储氢调峰技术,将掀起“电源小型分散化”的技术革新热潮,成为21世纪能源技术革命的主流。 目前,微燃机在我国天然气分布式发电市场已有应用,但整机装备严重依赖进口,国产微燃机在产品性能、质量体系等方面尚未成熟,难以实现产业化及商业推广。研发高效、稳定、长寿命的微型燃气轮机面临空气动压轴承技术、高效紧凑式回热器技术、离心压缩叶轮与向心涡轮技术等多项关键技术,本项成果针对微燃机关键技术提供了解决方案,可以解决微燃机国产化的难题。 2. 解决方案 本项成果覆盖了微燃机研发的多项关键技术,核心包括: 1)ODT_SCPL软件V1.0(软件著作权) 2)一种适用光学诊断的预混气体旋流燃烧试验装置及方法(发明专利申请) 3)空气动压轴承技术(非专利技术) 4)高效紧凑式回热器技术(非专利技术) 5)微燃机离心压缩叶轮与向心涡轮技术(非专利技术) 基于本项成果研制的微型燃气轮机,其产品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以30kW微燃机为例,发电效率达22%,热电联供综合效率80%,具有极高的可靠性、超长使用寿命、低维护成本和超低排放,能适用多种应用场景。 合作需求 (1)场地需求:200平米办公场地,1000平米试验场地用于微燃机的部件研发测试和整机试验测试。 (2)团队需求:初期拟组建一支包含10人左右的技术研发核心团队和10名左右具有燃气轮机设计制造经验的工程师团队。 (3)寻找应用场景:由于微型燃气轮机在我国的起步较晚,目前应用较少,需寻找和挖掘微型燃气轮机应用场景,比如:有独立供电或冷热电需求的学校、商超、医院、数据中心等,有掺氢/纯氢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需求的分布式能源场景,有汽车增程/辅电需求的汽车制造商,以及有野外用电需求的野战部队等。
清华大学 2022-03-22
生物质大规模气化生产高品质富氢燃气技术
针对性地解决了生物质气化转化效率低、焦油、粉尘污染等问题。开发了较空气气化、氧气气化等技术具有明显优势的生物质氧气—水蒸气联合气化装置及工艺, 大幅促进了氢气、碳氢化合物的生成。整个系统实现了高品质富氢燃气大规模生产、余热利用、基于焦油完全转化利用的污染物零排放。特点优势:燃气热值与城市煤气基本相当。焦油完全转化为可燃气体利用,零排放。生物质处理能力可放大至几百至上万吨日处理量。
扬州大学 2021-04-14
电脑控制、封闭式快速装夹涡轮增压器性能试验台(产品)
成果简介:能按照国家有关技术标准(JB/T9752.2—1999(NJ408—86)涡轮增压器试验方法)要求,进行增压器的冷吹、热吹、自循环出厂试验、增压器总效率试验,压气机特性试验、增压器超速超温试验、增压器可靠性试验等。试验台采用最新研制的高性能电子测控系统,各测量参数由传感器进行采集,电子计算机控制记录、分析、处理数据,数字式仪表显示。增压器的装夹采用快速气动安装装置,大大节约了装卸增压器的时间。试验台为全封闭式结构、操作简便、使用安全,外形美观。此项技术的相关成果有:涡轮增压器性能实验台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系列车用涡轮增压器测试试验台及关键技术(服务)
成果简介:增压器试验在新产品的开发和产品质量的控制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国际知名的增压器生产企业都会根据自己的生产情况配有较完善的增压器测试设备,先进的测试系统和现代化试验台的结合为甚至最小的发展步骤都提供了可靠的检验,保证了产品的高质量。对国内增压器制造企业来说,对生产设备的重视程度要远远超过了对试验测试的重视程度,这也使得国产增压器在应用过程中增压器本身的故障以及由增压器故障诱发的发动机故障时常发生,严重影响了国内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项目来源:自行开发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组合型震荡浮子波能发电装置
项目成果/简介: 装置采用组合式陀螺体型振荡浮子与双路液压系统。相对于振荡浮子式和摆式装置,振荡浮子式装置能量转换效率较高,且各个部件的更换维修均可在海上操作完成,维护成本低,装置安全可靠。振荡浮子式装置又分为单自由度、多自由度及组合型。组合型振荡浮子装置整体效率高,运行稳定。该成果依托阵列化开发思想,针对我国近海短周期、小波高、低能流密度的波浪能资源特征设计了组合型的波浪能摄取机构,解决了多数传统装置“小浪不发电、大浪易损坏”的固有问题。 振荡浮子波浪能发电装置的潮位自适应装置为海洋能的科学利用与开发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在资源相对贫乏的低能流密度海区依靠阵列化布置与多能互补实现海洋能的高效利用与集成开发。进行波浪能向电能的转换,使用潜浮体配合张力锚链进行海上安装定位;依托阵列化开发思想,针对我国近海短周期、小波高、低能流密度的波浪能资源特征设计了组合型的波浪能摄取机构,解决了多数传统装置“小浪不发电、大浪易损坏”的固有问题;双浮体自升沉结构形式突破了近海潮差(3-4m)变化大导致装置工作时长短的难题,可在大潮差海域实现24小时全天候自主控制运行发电;开发了全自动在线控制与检测系统,可在百公里外的海大校园内对装置的实时工作状况、运行性能等实现远程监控,真正做到了无人值守与远程遥控;基于产品化设计,检修维护方便,所有活动部件的更换维修均可在海上操作完成,维护成本低,安全可靠。项目阶段: 小试、中试阶段效益分析: 将供电用户瞄准为离岸海岛,与常规能源相比,海岛越偏远,该项目的研究成果优势越明显,这也为近期海洋能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了新的路径。 目前在青岛市与青岛中广核新能源山东分公司进行了初步尝试合作,为其提供科技服,“海洋能源综合利用”课题采购技术服务,项目编号20180193。知识产权类型:其他技术成熟度:通过中试技术先进程度: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成果获得方式:独立研究获得政府支持情况:无
中国海洋大学 2021-04-11
太阳能光伏发电并网逆变器
并网逆变器作为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对提高太阳能转换效率、输出高品质电能起着关键作用。光伏并网逆变器核心技术主要包括最大功率跟踪、直流变换电路、逆变控制技术和孤岛检测等。光伏组件将太阳能转化为直流电,经直流变换电路提升并稳定直流电压输出,再通过并网逆变电路将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利用数字锁相技术和逆变控制技术,将与电网同频同相的高品质电能馈入电网,为保证并网发电系统不危及电网输电线路安全,孤岛检测技术能实时检测系统是否处于孤岛状态并能停止并网运行。本项目主要利用先进数字控制技术实现最大功率跟踪、逆变闭环控制、孤岛检测及系统保护等,特别在大功率三相并网发电逆变系统高品质输出的控制技术及太阳能直流电到输出电能的高转换率技术方面有技术积累。采用自主研发的控制技术,使得并网输出电流总畸变率低,输出功率因素高且可调,系统发电效率高。光伏并网发电监控软件可实时远程监控多台并网逆变器工作状态,具有记录、存储、图形化显示系统各项输出如电压、电流、馈入电网电能数量等功能。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太阳能光伏发电并网逆变器
并网逆变器作为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对提高太阳能转换效率、输出 高品质电能起着关键作用。光伏并网逆变器核心技术主要包括最大功率跟踪、直流变换电路、 逆变控制技术和孤岛检测等。光伏组件将太阳能转化为直流电,经直流变换电路提升并稳定直 流电压输出,再通过并网逆变电路将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利用数字锁相技术和逆变控制技 术,将与电网同频同相的高品质电能馈入电网,保证并网发电系统不危及电网输电线路安全, 孤岛检测技术能实时检测系统是否处于孤岛状态并能停止并网运行。 本项目主要利用先进数字控制技术实现最大功率跟踪、逆变闭环控制、孤岛检测及系统保 护等,特别在大功率三相并网发电逆变系统高品质输出的控制技术及太阳能直流电到输出电能 的高转换率技术方面有技术积累。采用自主研发的控制技术,使得并网输出电流总畸变率低, 输出功率因素高且可调,系统发电效率高。光伏并网发电监控软件可实时远程监控多台并网逆 变器工作状态,具有记录、存储、图形化显示系统各项输出如电压、电流、馈入电网电能数量 等功能。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9 20 21
  • ...
  • 556 55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