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多变煤质下燃烧系统优化及关键辅机节能技术与应用
由于当前煤炭市场的变化,许多锅炉均不能保证燃用设计煤种,而且实际燃烧煤种长期处于频繁变化中,发热量过低或挥发分过低时易造成燃烧着火不及时,炉膛火焰不稳,严重时还会造成炉膛灭火,煤质趋劣还使电厂煤耗和厂用电率上升,设备可用率降低,检修和改造费用大幅上升;发热量过高或挥发分过高时易造成结焦,影响锅炉运行安全性。煤质对燃煤电厂的安全与经济运行的影响非常大。为了适应变煤种工况,在变煤种燃烧方式下做到最优化运行,保持机组长期经济运行,非常有必要对锅炉整体进行优化改造,一般的技术改造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从单一设备或局部出发进行改造,本技术特点是从电站锅炉整体全局出发,使各项改造技术达到最合理匹配。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内燃机进气、燃烧和排放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
本课题组开发了用计算机采样的智能型气道稳流试验台,结合运用现代气道结构优化理论和涡流叶片高度可变装置,实现气道参数化设计,对内燃机进气过程进行分析及优化,提高内燃机气缸盖产品性能和质量。开发了性价比高的内燃机工作过程测量分析系统,结合运用内燃机新型燃烧模型与燃烧分析软件对内燃机的燃烧过程进行分析及优化,促进内燃机的设计研制和生产开发,完善内燃机整机性能。在传统柴油机燃烧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湍流火焰面分形理论的内燃机现象学准维燃烧模型,应用于一台双燃料发动机。项目荣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三等奖。
江苏大学 2021-04-14
醇基燃料高性能引射式自适应配风燃烧技术
本成果属于能源与动力工程技术领域,涉及节能、燃烧、传热学、热力 学、环境保护等等多个相关学科。 成果针对醇基燃料工业燃烧过程中存在积碳堵塞气化管道、燃烧效率 低、燃烧稳定性差、醇基燃料工业燃烧技术及装置不成熟等问题,创新研发了 60-350kW额定功率下负荷大范围变动(25%-120%)醇基燃料引射式自适应配风 燃烧技术: ①  首次开发了醇基燃料引射式自适应配风技术,获得了负荷大范围变动下引 射式自适应配风技术、关键工艺参数,燃烧中能根据热负荷大小自动调节燃烧所 需的配风量,实现燃料完全燃烧; ②  成功首创了低于醇基燃料析碳温度条件下促使其气化的恒温实时预气化 技术,能够在燃烧器的功率调节范围内,实现醇基燃料完全气化,且未见过热积 '③基于自主研发的醇基燃料引射式自适应配风技术、液体燃料无析碳恒温气 化技术,首创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醇基燃料高性能引射式自适应配风燃烧技术, 解决了负荷大范围变化(25%-120%)时的自适应配风、无析碳实时气化、气化管 道堵塞、燃烧效率低、燃烧稳定性差、污染物排放较高等难题,燃烧效率达99. 9% 以上,且完全燃烧后,无粉尘排放,主要污染物排放(CxHy<lppm, C0<lppm, N0x<10ppm)远低于国家标准; ④应用本研究成果提出了适合于中小型燃煤、燃油工业炉的燃烧系统与装置, 并进行了工业应用,可将现有燃煤熔炼炉等中小型工业炉的热效率由25%-30%提 高至80%以上。
重庆大学 2021-04-11
水性阻尼降噪涂料的合成技术
核壳结构乳胶粒子的合成及其性能的研究是乳液聚合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中多层核壳结构乳胶粒子是一组特殊的群体,在生物、物理、化学等方面都有着潜在的应用。本技术利用分子设计的思想,成功合成了具有梯度结构的多层核壳聚(I-J)互穿网络聚合物,以此乳液作为基料树脂,通过加入合适的助剂及填料,配制成阻尼涂料。将具有不同玻璃化温度的乳液进行共混并测试混合乳液的阻尼性能,发现共混乳液的阻尼性能不如多层核壳结构乳胶粒乳液的阻尼性能优良;在同等工艺条件下合成的具有不同层数的核壳乳胶粒子中,多层核壳结构乳胶粒子的阻尼性能最佳。
北京化工大学 2021-02-01
水热合成的流体行为研究
近日,中国科大俞书宏院士团队与工程科学学院丁航教授课题组和吴恒安教授课题组合作,在间歇式水热合成的流体行为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研究人员首次利用氧化石墨烯(GO)的液晶行为和凝胶化能力,借助酚醛树脂(PF)的固化定型作用,获得具有环形极向结构的凝胶(GO / PF 凝胶),根据凝胶的微观结构来揭示水热合成中的流体行为。该成果发表于Cell Press材料学旗舰期刊Matter上。研究人员发现,在水热条件下,GO纳米片在流体剪切力的作用下可以沿着流场的方向进行排列(图1)。此外,GO纳米片能够通过与酚醛树脂的原位交联固定形成具有环形结构的轴对称(类似于地球磁场分布结构)凝胶。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对凝胶形貌和结构的直接观察分析,进而推测出水热合成中的流体行为。据此,研究人员开展了加热温度、溶液粘度和反应釜尺寸/形貌等多个因素进行了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4-10
特种润滑脂及合成工艺
润滑脂是重要的工业润滑剂,不仅能满足一般 的润滑要求,而且还具有良好的极压、抗磨和密封 性能,被广泛应用于钢铁、汽车、航空航天和军事 等工业。复合锂基润滑脂是由12-羟基硬脂酸与二 元酸的复合锂皂作为稠化剂制成的一类高性能润滑 脂产品,具有优良的机械安定性,轴承漏失量少, 出色的抗水防锈和氧化安定性。采用邻苯二甲酸二 辛酯等为润滑脂基础油,充分利用酯油高低温性能 好、氧化稳定性高、润滑性能优异等特点;采用复 合锂基金属皂基进行一步法稠化,方法简单且能降 低生产能耗;产品具备良好的胶体安定性与机械安定性,所含有抗氧化剂赋予其在一定高温下工作的性 能,并且通过极压抗磨剂的加入使得复合锂基润滑脂组合物具备优异的极压抗磨性。 本技术成果可广泛应用在钢铁工业、汽车工业、工程机械领域中。目前已经在中山大学精细化工研究 院下设的实验室开展石化下游产品的研发工作;在中山大学惠州研究院设置了润滑与磨损研究中心开展相 应的润滑脂中试工作,已经完成的装置有2L的和8L的小试釜,建立了100L的反应釜,并且利用本研究研制 了一套具有自主产权的工业润滑脂研磨装备。
中山大学 2021-04-10
西洛多辛的合成工艺
已有样品/n西洛多辛是一种新型选择性1a-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用于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和目前市场上的坦索罗辛比较,由于其对1a和1b受体的高选择性,能够在减轻前列腺增生症状的同时,最小化药物对血压等的不良影响。西洛多辛于2006年1月首次在日本批准上市,之后分别在美国和欧盟接受申请,估计年销售额可达上亿美元。。支持额度:。100。万元。承接单位:。湖北省。项目进展:。西洛多辛原料药的合成工艺,已完成三批公斤级中试验证,成本约20000元/公斤,纯度99%,ee98%,并且拥有西洛多辛盐晶型专利。西洛多辛是一种新型选择性1a-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用于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和目前市场上的坦索罗辛比较,由于其对1a和1b受体的高选择性,能够在减轻前列腺增生症状的同时,最小化药物对血压等的不良影响。西洛多辛于2006年1月首次在日本批准上市,之后分别在美国和欧盟接受申请,估计年销售额可达上亿美元。。项目基本内容:。西洛多辛是一种新型选择性1a-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用于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和目前市场上的坦索罗辛比较,由于其对1a和1b受体的高选择性,能够在减轻前列腺增生症状的同时,最小化药物对血压等的不良影响。西洛多辛于2006年1月首次在日本批准上市,之后分别在美国和欧盟接受申请,估计年销售额可达上亿美元。
武汉工程大学 2021-04-11
天麻素高效合成专利技术
天麻素是天麻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镇静、抗惊厥、抗炎及增 强机体免疫等作用,临床上广泛用于眩晕、头疼(神经衰弱及神经衰弱综合症、 血管性头疼、紧张性头疼、脑外伤综合症、偏头疼等)及癫痫的辅助治疗。 目前,临床应用的天麻素原料药主要来源于植物提取和化学合成。由于天 麻素在天麻中含量极低(约 0.1%),因此采用植物提取法获取天麻素存在着提取 成本高、工作量大、高纯度样品难于制备及不利于资源保护等问题,发展一种 可规模化制备天麻素的合成方法已势在必行。目前工业化学合成制备天麻素的 方法存在:收率低、成本高、产品中易引入重金属及环境污染严重等弊端。 本技术采用价廉易得、稳定性好的全乙酰吡喃葡萄糖为糖基给体,对甲苯 酚为受体,经糖苷化等 4 步反应合成天麻素。该合成技术收率高(4 步反应总收 率 50%),条件温和,操作方便,环境污染轻,所得副产物可以回收利用,成本 低。按目前原材料和产品价格计算,该技术生产的天麻素利润为 500-700 元/公 斤。目前该技术已授权发明专利 2 项。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1
药用甘油三油酸酯的合成
项目简介甘油三油酸酯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化工产品,在食品、化妆品中用作乳化剂、乳化稳定剂、湿润剂。在药物生产中,作为生产克拉维酸的原料,随着克拉维酸生产的不断扩大,对甘油三油酸酯的需求将越来越大。作为药用原料,对其质量要求甚高。因此,有必要开发适于药用的甘油三油酸酯的生产工艺。二、市场前景克拉维酸为广谱β-内酰胺酶抑制剂,对各种β-内酰胺酶有强抑制作用,与青霉素类及头孢菌素类药物合用,可大大减少这些药物的剂量。常和头孢菌素类药物配制成复合制剂而供临床使用。因此其用量将越来越大,进而使甘油三油酸酯的需求也逐年增加。三、规模与投资按年产500吨建厂,需设备投资60万元,总投资100万元; 厂房面积200平方米。四、生产设备锅炉, 搪瓷反应釜, 蒸馏塔, 板框过滤机, 真空泵, 空压机, 氮气等。五、效益分析经济效益: 按年产500吨计, 年利润达300万元。六、合作方式技术转让。项目负责人:赵继全、张月成联系电话: 022-60202926,022-60204279
河北工业大学 2021-04-11
吡啶系列衍生物的合成
一、项目简介烷基吡啶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其中一甲基吡啶(皮考林)、二甲基吡啶(卢剔啶)、三甲基吡啶(可力丁)、2-甲基-5-乙基吡啶(MEP)广泛用于医药、农药、香料、工业产品等的合成。近年来,烷基吡啶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需求增长很快,已引起广泛关注。国外95% 以上的烷基吡啶均由合成法生产,生产集中在西欧、美国、日本。而国内烷基吡啶的生产主要是从煤焦油中分馏制取,产率低,产品纯度差。二、市场前景我国市场所需烷基吡啶,主要依靠进口。因此,加快发展合成法吡啶生产已是大势所趋。三、规模与投资根据不同产品的生产规模,投资大小差别较大,按年产100吨计算,总投资50万元即可建厂。四、生产设备根据不同产品的不同生产方法,主要设备为固定床反应器或高压釜。五、效益分析按目前市场价格计算,每种产品的利润都在50%以上。六、合作方式技术转让或合作开发。
河北工业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3 14 15
  • ...
  • 68 6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