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坐落在广州市白云区,是一所隶属于广东省教育厅的公办全日制工科类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广东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学院办学历史悠久,前身为创建于1963年的广东省农业机械化技工学校,历经“广东省农业机械技术学校”、“广东省农业机电学校”、“广东省机电学校”等发展阶段。2001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学校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翻开了快速发展的崭新篇章。 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5000多人,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在校生4700多人;两个校区,南校区坐落于风景秀丽的白云山畔,交通便利;北校区位于职业教育气息浓厚的广州钟落潭高职园区;校园总面积约800亩,校舍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超过1亿元。 学院设有先进制造技术学院,电气技术学院、汽车学院、计算机与设计学院、电子与通信学院、经济贸易学院、物流学院、外语商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体育部等十院一部,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开设专业44个,形成了以先进制造业专业群为主体,以电子信息业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产业相关专业群为两翼的专业格局。学院建有国家级示范专业1个,中央财政支持专业2个、实训基地4个,省级示范专业3个、一类品牌专业2个、二类品牌专业9个,重点专业8个;拥有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2门。 学院在职教职工900余人,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其中专任教师760余人,34%以上具有副高或以上职称,77%以上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学院拥有全国先进工作者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广东省“五一劳模”1人,省级特支计划教学名师2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南粤优秀教师8人,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2人,省级专业领军人才1人,省级优秀青年教师4人,“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省级培养对象6人,国内访问学者10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6个,省级高层次技能型兼职教师59人。 学院坚持走质量、规模、效益协调发展之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积极探索教学改革,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综合效益。学生在全国和省市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大赛上共获取奖项407项,其中2017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排名全省第1、全国第13,在2012-2016年全国普通高校竞赛评估结果(高职)中排名全省第3、全国第56,进入全国先进行列。学院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2项,省级教学成果8项;在2015、2017年“创新强校”工程建设中期考核中排名分列全省第3和第1。2017年,学院还被评为“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服务贡献50强”单位。 学院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坚持培养具有自我管理、自主学习、自励成长能力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大批“实践能力强、行业品质优、岗位适应快”的优秀毕业生被国内知名企业录用,就业网络主要辐射珠三角,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始终稳定在98%以上,基本实现学生有尊严更体面高质量就业。 学院坚持以服务为宗旨,服务广东经济社会发展,被教育部、财政部评选为“优质省级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是国家“数控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示范性培养培训基地,广东省中职、高职院校骨干教师培训基地;拥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全国计算机高新技术考试站、广东省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单位等3个培训及鉴定资质,可开展81个工种的职业资格鉴定,其中铣工、数控铣工、维修电工、汽车修理工等具有高级技师培训和鉴定资格。 学院实施“开放办学、协同创新”的发展战略,广泛开展国内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一方面深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一汽大众”、“捷豹路虎”、“美的”等知名企业实现了深度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358个,获首批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首批省级协同育人平台1个,成为国家首批100个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之一。2011年9月牵头组建了广东机电职业教育集团,2018年入选省示范职业教育集团建设储备入库项目建设牵头单位,目前有成员单位180家,下设5个委员会,形成了“政行企校研”多方参与的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另一方面开展留学生培养,目前在读学历留学生156人。 学院通过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作用,开展党建“1234工程”,通过建立课程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科研育人、心理育人、组织育人、资助育人、网络育人、实践育人等十大育人体系,夯实意识形态教育,把握住“一个正确的办学方向”;通过加强纪律教育,强化纪律执行,督促问题整改,落实党风廉政“两个责任”;通过团结协作,作风建设,管好用好校领导班子、中层干部、党务干部“三支队伍”;通过完善制度、细化流程,实现党建工作规范化、专业化、标准化、流程化的“四化要求”。党建工作的有力推动,为学校的中心工作的推进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力量保证。 半个世纪的薪火相传,学院坚持发扬“修德强能,崇实鼎新”精神,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实现了自身的快速发展和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学院用雄鹰般锐利的改革目光,果断有力地抡起了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大斧,凝心聚力,锐意创新,为实现“基本办学条件建设、办学规模建设、办学内涵建设”三大跨越而大步迈进,并努力把学院建成为一所特色鲜明、质量优异、结构合理、社会服务能力强的一流高职院校,力争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作出更大的贡献!(数据更新至2018年10月)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是省内唯一一所公办建筑类高职院,是建筑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和 “现代鲁班”的摇篮。 办学39年来,学院扎根南粤大地,服务“一带一路”,培养培训了15万多名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广东省建设行业与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学院前身是1979年成立的广东省建筑工程技工学校;1986年成立的广东省建筑工程学校;2001年5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升格为高职学院。2006年4月,学院由广东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主管正式划转广东省教育厅管理。 目前有三个校区,占地面积800亩,全日制高职在校生7700多人。座落在省职教基地的清远新校区正在建设中,预计明年秋季能交付使用。建成后的清远新校区将成为建筑教科书似的文化校园、绿色校园、智慧校园。 强校 梦:学校社会知名 办学实力雄厚 学生成长成才 师生幸福乐业 强校目标:国内知名 业内领先 服务广东 走向国际 办学定位:“现代鲁班的摇篮” 办学理念:立德树人、工学交融、创新发展、特色办学。 办学特色:建筑主导、产教整合、实践创业、多元协同。 发展路径:扩容提质 产教融合 改革创新 行动计划:建新校 上规模 强内涵 促和谐 办学方略:坚持党的领导 坚持立德树人 坚持质量立校 坚持人才兴校 坚持创新强校 坚持特色优校 坚持依法治校 坚持勤俭办学 校企合作深入推进 产教融合成效显著 学院立足“建设行业”,探索并建构了特色鲜明的“依托行业,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依托建筑行业企业的优势,形成了“校企互动”的“四合作四共”模式(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 我院与300多家行业企业保持紧密合作关系,并联合成立了广东省建设职业教育集团,形成了有效的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在现代学徒制试点、职工培训、技术研发等方面广泛深入地开展合作。 我院是全国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现有6个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自主招生,3个专业为全国试点专业。与企业共建了3个现代学徒制特色学院——广建中天学院、广建兴业学院、广建斯维尔学院。“岭南建筑技术职业教育产教创新基地”项目被列入国家“十三五”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我省乃至全国集人才培养培训、科技研发、服务产业为一体的建筑类产教融合国家级创新示范基地。 教学改革亮点纷呈 质量工程成果丰硕 全面实施“教学质量工程”,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取得成效。依托建筑行业,主动服务广东省战略性新兴性产业和现代服务产业,构建了以建筑类专业为主体,机电、市政、环保、艺术设计、电子信息、财经等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布局。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现代学徒制试点、“3+2”中高职衔接试点、高职与本科三二分段培养人才试点、中高职一体化改革,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设计,推动精准育人。 现有招生专业32个,涉及8个高职专业大类,14个二级门类,是广东省内开设建筑类专业门类最全的高等职业院校。建有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专业2个,省级示范性专业1个,省级重点专业5个,省级一类品牌专业1个,省级二类品牌专业3个。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9门,国家教指委精品课程1门,省级协同育人基地1个,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建设项目2个,省级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建设项目3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6项。 师资实力雄厚 专兼比例合理 大力实施强师工程,制订了《学院人才引进与管理办法》,重点引进高层次人才。积极培养高水平专业带头人和专业骨干教师,带动专业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现有专任教师320人,高级职称的108名,研究生学历或学位的190名(其中博士18名),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达到80%,省级教学团队3个,全国技术能手1名,同时聘请了200多名来自生产一线有熟练技能的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聘请了6位广东省首届传统建筑名匠为我院客座教授,建立了大师工作室,传承和弘扬建筑传统技艺。 近年来,教师教科研水平不断提升。现有国家级、省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各1项、各类纵向科技项目22项、省级以上教科研项目48项、各级教指委项目40项,其它在研科研项目60 项。获省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国际合作深入开展服务 “一带一路”争当排头兵 国际学院在高职学院率先成立,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搭建了平台,有力推动了我院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国际标准、国际资质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我院被教育部确定为职业教育服务“一带一路”建设首批学校,与中国有色金属矿业集团共同在赞比亚开展职业教育项目,圆满完成了架子工、焊工培训工作,为当地培养急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试点工作得到教育部、中国有色金属矿业集团的表扬。 我院还与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美国、德国、韩国、波兰、芬兰、中国台湾地区等境外高等院校和教育机构开展了高层互访、教师培训、师生交流、合作办学等合作项目。 办学效益增强 社会声誉优良 学院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多方面健康协调发展。三年来,学生在各类科技学术、文化艺术大赛中,获得150多项省级以上奖励。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建筑工程识图赛项中获得团体二等奖。 新生入学报到率及毕业生就业率均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近年来,录取新生报到率均超过80%。毕业生总就业率均在98%以上,高于全省平均就业率。获得“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先进集体”称号。 我院是我省建筑行业依托的主要培训基地,是唯一授权能在全省开展建筑现场专业人员培训的机构。建校以来,为企业法定代表人、一级项目经理、下岗职工、进城务工人员等超过15万人提供了培训服务。与香港发展局和建造业议会合作开展在港建筑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和岗前训练。 学院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现为全国现代学徒制工作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广东省高职教育建筑与房地产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广东省现代学徒制工作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广东中华职业教育社团体社员。 发展愿景 到2020年,实现高职在校生规模不少于15000人,内涵建设达到省级一流学校水平。全面建立与我省建筑产业及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产教融合机制,人才培养的质量持续提高,服务行业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显著提升,建成“国内知名、业内领先、服务广东、走向国际”的建筑类高职院。
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于1959年,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由广东交通学校、广东省航运学校合并组建而成,是一所省教育厅主管、行业特色鲜明、工科为主的综合性高等职业院校,迄今已有50多年办学历史。学院坚持立足交通、服务粤港澳经济与社会发展,注重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2004年,以“优秀”等级通过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2013年,以“优秀”等级通过首批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验收;2014年,学校《能力分级培养的汽车维修类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项目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2016年荣获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2016年,2017年学校连续两年荣获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服务贡献50强院校,并入选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单位。 学院位于华南经济文化中心——广州市。目前,学院全日制在校生近14300余人,现有37个专业,涵盖土木工程、汽车机械、船舶驾驶、轨道交通、智能交通、运输管理、机电设备、电子信息、商贸等领域。拥有国家级教改试点专业2个、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6个、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建设专业2个、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9个、省级重点专业18个、省级示范性专业6个、省级高职教育一类品牌专业2个、二类品牌专业12个,国家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省级(国家教指委)精品课程17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7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7门;拥有148个设备先进的一体化多功能校内实训教学场所,41个政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基地和培训基地,474家紧密型校外顶岗实习基地,其中中央财政支持职业教育基地1个、省级公共实训中心2个,省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2个,为学生专业技能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实训条件,毕业生获取中级以上技能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年均超99%;拥有一支高素质“双师结构”师资队伍,教授、副教授、高级工程师比例达31%,具有硕士、博士学历的专任教师比例约占56%,专任教师双师比例达82%。近几年,学院共承担各类教学、科学研究及技术服务项目500余项,先后有3个项目研究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3项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1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新增专利112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32项,主编或参编专业标准、行业规范3部。近三年来,学生参加技能竞赛获国家级奖项100多项,省级奖项210项。优质的教育资源、教学质量以及交通行业的深厚渊源吸引了广大考生,成为众多考生首选报考的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就业通道顺畅,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9%以上。 学院始终面向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积极拓展社会服务功能。设有交通运输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站、省属职业技能鉴定所等7个鉴定机构,具有83项专业技能鉴定资格,可开展55个工种的培训鉴定;是交通部公路水运试验检测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广东承办单位;拥有中国企业联合会主办的“653工程教学基地”、城市轨道交通“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广东省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等。近三年,学院面向行业和社会共培训和鉴定各类人员10万多人次,组织职业(执业)资格考试9万多人次。 学院秉承“求是、笃实、创新、立业”的校训精神,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推进内涵建设,先后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交通系统先进集体、广东省文明示范单位、广东交通教育科技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当前,学院正以广东省教育厅和广东省交通运输厅两厅共建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契机,深入践行“内涵发展,质量立校;开放融合,服务兴校”办学理念,全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积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解放思想、凝心聚力、锐意进取,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行业领先、国内一流、有一定国际影响的技术应用型高等职业院校。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是一所为全国各级党政机关培养信息安全和办公自动化专门人才的普通高等学校。学院隶属于中共中央办公厅。 学院的前身是1947年8月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开办的中央工委青年干部训练班,由中央工委直接管理。70年来,先后经历了张家口军委工程学校和北京电子专科学校、北京电子科技学院等发展时期。学院位于北京市丰台区富丰路7号,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000余人。 建校以来,学院始终得到党中央和中央办公厅领导的亲切关怀和高度重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同志先后题词勉励,江泽民同志还为学院题写了校名。乔石、温家宝、曾庆红、王刚、栗战书等中央领导同志为学院的发展和建设作过许多重要指示并多次亲临学院视察工作。 学院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管协调发展的教学型普通高等学校。现有4个系和2个教学部:密码科学与技术系、网络空间安全系、电子与通信工程系、管理系、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和人文社会科学教学研究部。下设8个本科专业。 学院拥有1个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授权点,1个电子信息类别(包括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计算机技术领域)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拥有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联合培养密码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学术型硕士点;拥有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邮电大学联合培养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学术型博士点。 学院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有较强的教学和科研力量。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比例达55%以上,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的比例达85%以上。20余名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多名教师获得“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优秀教师”和“北京市青年骨干教师”称号。 学院为党和国家输送了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学院校友中涌现出一批各行各业的工作标兵和先进模范人物,有50余人曾担任省、部、军级和国家局领导职务,有400余人担任国家部委和各省司局级领导职务。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 2021-02-01
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956年,先后在承德、石家庄、保定、邯郸等地办学,现位于邢台市区,西临风景秀丽的太行山脉,京广高铁、京港澳高速、邢衡高速、邢汾高速贯穿本市,交通便利,郭沫若曾两次为学校亲笔题写校名。2003年4月,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学校独立升格为普通高等院校,改名为“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学院是一所隶属于河北省教育厅的国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是河北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国家机电行业骨干院校、全国机械行业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优秀职业院校、河北省装备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牵头单位、高等职业院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项目基地。2014年获省教育厅批复与邢台学院、邢台市装备制造行业协会共建“邢台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填补了邢台市无培养应用型本科机电类专业院校的空白,学院从此步入培养应用技术型本科人才的行列,为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相互衔接奠定了良好基础。 学院占地面积近800亩,固定资产6.41亿元,学院面向全国招生,在校生近万人,开设有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电气自动化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建筑工程技术、通信技术技术、会计、休闲体育等41个专业,其中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重点建设专业5个,全国机械行业特色专业3个,河北省示范专业2个,河北省教育行业标准贯标样板学校专业2个,形成了5个机械、电气类品牌专业为龙头,15个相关专业为支撑的“工科为主、文管兼备”的办学格局。 学院拥有国家示范性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专业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国家数控技术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央财支持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技术专业、汽车电子技术专业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全国信息技术职业能力培训网络培训中心和河北省高校金属材料加工与数字化成型应用技术研发中心;建有同时容纳600名学生实习,含机、电、钳、铸、焊、模具等生产性的校办工厂等36个校内实习实训场所,校外实训和产学合作基地210个;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ATA特许授权考试站、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培训中心三维CAD教育培训基地等,可对36个工种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 学院有教职工600余人,其中专职教师中教授21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101人,双师素质教师250人;拥有河北省科技成果评审专家5人,全国机械行业各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11名,15人次在省部级以上教育教学研究会中任职,形成了素质优异、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在全国机械行业教育系统、河北省高等职业教育系统的教育教学改革中有较大的影响力。 学院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与实践校企互融、学工合一、德技双修的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学院注重对外交流与合作,分别与加拿大、新西兰、德国等国家的多所院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近年来,发表著作(教材)157本,论文702篇,立项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1项,立项省级课题43项,市厅级课题208项,取得授权专利53项,获得各级各类成果奖184项。学生在各类技能比赛中获省级以上奖励172项。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得到行业和社会的广泛赞誉,建校来,共为社会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与管理人才近6万余名。为企业开展技术培训、技术服务,累计直接创造经济效益6亿多元。
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黑龙江能源职业学院
黑龙江能源职业学院(原黑龙江煤炭职业技术学院)是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省属专科层次的普通高校。始建于1949年,具有悠久办学历史。 学院座落在被誉为“挹娄王城、湿地之都、煤电基地、北国粮仓”的新兴工业城市——双鸭山市。学院是全国防爆电器职教集团副理事长单位、全国煤炭职业教育集团副理事长单位、中国电器工业协会会员单位、中国电气防爆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国家银河培训工程”黑龙江培训基地、黑龙江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与中国矿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黑龙江大学、黑龙江科技大学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 学院以培养“思想品德好、理论基础扎实、操作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质量立校、特色办校、人才兴校”为办学方向,以“学生第一、实践第一、就业第一”为办学理念,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学院有全国行业专业带头人4人,省级学科带头人2人,正高级职称34人,副高级职称87人,双师型教师93 人,外聘教师100余人。 目前,学院以高等职业(大专)教育为主体,以中职教育和技能培训为辅,兼有在职研究生教育、成人本(专)科教育、成人中专教育、远程教育职能,形成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培训并存,全日制教育和函授教育共济的多层次的办学格局。设有师范教育系、资源环境工程系、机电工程系、经济管理系、化学与环境工程系、信息工程系、安全工程系、基础教育部、中职教育部、职业技能鉴定站、继续教育学院和职业训练院。设有学前教育、财务管理、机电一体化技术、工程测量、煤矿开采技术、矿物加工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安全技术管理、高铁航空等33个专业。其中,煤矿开采技术、机电一体化专业被列为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矿物加工技术、安全技术管理专业被列为省级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 学院立足本省、面向全国,与省内外百余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毕业生就业提供广阔空间,为社会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
黑龙江能源职业学院 2021-02-01
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
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是一所公办全日制综合类高等职业院校,拥有六十年的办学历史。学院坐落在北国冰城哈尔滨市新区江北大学城中心地带,占地面积近40万平方米。学院现有资产总值5.2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7100余万元,馆藏图书72.55万册,电子图书20万册,数字资源量6500GB。教学楼、实训楼、北大荒现代农业实训示范园区、图文信息中心、学生公寓、饮食中心、培训中心、体育馆、校医院等产权建筑面积18.4万平方米。标准塑胶运动场等室内外体育设施齐全,校园网络系统完善。建有校内实训室220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93个。学院设有食品工程、制药工程、经济管理、护理、师范教育、计算机与艺术传媒六个分院,开设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食品加工技术、农业装备应用技术、护理、会计、物流管理、学前教育、建筑工程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33个专业,其中国家和省级重点专业10个、卓越农业人才培养专业2个。在校生8800余人,专任教师350人,兼职教师283人。专任教师中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180人,双师素质教师252人,硕士、博士学位教师180人,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名师1名,省级教学名师、新秀和能手10人,国内访问学者4人,境外培训经历教师50人。拥有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级精品课程10门,国家和省级教学成果奖12项。学院是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国家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学校、黑龙江省骨干高职建设优秀院校、黑龙江省高水平高职院校项目建设单位、黑龙江农垦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黑龙江省高职高专教育食品类专业教指委会长单位。学院坚持立德树人,坚持用北大荒精神办学育人,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院全面推行“2+1”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学做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创业创新教育,打造学生终身发展、全面发展的技能和知识基础,毕业生就业率达90%以上,实现学生、家长、用人单位三满意。学院作为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垦区学前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医护人才培训考试基地、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以及省和国家KAB、SIYB创业教育培训基地,每年为企业、社会提供技术服务和职业培训达15000人次以上。学院注重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技术技能人才。与韩国、新加坡、泰国等国外相关高校结成姊妹校,采用“3+2”专本连读人才培养模式和“2+1”合作办学模式,开展师生互访、毕业生留学深造等交流合作,引进先进办学理念和教育资源,搭建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立交桥”。六十年来,学院为社会培养培训了20余万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被誉为垦区经济管理人才的基地、小幼教师和白衣天使的摇篮。先后荣获黑龙江省教育战线“三育人”先进集体、黑龙江省文明单位标兵、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普通高校就业工作评估优秀学校、安全和谐校园和农垦总局劳动模范单位、总局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 地址:哈尔滨市利民开发区学院路660号电话:0451-88127996 88127995 88127993 88127997 88127723网址:www.nkzy.org.cn邮编:150025
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 2021-02-01
唐山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唐山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是由河钢集团唐钢公司投资兴办,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普通全日制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大学专科层次。学院集职业教育、职工培训、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职业技能鉴定为一体,办学特色鲜明,办学条件优越,办学实力雄厚。 七十余年砥砺,七十余年奋斗。从1949年成立唐钢职工大学,到2003年独立建院,唐科院历唐山钢厂冶金工业学校、唐山钢铁公司“七二一”工人大学、河北冶金职工大学唐钢分校、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唐钢分院之演进,经数十载风雨洗礼而弦歌未辍。 学院下设机电工程系、冶金工程系、计算机工程系、财经管理系、铁道工程系、思政体卫部、继续教育部和技能鉴定部等8个教学系部,共开设黑色冶金技术、轧钢工程技术、电厂热能动力装置、煤炭深加工与利用、环境监测与控制技术、理化测试与质检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自动化生产设备应用、供用电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港口机械与自动控制、无人机应用技术、铁道交通运营管理、铁道供电技术、铁道信号自动控制、铁道物流管理、动车组检修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字媒体应用技术、物流信息技术、广告设计与制作、移动应用开发、会计、旅游管理、市场营销、会计信息管理等31个专业,涵盖了13个专业大类,形成了以冶金制造业为主,多专业协调发展、相互支撑、布局合理,具有可持续潜力和一定特色的创业型应用技术学院。学院招生范围扩大到全国10个省市,现有各层次教育在校生3000余人。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专任教师以硕士生为骨干,中高级职称达80%以上,有一批既懂理论又能动手操作的“双师型”教师。近年来,我院教师承担和参与完成各级各类科研及教改项目49项,其中国家级科技项目1项,省级科技项目18项,市级科技项目22项,院级项目8项。学院设有经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认定的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能对200个专业工种进行中、高级职业技能鉴定,对通过鉴定考试人员颁发国家劳动部门认证的职业资格证书。 近年来,学院本着实验实训条件与企业生产一线零距离对接的理念,相继投资建设了冶金环幕、材料工程、烧结、炼铁、炼钢、制氧、高低压供配电、电子电工、单片机、液压、PLC、电工技能、过程控制、交直流传动、天车、钳工、车工、数控车床、铁道线路、无人机等50多个校内实训室,努力按企业需求培养人才。 学院属于河钢唐钢公司投资办学,具有校企一体的优势,唐钢公司所属二级单位都是学生的实训基地;同时,学院与山东青岛海尔集团、河北钢铁集团矿业公司、曹妃甸港务实业公司、首钢京唐钢铁公司、首钢机电总公司、北京SMC公司、天津滨海新区立中车轮、天津力神电池、苏宁电子、京东商城、万达洲际酒店、文丰钢铁公司、北车集团、保定长城汽车等几十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稳定的人才供需关系和毕业生安置就业网络,为毕业生的充分就业和有效择业开辟了广阔通道。学院主体专业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 学院紧紧围绕唐钢公司创新性企业建设,紧密贴近唐钢全新的生产组织模式和多元发展转型战略,结合唐钢“优化职工队伍提升整体竞争力”的要求,充分发挥职工培训、鉴定中心职能,年累计完成职工培训数万人次。同时,积极开拓外部培训市场,为周边兄弟企业提供培训服务,得到了受训单位领导和职工的好评。 学院先后被国家教育部、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经贸委、河北省教育厅、唐山市人民政府、唐山市教育局、唐山市卫生局授予“全国职教先进单位”、“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河北省园林式单位”、“唐山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唐山市食品卫生A级单位”等荣誉称号;2008年,在国家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2013年5月,我院再次顺利通过了河北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 学院将秉承“明德 笃学 强能 践行”的校训,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学历教育与职工培训并重、教学与科研并重、技能培养与素质教育并重”的办学理念,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质量为核心,发挥校企一体的办学优势,全面走向市场化办学,全力推进创业型应用技术学院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现以特色求生存,以精品促发展,创建校企一体的职业教育和培训示范基地。
唐山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是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面向全国招生的国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学院为河北省职业与成人教育先进单位、河北省文明单位、河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河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河北省高校首家绿色学校、河北省首家创业孵化园、全国巾帼文明岗、全国女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全国物流教学十大创新品牌院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高职教育研究基地、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理事单位、清华大学教学科研培训实践项目基地、河北现代物流专业人才培养基地、省会石家庄职业教育培训基地和企业人才培养基地。学院建有石家庄国家动漫产业发展基地创业孵化园。设有工信部--微软嵌入式技术联合实验室。学院为全国唯一一所同时设立雅思、托福、GRE和托业考点院校。 学院位于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南、北两个校区,校园面积1257亩;专任教师584人,教授43人、副教授179人;在校学生12500余人。 学院现有软件与传媒艺术、电子信息、商贸、管理、印刷等五大类专业群和一个直属学院(酒店管理学院),共47个招生专业,面向全国招生。现有中央财政支持重点专业2个,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实训基地1个。有各级示范专业10个,重点专业7个,特色专业5个;各级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11门。教学用计算机4473台,校内实训基地67个,校外实践基地116个,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 学院牢固树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培养目标,按照“政治坚定、思想领先、技能过硬、品质优良”的办学纲领,秉承“优秀员工的摇篮,职业经理的基地”的办学理念,遵循“重技、善学、恒信、自强”的校训,弘扬“鹰一样的个人,雁一样的团队”的校风,坚持走“市场引领科研,科研带动教学,教学服务社会”的办学道路,积极推进“职员化教育、企业化教学、公司化运营”的发展模式,改革立院,创新强院,全力打造富有活力的品牌院校。
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2021-02-01
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国唯一以“建材”命名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被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评为“创新能力培训实验学校”,被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和全国高职高专协作会评为“中国十大特色高职院校”,是教育部全国建材教指委副主任单位、河北省建材职业教育集团牵头单位,是河北省建材工业协会副会长单位、河北省硅酸盐学会副理事长单位、河北省服务外包培训基地、教育部支援西部教育顾问院校。2007年,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2009年,被河北省人事厅授予“就业工作先进单位”。2010年,被秦皇岛市委、市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标兵”。 2011年,被河北省教育厅授予“依法治校示范校”。2013-2014年,被河北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单位。2016年,我院大学生创业园被河北省教育厅授予“河北省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园”荣誉称号。 学院的前身是1978年建立的国家建材总局秦皇岛玻璃工业技工学校,1985年增建国家建材局管理干部学院秦皇岛分院,1998年划转河北后与河北省建筑材料工业学校合并成立河北建材职工大学,2001年改建为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同年底划归河北省教育厅管理。办学层次以普通高等职业教育为主,以职业培训为新增长点,以联办远程网络教育为延伸。 学院地处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的秦皇岛市,位于西部高校园区。南濒渤海、北依开发区、西邻奥体中心、东接世界第一能源大港——秦皇岛港,自然与人文环境俱佳,是理想的办学之地。 截至目前,学院占地242亩,总建筑面积17万多平方米,资产总值1.5亿元;馆藏各类图书80万余册;有国家财政支持的建筑装饰材料检测实训基地,校内实训中心8个,实训室85个,耀华玻璃集团、冀东发展集团、深南玻等校外实训基地99个。学院设有通用工种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建材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电子商务职业资格鉴定站、调酒师技能鉴定站、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点、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全国公共英语考试考点、全国统计专业职务秦皇岛考区、河北省创新能力定级考试考点、河北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秦皇岛考区等。学院还与韩国全州大学、韩国群山大学、韩国济州岛观光大学、马来西亚世纪大学等高校合作开办“专本连读”、“专本硕连读”国际合作班。 学院现有教职工493人,其中正高级职称35人,副高级职称154人,中级职称187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共255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9人。近三年累计发表学术论文近370篇、著作教材95部,承担省级以上纵向科研项目57项,承办了全国建筑材料学科研究会理事会议暨第二届研究生论坛、高职高专院校课程改革与国家级精品课案例解析研讨会、首届河北省建材行业“冀东发展杯”职业技能大赛等。 学院设有材料工程系、建筑工程系、机电工程系、信息工程系、财经管理系、现代服务管理系、艺术设计系、现代玻璃学院、基础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体育教学部、继续教育中心等教学机构。开设材料工程技术、建筑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云计算、会计与审计、旅游管理、建筑装饰艺术、体育服务与管理等 55个专业,面向全国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10000人。 学院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以教学为中心,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立足河北,面向全国,立足建材,服务社会,培养具有敬业精神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近三年,学生在全国及河北省“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电子专业人才设计与技能大赛、大学生运动会、“冀东发展杯”职业技能大赛、“鲁班杯”造价技能竞赛、“用友杯”ERP应用技能大赛、“博飞杯”测量大赛、单片机程序设计大赛、“世纪之星”英语演讲大赛、导游大赛、大学生艺术展、辩论赛、校园歌手大赛、书画摄影比赛、中欧领导人峰会服务等活动中名列前茅。 学院突出建材特色,围绕市场设置专业,积极探索和实践“建材本色、建材集团、建材品牌”办学模式,形成工学结合“4+x+1”人才培养模式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使人才培养工作在内涵上、质量上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获6项省级教学成果奖,有3个省级示范专业,2个省级骨干专业,7门省级精品课,3门行业精品课。学院建有面向全国的就业信息网络,广开就业渠道,就业率稳居全省同类高校前列。30多年来,为全国各行各业培养输送了5万多名各类人才,高质量的毕业生赢得了社会和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 学院秉承“以规模效益固基,以改革创新图强,以质量特色争优”的办学理念,以“团结、勤奋、求实、创新”为校风,以“爱岗敬业、严谨治学、从严执教、教书育人”为教风,以“刻苦学习、尊师守纪、勤勉博取、文明向上”为学风,努力创建特色鲜明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
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68 169 170
  • ...
  • 249 25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