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ΔTK/ΔgE基因缺失标志活疫苗
已有样品/n牛传染性鼻气管炎ΔTK/ΔgE基因缺失标志活疫苗。  成果简介:本成果属于动物传染病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ΔTK/ΔgE基因缺失标志活疫苗及制备方法。所述的重组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毒株缺失了TK和gE基因。制备的牛传染性鼻气管炎ΔTK/ΔgE基因缺失标志活疫苗毒力大大降低,潜伏的病毒也不易被激活,具有很高的安全性。此外,除了被缺失的TK和gE基因,该缺失毒株仍能表达其他所有毒力基因,具有很好的免疫原性。本成果适用于奶牛、肉牛、耕牛等牛传染性鼻气管炎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ΔTK/ΔgE基因缺失标志活疫苗及制备技术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俗称红鼻子病,是由牛疱疹病毒1型(BHV-1)引起的一种牛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引起呼吸道和生殖道疾病。该病的发生极大地降低了奶牛的产奶量、公牛的繁殖力及役用牛的使役力,并产生呼吸道感染还容易继发牛的细菌性肺炎,疫苗是防制该病的关键。 该项目所用的材料是牛疱疹病毒1型BHV-1临床分离株,具有全部的毒力因子和其他免疫原性很好的抗原。因此,以该病毒为基础构建的牛传染性鼻气管炎ΔTK/ΔgE基因缺失标志菌株所制备的基因工程疫苗对牛免疫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α疱疹病毒成员的主要毒力基因TK基因和牛疱疹病毒1型的十个囊膜糖蛋白之一gE基因的缺失疫苗相较只缺失TK或gE基因的缺失的疫苗更安全可靠,更方便实际操作。 目前国内尚无商品化的IBR疫苗和试剂盒上市。该项目通过开展诊断方法研究与疫苗免疫效果评价,制定相对应的综合防控技术措施,其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有望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缺失标记疫苗和快速诊断试剂盒,可以保障肉牛业和奶牛业的健康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保障畜禽产业链的运行,稳定牛肉牛奶供应,产生较大的社会经济发展作用,具有在全国推广应用的价值,推广前景看好。 转化条件:具有GMP车间,实现规模化生产。 成果完成时间:2016年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缺失gG和TK基因的重组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和应用
1、 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该研究通过定向基因缺失技术将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的毒力基因TK和必需基因gG缺失,得到了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gG和TK双基因缺失突变株。疫苗免疫是防制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根本措施,灭活疫苗不能区分野毒感染和疫苗免疫牛,弱毒疫苗有残余毒力和返强风险,本研究获得的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gG和TK双基因缺失突变株,可区分野毒感染牛和疫苗免疫牛,是血清学“标志”疫苗,为我国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根除计划提供了技术支撑。 2、先进性及主要技术指标 (1)先进性该研究是由我国自主研发,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gG和TK双基因缺失突变株。 (2)主要技术指标gG基因缺失,TK基因缺失,接种MDBK细胞24-48小时可产生细胞病变,4×105PFU/头份接种试验牛即可产生良好的免疫反应。 1、市场前景:目前我国尚无自主研发的、获批的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基因标记疫苗用于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预防,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每年给我国的养牛产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市场上急需可以有效防控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并区分野毒感染牛和疫苗免疫牛的的疫苗产品,牛鼻气管炎病毒gG和TK双基因缺失疫苗的市场前景广阔。 2、预期经济效益:销售成本:18/头份 销售价格:30元/头份 年产值:3000万元 年利税:600万元。 转化条件: 按年产100万头份计算,投资总额:1000万,所需厂房:800-1000平方米,所需人员:15人,主要设备:GMP车间、悬浮培养生产线、脉动真空高压灭菌锅、洗烘联动机、分装扎盖机、贴签机等。 成果完成时间:2012年7月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缺失gG和TK基因的重组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和应用
研发阶段/n一种缺失gG和TK基因的重组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和应用。  成果简介:本研究通过定向基因缺失技术将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的毒力基因TK和必需基因gG缺失,得到了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gG和TK双基因缺失突变株。疫苗免疫是防治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根本措施,灭活疫苗不能区分野毒感染和疫苗免疫牛,弱毒疫苗有残余毒力和返强风险,本研究获得的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gG和TK双基因缺失突变株,可区分野毒感染牛和疫苗免疫牛,是血清学“标志”疫苗,为我国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根除计划提供了技术支撑。  应用前景:目前我国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鸡新城疫(La Sota)、传染性支气管炎(SAIBK)二联灭活疫苗的研制
成果描述:目前已制定 《鸡新城疫(La Sota)、传染性支气管炎(SAIBK)二联灭活生产与检验用种毒的研究资料》、《鸡新城疫(La Sota)、传染性支气管炎(SAIBK)二联灭活疫苗制造与检验规程》、《鸡新城疫(La Sota)、传染性支气管炎(SAIBK)二联灭活疫苗质量标准》等相关技术标准,研制出鸡新城疫(La Sota)、传染性支气管炎(SAIBK)二联灭活疫苗,已进行申报临床试验。市场前景分析:疫苗投入生产和使用后,预计在全国市场占有率达到20%以上。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该疫苗针对目前鸡场流行肾型IBV毒株以及新城疫II型毒株,具有良好的免疫效果。疫苗投入生产和使用后,预计在全国市场占有率达到20%以上。
四川大学 2021-04-11
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活疫苗(La Sota+QXL87 株)
本产品含有鸡新城疫病毒 La Sota 株和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QXL87 株,每羽份病毒鸡新城疫病毒含量不低于 106 EID50,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含量不低于 103.5 EID50;产品对鸡新城疫免疫保护效率不低于 90%,对 QX 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免疫保护效率不低于 80%。
扬州大学 2021-04-14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综合控制技术
中试阶段/n本项目技术的来源于湖北省"十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2001-2003)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2-2005)。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全球养猪业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危害养猪业的健康发展,造成较大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由于该病血清型多,疾病表现形式多样化,而且与其它类症疾病不易区分,控制难度大。主要内容是根据疾病的流行状况,利用本实验室的条件和技术,分离并鉴定优势菌株,研制出适合该地区的疫苗,结合养殖场的特点,制定合理的免疫控制程序,准确评估免疫效果。该项技术中的疫苗制备部分已经完成了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组合及其制备方法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4-13
紧凑型传染性医废快速消杀技术和设备
上海理工大学能动学院教授杨其国科研团队及时开展“紧凑型传染性医废快速消杀技术和设备”课题研究。 这套系统最大的特点是就地、高效、环保,就像一座可移动的小型医废处理厂。装置采用撬装车载式结构,通过技术创新,把燃烧、除尘、烟气净化等关键技术集成在车辆上,深度开发后可以建成智能化系统,使传染性医废能够在医院就地、及时、安全处理掉,综合效益得到很大的提升 这套新型处置系统的个头虽然小,能力却很强。设备的设计处理能力为100kg/h,可满足类似武汉雷神山医院1500张床位产生的大量传染性医疗废物处置需求等场合,还可以根据不同规模医院的需求进行“定制化”设计,形成系列产品。 杨其国教授团队在系统设计中,聚焦低能耗、高效率,采用了分段送风的回转窑二燃室焚烧、碳化硅板式换热器余热回收、弱碱液喷雾急冷、活性炭/消石灰喷射、布袋除尘、喷淋洗涤除酸及深度除尘、丝网除雾消白的技术路线,实现处置彻底、排放达标。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4-11
猪流行性腹泻和猪传染性胃肠炎口服活载体疫苗
本产品为增强黏膜免疫的口服活载体疫苗,是新一代预防和治疗乳仔猪腹泻的特异 性免疫微生态制剂。主要成分为活菌乳酸重组菌,活菌总数≥3.5×109cfu/g,同时也 含有死菌以及代谢产物。活菌进入机体后可定植在肠壁,通过生长繁殖,产生的乳酸和 乙酸,降低了肠道的PH及Eh值,改善内部微环境,能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其代谢产物对 机体有营养作用,促进免疫功能的作用。 该乳酸重组菌可促进肠道有益菌落生长繁殖,拮抗和抑制肠道内有害菌增殖,纠正 肠道菌群紊乱,产生特异性抗体,预防和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等病毒引起 的腹泻、下痢、细菌性肠炎等疾病,增强免疫力和抗病力。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1
1 2 3 4 5 6
  • ...
  • 101 10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