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电沉积低温烧结制备氧化物薄膜和微叠层技术
本技术可以获取各种单一氧化物和多元氧化物纳米薄膜,以及叠层氧化物纳米薄膜。可用于提高金属的抗腐蚀性能以及获得多种特殊功能,如铁电性能、磁性能、电致变色、化学催化、超导、光电转换等。 本技术可以获得Mg、Ca、Sr、Ba、Y、La、Ce、Yb、Ti、Zr、Hf、Ta、Cr、W、Mo、Mn、Fe、Co、Ni、Ir、Pd、Cu、Zn、Cd、Al、In、Si、Sn、Pb等元素的单一氧化物或它们的多元氧化物纳米薄膜,厚度<0.2um。氧化物薄膜质量优于溶胶凝胶法,厚度均匀,根据需要可以控制厚度膜。先后沉积不同的氧化物薄膜可以获得叠层氧化物纳米薄膜。制备过程简单,重现性好是本技术的优势。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一种喷射沉积成形制备大块非晶合金的方法
雾化喷射沉积成形技术近年来被广泛用于研究和发展高性能的快速凝固材料。该技术最突出的创新点在于,将液态金属的雾化和雾化熔滴的沉积自然地结合在一起,是一种短流程快速凝固体材料制备新技术。喷射沉积成形块体致密件的形成,是在特定条件下的凝固过程。其基本特点是在沉积表面形成一层极薄的液膜,块体致密件的形成则是这一液膜不断凝固、推进的过程。在多年研究喷射成形技术的基础上,杨滨教授及其课题组成员近年利用喷射沉积成形技术成功地制备出了最大直径为380mm、最大厚度12~13mm的La62Al15.7(Cu, Ni)22.3大块非晶合金,这是国际上迄今报导的最大尺寸的镧基非晶合金样品。DSC测试结果表明,沉积态La62Al15.7(Cu, Ni)22.3非晶合金的过冷液相区宽度DTx和约化玻璃转变温度Trg均高于单辊旋转熔体快淬或铜模铸造法制备的同成分非晶合金。 已获得中国发明专利,杨滨,刘宗峰,张勇,张济山,陈国良,一种喷射沉积成形制备镧基大块非晶合金的方法,专利号:ZL200510086239.6。“高熔点高合金化材料快速凝固气雾化制备技术”,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03.12)。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一种包覆超细粉体的原子层沉积方法与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覆超细粉体的原子层沉积方法与装置,该方法的特征在于,在前驱体的吸附过程中引入了流化气,利用流化气吹散粉体,实现粉体的充分分散。该装置包括反应腔体,供应系统,真空系统,加热系统,监测系统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供应系统包括流化气源,流化气通过流化气输送支路进入反应腔体,用于将粉体吹散到整个反应区域。本发明的方法与装置能有效提高粉体包覆率与沉积均匀性,并使得在每次沉积过程中对大量粉体进行包覆成为可能,提高了粉体包覆的效率。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新型可重构核与粒子物理实验教学系统 NMS-6014-S
实验内容 1、放射性测量的统计误差; 2、α 粒子的能量损失; 3、β 射线的吸收; 4、γ 能谱测量实验; 5、χ 射线吸收和特征谱测量; 6、放射性核素半衰期测量; 7、相对论效应验证; 8、宇宙射线 μ 综合测量实验; 9、正电子淹没寿命谱实验; 10、穆斯堡尔谱仪实验。 ——可根据用户实际需求自由组合实验内容
成都华芯众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2022-06-18
基于五相开绕组FTFSCW-IPM电机驱动系统的零序电流抑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五相开绕组FTFSCW?IPM电机驱动系统的零序电流抑制方法,在电机运行过程中,将电机零序电流经过一个PI调节器得到共模电压的参考值,然后根据得到的共模电压的参考值将两个逆变器的零电压矢量的作用时间进行控制,使两个逆变器的开关序列错开时间工作,合成相对应的参考共模电压矢量,从而抑制零序电流。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实现比较简单,对控制器要求不高,可以方便的移植到其它共直流母线;同时,不仅能抑制由共模电压引起的零序电流,而且可以很好的抑制逆变器死区引起的零序电流,减少电流的谐波分量。
东南大学 2021-04-11
三相四桥臂 APF 的零序电压脉宽调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本发明提供三相四桥臂 APF 的零序电压脉宽调制方法、装置及系统,包括根据三相四桥臂 APF 的 A、B、C 桥臂中点对 N 桥臂中点的电压的参考值,求取零序分量;三相四桥臂 APF 的计算 N 点对直流 母线电容负极 O 点电压的参考值,以及 N 桥臂开关管控制脉冲占空比;求取三相四桥臂 APF 的 A、B、 C 桥臂中点对直流母线电容负极 O 点的电压以及相应占空比。本发明将零序电压线性控制脉宽调制策略 应用于三相四桥臂有源电力滤波器中,相
武汉大学 2021-04-14
电化学沉积制备单原子催化剂的普适性方法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和化学物理系曾杰教授、周仕明副教授研究团队发展出了一套利用电化学沉积制备单原子催化剂的普适性方法,利用该方法研究人员成功制备出了34种单原子催化剂,覆盖了多种过渡金属和多种衬底。相关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上。发展对衬底和金属无选择性的普适性单原子合成方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人员在电化学三电极体系下进行电化学沉积,并通过阴极沉积和阳极沉积获得了两种Ir1/Co(OH)2单原子催化剂。此外,研究人员又探究了沉积条件(前驱体浓度、沉积圈数和沉积速率)对单原子形成的影响,发现当金属的负载量低于某一限度时,可以获得单原子;高于这一限度时则有金属团簇或颗粒形成,这一变化类似于液相中晶体生长中的成核过程(图1)。电化学沉积制备单原子的机理研究。(a)阴极沉积示意图;(b)阳极沉积示意图;(c)在阴极沉积中,前驱体浓度、沉积量和单原子形成的关系;(d)在阳极沉积中,前驱体浓度、沉积量和单原子形成的关系。为了证明该方法的普适性,研究人员又在氢氧化钴、硫化钼、氧化锰、氮掺杂的碳等衬底上成功获得覆盖3d、4d、5d金属的单原子催化剂,并且对所制备的单原子催化剂的结构表征后发现,阴极和阳极沉积获得的同一单原子催化剂具有不同的电子结构,这为其在不同催化反应中的应用提供了可能。研究人员还对所得单原子催化剂在电催化水分解反应中的性能进行了探究。实验结果表明,阴极沉积所得的一些催化剂在电催化析氢反应中表现出了优异的性能,同时,阳极沉积所得的一些催化剂在电催化析氧反应中也表现出了良好的性能。该制备单原子催化剂的普适性方法不仅为单原子催化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而且为今后系统性研究催化剂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路。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0-14917-6.pdf详细阅读:http://news.ustc.edu.cn/2020/0313/c15884a414545/page.htm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4-10
一种用于制作原子层沉积膜的可拆卸喷头及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制作原子层沉积膜的可拆卸喷头及装置。用于制作原子层沉积膜的喷头,包括进气管路、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内部为空腔;所述出气口内部形成空腔,分为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其上半部分与下半部分之间设有漏斗形结构;进气管路与进气口固定连接,进气口与出气口可拆卸密闭连接。用于制作原子层沉积膜的装置,包括所述喷头、腔体支撑架、基片承载台和运动平台,腔体支撑架中间形成长条状镂空,可顺序设置多个可拆卸喷头,基片承载台设置在墙体支撑架下方,运动平台带动基片承载台。本发明能适应不同的原子层沉积反应,通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混合自组装分子层修饰的基底表面沉积纳米金颗粒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自组装分子层修饰的基底表面沉积纳米 金颗粒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将氧化物或无机基底的表面进行洁净 处理,去除硅表面的油脂、油污等有机物、无机物和氧化层,使基底 表面羟基化;随后采用分步法,在预处理过的硅基底浸入含有有机硅 烷自组装分子的溶液中,进行硅表面分子自组装修饰,得到不同的有 机链混合生长的自组装单分子层;最后在已生长有混合自组装单分子 层的基底表面采用柠檬酸盐法沉积金纳米颗粒。按照本发明使用的基 底清洗方法和改性方法可通过自组装分子的生长时间来实现对金纳米 颗粒均匀分布的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基于熔融沉积成型技术的3D打印机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熔融沉积成型技术的3D打印机,属于3D打印技术领域,可简化打印机喷嘴结构、提高打印效率以及打印稳定性。所述的基于熔融沉积成型技术的3D打印机,包括打印机喷嘴和设置于打印机喷嘴下方的打印平台,还包括平台移动机构,所述打印机喷嘴固定设置,所述打印平台安装在所述平台移动机构上,所述平台移动机构可使所述打印平台分别沿X方向、Y方向和Z方向往复移动,其中X方向、Y方向和Z方向分别为三维笛卡尔坐标系中三个坐标轴所对应方向。本实用新型实现了仅由打印平台的三维复合移动即可实现3D打印过程所需的相对移动,可有效解决在打印时挤出物料不稳定的问题,进而提高打印质量和打印速率。
四川大学 2017-12-28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0 11 12
  • ...
  • 573 57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