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芯片热设计自动化系统
TDA(芯片热设计自动化)软件是清华航院曹炳阳教授团队全自主研发的国际首个芯片跨尺度热仿真与设计系统。TDA软件可实现芯片从纳米至宏观尺寸的热设计与仿真,支持芯片微纳结构内部热输运过程的模拟研究,直接提高芯片热仿真精度与结温预测准确度,进而提高芯片性能、寿命和可靠性。
清华大学 2025-05-16
基于物联网的多维健康数据智能平台关键技术及应用
深圳大学与中兴网信长期保持深入合作,积极探索产学研新模式,通过在健康大数据领域的持续研究与实践应用,为国家健康医疗战略、医学实践及全民健康管理提供大数据驱动的决策支持。在《基于物联网的多维健康数据智能平台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中兴网信将深圳大学科研成果进行转换,构建了基于物联网的多维健康数据平台,通过便携式智能医疗终端、移动互联端以及大数据云平台,紧密联结患者与医生、医院,有效地缓解医疗资源紧张等问题,通过多维健康数据分析,有效地保障了高危人群健康。项目构建了基于物联网的多维健康数据平台,通过便携式智能医疗终端、移动互联端以及大数据云平台,紧密联结患者与医生、医院,有效缓解医疗资源紧张等问题,通过多维健康数据分析,有效保障高危人群健康。相关技术内容包括基于协同感知技术的智能移动医疗终端及协同滤波研究、基于移动网络切分优化理论的网络优化及安全研究、基于多维异构医疗大数据的分析诊断云平台构建、应用系统开发及成果产业化。
深圳大学 2021-04-10
基于物联网的多维健康数据智能平台关键技术及应用
深圳大学与中兴网信长期保持深入合作,积极探索产学研新模式,通过在健康大数据领域的持续研究与实践应用,为国家健康医疗战略、医学实践及全民健康管理提供大数据驱动的决策支持。在《基于物联网的多维健康数据智能平台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中兴网信将深圳大学科研成果进行转换,构建了基于物联网的多维健康数据平台,通过便携式智能医疗终端、移动互联端以及大数据云平台,紧密联结患者与医生、医院,有效地缓解医疗资源紧张等问题,通过多维健康数据分析,有效地保障了高危人群健康。项目构建了基于物联网的多维健康数据平台,通过便携式智能医疗终端、移动互联端以及大数据云平台,紧密联结患者与医生、医院,有效缓解医疗资源紧张等问题,通过多维健康数据分析,有效保障高危人群健康。相关技术内容包括基于协同感知技术的智能移动医疗终端及协同滤波研究、基于移动网络切分优化理论的网络优化及安全研究、基于多维异构医疗大数据的分析诊断云平台构建、应用系统开发及成果产业化。项目共发表高水平论文56篇,其中中科院一区论文13篇,ESI高被引论文5篇,获广东省创新创业金博奖、全国创客大赛冠军等奖项。目前项目理论成果与专利技术已应用转化,2016-2018年项目收入6.95亿元,间接经济效益16.31亿元。授权中兴的产品在广东、山西等全国13个省市应用推广,同时在东南亚、非盟等“一带一路”国家与地区推广使用;研发的云伴妇幼平台,2014年起在广东、江西等100多家省市各级医院使用。疫情期间,项目保障慢性病、妇幼等众多高危人群的健康,获得了很好的社会声誉。
深圳大学 2021-04-10
文物古建筑及古树名木物联网智能无损检测技术
作为珍贵的文物和历史文化遗产,古建筑及古树名木受到各级政府的重点保 护,定期勘查和分析文物古建筑及古树名木健康状况成为文物保护必不可少的重 要环节。对园林古建筑及古树名木进行无损检测可直接为养护管理服务,也可为 建立其健康档案提供依据,具有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本项目研发成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便携式林木应力波无损检测仪,开发了 相应的断层成像软件;提出了结合物联网、应力波、微钻阻力、探地雷达等多种 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无损检测方案。项目组拥有美国产的 TRU 树木雷达探测仪、德 国产的 PICUS 三维断层成像检测仪和 Resistgraph 微钻阻力仪、美国产的 SOC710VP® 便携式高光谱成像光谱仪等先进林木检测仪器。能够对各种类型的古 树名木、进口原木、城市行道树、文物古建筑木结构进行健康监测或质量分级。 该项目成果获得了 2015 年度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5 年 3 月 17 日,中央 电视台科教频道为本项目成果制作了 1 小时的专题节目。 技术指标: (1)基于物联网技术实现文物古建筑、古树名木养护等信息的远程智能监 控与管理; (2)利用基于连续波阵面展开及曲线路径跟踪的图像反演算法,提高林木 应力波断层成像精度; (3)基于近红外光谱的木材性能退化分析评估方法,准确分析木材的纤维 素、木质素含量以及结晶度和聚合度; (4)建立雷达电磁波介电常数与木材含水量、纤维方向角之间的关系模型, 准确分析古树名木内部结构及根系分布情况。效益分析: 我国几百年甚至更久远的古典建筑及古树名木众多,极具保护价值。本项目 的研究成果将为园林古建筑及古树名木保护发挥重要作用,提高信息化水平,降 低人力成本,并产生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应用情况: 本项目研究成果已在北京天安门管委会、浙江省林业厅、杭州天目山国家级 自然保护区、无锡市园林局、扬州市园林局、杭州市园文局、杭州灵隐寺、丽水 市林业局、湖州市林业局、余杭区林业局、上海建工集团、浙江德升木业有限公 司等单位实际应用,成效显著。典型应用案例包括北京天安门朝房检测、北京宋 庆龄故居检测、杭州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古树名木健康检测、扬州瘦西湖公园古树 检测、扬州个园及何园景区古树检测、无锡梅园古树检测、杭州城市行道树检测 等文物保护项目。 授权专利: 基于单层线性网络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验证方法 CN201010290813.0 基于应力波技术的木材无损检测系统 CN201120310446.6
江南大学 2021-04-13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泥浆运输船监管系统研究
项目是针对特殊品(危险品)运输船运输过程的智能化监管于 2012 年 11 月 27 日由江苏省交通厅立项开展研究,2014 年 7 月完成了一套泥浆运输船监管系 统“示范工程”建设,实现了泥浆(特殊品)水上运输智能化识别和管理,2015 年 11 月 16 日通过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成果鉴定。 项目在国内首次系统地提出并建立了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较强的基于物联网 技术的运河特殊品(危险品)运输船运输过程监管,采用二层结构,由前端(码头 和运输船)信息采集系统和后台信息处理系统二部分组成,综合运用涉及信息采 集、传输、处理和反馈控制的多种物联网技术进行系统设计。前端系统基于 RFID 身份识别、Zigbee 无线传感网及航行轨迹跟踪、GPS 定位、视频监控和抓拍、 GPRS 无线通信技术,以及 RS485、MODBUS 工业总线技术实现多模融合信息自动 采集和无线传输;后台系统建立以实时监测及身份识别等为主要基础数据的装、 运、卸三阶段数据分析模型,实现基于多模信息融合和多模显示技术的可控制和 可管理的数据处理和监管平台。本项目研究成果可广泛应用于各类运输船运输过 程的智能化监管
江南大学 2021-04-13
导航信号扩频码的优选技术
已有样品/n该项目提供了一种导航信号扩频码优选技术,在待优选码族码长与目标码长不相等的情况下,通过计算截短码的平衡性和最大奇偶自相关旁瓣来确定截断点,并根据最大奇偶自相关旁瓣、干扰参数、最大频谱幅度、最大奇偶互相关进一步优选。与现有技术相比,码长的选取更自由,奇相关的考虑也更符合实际应用情况,实际工作环境中多址性能可提升2dB 以上。该项目可用于卫星导航系统信号设计,也可应用于其它码分多址系统的扩频码优化,在不改变系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1-12
惯性导航系统运动对准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惯性导航系统的运动对准方法,即如何在运动情况下借助GNSS信息提供惯性导航系统的初始姿态。在舰载机、制导弹药、水下无人潜航器和地面机动车辆等应用中,要求INS能够在运动过程中进行对准。目前运动对准的主流方法借鉴了静态或准静态情况下的实现思路,即通常包括粗对准和精对准两个阶段。粗对准用于得到粗略的初始姿态,为精对准提供初始值。精对准通常采用基于泰勒级数展开的非线性滤波方法,如一阶线性近似的扩展卡尔曼滤波EKF等。采用EKF等非线性滤波方法进行精对准,需要知道较准确的惯性器件,例如陀螺和加速度计,以及外部速度/位置信息的噪声特性,而且要求粗对准提供的初始姿态误差不能过大,否则滤波器将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收敛到理想的精对准结果,有时甚至发散。 在本技术考虑的应用场合中,INS安装在运动载体上,INS的速度和位置信息由GPS或其他外部信息源给出。 本技术的特色和优势:在没有任何姿态先验初值的情况下可实现惯性导航系统的快速姿态对准,无需知道惯性器件及外部速度/位置信息的噪声特性,无需任何姿态初值,具有绝对的计算稳定性,不存在发散的情况,只要速度/位置辅助信息有效,能够在任意运动情况下实现姿态对准,大幅缩短载体导航前的准备时间。 飞行试验测试典型结果:其中S1为上升段,S2为转弯段,S3为下降段。数据长度均为100s。下表分别给出了三个姿态误差角在5s,10s,20s和100s时情况: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4-13
医院应用的低功耗物联网定位产品
成果介绍成果依托刘昊和黄成老师团队研发的低功耗、低成本物联网信标及网关技术(其中关键技术已通过论文发表于物联网领域顶级期刊)。当前,在武汉紧急部署的方舱医院场地规模较大、病员数量较多,而医护人员及医疗设备较少。产品部署于方舱医院中,能够实现对佩戴定位标签的人员或安装标签的医疗设备高精度实时定位。定位数据通过物联网网关传送至云平台,可通过多种渠道进行监测和信息查看。能为方舱医院患者、医护人员及医疗设备的管理提供可视化平台,并大幅提高方舱医院的管理效率。技术创新点及参数系统能够监测院内病人在活动区域范围内的实时位置及运动轨迹,并提供越界报警等信息服务;能够实时统计方舱医院各类型人员数量及区域分布;在院内病员遇到突发情况时,可通过佩戴的定位标签实现一键呼叫;可对院内安装定位标签的医疗设备进行资产追踪及管理;也能够对院内巡检人员进行到访区域及时间管理。市场前景该产品已紧急发往武汉方舱医院,部署后可以实现医院内人员及物资的实时定位及动态管理。
东南大学 2021-04-11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门禁系统
成果描述: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门禁系统,其包括处理系统,以及与处理系统相连接的移动终端、数字键盘、第一音频模块、第一指纹模块和门锁控制器,处理系统、第一音频模块和第一指纹模块设置在门禁处。本实用新型根据不同的通信方式的通信距离进行数据传输,通过蓝牙或WiFi形式将验证码下发,并在下发验证码前验证指纹信息和音频信息,确保验证码持有人不是外来人员;同时处理系统下发的验证码具有一次性,单次使用后便失效,保证密码难以被复制,提高门禁系统的安全性。市场前景分析:本实用新型根据不同的通信方式的通信距离进行数据传输,通过蓝牙或WiFi形式将验证码下发,并在下发验证码前验证指纹信息和音频信息,确保验证码持有人不是外来人员;同时处理系统下发的验证码具有一次性,单次使用后便失效,保证密码难以被复制,提高门禁系统的安全性。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国内领先
成都大学 2021-04-10
基于物联网的冷链物流监管平台
系统本身采用自有的 2 . 4GR F ID电子标签技术 记录并采集各种环境参数,并可通过有线、无线等 数据通讯模式将环境数据传输到数据服务器,系统 安装简易,使用方便,运行可靠,防伪保密,增强系统数据安全性可靠性,软件平台基于B/S+C/S架构设 计,并采用多种先进软件设计技术,使环境参数信息传达便捷,有效提高安全监管效率。 市场对象定位为冷链、医疗卫生行业相关领域,以国内的冷链物流企业、商品零售企业(各类超 市)、物流配送企业、仓储服务企业为主体,同时兼顾政府机构在特殊行业的监管业务,在这些行业及领 域中,国内市场对RFID环境监测的应用才刚刚开始,成功的应用几乎空白,随着新技术及新产品的积极 推广,国内市场将迅速扩大。
中山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8 9 10
  • ...
  • 808 80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