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智能物联网络
研发的智能物联网采用 Arduino 嵌入式网关硬件平台和 IEEE1888 协议,功能包括: (1) 全功能网关:既可以向存储器上报数据,也可以从应用单元获取指令。(2) 独立配置管理模块: 可以通过配置管理模块提前设置网关参数。(3) 底层设备实时控制:服务器或手机端 APP 向网关发送控制命令,网关接受命令后进行执行处理。(4) HTTP 服务器:能把在线化的传感器数据或状态信息长期保存。(5) 数据可视化:APP 能读取设备数据或存储器内的历史数据,并可视化展示。(6) 支持底层多类型传感器的 WiFi、BLE4.0、以太网等接入到网关。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门禁系统
成果描述: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门禁系统,其包括处理系统,以及与处理系统相连接的移动终端、数字键盘、第一音频模块、第一指纹模块和门锁控制器,处理系统、第一音频模块和第一指纹模块设置在门禁处。本实用新型根据不同的通信方式的通信距离进行数据传输,通过蓝牙或WiFi形式将验证码下发,并在下发验证码前验证指纹信息和音频信息,确保验证码持有人不是外来人员;同时处理系统下发的验证码具有一次性,单次使用后便失效,保证密码难以被复制,提高门禁系统的安全性。市场前景分析:本实用新型根据不同的通信方式的通信距离进行数据传输,通过蓝牙或WiFi形式将验证码下发,并在下发验证码前验证指纹信息和音频信息,确保验证码持有人不是外来人员;同时处理系统下发的验证码具有一次性,单次使用后便失效,保证密码难以被复制,提高门禁系统的安全性。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国内领先
成都大学 2021-04-10
工矿企业生产环境物联网监测系统
成果介绍企业生产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噪声、粉尘,并可能排放CO,SO2、H2S等有害气体,员工如果长期暴露在这样的环境中,则有可能导致职业病。企业可能的职业病致病因素包括:有害气体、粉尘、噪声、微波,射线、病菌等。资料显示,我国有毒有害企业超过1600万家,劳动力人口7.4亿人,受职业危害人数超过2亿人。新中国成立以来至2009年底,我国累计报告职业病722730例 ,其中2009年新发职业病18128例。我国职业病患者累计数量、死亡数量及新发病人数量等均居世界首位。基于上述现状,本项目提出了基于物联网的企业生产环境远程监测策略,希冀在未来,疾控部门能够对企业生产环境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远程监控,一旦职业病危害因素超标即记录在案,据此作为对企业进行执罚的依据,最终通过有效的执法,强化企业职业病防范意思,推动企业技术升级改造,从而进行有效的生产环境整治,确保企业职工的生命健康权益不受损害。市场前景该技术目前成熟度较好。应用领域可拓展至工矿企业的物联网监测与控制以及农林渔牧、物流、环境等诸多领域的远程监测控制
东南大学 2021-04-11
基于物联网的电梯健康实时监测系统
其具体实现方式如下:整套电梯健康实时监测系统,通过三向加速度传感器和电梯控制系统互相连接实现。三向加速度传感器安装在轿厢上,与轿厢一起上下运动获取轿厢运行状态数据。可获取电梯轿厢三个方向的加速度数据。电梯控制系统包括数据转换模块、数据融合模块、判断模块、异常分析模块、异常/故障消除模块和异常/故障信息发送模块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0
物联网技术综合实验系统III型
物联网技术综合实验系统III型(CES-IOT6818)配置高性能的嵌入式ARM Cortex-A53八核CPU S5P6818网关及丰富的扩展应用接口,并多达45个传感器模块、8个控制器模块可供选择,均采用统一接口,可插拔。另外,平台配置了4G、WiFi、GPS、蓝牙、摄像头等模块及10.1英寸高清电容式触摸液晶显示屏,支持Android 5.1.1 Lollipop操作系统。 物联网技术综合实验系统III型采用模块化设计,整个系统由高级物联网网关、ZigBee无线模块、传感器模块及RFID射频开发套件四部分组成。实验系统提供多达数十种课程实验,课程实验提供开放的软件及硬件资源,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可实现教学、科研等物联网相关课题。
深圳市海天雄电子有限公司 2021-12-08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房间调控系统
成果描述: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房间调控系统,其包括依次连接的传感器模组、处理系统和受控端,以及与处理系统相连接的移动终端;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输入电路、处理电路和输出电路,以及与处理电路相连接的存储器、无线通信模块和电源模块,电源模块连接无线通信模块。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远程控制作为受控端的家用电器,也可以通过传感器模组自动控制受控端,提前改善房间内的环境,为用户提供更好的居住体验。市场前景分析: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远程控制作为受控端的家用电器,也可以通过传感器模组自动控制受控端,提前改善房间内的环境,为用户提供更好的居住体验。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国内领先
成都大学 2021-04-10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物流查询系统
成果描述: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物流查询系统,其包括处理系统、扫码器、定位装置、触摸屏、变压器、无线通信装置、服务器和上位机;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输入电路、处理电路和输出电路,以及与处理电路相连接的存储器;触摸屏连接处理系统,变压器连接处理系统与无线通信装置;扫码器和定位装置连接输入电路;无线通信装置连接处理电路;服务器无线连接无线通信装置,上位机连接服务器。本实用新型加大了对快递物流的查询能力,提供了快递的实时位置与运输过程中的图像,有效监督物流公司的服务质量,为快递的快速、安全到达提供了有效保障。市场前景分析:本实用新型加大了对快递物流的查询能力,提供了快递的实时位置与运输过程中的图像,有效监督物流公司的服务质量,为快递的快速、安全到达提供了有效保障。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国内领先
成都大学 2021-04-10
基于物联网的采掘业智慧生产系统
项目发挥东北大学信息学院计算机科学、电子技术、通信技术、测控技术和自动化方面的综合学科优势,围绕国家重大战略方向和国家重大工程对先进信息技术的需求,以提高采掘业和巷道施工作业安全管理的智能化水平为目标,研究相关物联网技术,采用物联网技术对采掘业和巷道生产作业产过程中的关键设备、作业人员、生产场合进行有效监测和实时信息掌控。一方面,依赖物联网技术实现以较低的投资和使用成本,对生产过程各元素包括人员、设备、环境的“泛在感知”,获取传统方法由于成本原因无法在线实时、全面监测的重要参数;另一方面,利用物联网技术提高采掘业和巷道安全作业规范,保证生产安全运行和人员安全,有效地避免生产过程中出现重特大事故。提升我国采掘业和巷道作业的信息化发展水平,并在实际生产中进行创新应用示范。     该项目是在国家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基于物联网的地铁施工安全风险识别与可视化预警”、教育部基础科研重大创新项目“面向采掘业和巷道施工安全作业的物联网关键技术研究”支持下获得的成果,整个系统包括人员监控子系统、施工结构监控子系统、设备监控子系统、环境监控子系统和基于GIS的大型应急管理决策系统,突破了地下人员和设备精确实时定位技术,结构微应变、微位移精确实时监测技术、实时可靠的工业物联网通信技术。开发的装置包括智能人员监管节点、微位移、微应变监测装置、异构物联网汇聚节点(层间管理主机)等。项目申请了5项专利和两个软件登记,并于2014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东北大学 2021-04-11
光物联网之智能光纤光缆管理监控系统
"项目涉及兼具高科技和经济环保意义的光纤光缆传感技术,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两项,该技术利用光纤对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将输入物理量变换为调制的光信号。其工作原理基于光纤的光调制效应,即光纤在外界环境因素,如温度、压力、电场、磁场等等改变时,其传光特性,如相位与光强,会发生变化的现象。因此,如果能测出通过光纤的光相位、光强变化,就可以知道被测物理量的变化。凭借自主研发的专利光纤光缆传感技术以及精湛的工艺水平,并结合多年的行业经验和客户积累,开发出了面向通信行业的业界首套智能光纤光缆管理监控系统(IFMS),该系统采用创新式的便携式音频标签,对于无源的光纤线路做业务无损的快速标定。智能光纤光缆管理监控系统具有外形紧凑、节能、智能化、高可靠、无污染、大数据等特点,符合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同时,该系统还可以拓展到光纤周界防护、水下震动定位等多个领域,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在物联网发展及国家对光纤光缆改造工程的大背景下,“智能光纤光缆管理监控系统”,仅在运营商就拥有每年有~0.9亿的市场规模,考虑基于该系统的扩展,计算国防、民生、工程等领域,更是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
山东大学 2021-04-10
物联网感知节点安全仿真与性能评估系统
成果介绍物联网感知层测试实验与评估系统是在863主题项目—物联网安全感知关键技术及仿真验证平台的资助下完成。仿真平台为物联网感知节点部署后的性能提供一个仿真测试和性能评估的环境,其特点是:不需要部署真实的感知节点。通过对物理信道的建模、无线信号特征建模、电源建模和通信环境建模,能够最大限度模拟真实环境下的感知节点通信过程。仿真的结果是理论值,可以将感知层测试实验平台的数据作为系统的初始值,从而提高仿真的精度。其特点和指标:(1)针对实际应用环境配置参与通信的感知节点属性和参数,即节点建模;(2)建模感知节点的电源模型;(3)根据用户的需要选择节点部署的方式,并可以对节点位置、属性和参数进行手动调整;(4)能够加载待测的通信协议;(5)能够根据部署的拓扑图产生用户编程模板;(6)理论上,待测节点的数量不设置上限,但随着节点数量的增加,PC的处理时间将延长;(7)能够仿真无攻击或攻击情况下,网络的吞吐量、丢包率、延时、数据传输的平均路径长度、平均能耗和网络的扩展性等性能;(8)该平台不受具体应用的限制。技术创新点及参数技术原理:针对物联网感知层设备规模庞大,部署费时费力,以及部署前很难评估系统性能,部署后加载的协议一旦不符合要求,重新加载成本巨大的问题,研发了该平台。该成果的主要创新性体现在感知设备和环境等物理特征建模、测试内容和方法、仿真过程和结果的可视化显示等方面,使得开发的系统简单、易用,测试过程清晰、透明,测试结果可以分类比较。(1)在感知设备和环境等物理特征建模方面 该项目在感知设备部署环境方面,分别对室内环境和室外环境进行建模。针对室外环境,该团队主要考虑自由空间的情况下,根据设备部署在平坦区域和非平坦区域的不同进行建模;针对室内环境,该团队主要根据多径效应、视距是否阻挡以及不同建筑材料(包括:混凝土墙、混领土楼板、天花板管道、金属楼梯、厚玻璃、木门和隔墙等)对信号衰减的影响进行建模。在电源建模方面,主要是根据不同厂家的5号电池的放电曲线进行建模,由其放电电流、放电电压和持续时间来确定电源的剩余电量。在芯片建模方面,根据不同的芯片类型,建模发射功率、接收灵敏度、RSSI、发送速率、工作电流和最小工作电压等主要参数。(2)在感知层的测试内容和方法方面该平台主要针对感知层需要评价的性能,如:吞吐量、丢包率、延时、平均路径长度、能耗和连通度等,设计了其测试方法,新增待测性能可以通过组件的方式扩展。为了实现相关性能测试,首先需要选择设备类型和部署场景,如图1和图2所示。然后进行部署,部署完成后,系统会自动产生5类文件,即:.ned文件,定义了感知设备部署后的拓扑结构,如图3所示;.msg文件,定义了感知设备之间的通信规则,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修改和自定义;.ini文件,设备一旦部署完成后,其id号和位置坐标将记录在该文件中,设备移动后,该文件对应的坐标值将自动更新;.h和.cc文件,即用户待测协议的源文件。一旦感知设备部署完成,平台自动产生这5类文件的初始框架,用户只需要写入待测协议的具体代码,经编译器编译后,即可进入测试环节。具体协议的代码可根据该项目组编写的编程指南开发,其开发环境与C语言的开发环境类似,方便易用。(3)在仿真过程和结果的可视化显示方面一旦待测协议编译完成,平台即可开始相关的测试,此时,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动态选择不同的参数,进行测试。开始测试时,平台将同步显示协议的通信过程,如图5所示。根据仿真测试结果,不同的协议可以进行性能对比,如图4所示为不同协议的网络平均能耗对比。该平台可以在无攻击和无安全机制、无攻击和有安全机制、有攻击和无安全机制、有攻击和有安全机制等四种情况下,评估感知层网络的性能,并将它们的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国内外同类技术对比:国际上类似的仿真工具有十种左右,如:TOSSIM,OpenNet,NS2和OMNET等,都是针对传感器网络开发,不能仿真技术体制不同的感知设备,没有对设备、网络和环境等物理特征建模,而且无法接入实体设备,无法进行虚实结合的仿真测试。即使有些工具可以仿真感知层网路,如:TOSSIM,但是只提供TinyOS传感网络的仿真环境,无法仿真系统的安全性能,无法动态添加安全策略和安全模型。而NS2、OpenNet和OMNET虽然可以仿真安全协议,但使用复杂,不易掌握,无法进行多安全机制对比,无法接入实体设备。而且,它们仿真的物理层是理想状态,造成仿真结果与实际存在较大的差异。
东南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639 64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