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中国科大首次实现弱手性物质诱导下的两个光学模式之间的强耦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学院陈杨研究员、吴东教授、褚家如教授联合团队与新加坡国立大学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Cheng-Wei Qiu教授团队合作,首次实现弱手性物质诱导下的两个光学模式之间的强耦合,并理论验证了对手性物质圆二色性(CD)信号增强三个数量级。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2-06-02
一种含催化剂分离再生的生物质挤压催化热解装置与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催化剂分离再生的生物质挤压催化热解装置与方法,包括生物质与催化剂料斗、螺旋进料器、螺旋式挤压反应器、产物室、过滤冷凝装置、两级分离网与两级振动装置等。生物质与热催化剂在螺旋式挤压反应器内互相挤压、充分接触混合并进行生物质催化热解反应;热解气相产物经过过滤和冷凝得到芳香烃等液态化学品和富含烯烃的不冷凝气体;热解固体产物通过两级分离网分离成粗炭和催化剂,催化剂在流化床再生反应器中燃烧再生后进入催化剂料斗循环使用,燃烧再生产生的热烟气用于干燥生物质原料。本发明热解过程实现催化剂与生物质紧
东南大学 2021-04-14
生物质焦油零排放大规模气化生产高品质富氢燃气装备及工艺
通过多年集中攻关,针对性地解决了生物质气化转化效率低、焦油、粉尘污染等问题。开发了较空气气化、 氧气气化等技术具有明显优势的秸秆等氧气—水蒸气联合气化装置及工艺,大幅促进了氢气、碳氢化合物的生成。整个系统实现了高品质富氢燃气大规模生产、余热利用、基于焦油完全转化利用的污染物零排放。目前整套技术已经在研发建设的秸秆处理量 1t/天气化系统上完成调试,正在进行系统大型化、集成化、工程化研究。
扬州大学 2021-04-14
一种将生物质萃取产物作为添加剂应用于配煤炼焦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将生物质萃取产物作为添加剂应用于配煤炼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使用有机溶剂萃取提质生物质,得到高分子量生物质萃取物和低分子量生物质萃取物;(2)将生物质萃取物用于配煤炼焦:将高分子量生物质萃取物和低分子量生物质萃取物的至少一种按 0.5%~3%的质量百分比与配合煤混合炼焦。通过将低分子量生物质萃取物和高分子量生物质萃取物的至少一种与配合煤混合炼焦,能够在普通配合煤的基础上,降低焦炭粒焦反应性 P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关于开展安徽省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揭榜挂帅暨农机补短板项目备案工作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中央1号、省委1号文件和省委省政府“两强一增”行动“加快短板农机装备研发”要求,着力突破技术瓶颈、补齐短板弱项,推动我省农机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现开展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揭榜挂帅暨农机补短板项目备案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安徽省科学技术厅 2023-07-25
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Mario Lanza教授课题组在Nature Electronics上发表论文
随着忆阻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模拟人类大脑的深度学习等重要领域的研究逐步深入,忆阻器的研究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固态电子器件和电路中应用二维材料,将有助于扩展摩尔定律,并能获得优于CMOS的先进产品。基于二维材料的忆阻器能够应用于信息存储和神经态计算,具有高热稳定性,阈值型和双极型阻变共存,增强、抑制和弛豫的高度可控性,以及出色的机械稳定性和透明度等优点。 近日,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Mario Lanza教授在Nature子刊《Nature Electronics》上发表了题为“Wafer-scale integration of two-dimensional materials in high-density memristive crossbar arrays for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的封面文章。作者提出二维材料六方氮化硼(h-BN)可以作为高密度忆阻阵列的阻变材料,构建可用于图像识别的人工神经网络的器件。其获得h-BN基忆阻阵列器件成品率高达98%,且表现出超低的周期间差异性(低至1.53%)和出色的器件间差异性(低至5.74%)。图像分类器的仿真结果表明,所测得的器件I-V曲线的均一性足以匹配理想软件实现所需的精度。
苏州大学 2021-02-01
关于发布多层次手性物质的精准构筑重大研究计划2023年度项目指南的通告
开展多层次手性物质精准构筑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并有望为医药、农药、信息和材料领域提供核心技术支持。本重大研究计划将集化学、物理、材料、生物等学科的优势力量,提升我国在手性科学领域的创新能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2023-06-30
一种桦褐孔菌及从桦褐孔菌中提取三萜类物质的方法
本成果以专利形式体现(专利号 200910248615.5 ),桦褐孔菌的代谢产物紫杉醇具有抗癌功效,本专利所提出的的提取三萜类物质方法,更好的简化了提取步骤和工艺,有利于实现该物质的提取,在生物医药行业将有广泛应用。
辽宁大学 2021-04-11
化工学院曹景沛课题组在生物质温和加氢转化领域取得系列进展
课题组结合水热法和浸渍法,成功制备了具有大比表面积、大平均孔径和更多外孔的双功能金属/酸Ru/SHZSM-5-100(Ru/SHZ5-100)催化剂。制备的Ru/SHZ5-100催化剂在更加温和的条件下对木质素衍生的二苯醚表现出最佳的加氢脱氧性能。
中国矿业大学 2022-06-01
科学家破解天文学难题 一箭双雕揭秘第一代星系和暗物质
最近,我国天文学家提出,通过测量21厘米森林的一维功率谱,未来的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将能够同时揭秘宇宙第一代星系和暗物质的性质。相关研究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天文》上。
科技日报 2023-07-26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3 14 15 16 17 1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