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物联网RFID智能自助借还仪器设备工具资产管理柜
产品详细介绍RFID智能设备工具柜 一、产品简介RFID智能设备工具柜是北京泰格瑞德科技自主研发的RFID工具管理系统方案之一,该系统设备工具柜内部集成了RFID读写器、RFID 定制天线、安卓一体机/工控一体机、IC卡刷卡设备等智能设备,对柜内贴有RFID电子标签的设备、工具进行智能自动化管理。                RFID读写器                            RFID天线二、产品特点*安全化:设备工具柜内装有RFID刷卡控制器,非授权卡无法打开对应的设备工具柜门。*信息化:设备、工具实时监测,记录每项工具参数数据,实现生命周期可视化。*自动化:省去人工扫描、盘点、录入等繁琐工序,实现快速、批量管理。*高效化:自动化+信息化代替手工作业,计算机自动实现数据采集,大大节约了人力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智能化:当设备、工具未及时归还时,系统将自动报警并生成报表发送给相关负责人;如果工具不慎丢失,可通过RFID手持终端人工找回。 13965501553三、工作流程员工扫描IC员工卡打开柜门→取出/归还工具(设备)→关门自动确认借出/归还,系统提示借出人员、工具明细、借出时间等信息。还有日检查,月检查等操作模式,可以实时掌握各级单位工具的数量、种类、状态;采集数据;做到工具的高效化、智能化管理。四、行业应用主要应用于航空、电力、消防、机械、铁路等行业,实现设备、工具自动快捷的借用、归还、定位、查找、维护等功能。四、数据效益1. 盘点效率提升10倍以上,原人工盘点工作所需5-10分钟,RFID工具车系统自动盘点只需3-5秒。2. 当设备、工具在使用过程中失落,人工找寻一个工具平均花费时间10-20分钟,RFID工具管理系统利用RFID手持终端进一步查找失落工具只需3-5分钟,管理效率提升五倍以上。
泰格瑞德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物联网实训统一管理平台ITS-TMPlatform
产品详细介绍 概要介绍       实验室管理系统平台是以服务大中专院校实验室全面实施信息化管理,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水平为宗旨的,全面提供实验室管理的解决方案为导向,是实验室实现信息化管理必不可少管理软件平台。主要解决实验室的综合管理(实验室建制、人员队伍、环境与安全、实验室评估、数据上报)、教学实践创新(基础实验、教学实验、创新实验)以及设备仪器(领用、借用、修理、报废)、物资耗材(耗材消耗)等统一安排管理。   实验室管理系统平台是基于微软.NET 技术架构的一款纯B/S(IE 浏览器访问)结构的解决方案系统,实现设备管理人员、实验室管理员、老师、学生互动的网络化开放管理平台。近年来,国家级或省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建设为提高教育质量工程和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奠定了基础,信息化建设是示范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整个实验室管理平台依托校园网络,以学校实验室管理的核心业务流程和重要管理事务为基础。从实验室的门户网站建设、实验室基础信息管理到开放、创新实验教学以及设备仪器、物资耗材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信息化平台由实验室门户网站系统、实验室综合管理系统、开放实验室管理系统、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系统、实验室物资耗材管理系统、实验室监控系统等多个子系统构成。   主要功能   门禁管理:通过二维码门禁系统,实现实训场地的使用管理;   设备管理,可对实训设备进行备案登记;   师资及学生信息管理:通过系统管理实训室师资、学生信息管理;   实训管理:实训过程管理,实训报告命题及提交,实训成绩统计等;   数据管理:系统可以采集相关数据和,对数据进行储存统计,并可对数据进行备份和还原,同时实现数据报表的编制、打印。   该系统可以进行教学实验申请、审批、预约,合理安排教学实验;   该系统能够开放实验发布、预约,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   改系统能够满足在线交流、加强互动交流,提高实验室质量;   该系统能够实现刷卡考勤,实现教学实验、开放实验过程监控;   该系统要求包括自动门禁,刷卡进出,实现实验室管理智能化;   该系统包括对场地、设备、耗材管理,统一分配调度控制。     系统架构       实验室管理系统平台以学校实验室管理流程和管理基本事务为核心,以规范实验室管理实现信息化为准则,充分提高利用学校实验室资源,更好的服务于学生。       整个管理依托校园网络构建管理模式平台,系统采用B/S 结构,突破地域空间的限制,整个实验数据放在服务器上,管理人员、教师在办公室、在家甚至在校外通过网络进行仪器设备、实验项目、实验过程等进行管理监控,而学生则可以在机房或在能上网的地方进行实验预约。相对传统的手工管理,开放实验室平台的构建能更好的有利于实验室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实验室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系统流程       实验室管理系统以学校实验室管理流程和管理基本事务为核心,以规范实验室管理实现信息化为准则,充分提高利用学校实验室资源,更好的服务于学生、方便于学生,构建开放的实验管理平台。       整个管理依托校园网络构建管理模式平台,系统采用B/S 结构,突破地域空间的限制,整个实验数据放在服务器上,管理人员、教师在办公室、在家甚至在校外通过网络进行实验项目管理、实验过程监控,而学生则可以在机房或在能上网的地方进行实验预约。   相对传统的手工管理,开放实验室平台的构建能更好的有利于实验室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实验室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其管理模式构图如右:     系统组成   整个实验室管理平台依托校园网络,以学校实验室管理的核心业务流程和重要管理事务为基础。从实验室的门户网站建设、实验室基础信息管理到开放、创新实验教学以及设备仪器、物资耗材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信息化平台由实验室门户网站系统、实验室综合管理系统、开放实验室管理系统、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系统、实验室物资耗材管理系统、实验室监控系统、实验室办公等多个子系统构成。       实验室门户网站的建设有助于实验室信息和成果的展示,便于管理人员、老师、学生沟通和了解,是一个信息沟通互动平台。   实验室基础综合信息的管理则规范了实验室的基本信息,从实验室的规划监制、规章制度、人员队伍、环境安全到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化评估、数据上报等建立电子档案,实施量化管理,极大的减轻管理人员工作量。   教学实践的信息化管理工作主要基于开放/ 创新实验的管理工作,需要突破空间和时间限制,从实验预习、实验网上预约、实验安排、实验考勤,实验过程、实验成绩、实验耗材、实验设备、在线答疑以及实验室场地、自动门禁、刷卡考勤等管理,从而构成了一个综合开放的实验室管理平台。       实验设备仪器、物资耗材的管理则有助于实验室建立基本设备、仪器、耗材的信息库,以供查询其基本信息及使用状态,使对仪器设备的领用、借用、修理、报废的处理和实验耗材的管理实现合理化、科学化。同时便于仪器设备、耗材消耗信息统计和数据上报。    
北京华育迪赛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2021-08-23
开放式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管理平台软件
一、平台背景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学科专业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精神,根据《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教育部决定于2013年启动开展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工作。其中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管理和共享平台是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目前,大多数高校都有针对课程使用实验教学软件,但由于每个专业或课程的情况不同,购买的软件所采用的工作环境、体系结构、编程语言、开发方法等也各不相同。由于学校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各校乃至校内各专业的实验教学建设大都自成体系,各自为政,形成了“信息孤岛”。主要面临如下问题: • 管理混乱,各种实验教学软件缺乏统一的集中管理; • 使用不规范,缺乏统一的操作模式和管理方式; • 可扩展性差,无法支持课程和相应实验的扩展; • 各系统的数据无法共享,容易形成“信息孤岛”; • 缺乏足够的开放性; • 软件部署复杂,不同的软件不能运行在同一台服务器上。 二、平台目标 该平台的目标就是高效管理实验教学资源,实现校内外、本地区及更广范围内的实验教学资源共享,满足多地区、多学校和多学科专业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需求。平台要实现学校购置的所有实验软件统一接入和学生在平台下进行统一实验的目的,通过系统间的无缝连接,使之达到一个整体的实验效果,学校通过该平台的部署,不仅可以促进系统的耦合度,解决信息孤岛的问题,还可以使学校能够迅速实施第三方的实验教学软件。 平台提供了全方位的虚拟实验教学辅助功能,包括:门户网站、实验前的理论学习、实验的开课管理、典型实验库的维护、实验教学安排、实验过程的智能指导、实验结果的自动批改、实验成绩统计查询、在线答疑、实验教学效果评估等功能,同时该平台可扩展集成第三方的虚拟实验课程资源或自建课程资源,为各类院校虚拟实验教学环境提供服务并进行相应的应用。 三、应用方案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十九章第六十条明确指出: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引进国际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网络学习课程。建立数字图书馆和虚拟实验室。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创新网络教学模式,开展高质量高水平远程学历教育。 虚拟实验建设的理念就是采用我们这个方案的理念(平台+资源),发布一个虚拟实验中心门户网站、建设一个开放式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管理和共享平台,然后再陆续把相关虚拟实验课程的资源统一放到该平台来进行管理,从而面向各个学科的相关课程开展虚拟实验教学。 四、平台的主要功能 开放式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管理和共享平台包括虚拟实验中心门户网站、实验前的理论学习、实验的开课管理、典型实验库的维护、实验教学安排、实验过程的智能指导、实验结果的自动批改、实验成绩统计查询、数字化资源管理、师生互动交流和系统管理等子系统。 虚拟实验中心门户网站:一个动态Web系统,系统内容包括中心介绍、实验教学、实验队伍、管理模式、设备与环境、教学特色、中心新闻/公告/通知等。 实验教务管理:课程库、培养计划、排课、选课、开课审核等功能。 实验教学管理:现场实验安排、虚拟实验安排、实验批改、考勤管理、成绩管理、实验报告等。 实验前理论学习:实验前学生通过练习、自测、课件等方式学习实验理论知识。 实验过程智能指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请求指导,系统给出指导信息。 实验结果自动批改:学生提交实验结果后系统自动评判,给出分数和评分点。 数字化资源管理:各种虚拟实验、仿真软件和演示动画的上传、发布。 实验室开放预约管理:实验室设备借出、实验室预约、实验预约、工位预约管理。 师生互动交流:实时答疑、在线留言等。 系统管理:用户、分组、角色、权限、日志、备份管理和实时监控等。 五、平台特点 1)系统针对学校实验教学整体需求设计,满足校级实验教学需要; 2)可集成所有符合标准的第三方虚拟实验系统和软件; 3)经典实验的设计采用B/S架构,方便学生使用和系统部署; 4)全面开放了实验室的实验资源,提供开放式实验教学服务。方便学生自主灵活参与实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 5)多种角色应用体系,多种业务权限配置,满足学生、教师、教务人员、实验室管理人员和校领导的需求,受益面广; 6)人性化的协同学习,帮助教师和学生随时随地通过网络在线或离线交流; 7)虚拟实验和现实实验相结合,丰富了实验教学方式,通过系统可同时管理硬件实验和虚拟实验; 8)实验教学排课灵活,可统一安排也可学生自选,提供学生、教师以多种方式打印课表; 9)多种数据导入导出功能,方便各种身份角色数据汇总、数据统计; 10)可无缝集成到学校的教学教务管理系统中; 11)支持实验报告在线提交,并提供实验报告在线批注和智能批功能; 12)可根据现实实验室进行直观的工位布局,方便学生预约和入座; 13)支持在线多媒体编辑宣传内容,可实现实验中心与下设实验室门户网站统一管理; 14)系统更加注重实验教学效果。
北京润尼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2-09-09
用于生产可调控合成气的核壳钙钛矿型催化剂及应用
本发明涉及的是用于生产可调控合成气的核壳钙钛矿型催化剂及应用,其中用于生产可调控合成气的核壳钙钛矿型催化剂,其组成通式为Fe
东北石油大学 2021-04-30
西南大学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竞争性磋商
西南大学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竞争性磋商
西南大学 2022-06-23
哈尔滨工程大学入水试验装置配气系统等设备采购项目竞争性磋商公告
哈尔滨工程大学入水试验装置配气系统等设备采购项目竞争性磋商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2-06-08
关于全氧化物界面Rashba二维电子气中自旋和电荷转换的研究
使用自旋泵浦技术将自旋流从坡莫合金(Py)磁性电极穿过厚达40uc的LAO绝缘层注入到二维电子气中,并进行逆Edelstein效应的测量。工作系统地测量了逆Edelstein效应随频率、功率、温度和LAO厚度的变化关系,从各个方面证实了所观察到的信号。实验在室温下展现了门电压对自旋信号的调控作用。
北京大学 2021-04-11
揭示NLRP3炎症小体在鼻病毒诱导气道黏膜重塑中的功能和机制
揭示了呼吸道上皮NLRP3炎症小体可介导鼻病毒引起的上皮细胞IL-1b的释放、细胞焦亡和粘液产生,以上细胞免疫反应和功能的改变是鼻病毒诱导气道黏膜重塑的重要机制。该研究利用人原代鼻上皮细胞3D培养模型模拟呼吸道上皮的功能和特性,确定鼻病毒所诱导的细胞免疫和功能改变依赖于DDX33/DDX58–NLRP3–caspase-1–GSDMD 信号轴;进一步研究发现鼻病毒感染的患者鼻黏膜上皮更容易出现杯状细胞增生的病理改变,且粘液增多的上皮中NLRP3和IL-1b表达水平较正常上皮或单纯基细胞增生的上皮有显著升高。       该研究揭示了NLRP3炎症小体在鼻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上皮细胞免疫和功能改变中的关键作用,证明了呼吸道上皮炎症小体在调控黏膜(宿主)- 病原体相互作用的新机制,为NLRP3炎症小体作为控制气道慢性炎症的干预靶点提供了理论基础和转化意义。
中山大学 2021-04-13
微曝气循环一体化污水生物生态处理系统及方法
一种微曝气循环一体化污水生物生态处理系统及方法,生活污水先由调节池均质均量,后送至表面布水式生物滤池,进行酸化水解降低部分有机物,然后自流进入循环生物强化接触池进行好氧生化处理去除绝大部分有机物,硝化反硝化脱氮,污泥好氧吸磷等生化作用,出水自流至斜板沉淀池进行固液分离后,上清液自流至竖向流湿地,废水中磷污染物进一步被滤池中富铁矿材料吸附去除,出水流至清水池排放或回用.本系统将表面布水式生物滤池,循环生物强化接触池,人工湿地进行一体化集成设计,各反应单元空间布局紧凑,占地面积小;工艺使用的设备少,废水主要靠重力流和推流,自动化强,运行管理简便;污泥回流量小,脱氮除磷处理效果好,尤其是磷去除率高.
重庆大学 2021-04-13
一种干式金属化膜电容器气敏保护装置和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化膜电容器保护装置和方法,干式金属 化膜电容器内部不灌封或采用灌封的干式结构,电容器顶部存在一定 高度的空隙。热传导型氢气传感器及其检测电路构成的气敏保护装置 安装于电容器顶部。当电容器内部元件出现击穿故障时,元件内部会 产生大量气体并逸出,该气体会最终汇聚到电容器顶部的空隙中。元 件产气中,经检测氢气体积约占 85%,因此,该产气会导致电容器顶 部空隙中氢气浓度的变化,从而导致检测电路输出信号的变化,实现 金属化膜电容器内部故障的检测。检测到故障信号后,可从外部切断 电容器电源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35 136 137
  • ...
  • 165 16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