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安睿特 ART103S 重组人白蛋白(高纯,固体)Recombinant Human Serum Albumin
人血清白蛋白(HSA)由肝实质细胞合成,是人血浆中含量最高的蛋白,可作为载体运 输脂肪酸、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同时能够调节血浆pH和维持血浆渗透压,是动物细胞培养基中的重要组分之一。重组人白蛋白(ARTrHA)是利用基因重组技术从毕赤酵母中表达纯化得到的重组人血清白蛋白,不含有动物源成分,无任何血源性病毒感染风险,与血清来源白蛋白(pHSA)相比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可用于多种类型的细胞培养,如间充质干细胞(MSC),胚胎干细胞(ESC),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和免疫细胞等。     订货信息 产品货号(Product number) ART103S 规格(Specification) 10g,100 g 规格参数 CAS 70024-90-7 MDL MFCD00081418 产品来源(Source of product) 重组毕赤酵母 外观(Appearance) 类白色疏松体或粉末 蛋白质含量(Protein content) 95.0-110.0% 纯度(Purity) ≥ 99.0% ( USP-NF2023) HCP ≤ 500 ng/g (ELISA) 分子量(Molecular weight) 66.5±6.7 kDa pH 6.4 - 7.4 内毒素(Endotoxin) ≤ 0.5 EU/mg   使用方法 复溶:建议使用无菌 PBS 溶液溶解 ARTrHA 干粉至 200 mg/ml,再用其他溶剂进行进一步稀释并分装。无菌溶液在 4℃可保存 6-12 个月。开启后,请尽快使用,避免污染。 运输和保存方法 冰袋运输。2-8℃,避光防潮密闭干燥,有效期 24 个月。 应用领域 可用于动物细胞培养、血浆基质对照、体外诊断等。 注意事项 本产品仅用于科研、实验室和生产使用,非临床治疗使用,不得用于动物及人体。  
北京知禾新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2024-07-31
基于神经网络的智能无人机疫情预警监控系统
目前北京理工大学基于神经网络的智能无人机疫情预警监控系统主要由无人机平台、光电载荷、喊话系统和地面控制及图像处理平台组成。 该智能无人机疫情预警监控系统能够自动监控广场、公路、小区等各类环境中的人群,检测人员聚集情况,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实时获取人员体温情况,实现在非接触情况下对疑似高危人员的快速区分,并快速形成疫情人员相关数据,还可以提供数据接口,供大数据系统进行分析。该智能无人机疫情预警监控系统可同时提供监控人员及被监控人员交互通道,通过喊话系统,监控人员可以随时疏导或制止被监控人员的异常行为,为疫情监控和预警提供了更为清晰和直接的手段方式。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0
一种面向视觉监控的自动导航巡逻机器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医院、车站、机场等大型场所的规模和数量不断扩大,其保安巡逻 自动化需求将日趋迫切。目前依赖于人力巡逻或CCD定位监控已不能满足夜间保安的要求, 采用保安巡逻机器人实行定时、定点监控巡逻与不间断流动巡逻结合将是目前最佳的解决方 案。 为了实现保安巡逻的各项功能,使系统在总体性能上满足实时性、可靠性和方便性的要 求。远程操作计算机远离移动机器人的工作现场,操作者通过这台计算机实现对机器人的远程 操作控制,其实现的功能有:网络通信、视频的解压缩和显示、非视觉传感器信息的可视化显 示、移动机器人工作状态的显示和接收操作者通过控制设备对移动机器人下达的控制命令。 移动机器人平台由移动机器人信息处理及操作系统、道路识别系统、视频采集系统、非视 觉传感器信息采集系统和伺服驱动系统组成,其中移动机器人上位机系统实现的功能有:网络 通信、视频信息压缩、视频信息识别、非视觉传感器信息的处理、移动机器人的运动规划和运 动控制。本项目创新点如下: (1) 基于区域矢量化道路识别 对车道线进行区域矢量化,并对获取的车道线进行数学分析及建模,用以后续的自动导航 控制。 (2) 基于多信息融合的自动导航 本巡逻机器人自动导航系统采用多信息融合,结合视觉信息和GPS定位。视觉信息用来识 别车道线进行导航,而GPS可以提供必要的导航信息,对视觉信息的不足进行补充。 (3) 巡逻机器人组网及远程控制 巡逻机器人控制系统接入无线网络,可以通过控制端PC对机器人发送指令,使其按所发 送的指令自动到达指定站点。机器人之间应该也能够互相通信,这样才能够及时的避免冲撞以 及交换信息。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一种实现列车完整性远程监控的系统和方法
一种实现列车完整性远程监控的系统和方法,涉及车载设备和地面控制中心两部分。包括列尾设备和机车设备:列尾设备,用于监控列尾风压检测装置的工作状态以及列尾位置信息,包括GPRS无线通信模块;微处理器,通过接口与无线通信装置相连接;GPS卫星定位模块;安全监控模块,包括无线通信装置;微处理器,通过接口与无线通信装置相连;GPS卫星定位模块;告警装置,通信控制器,获取车载设备通过GPRS传输来的数据,向车载设备转发控制台发来的指令;地面数据库服务器,存储通信控制器接收到的数据,供控制台用户软件使用。通过上述系统,可实现列车完整性的远程监控,还可以利用GPS信息辅助列车完整性检查,从而达到保障行车安全的目的。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4-10
一种基于高光谱成像的大田害虫监控诱捕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高光谱成像的大田害虫监控诱捕装置,包括:杀虫装置、采样装置、终端机,所述的采样装置为高光谱仪摄像头;还包括:排虫装置;输送装置;动力装置;所述的排虫装置包括:壳体,顶部设有与杀虫装置相连的入虫口,底部设有出虫口;空心芯轴,伸入壳体内;排虫轮,转动安装在空心芯轴上,外圆周面上设有排虫孔,排虫孔与排虫轮的内腔连通,排虫轮的内腔通过空心芯轴与负压装置连通;止吸阀,固定安装在空心芯轴上,可封闭欲排虫的排虫孔。可有效地克服由于害虫虫体相互重叠而导致无法精确计数和种类识别的问题;不仅可以进行计数,而且可对害虫的种类、雌雄以及虫龄进行判别,使对大田害虫虫情的预测和判别更准确。
浙江大学 2021-04-13
基于网络视频服务器的多路人脸识别与监控系统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下,“基于网络视频服务器的多路人脸识别与监控系统”深入研究了复杂环境下的人脸识别算法,并形成了一套可实用的实验系统样机。 该系统提供了多种人脸识别算法选择的功能,一方面可以使本系统能够在特定场合迅速融合多种特征或识别结果,形成特定任务域的人脸识别实用系统;另一方面本系统可以作为一个通用人脸识别算法评测系统,以便在统一的环境和标准下评测各种人脸识别算法的性能。 目前,该系统在室内可控环境下的识别率可以达到99%以上,可以用于门襟、考勤等领域。在自然环境下,该系统也有较高的识别率,尤其是在考虑Top-n (n>10)识真率的条件下,可在公安、交通、机场、车站等监控及追捕逃犯等领域的有效辅助手段,可大大提高安全性和工作效率。 主要应用范围: 公安、交通、机场、车站等场所的监控,银行及重大安全部门的身份鉴别,日常门禁及考勤系统等。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4-13
现代有轨电车道口安全防护与监控智能系统研发
成果简介:现代有轨电车是国家十三五规划的重点发展方 向,在全国大中型城市中将大量兴建现代有轨电车,道口安全 防护系统是用于有轨电车道口、ERT 及 BRT 快速公交系统的安 全防护与智能监控,也可应用于城市平交道口、铁道道口等交通关键节点的安全防护。 其主要功能包括:对有轨电车与城市道路交通交叉口进行 安全防护,当轨道车辆通过路口时道口安全防护系统自动启动 升起,将轨道车辆运行与道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4-14
一种针对复杂曲面构件的激光焊接实时在线监控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复杂曲线构件的激光焊接实时在线监控 系统。该在线监控系统的硬件平台包括激光焊接头、机器人、影像采 集设备、图像处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反馈调节单元、机器人控制 单元。该系统的目的是通过实时拍摄焊接头与工件的相对形位,将实 际形位与规划行位比对,计算回归规划路径所需的补偿矢量,继而将 该矢量加载于机器人上以调节机器人按照预定轨迹进行焊接。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分布式计算机系统的预测性监控技术
针对大规模分布式计算系统例如云计算系统、数据中心等的运维需求,研发了针对大规模计算系统的预测性监控技术。并开发了一个可扩展的监控系统。该系统的特点为:1)基于语义事件表达监控信息,开发了复杂事件处理器,可以支持用户定义针对复杂模式的事件探测组件,从而使系统能够对自动探测复杂的状态变化;2)基于发布订阅模式的事件传输网络,使得监控系统可以规模扩展,因而适应了大规模计算系统的监控需求;3)开发了多种性能预测算法和异常探测算法,实现了对计算机和应用性能的长期预测。 本项目的成果已经应用到多个企业的系统监控上。项目的成果也发表在INFOCOM、IFIP Networking,IEEE Transaction on Parallel and Distributed Systems, Journal of Systems and Software, Software: Practice and Experience等著名会议和期刊上。项目成果已经申请了10项专利。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4-13
气相燃烧制备纳米二氧化钛
纳米二氧化钛 (10-50nm) 具有特异的光学性能、催化性能等,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催 化剂、防晒化妆品、高档油漆、农用薄膜以及精细陶瓷等领域。目前国内纳米二氧化钛的市场 已有相当量的需求,估计在1万吨/年左右,市场份额高达20亿元,主要从国外进口,进口价超 过3万美元/吨。本项目计划建设200吨/年规模的气相燃烧制备纳米二氧化钛生产装置,利用氢 氧焰燃烧生产纳米二氧化钛。项目建设总投资为2000万元,建设期为1.5年。项目投产后可以形 成4000-5000万元的产值,利润超过1500万元。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42 43 44
  • ...
  • 66 6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