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葡萄真空脉动干燥技术及装备
成果简介: 目前我国葡萄的干燥加工普遍采用阴房干燥或自然晾晒的方法。这用方法的主要缺点是:干燥时间长,一般需要2到3周;产品易受虫、鸟及粉尘的污染,卫生条件差;使用促干剂或熏硫处理,致使产品硫含量超标;干燥易受天气变化的影响。葡萄真空脉动干燥技术将葡萄置于脉动的真空条件下,通过控制电磁阀和真空泵的开关,使干燥室的压力呈现真空和常压的周期性变化。抽真空时葡萄内部压力大于外部压力,葡萄吸进干空气膨胀;由真空到常压状态时葡萄内部压力小于外部压力,葡萄由膨胀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4
酵母降酸与超高压加工技术相结合制备黑莓酒
项目简介 采用一种酵母降酸与超高压加工技术相结合制备黑莓酒的方法。精选优良黑莓品种 进行低温发酵,热浸提果渣中的单宁色素,选用低温酸性果胶酶与高效降酸酵母进行同 步酶解发酵与同时发酵降酸,接入0.01~0.02%浆果专用低温酸性果胶酶和0.025~0.03% 的降酸酵母,其中所述的降酸酵母为啤酒酵母或者果酒酵母发酵温度控制在 20~25℃, 当残糖降到 4g/L 以下时,过滤、除渣,得原酒;根据最终产品要求对原酒进行成分调整;209 调配后的黑莓酒在常
江苏大学 2021-04-14
特种润滑脂及合成工艺
润滑脂是重要的工业润滑剂,不仅能满足一般 的润滑要求,而且还具有良好的极压、抗磨和密封 性能,被广泛应用于钢铁、汽车、航空航天和军事 等工业。复合锂基润滑脂是由12-羟基硬脂酸与二 元酸的复合锂皂作为稠化剂制成的一类高性能润滑 脂产品,具有优良的机械安定性,轴承漏失量少, 出色的抗水防锈和氧化安定性。采用邻苯二甲酸二 辛酯等为润滑脂基础油,充分利用酯油高低温性能 好、氧化稳定性高、润滑性能优异等特点;采用复 合锂基金属皂基进行一步法稠化,方法简单且能降 低生产能耗;产品具备良好的胶体安定性与机械安定性,所含有抗氧化剂赋予其在一定高温下工作的性 能,并且通过极压抗磨剂的加入使得复合锂基润滑脂组合物具备优异的极压抗磨性。 本技术成果可广泛应用在钢铁工业、汽车工业、工程机械领域中。目前已经在中山大学精细化工研究 院下设的实验室开展石化下游产品的研发工作;在中山大学惠州研究院设置了润滑与磨损研究中心开展相 应的润滑脂中试工作,已经完成的装置有2L的和8L的小试釜,建立了100L的反应釜,并且利用本研究研制 了一套具有自主产权的工业润滑脂研磨装备。
中山大学 2021-04-10
特种硅橡胶生胶及混炼胶产业化制备技术
"苯基硅橡胶、氟硅橡胶、二乙基硅橡胶是通过共聚的方法在分子链中引入甲基三氟丙基硅氧烷、甲基苯基硅氧烷、二乙基硅氧烷等链节等的特种硅橡胶,是高端装备苛刻工况下密封、阻尼减震等功能实现的关键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核电装备、汽车电子、石油化工、医疗卫生等工业领,我国大部分特种硅橡胶产品依赖进口。 氟硅橡胶主要用作耐高温和耐低温的耐油密封件、耐油耐高温管路、汽化器部件和隔膜、密封剂和黏接剂等。 苯基硅橡胶是甲基硅橡胶分为低苯基(苯基单元5-15%)、中苯基(苯基单元15-25%)和高苯基(苯基单元30%以上)三个系列,是制备高阻尼、耐低温、耐高温、耐辐照、耐烧蚀有机硅产品的关键原材料,用于核电密封、发动机密封、减振降噪、电力绝缘、电子封装等等尖端领域。 二乙基硅橡胶是分子链中具有二乙基硅氧烷链节的硅橡胶,具有优异的耐低温性能,其最低玻璃化转变温度达到-147℃,是深冷装备、高纬度高寒地区、航空、航天、深海探测等耐低温领域橡胶制品的基础材料。 山东大学研制的氟硅橡胶、苯基硅橡胶等特种硅橡胶已成功应用于“运-20”、“天宫”、“神州”等重大型号及核电辐照防护产品生产,目前正推广应用与民用高端
山东大学 2021-04-10
特种表面冲击强化抗应力腐蚀与疲劳技术及应用
成果简介: 应力腐蚀和疲劳是石化、化工、电力等行业核心装备最危险的失效形式,每年造成经济损失仅石化和化工等行业就高达数百亿元。因此,开发低成本、高效、可靠的抗应力腐蚀和疲劳失效的表面处理技术成为保障石化、化工、电力等行业长周期安全运行的重大需求。项目以历经十余年攻关和实践,突破了特种表面冲击强化抗应力腐蚀和疲劳失效的关键核心技术。该项目获授权发明专利&n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复杂修形齿轮精密数控加工关键技术与装备
复杂修形齿轮是克服高速重载工况下力热耦合形变影响的高端齿轮,直接决定装备传动 系统的振动、噪声、寿命等服役性能及其核心竞争力,广泛应用于航母、潜艇、汽车等。针 对复杂修形齿面精密制造面临全齿面修形加工存在原理误差、传统试错修调法提升加工精度 困难、齿面淬硬层均匀性及级理难以调控等问题,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863计划等支持下, 开展复杂修形齿轮精密数控加工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成果获201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主要取得突破和创新如下: (1)  提出复杂修形齿轮加工的点矢量族包络计算新理论,不用建立和求解啮合方程, 以数字法替代解析法,突破啮合原理解析法无法求解奇异点、计算复杂的瓶颈;发明齿面扭 曲消减方法,解决刀具廓形精确设计及原理误差消减难题,齿面扭曲减少70%以上,达国 际领先。 (2)  发明复杂修形齿轮加工工艺系统误差调控技术,开辟齿轮修形精度提升新途径。 提出制齿机床热态精度提升技术,发明热致误差补偿方法,保证机床精度稳定;提出基于等 效虚拟轴的齿面误差补偿方法,解决修形精度提升难题,提高传动精度1-2级。获中国专利 优秀奖。 (3)  研制大规格精密数控滚齿机、精密多功能数控磨齿机、高速干切滚齿机等具有齿 面扭曲消减及加工误差补偿的高端制齿机床,填补国内空白;开发集齿轮修形设计、工艺规 划于一体的制齿软件,打破了国外高端机床垄断。滚齿精度达5-6级,磨齿达3级,干切滚 齿提高效率2-3倍,与同类国际先进水平相当,打破高端制齿机床垄断,迫使国外同类机床 降价30%以上,并出口英、法、日等。 (4)  发明复杂修形齿轮滚磨一体化工艺技术,确保修形精度及表面一致性。研制复杂 修形齿轮刀具,实现齿轮刀具的数字化设计制造;研发滚磨余量协同分配、齿面柔性修形、 磨削级理优化等工艺,实现磨后齿面淬硬层均勾分布、齿面纹理可控、修形工艺快速固化, 提高齿面疲劳寿命。满足了军方供货要求,支撑我国主要舰艇齿轮加工;为汽车变速箱的批 量国产化提供了保障。
重庆大学 2021-04-11
环保节能装备——模拟“龙卷风”技术及高效节能装备
项目团队遵循“道法自然”,通过原理、装备和应用创新,开发了模拟“龙卷风”技术及系列装备,开创了过程强化新模式。 。已在烟气超低排放,水体高效增氧、降尘抑烟、消防灭火、施肥喷药、替代机械搅拌等领域成功应用,性价比优势显著。该发明已通过权威部门检测和成果鉴定, 获得多项专利,是国际领先的原创技术,可助力“碧水蓝天”工程。本项目团独创了充分利用体系自生能和有效能模拟"龙卷风"的“刮风下雨”式的过程强化模式。通过“因势利导”旋转雾化喷头设计,将一直被忽视的传动动能高效地转化为转动能和充分雾化的表面能,有效避免了动能损失,实现了大范围、长距离充分雾化分散,显著提升了过程强化效果。新型旋转喷头可借助流体对外喷射时的反作用力和小阻力优势,产生高速旋转,在液体或空气中旋转速度每分钟可达数百次到数千次不等,高速旋转的气流或液流不但可以带动周边气体或液体旋转,而且可促进分散流体与介质的摩擦,强化雾化或分散效果。大流量射流旋转喷头可以克服现有喷头容易阻塞、雾化面积小、分布不均,雾化效果差等弊端,实现长距离、宽范围、大流量充分雾化和大面积覆盖,使水雾在径向和环向分布更为均匀。每立方米的液体可雾化成粒径60μm左右的液体颗粒,表面积达到105 /m2。借助气体自身的动能、多喷头旋转产生的动能和体积收缩产生的有效能共同形成合力,可促使流体更强、更快、作用范围更大的定向旋流运动,产生类似“龙卷风“的快速旋流效果,并沿塔体螺旋上升,从整体向上运动方向改变为螺旋上升运动,旋转喷头起到了形成负压、促进旋流“风眼”形成的作用,可以更好地使物系的自身能量转化为有效能量,强化过程混合,实现高效节能。在特定的装备和实际体系中诱发产生强烈旋流,能够很好破解各种实际体系传质传热效率难提高和实施成本高的问题。目前已经成功开发能耗极小的成套高效节能装备系统,开辟了低实施成本和高效率传热、传质、传递的过程强化新途径,应用领域广泛。
厦门大学 2021-04-11
航空发动机叶片、叶盘阵列加工装备及应用
该成果主要涉及叶片、叶盘阵列加工装备设计方法,同时利用精密数控磨削工艺,在阵列机床上实现双端带冠叶片的高效率加工技术。该成果可以构成完整的航空发动机加工技术体系。其中:1)建立多主轴阵列机床的设计方法,可实现一个工序同步加工叶片零件,提高叶片、叶盘加工效率;2)形成利用圆柱坐标机床三个运动轴实现叶片榫头和型面的全面加工方法,可用于进一步降低阵列机床成本;3)利用环面砂轮实现双端带冠叶片的精密磨削方法,可在阵列机床上一次装夹完成全型面的加工,进一步提高加工效率。 制造过程中,重点解决复杂型面及结构零件加工效率不足的生产难题,同时降低叶片、叶盘的加工成本;建立环面砂轮加工双端带冠叶片全型面的加工方式,避免二次装夹带来的重复定位误差,显著提高加工节拍。该成果的应用将极大地提高了航空发动机叶片的效率和成本,改善了传统铣削加工成本高、效率低、工序繁琐等生产难题。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0
航空发动机叶片、叶盘阵列加工装备及应用
该成果主要涉及叶片、叶盘阵列加工装备设计方法,同时利用精密数控磨削工艺,在阵列机床上实现双端带冠叶片的高效率加工技术。该成果可以构成完整的航空发动机加工技术体系。其中:1)建立多主轴阵列机床的设计方法,可实现一个工序同步加工叶片零件,提高叶片、叶盘加工效率;2)形成利用圆柱坐标机床三个运动轴实现叶片榫头和型面的全面加工方法,可用于进一步降低阵列机床成本;3)利用环面砂轮实现双端带冠叶片的精密磨削方法,可在阵列机床上一次装夹完成全型面的加工,进一步提高加工效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5-09
远距离穿针技术及装备研制
常用的煤层气增产措施是水平井技术,精确导航钻头钻进将水平井与目标井连通,是煤层气开采时关键技术之一,也是目前开采技术发展的一大瓶颈。为解决这一难题而研制地下导航装置并于2011年5月在山西晋城某煤层井进行现场试验,效果良好,在全国多家知名媒体都有报道。 两井连通示意图 远距离磁穿针整体样机 操作室 山西晋城现场试验
南昌航空大学 2021-05-0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9 10 11
  • ...
  • 961 96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