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五谷杂粮饮料(包括茶奶)的工业化技术及装备
以有机复合谷类杂粮为主要原料,采用微波烘焙、超微粉碎、冷杀菌(电磁脉冲杀菌、超高压杀菌等)及瞬时超高温杀菌等关键技术及装备对产品营养、稳定性、色香味的影响及加工研究,生产固体或液体健康饮品。 创新要点 独特的营养配方;产品的稳定性、保质期保障;不同口感、色彩;不添加化学合成添加剂
江南大学 2021-04-11
农田信息地-空-星多尺度获取与精准管理关键技术及装备
农作物生长环境及不同生长阶段水分、养分和病虫害等关键信息难以适时、全域、快速准确获取,地面定点测试、无人机低空监测和卫星大面积遥感的地-空-星三位一体多源信息获取与融合技术体系,充分发挥了地面定位涓星的灵活精确、无人机检测主动快速、卫星遥感高效面广等综合优势,满足了全周期、全天候、大面积、低成本信息获取与肥水药精准管理要求,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传统农田信息的地面点测量效率低、成本高,无人机监测载荷小、作业面积有限,卫星遥感分辨率低、受周期性和云雾影响,单一检测手段难以满足精准生产管理要求。 浙大团队研发了农田定点信息地面车载动态快速获取技术与装备、田块尺度作物信息无人机低空遥感高效获取技术与装备、区域尺度农田信息卫星遥感解析和多源融合技术与系统,解决了地面实测信息、无人机低空感知与卫星遥感信息的时空融合难题,在省域土壤缺水量与墒情预测、省/市/县三级耕地地力管理与测士配方施肥、田块肥水药精准管理进行了广泛应用。 该成果总体达到了国际同类研究先进水平,其中在多尺度农田信息快速获取与融合技术、无人机变量喷药作业技术及肥水药一体化变频控制和喷施技术等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近三年在全国20多个省市(区)推广应用,累计综合效益13.7亿元,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显著。
浙江大学 2023-05-11
基于“种养结合,生态微循环”的秸秆高值综合利用技术及装备
根据当地种植养殖规模,匹配对应规模生产设备,形成种养结合的循环,降低农业废弃物运输成本和环境保护代价,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一、项目分类 显著效益成果转化 二、技术分析 我国每年产生的农作物秸秆约9亿吨,随着农业生产技术进步,农作物亩产不断增加,秸秆量也不断增加,在黄淮海稻麦种植区,产生的大量水稻、小麦及特经作物秸秆,全量还田后造成的耕作成本增加、水体污染等问题,同时大规模的畜禽养殖场在小区域产生大量畜禽废弃物,其处理难度与成理成本增加。 受成本及环境等因素影响,秸秆及畜禽粪便不适宜远距离运输,因此本课题组提出“种养结合,生态微循环”的秸秆高值综合利用理念,系统研究了秸秆(水稻)微贮制备生物饲料的技术、小型禽畜粪污处理技术,集成国内现有的技术工艺路线,并开发复合菌剂及智能菌剂混合及喷淋装备等核心技术装备,形成秸秆就近制备饲料、饲料就近饲喂畜禽、畜禽粪便就近处理消纳的生态微循环的农业废弃物的高值利用模式,可为促进农业产业发展与环境改善,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本成果经过示范、技术已基本成熟。本成果在国内外发表2篇论文,共获批6件专利。 主要特点: 以水稻秸秆等种植废弃物为原料的微生物制备生物饲料系统;将产出的生物饲料代替部分全日粮在当地养殖场饲喂畜禽;中小型养殖场的畜禽粪便、发酵沼渣、农作物秸秆等农业种养废弃物为原料的好氧堆肥系统,将生产出的有机肥在当地种植企业施播应用;根据当地种植养殖规模,匹配对应规模生产设备,形成种养结合的循环,降低农业废弃物运输成本和环境保护代价,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南京农业大学 2022-07-25
面向海上风电机组、海洋装备及船舶的腐蚀防护新技术
本成果是基于新材料和高速激光熔覆的海上风电机组、海洋装备和船舶的长效、环保防腐新技术。针对海上风电机组、海洋装备和船舶的海水腐蚀问题,突破了现有防护期效短(防腐涂料期效一般为1—5年)、涂层易剥落以及涂料中所含有机化合物(VOC)污染环境的局限性,自主开发了激光熔覆用高性能耐蚀合金粉末材料和制备高耐蚀熔覆层的高速激光熔覆系统,利用高速激光熔覆技术在海上风电机组、海洋装备和船舶的重要部件上制备超长寿命(≥50年)的耐蚀熔覆层,从根本上解决重要部件全寿命周期内腐蚀防护问题。该项技术的成熟度达到8级,具备批量生产条件。已获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授权GF发明专利2项。 创新点 1、研发了系列专用于高速激光熔覆的镍基高性能耐蚀合金粉末材料。 2、开发了基于高速激光熔覆的耐蚀层制备技术与装备,防腐层与基体冶金结合(结合强度≥200MPa)。 3、提供了一种长效、环保的腐蚀防护新技术,材料不含VOC及其他有毒化合物,耐蚀寿命≥50年。 市场前景 腐蚀使全球每年损失的钢铁约6000万吨,随着我国海洋经济迅猛发展,我国海洋工程95%的材料都是钢铁或钢筋混凝土,海洋工程防腐已成为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我国已成为世界海洋涂料使用量第一的国家,2010年我国海洋涂料市场规模已超350亿元,海洋涂料的需求量年均增速超过20%。目前防腐涂料作为海上风电机组、海洋装备及船舶应用最广泛的腐蚀防护途径,但存在有效防腐期较短、所含有机化合物污染环境等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开发防腐效果更好、时效更长、低毒环保的新方法。 应用案例 自2017年以来,成果已应用于船舶水线以下与海水接触的钢板、压载泵大轴、尾舵及其它部件,已有的结果表明,熔覆层完全耐蚀,预计其耐蚀寿命大于50年。 获奖情况 耐蚀新材料与制备技术成果于2021年经过由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组织、刘振东院士任主任委员的鉴定,鉴定结论为“该项目成果整体技术居国际领先水平”。高耐磨耐蚀新材料与熔覆层的制备关键技术入选“2016中国黑科技百强”。
华北电力大学 2023-08-03
全豆豆制品加工及产业化
立足于彻底解决传统豆腐及豆制品生产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营养成分流失严 重、环境污染及资源浪费等重大问题,江南大学全豆豆制品研究团队历时五年多 的专项课题攻关,研制成功国内首款全豆豆制品。对比传统加工,全豆制作工艺41 有机地整合目前最先进的湿法超细粉碎技术和项目团队经多年研究自主创新的 缓释复合凝固技术,生产过程中无豆渣和黄浆水排出,在有效避免环境污染和资 源浪费的同时,完整地保留了传统工艺中随豆渣、黄浆水排放而损失的大豆异黄 酮、部分水溶性蛋白质和水不溶性蛋白质、钙镁无机盐以及膳食纤维等大量营养成分。同等条件下豆制品得率显著提高。技术特点和创新性 1、利用整粒大豆,无营养流失; 2、采用自动化、清洁化生产,口感、风味与传统压榨盐卤豆腐相当,适合 煎、炒、炖、煮等各种烹饪方式,烹调品质好; 3、全豆盐卤充填豆腐对比传统压榨盐卤豆腐的产率有很大的提升; 4、采用先进的湿法超微粉碎技术,无豆渣排出,不经压制工序,无黄浆水 产生,有助于生产企业实现全面清洁化、无污染生产的环境友好型目标; 5、全豆豆腐加工工艺简单易行,凝固过程可控,无需压制,适合自动化生产,生产效率高。
江南大学 2021-04-11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及优化
1、塑料注射成型仿真及优化2、塑料产品工艺分析及模具结构设计,如汽车内外饰件、精密电子产品外 壳等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花生深加工关键技术
本项目已获国家发明专利(201110166508.8)。项目应用变温 压差膨化、负压低温油炸、三段低温真空干燥、微波膨化等食品加工高新技术, 攻克了低过氧化值花生制品生产共性关键技术;解决了花生制品过氧化值过高、 保质期短等难题;开发了裹衣花生、花生炒货、油炸花生等 14 种新产品。应用 低温压榨、复合保鲜、超声波辅助处理结合酶法改性、生物酶等高新技术,攻 克了活性花生蛋白生产的共性关键技术;解决了花生蛋白严重变性、低变性花 生蛋白粉易哈败、保质期短、功能性不足的难题;开发了花生浓缩蛋白、分离 蛋白、功能蛋白和活性肽等 6 种新产品。应用微波辅助半仿生提取、超声波辅 助提取、水蒸气蒸馏结合萃取浓缩、生物酶结合美拉德反应等高新技术,攻克 了花生功能成分生产共性关键技术,实现了花生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开发了 花生壳黄酮、原花青素、花生精油和花生天然香味剂等 6 种新产品。 技术优点或者效益预测:本项目攻克了低过氧化值花生制品、活性花生蛋 白、花生功能成分生产关键技术;突破了我国花生制品出口及在国际市场竞争 的技术“瓶颈”,提高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实现了资源高效利用,提高了花 生加工附加值,合理调整了产业结构;提升了花生加工产业,为我国花生加工 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1
高氮特种不锈钢项目
本项目主要依托东北大学近十年来在加压冶金装备和超高强韧、耐蚀高氮不锈钢品种开发方面的长期技术积淀,投资工业化规模的加压冶金装备(一台1吨的加压感应炉和一台5吨的加压电渣炉),联合开发和生产超高强韧、耐蚀高氮不锈钢材料系列,用于制造航空航天、军工、高端装备制造用高端轴承、海洋工程耐海水腐蚀部件、医用生物材料、高端医疗工具、民用特种刀具、特种塑料模具和高端阀门等。目前该项目在国内属于首创。 高氮耐蚀塑料模具钢M303、M333(0.1%N)和M340(0.2%N),其组织更均匀细小,同时具有最佳的抛光性能以及极佳的耐腐蚀性能、良好的韧性、加工性能和尺寸稳定性,可高端耐蚀镜面塑料模具市场需求。P900N(18Cr-18Mn-0.9N)和P900NMo(18Cr-18Mn-2Mo-0.9N)和P2000(16Cr-14Mn-3Mo-0.9N )该类钢具有高的屈服强度和塑性,良好的耐腐蚀性能特别是耐应力腐蚀和低的导磁性能,强度级别更高的P900N、P900NMo和P2000在航母、潜艇和各种舰船上的大型电机用护环以及航母弹射器上用的护环制备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同时P2000可以用与人体植入材料、以及高强紧固件。 Fe-Cr-Mn-N系高氮奥氏体不锈钢(氮含量0.8-1.5wt%),其无磁性而大幅提高武器装备的隐蔽能力和抗磁干扰能力,其优良抗弹性能和高防护系数,同时兼有优良的耐蚀性能,可作为两栖坦克的高强结构材料和两栖装甲的理想防护材料,为装甲钢方面的发展添加了一条新途径。Fe-Cr-Ni-N体系的高氮不锈钢具有优异的耐应力腐蚀性能和高的屈服强度,可应用于压力水(PWR)和沸腾水(BWR)核反应的冷却材料。因此,在核动力航母和核潜艇上也将有潜在的应用。目前东北大学已成功开发出制备超高强韧、耐蚀高氮不锈钢的加压冶金关键设备和核心工艺技术,并实验室规模成功制备性能优异的高氮马氏体不锈钢Cronidur30、M303、M333和M340,高氮奥氏体不锈钢P900N、P900NMo和P2000等,已经基本完成了航空用轴承、高端耐蚀塑料模具、生物植入器件和高强紧固件等用材料的实验室规模试制。
东北大学 2021-04-11
液体橡胶及其特种粘合剂
本项目开发的丁羟胶,是一种分子量低、室温呈液态的、并含羟基官能团 136 的聚异戊二烯或聚丁二烯。可用多元醇制备聚氨酯胶黏剂,比通常的聚醚型和 聚酯型聚氨酯,具有更优异的耐酸碱性、耐低温性、柔韧性和耐绝缘性。其粘 度低在某些场合有利于加工。 在军事上用作固体导弹/火箭推进剂的粘合剂,在民用上可用作高档防腐涂 料、电子绝缘灌封料、触屏用液态光学透明胶,以及医用聚氨酯产品等。 
山东大学 2021-04-13
特种车辆用线控制动系统
1. 痛点问题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定场景下的自动驾驶技术应用成为现实。这对应用于特定场景自动驾驶车辆的制动系统提出了新的需求,传统制动系统为真空助力器,该产品依赖于发动机为助力器提供真空动力源,而应用于该领域的车辆大多为新能源电动车,取消了发动机,无法直接为车辆制动系统提供真空动力源,且不能配合电动车实现能量回收功能。另外,传统制动系统是纯机械部件,无法为该类特种车辆的智能化需求提供主动制动、辅助制动等功能。 2. 解决方案 本项目所研究的特种车用线控制动系统,是一种基于液压传递的全解耦线控制动系统。主要由电机、减速増扭机构(齿轮、丝杆、螺母)、制动主缸、前后壳体、踏板推杆、行程传感器、液压力传感器、电机控制器等组成。项目成果所涉及到的新型踏板行程传感器将踏板推杆的平动转化为传感器内部器件的转动,基于此,可以通过在推杆上设计不同曲率的沟槽,将传感器设计为非线性、线性以及不同的物理精度。所涉及的全解耦电子助力器,制动踏板推杆和制动主缸活塞之间无机械链接,属于智能制动执行器,满足特种自动驾驶车辆对制动系统主动制动的功能要求、取消了传统制动系统对发动机真空度的依赖、具备配合电动车实现制动能量回收的功能。 解耦原理:踏板推杆与制动总泵推杆之间无连接,制动系统的动作依靠电信号或者行程传感器信号进行控制实现。 工作原理:当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时,踏板推杆向前移动,推动行程传感器内部旋转件转动,传感器记录旋转部件的转角,根据推杆滑槽曲率计算出踏板推杆实际行程,识别驾驶员制动意图。通过电信号传递给系统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执行器电机动作,电机驱动丝杆和螺母,讲转动转化为平动,推动制动缸活塞建立液压制动力,作用在轮边制动盘上,产生制动力。 合作需求 寻求与特定场景自动驾驶、特种车辆线控底盘、智能轮边执行器等行业客户合作,解决行业痛点问题,共同推进特种场景下自动驾驶汽车发展。
清华大学 2021-1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4 25 26
  • ...
  • 954 95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