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猪蓝耳病基因重组猪霍乱沙门氏菌疫苗及应用
研发阶段/n一种猪蓝耳病基因重组猪霍乱沙门氏菌疫苗及应用。  成果简介:沙门氏菌是一种胞内寄生的革兰氏阴性肠道杆菌,具有侵袭性。减毒沙门氏菌为载体的基因工程疫苗具有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口服该种基因工程疫苗可以在激发产生抗沙门氏菌免疫应答的同时诱发特异性针对外源蛋白的体液和细胞免疫。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的一种以妊娠母猪繁殖障碍以及仔猪呼吸道疾病的高度接触传染病,可对猪场造成巨大的损失。本发明涉及一种猪蓝耳病基因重组猪霍乱沙门氏菌疫苗及应用,属于动物细菌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猪肌肉和肾组织中磺胺类残留微生物学快速筛选方法
研发阶段/n本成果针对猪肌肉和肾组织中磺胺类药物残留问题,建立了检测猪肌肉和肾组织中磺胺类残留的微生物学快速筛选方法。各项技术指标符合国家有关要求。在上述方法的基础上研制出的微生物学快速检测试剂盒,经稳定性、交叉反应和动物残留等试验研究,该试剂盒的灵敏度、假阴性率、假阳性率等性能指标达到设计要求。与仪器分析法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经相关单位复核和应用,该试剂盒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假阳性率等指标能满足磺胺类药物残留的检测要求。该成果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应用前景:本成果研制的试剂盒日处理量大,检测结果重现性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的中药组合物、提取物及其制剂和应用
本专利(专利号:ZL201310344433.4 ,发明人系荣昌校区教师,长期从事新中兽药的研发),提供了 一种抗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从中兽医学理论分析,猪传染性胃肠炎病 毒病的病因病机为外感疫房之邪,热动营血离肠络,湿热聚于中焦,传于下焦,使胃肠的传输功能失常,导 致胃气上逆作呕,湿热下注成泻;其防治以清热解毒、健脾燥湿、止血凉血、降逆止呕为宜。该中药组合物 以天然中草药为原料,配伍独特,原料来源广泛,制备方法简单,生产成本低廉,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 痢、止呕的功效,可以制成抗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病药物,具有高效、安全、经济等优点,在猪传染性胃肠 炎病毒病的预防和治疗领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该专利拟采用独占许可方式转让给相关的兽药生产商,正在进行中试生产,后期将开展3期临床试验,为 申报新兽药作准备。如果成功上市,且能有效控制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病的发病率,加之无抗生素残留问 题,市场前景非常可观。
西南大学 2021-04-13
“肌肉生物学与猪遗传改良创新团队”在肌肉发育方面取得科研新进展
近日,我校动科学院“肌肉生物学与猪遗传改良创新团队”在《PLOSBIOLOGY》期刊发表题为“OptineurinpromotesmyogenesisduringmuscleregenerationinmicebyautophagicdegradationofGSK3β”的研究成果,博士研究生史晓晨为论文第一作者,王永亮副教授与吴江维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2-07-11
介孔ZrO2和Al2O3球形粉体颗粒的制备
采用自主创新的雾化反应法新工艺,能够制备出介孔ZrO2和Al2O3等球形粉体颗粒,通过进一步的技术研究和开发,实现颗粒粒径和颗粒微结构可控的介孔ZrO2和Al2O3等球形粉体颗粒制备技术。目前行业上制备出的ZrO2和Al2O3等球形粉体主要为实心颗粒,颗粒球形度不太好,本方法制备的ZrO2和Al2O3等球形粉体球形度好,有利于成型;介孔结构,颗粒密度小,节省锆资源。 应用范围: 固体催化剂或载体;人工骨原材料和口腔材料;药物释放;氧气传感器等。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4-13
2H-1-苯并吡喃-2-酮在制备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医药学领域,通过对 2H-1-苯并吡喃-2-酮的实验研究,首次发现 2H-1-苯并吡喃-2-酮可明显对抗刀豆蛋白 A(ConA)诱导的 T 淋巴细胞增殖、脂多糖(LPS)诱导的 B 淋巴细胞增殖及巨噬细胞毒性,可降低 LPS 诱导的 B 淋巴细胞表面 B 细胞活化因子受体(BAFF-R)CD268 的表达及髓来源 DC 细胞和 LPS 诱导的原代 DC 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 CD86 的表达,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及抗炎作用。同时对多种癌细胞系的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可用于制备免疫抑制剂及抗炎、抗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可定制外型结构氧气传感器O2S-FR-T2-18X
产品详细介绍 可定制外形结构氧气传感器O2S-FR-T2-18X 一、产品简介: 氧气传感器采用两个氧化锆盘,在其中间是一个密封空间。其中一个盘起的功能是可逆氧气泵,依次充满样品气和抽空此小空间。另一个盘用于测量氧分压差比率,得到相对应的传感电压。氧化锆盘作为氧气泵运行时,需要的700 °C 的温度由加热元件产生。氧气泵使小空间范围内达到额定的最小和最大压力所花的时间和环境中氧分压值具有对应关系。 二、产品特性:  1) 非消耗性的氧化锆传感元件  2) 氧压范围 2 mbar...3 bar  3) 高稳定性和精度,可测量0…100% 氧 4) 对于其他气体无交叉干扰  5) 无需温度稳定  6) 内置加热元件 7) 加热器电压: 4.35 ±0.1 VDC (1.85 A)  8) 允许气体温度: -100...250 °C ;  9) 线性输出信号 三、产品参数
深圳市新世联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王国俊研究员与合作团队联合发现病毒编码蛋白新机制:病毒基因与人类基因融合产生新型嵌合蛋白
RNA病毒一直给人类健康带来巨大威胁。分节段负链RNA病毒(sNSV)通过自身携带的RNA聚合酶抢夺宿主细胞mRNA的5’端帽子结构,转录为病毒mRNA,合成的病毒mRNA是由宿主基因和病毒基因组成的嵌合mRNA。此过程被称为“Cap-snatching”,是sNSV复制周期中的关键环节。 一直以来,人们认为:病毒mRNA翻译的蛋白只包含病毒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宿主来源的mRNA序列的作用是其5’端帽子结构可供宿主细胞翻译体系识别,其他宿主源遗传信息没有合成病毒蛋白的功能。 该研究揭示了病毒编码蛋白的新机制。 研究发现,病毒抢夺过来的宿主源mRNA片段,不仅起到5’端帽子结构的作用,而且这些宿主源mRNA片段包括起始密码子(AUG),宿主细胞可以从宿主的AUG开始翻译,编码两类宿主与病毒的嵌合蛋白。若宿主源AUG与原有病毒蛋白ORF在同一读码框中(in-frame),产生的蛋白为 N 端延长的宿主与病毒嵌合蛋白; 若宿主源AUG与原有病毒蛋白ORF不在同一读码框中(off-frame),产生的蛋白为新型的嵌合蛋白(Novel host-virus encoded proteins)。 进一步研究结果发现:流感病毒感染细胞后可以产生上述两类嵌合蛋白,这些嵌合蛋白可以诱导T细胞反应,并且与病毒的毒力相关。该研究提示,这种新的病毒蛋白编码机制可能不仅仅局限于流感病毒,在其他人类病毒、动物病毒和植物病毒中也广泛存在这种宿主与病毒嵌合蛋白的编码机制。 本研究是由美国纽约西奈山伊坎医学院(Icahn School of Medicine at Mount Sinai)牵头,多国科研工作者共同合作完成。
内蒙古大学 2021-02-01
CO2 分离膜制备技术
成果与项目的背景及主要用途:用于 CO2 分离的膜技术在天然气、沼气的 净化,三次采油中的 CO2 回收,密闭空间中的 CO2 脱除以及减轻温室效应等领 域有广阔的应用性前景。与传统的 CO2 分离技术相比,膜分离方法具有投资少, 能耗低,环境友好,设备简单紧凑、节约空间、高效灵活、易于操作等优点,而 且 CO2 浓度越高,膜法分离越经济,即使 CO2 浓度低于 5%,用膜法的费用也 仅为吸收法的 64.7%。 18天津大学科技成果选编 19 可以用于脱除酸性气体的膜主要有液膜、无机膜和高分子膜,实际应用中满 足气体分离要求的目前只有高分子膜。但普通的高分子膜也存在高的渗透性和选 择性不能兼得的缺点。含有固定载体的促进传递膜兼具液膜和普通高分子膜的优 势,能同时具有高的分离系数和透过速率,而且稳定性好,是一类很有发展前途 的气体分离膜,已引起国际上研究者们的极大关注。 技术原理与工艺流程简介:本研究成果合成了几种对 CO2 具有促进传递作 用的固定载体膜材料,通过载体与 CO2 的相互作用促进 CO2 在膜内的传递,因 而具有较高的渗透选择性。同时由于载体是以化学键固定在高分子上,因此具有 很好的稳定性。 本成果以自主开发的固定载体膜材料为分离层,以多种材质的超滤膜为基膜, 制备了用于 CO2 分离的固定载体复合膜。所研制的复合膜,其 CO2/CH4 透过分 离性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技术水平及专利与获奖情况:所制备的固定载体复合膜 CO2/CH4 分离因子 可达 100~300,CO2 渗透速率可达 10-6~10-5 cm3(STP)/cm2·s·cmHg。 本研究成果共获得发明专利 3 项,分别为: 1. 用于酸性气体分离的固定载体复合膜制备方法(专利号:ZL02148632.8) 2. CO2 气体分离复合膜的制备方法(专利号:01144974.8) 3. 用于分离酸性气体的固定载体复合膜制备方法(专利号:ZL02158530.X) 本成果与所在课题组其他成果一起,获 2004 年度天津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应用前景分析及效益预测:本研究成果所开发的 CO2 分离膜制备技术其经 济效益是明显的。首先,采用 CO2 膜分离可以降低我国能源生产的成本。我国 目前的天然气产量已经超过 300 亿 m3,若其中的 10%以膜分离方法来进行净化, 则需要约 12 万 m2 的膜才能满足需要,与传统方法相比每年可节约 4000 万元。 此外,由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要,采用城市生活垃圾和其他工业垃圾生 产沼气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至今,我国已建设了大中型沼气池 3 万多个,总 容积超过 137 万 m3,年产沼气 5.5 亿 m3,采用膜分离技术处理这些沼气也需要 大量的 CO2 分离膜。最后,随着海上油气资源的开发以及农业生产中气肥的大 量使用,对 CO2 分离膜的需求和产生的效益也很大。天津大学科技成果选编 应用领域: 1. 天然气、沼气的净化; 2. 三次采油中的 CO2 回收; 3. 密闭空间中的 CO2 脱除; 4. 农业生产中气肥的使用。 该项目需要以下条件: 1. 聚合物合成的相关设备及原料:反应釜,冷却装置等。 2. 复合膜加工设备及原料:涂膜机,干燥器,膜交联设备,交联剂等。 3. 膜组件加工设备及原料。 4. 需要厂房面积大于 1000m2。 合作方式及条件: 由天津大学提供膜材料合成、复合膜制备、交联等相关技术,由合作方提供 厂房、设备、原材料及相关的人员配套。 
天津大学 2021-04-11
白介素2―穿孔蛋白融合毒素
IL2-Perforin融合毒素是将人IL-2和人穿孔蛋白的基因通过基因克隆技术连接后插入大肠杆菌表达质粒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基因工程产品,经体外实验及初步动物实验证实该融合毒素有杀伤IL-2受体阳性T细胞及白血病细胞的功效,可被用来治疗肾移植,骨髓移植等同种植排斥及某些白血病。该产品较现有的移植免疫抑制药不同,因其作用具有选择性,其应用不会引起非特异性全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4 35 36
  • ...
  • 223 22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