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猪体针灸模型动物针灸模型XM-605
XM-605猪体针灸模型   XM-605猪体针灸模型供兽医作参考用,左侧示雄性大白猪的体型,以及自头颈部、躯干、臀尾部和前后肢分布的常用针穴55个,右侧示浅层肌肉,并切除体壁,示脊柱和内脏结构。 尺寸:缩小,22×12×6cm 材质:PVC材料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微米级磁载型TiO2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米级磁载型TiO2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载体的预处理、微米级磁核的制备、微米级磁载型TiO2催化剂的制备。本发明以微米级MCM-41介孔分子筛为载体,首先将纳米Fe3O4沉积在MCM-41分子筛孔道内,制成微米级磁核;然后采用溶胶-凝胶法在微米级磁核的表面原位生成纳米TiO2。将微米级磁核与TiO2耦合后制备成太阳光响应高活性微米级磁载型TiO2催化剂。通过引入Fe3O4,不仅有效扩展TiO2光激发响应波长,使催化剂吸收波长红移,提高太阳光利用率。而且,微米级磁特性使其更
天津城建大学 2021-01-12
迷你型氧气传感器 O2S-XX-T3
产品详细介绍迷你型氧气传感器O2S-XX-T3   一、产品简介: 氧气传感器采用两个氧化锆盘,在其中间是一个密封空间。其中一个盘起的功能是可逆氧气泵,依次充满样品气和抽空此小空间。另一个盘用于测量氧分压差比率,得到相对应的传感电压。氧化锆盘作为氧气泵运行时,需要的700 °C 的温度由加热元件产生。氧气泵使小空间范围内达到额定的最小和最大压力所花的时间和环境中氧分压值具有对应关系。   二、产品特性: 1)       非消耗性的氧化锆传感元件 2)       氧压范围 2 mbar...3 bar 3)       高稳定性和精度,可测量0…100% 氧 4)       对于其他气体无交叉干扰 5)       无需温度稳定 6)       内置加热元件 7)       加热器电压: 4.35 ±0.1 VDC (1.85 A) 8)       允许气体温度: -100...250 °C ;   三、产品参数 特性 最小 典型 最大 单位 氧压范围 2   3000 mbar 精度      5 操作温度(O2S-T3)   700(4.00V)   °C 操作温度(O2S-FR-T3)   700(4.35V)     响应时间(10-90%,O2S-T3)      15 S 响应时间(10-90%,O2S-FR-T3)     4 预热时间(s)      100 预热时间(从准备开始s)      20   四、典型应用: 排放控制 - 柴油机/锅炉/加热系统;生物能源/生物气;医疗;空气质量监控MOT 车检排放测试设备;堆制肥料;农业;水果或氧气敏感型食物运输;OBOGS(机上氧气发生器); OBIGGS(机上惰性气体发生器);仪器仪表生产商    
深圳市新世联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核酸双重检测试剂盒(PCR-荧光法)
常温保存性能稳定 防止理化特性的改变,冻干试剂水份含量非常低,使其稳定性提高,避免酶等粘稠度高的组分损耗。 快速活化 遇水即化并恢复原有试剂的理化特性和活性。 无需冷链运输 常温下可运输,解决了冷链运输中因温度失控导致产品质量下降的不足,降低了运输过程中的风险和损耗。 操作更简单,零损耗 冻干试剂预分装到八联管,避免反复冻融导致的实验结果误差。缩短了整个PCR检测过程的时长,极大地提高临床检验效率。 高便捷性 八联管一物两用(既作为冻干试剂装载容器,又作为PCR实验反应容器),无需体系配制,简化实验操作。 固态试剂真空包装 试剂成分紧贴八联管底部,避免了运输过程中由于颗粒的不固定性而导致颗粒破损变成粉末造成一定的损耗,增加产品实用性。
广东华银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2021-10-28
流感病毒预测预警平台
2020年2月12日,湖南大学联合苏州系统医学研究所、中国国家流感中心和中山大学等单位,成功开发基于分子标记物的流感病毒表型预测平台FluPhenotype,并在国际生物信息学专业权威期刊《Bioinformatics》发表题为“FluPhenotype-a one-stop platform for early warnings of the influenza A virus"的文章进行相关介绍。该文章的第一作者为湖南大学生物学院硕士研究生卢聪毓和博士研究生蔡泽娜,通讯作者为湖南大学生物学院副教授彭友松与苏州系统医学研究所蒋太交教授。 研究人员通过整合流感病毒核苷酸和氨基酸水平的分子标记物,以及基于分子标记物的抗原和宿主等预测模型,开发了快速预测流感病毒的抗原、宿主、致病性、耐药性等多个表型的预测平台FluPhenotype。
湖南大学 2021-04-10
新型冠状病毒检测盒
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古宏晨教授、徐宏研究员团队历经数年研制并实现产业化的纳米磁性载体,为国内首个新型冠状病毒检测盒出炉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据悉,该技术可实现新型冠状病毒核酸的高效分离、捕获与快速检测,已应用于上海之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成为首批4家获证企业之一。 2020年1月24日,该测试剂盒通过了上海市医疗器械检测所的检验,成为我国法定检验机构检定合格的首个新型冠状病毒检测产品。同时,该产品于1月26日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国内首个医疗器械注册证。 此试剂盒与检测系统不仅可大大提高检测通量、缩短检测时间,并且可以有效杜绝样品间气溶胶污染,保护医护人员健康。获得国家药监局的注册证批件后,这种试剂盒已被发往各地医院、疾控中心和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用于测定疑似患者样本中是否有新型冠状病毒。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4-10
新冠病毒试剂盒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之后,该校生命科学学院迅速成立了由青年教师陈蕾博士牵头的科研攻关小组。近日,在山东省科技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应急技术攻关及集成应用”重大科技创新工程的支持下,课题组联合潍坊安普未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东省大健康精准医疗产业技术研究院,共同研发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快速检测试剂盒。目前市面上的核酸检测仍是传统的荧光定量PCR方法,需要采取反转录、荧光定量扩增等多重操作,总体时间需要2小时左右,操作复杂,检测人员感染风险高。该试剂盒采用恒温扩增技术,在保证灵敏度和特异性的基础上,只需“一次开盖一步操作”,简化了操作步骤,缩短了扩增检测时间,整个检测过程只需要不到20分钟。“操作熟练的检测人员可以在5到10分钟内完成检测。”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杨桂文表示。由于减少了操作时间,从而大大降低了检测人员的感染风险,增加了操作安全性。目前该试剂盒已经进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报程序。
山东师范大学 2021-04-10
抗病毒天然免疫
利用团队自主创新的、用于全基因组APA位点扫描的IVT-SAPAS技术,对RNA病毒感染免疫细胞后的不同时间点进行了全基因组APA位点扫描,发现全基因组水平平均tandem 3’ UTR长度随着病毒的感染而逐渐缩短,大量抗病毒免疫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在病毒感染后发生APA。通过敲低核心3’ 加工因子,发现当全基因组水平poly (A) 位点的使用受到影响后,病毒复制也受到显著影响,揭示了APA在抗病毒免疫中的重要调节作用。
中山大学 2021-04-13
4HBL-2 型自走式半喂入花生联合收获机
由青岛农业大学与临沭县东泰机械有限公司联合研制成功。能 一次性完成挖掘、输送、去土、摘果、分离、清选及集果等作业。该机能够适 应倒伏花生的扶禾,其扶禾率可以达到 95%以上;研制的双簧自动涨紧夹秧机构, 无需人工调节,在工作中自动缓冲涨紧,稳定性好;研制的对辊差相半喂入摘 果机构,动力消耗少,秧蔓完整,摘净率可以达到 99.5%,果实无破碎;成功研 制的清选机构,降低了发动机的动力消耗,果实清洁,洁净率达到 95%以上。经 山东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站检测主要性能指标达到或超过了任务书的要求。并 经农业部组织专家鉴定认为,整机主要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项目具有青岛农业大学科技成果介绍 2017 -64- 广阔的推广前景。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1
猪胰腺移植排斥模型的粘附分子变化
同种器官移植已成为治疗各种终末期疾病的最佳方法。移植免疫学研究已表明,移 植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次数与严重程度是慢性移植物功能减退的潜在的重要 危险因素。但是,急性排斥发生与发展的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诊断上仍缺乏其他能 够敏感、准确、可靠、便捷地检测和早期干预移植排斥的指标。 本课题通过 20 例猪胰腺移植排斥模型的对照研究,观察急性排斥反应过程中外周血 淋巴细胞 CD15s、CD44、CD28 以及目前临床常用的监测排斥指标 CD4/CD8、MHC-DR 表达 程度的动态变化及与排斥关系。研究内容包括建立猪胰腺移植排斥模型;应用流式细胞 技术观测模型动物外周血 T 淋巴细胞 CD15s,CD44、CD28 及 CD4/CD8、MHC-DR 表达变化; 对移植排斥模型术后不同时期(排斥反应过程)移植物作病理检查,评定急性排斥等级, 分析与 CD15s、CD44、CD28 及 CD4/CD8、MHC-DR 表达程度的关系。 本课题得出结论:监测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 CD15s、CD44、CD28 能在受体免疫状况 监测及排斥诊断上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优于传统的、单一 CD4/CD8 比值的检测;并且在 预测急性排斥的严重程度、转归上有一定的意义;同时监测淋巴细胞各亚群膜表面粘附 分子的阳性率和荧光强度有利于提供更多的淋巴细胞状态变化的信息。 经专家讨论认为该项目总体研究水平达国内领先水平。
同济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8 9 10
  • ...
  • 223 22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