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基于呼出气VOC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的快速筛查方法
快速诊断COVID-19是控制大流行的关键。本项目通过对新冠患者、健康人、医护人员、上呼吸道感染(非新冠)的呼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进行了筛查。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新冠患者呼出气中存在有别于健康人和其他患者的特征性有机化合物(VOC)生物标志物。呼出气的采集只需1-2分钟内完成,一次性耗材,无交叉污染。通过GC-IMS、PTR-MS或其它定制的VOC传感器可以快速实现对患者的新冠筛查,全程无需任何生物检测试剂,专业技术要求低,简单无创、费用低廉,初步数据显示相对于核酸检测该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能达到90%。
北京大学 2021-02-01
猪圆环病毒 2 型-副猪嗜血杆菌多联多价灭活疫苗
本成果是将人工合成的表达猪圆环病毒 2 型 Cap 蛋白的核苷酸 序列克隆到杆状病毒表达载体中,构建重组杆状病毒,接种 Sf9 昆虫细胞,经 过悬浮培养、收获、过滤,二乙烯亚胺 BEI 灭活病毒液后,加入适宜的佐剂混 合乳化制成。并利用自主分离鉴定副猪嗜血杆菌病多价流行菌株,通过优化培 养工艺,提高副猪嗜血杆菌培养密度,成功研制了猪圆环病毒 2 型-副猪嗜血杆 菌多联多价灭活疫苗。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1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灭活疫苗研制
成果描述:通过对猪场PEDV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目前PEDV流行毒株与目前使用的PEDV疫苗基因型差别较大,使用现有疫苗对猪群免疫后猪群不能抵抗流行毒株攻击。本创新团队分离并纯化获得了一株属于目前流行基因型毒株的PEDV,通过在VERO细胞中连续传代及培养条件优化,分离株适应在VERO传代细胞中稳定生长。拟与动物疫苗制品公司合作,研究开发预防目前PEDV流行毒株的PEDV灭活疫苗。市场前景分析:疫苗投入生产和使用后,预计在全国市场占有率达到20%以上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已进行申报临床试验,效果好
四川大学 2021-04-11
嵌合型猪圆环病毒活疫苗C1-233株
猪圆环病毒2型(PCV2)严重危害世界养猪业的健康发展,PCV2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迄今,世界范围内只有灭活疫苗可资利用,尚无活疫苗面市。研究团队应用基因工程技术,研制成功嵌合型猪圆环病毒活疫苗(C1-233株),该疫苗病毒的滴度、安全性、免疫效力等关键指标优于国外相应的文献报道(国内外无相应产品面市,无法与其产品对照)。该疫苗的制苗毒株应用自主建立的毒株构建方法制备,制苗毒株由研究团队自行分离鉴定,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基于实验室前期研究结果,研制的嵌合型猪圆环病毒活疫苗(C1-233株)免疫效
扬州大学 2021-04-14
嵌合型猪圆环病毒活疫苗C1- 233 株
圆环病毒 2 型(PCV2)严重危害世界养猪业的健康发展, PCV2 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迄今,世界范围内只有灭活疫苗可资利用,尚无活疫苗面市。研究团队应用基因工程技术,研制成功嵌合型猪圆环病毒活疫苗(C1-233 株),该疫苗病毒的滴度、安全性、免疫效力等关键指标优于国外相应的文献报道(国内外无相应产品面市,无法与其产品对照)。该疫苗的制苗毒株应用自主建立的毒株构建方法制备,制苗毒株由研究团队自行分离鉴定,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基于实验室前期研究结果,研制的嵌合型猪圆环病毒活疫苗(C1-233
扬州大学 2021-04-14
猪乙型脑炎病毒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
该成果利用纯化的乙型脑炎病毒,建立了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该成果主要用于猪的乙型脑炎病毒抗体检测,可以评价猪乙脑疫苗的免疫效果和感染监测。 我国种猪饲养量约4000万头,猪乙型脑炎是种猪重点防范的重大疫病,也是规模化猪场必须免疫的疫病。该产品是对猪乙型脑炎疫苗免疫效果评价的重要工具,具有应用前景和市场需求。 转化条件:需要生物制品GMP生产车间 成果完成时间:2016年12月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表达猪细小病毒VP2基因的重组伪狂犬病毒及疫苗
研发阶段/n该发明涉及人工构建的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virus,PrV)和猪细小病毒(porcineparvovirus,PPV)的主要结构基因VP2。在缺失了主要毒力基因(TK)和病毒增殖非必需基因(gG)的伪狂犬病毒基因组中,定位插入猪细小病毒的VP2基因,使其位于伪狂犬病毒的强晚期启动子下游,插入的外源基因编码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可以刺激猪产生抵抗猪细小病毒和猪伪狂犬病毒两种强毒攻击的保护性免疫反应。该发明还包括重组的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virus,Hzau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史卫峰教授团队在《自然》发文论述新型冠状病毒的产生、基因组多样性和全球传播研究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公共卫生与健康管理学院史卫峰教授为本文通讯作者,新发传染病病因流行病学实验室李娟博士和英国南安普顿大学赖圣杰博士为共同第一作者。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2021-12-15
PB6肠道益生菌
产品用途:改善肠道菌群,降低肠道有害菌的毒性作用。 产品特点:PB6的芽孢杆菌属细菌当作为益生菌给予时可用于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CDAD)。另外,可有效治疗免疫相关疾病如炎症性肠病(IBD)。共同开发单位:江苏师范大学江苏省药用植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比利时Kemin(凯敏)药业有限公司。
江苏师范大学 2021-04-11
肠道菌群与疾病
肠道菌群致病的“肠脑轴心”理论已经在肥胖、糖尿病、肿瘤等疾病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证实。我们的研究初步证实,肠道菌群在病原微生物感染、酒精成瘾等过程中,菌群种类、丰度会发生显著性变化,细菌自身以及代谢物可能在疾病的发生过程中具有关键性作用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 6 7
  • ...
  • 34 3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