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南昌应用技术师范学院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理工学院(国标代码:13440)于2001年报经省教育厅和省计划委员会批准(赣教计字2001]197号)、2003年经国家教育部首批确认(教发函[2003]543号),融文学、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等学科于一体并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学院于2010年4月由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申办并与江西田园投资置业有限公司合作办学。学院现有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物联网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汉语言文学、法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旅游管理、旅游管理(金牌班)、财务管理、英语、英语(师范类)、翻译、日语、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等本科专业。目前有全日制在校生4761人,专任教师221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教师占32%,具有硕士学位以上教师占40%。 学院地处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占地面积37.2万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教学设施齐全,学院现拥有电工电子、物理、建筑材料、土力学、计算机组成原理、ERP沙盘、非线编、旅游管理、餐饮酒吧、物流仿真、微格、摄影、模拟法庭等各专业实验实训室。学院近期与中联集团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中航证券等多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并拥有万达文化国际酒店、南昌瑞颐大酒店、江西环境国际旅行社、南昌第八中学、百瑞实业有限公司、广电银通金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市鹏钶健身俱乐部等60多个比较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就业基地。十多年来,学院共培养9700余名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长期保持在80%以上。
南昌应用技术师范学院 2021-02-01
江西泰豪动漫职业学院
(null)
江西泰豪动漫职业学院 2021-02-01
安徽现代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安徽现代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坐落于充满神话色彩和古都风韵的八公山下、淮河之滨的淮南市。这里是省政府确定的全省七个重点旅游城市之一,拥有AAAA级风景区八公山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寿州古城和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安丰塘。属于合肥一小时城市生活圈,高速高铁航空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利。 学院系省民政厅、教育厅年检优秀院校之一;属于全省高职院校首批自主招生改革试点高校。 学院占地面积300多亩,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环境优雅,设施完善。为学生提供标准的学生公寓(4人/间),内有独立卫生间和阳台,全天候供应洗浴冷热水,光纤宽带网络接口、衣柜、电脑桌等设备齐全,并有专人管理;学院内设有超市、移动电话网点、自动取款机、医务室、理发室等公共服务设施,学习、生活极为便利。 学院已聘具有从事高等教育工作经历的系主任、专业带头人和专任教师86人,兼职教师27人,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17名,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41名,“双师型”教师16人。学院建立并严格执行对教师的选聘、管理、考核制度,已经形成一支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学院大力推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校企合作新机制,与上百家知名企业建立了联系;通过大范围、全方位比较,我们和奇瑞汽车、中国东贝集团(欧宝电器)、中国人本集团、长城宽带、南京易推、浙大网新科技、芜湖中达电子、北大荒集团、上海吉臣酒店、上海千速传媒和天坤国际教育集团等几十多家大中型企业签订实习、就业和订单班、冠名班培养合作关系。每年均邀请就业工作环境好,工资待遇高,学生未来有发展空间的企业单位到校开展双选活动,确保每一位学生高质量满意就业,就业率一直在96%以上。 学院各专业都有数个实训基地。其中信息工程系的综合布线实验室淮南市高校只有两家拥有,全省也屈指可数。 机电工程系的数控技术和汽车维修两大实训基地,门类齐全、技术先进、条件优越,设备总价值近2000万元。学院在谢家集区(距离学院10分钟车程)实训基地实训厂房近13000㎡,标准生产厂房达5000多㎡,拥有各类普通机床、数控机床和大型汽车实训中心等,以及70余台设备的实习工厂。 学院设有信息工程系、机电工程系、经济管理系、建筑工程系和艺术传媒系五个系,有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信息安全与管理、数字媒体应用技术、智能终端技术与应用、信息技术应用、动漫制作技术、软件技术(游戏方向)、广告设计与制作、环境艺术设计、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高铁乘务、酒店管理、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工商企业管理、会计信息管理和会展策划与管理等28个专业。 当前,学院办学条件达标,机构健全,制度完善,管理规范,服务到位,教风优良,学风浓,校风正,和谐稳定。站在新的起点上,学院秉承“修德、励志、勤朴、笃行 ”的校训精神,在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指导下,按照“四个全面”要求,遵循五大发展理念,坚定信心,迎接挑战,齐心协力,与时俱进,促进学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已初步建成省内具有广泛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高职院校。
安徽现代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2021-02-01
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
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是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示范学校、全国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江西省唯一的冶金类全日制公办高职院校。学院始建于1975年,始终坚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办学根本任务,秉承“知行合一、求实创新”的校训,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发展道路,培养融职业技能、工匠精神、人文素养为一体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学院占地面积共900余亩,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设有冶金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信息商务学院、基础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信息经管系、智能制造系、实习教学中心、思想政治教育部等9个教学部门。开设了黑色冶金技术、有色冶金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汽车检测与维修、软件技术、会计、电子商务、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等40多个专业,其中,冶金技术为国家重点建设专业;黑色冶金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材料工程技术4个专业为教育部批准的“全国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是中德国际交流合作专业。学院现有专、兼职教师650人,其中正、副教授174人,“双师型”教师328人;在校生1万余人;馆藏图书40万册。 学院大力实施项目化教学、一体化教学等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模式,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先后建立了数控实训中心、冶金仿真实训中心、汽修实训中心、机电实训中心、金工实训中心、电子商务与会计实训中心、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等10多个实习实训中心,涵盖了学院各个工种、各个专业的100多个实训室。同时依托新钢集团公司、江西铜业集团公司、宝钢德盛、宁波吉利汽车公司等大型企业,建立了60多个校外大生产实习基地。积极鼓励、选派学生参加江西省乃至全国的各类技能大赛,并屡获殊荣,近3年共斩获各级各类荣誉100余项。 学院十分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积极创建学生“第二课堂”。设立了话剧社、吉他社、街舞社、足球协会、创业协会、微电影社等60多个学生社团,每年定期举办大学生校园文化艺术节、学生社团文化艺术节、校园十佳歌手大赛、足球联赛、篮球赛等校园文化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 学院十分重视与世界500强及中国200强等实力雄厚的企业精诚合作。目前,已与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江西铜业集团、新余钢铁集团、江西省建材集团、宝钢德盛、江西钨业控股有限公司、沙钢集团、上海米其林轮胎有限公司、宁波(韩国)三星重工集团、浙江吉利控股集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中国阿里巴巴、中国船舶工业集团等200多家大型优质企业建立了长期的校企合作伙伴关系,学生就业率及就业满意率位居全省高校前列。 建校40余年来,数万名毕业生在江西乃至全国各大行业大多成为中高级管理者和技术骨干,他们凭借扎实过硬的技术技能、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受到了企业和社会的广泛赞誉。学院先后荣获“首届中国(江西)十大职业教育培训品牌”“江西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江西省最佳就业认同奖”“全省职业教育工作先进单位”“世界技能大赛江西省集训基地”“江西现代职业教育集团校企合作先进单位”以及省、市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安徽矿业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矿业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安徽省淮北市市中心,北枕相山,南临濉水,是经安徽省人民政府同意设置、教育部批准建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安徽矿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是安徽淮北矿业集团公司党校、干校、职工教育中心,业务主管单位是安徽省教育厅。学院前身创建于1978年,现有机电工程系、能源工程系、机械工程系、自动化与信息工程系、公共课教学部、培训部、成教处、实训中心等教学单位。 安徽矿业职业技术学院拥有东、西、新三个校区,占地8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拥有教学楼、办公楼、学术报告厅、电教馆、餐饮洗浴大楼、标准化学生公寓和价值3000多万元的实习实训设备。校内建有总建筑面积达23800平方米的“实训基地和安全警示教育基地”,有电工、电子、PLC、液压、通风等40多个实验室和语音室、大型微机室;有矿机、矿电、机电修配、数控、钳工、家电等30多个实习实训车间,可以同时为6000人提供实习实训,充分满足教学、实训、科研和人才培养需要;除此之外,还拥有校外实训基地30多个。学院现有纸质图书13.42万余册,电子版图书1.5万册以上,建有电子图书系统、校园一卡通和计算机网络服务体系。学院现有教师188人,在现有教师中,专职教师160人,兼职教师28人;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85人。 安徽矿业职业技术学院将依托煤焦化电盐行业,辐射周边区域行业和企业;以专科学历教育为主,适度发展非学历教育和岗位培训;以工科类专业为主,工科、理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以加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及职业道德养成为核心,为生产建设管理一线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2012年成功举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淮北矿业”杯(煤矿安全),圆满完成了六个赛项的比赛任务,得到教育部、省教育厅和参赛院校的广泛好评,因此安徽省教育厅获国家技能大赛“优秀组织奖”,淮北矿业集团被国家二十三部授予“特殊贡献奖”。我院选手在大赛上取得4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的骄人成绩。2009年,首期设置工科类煤矿开采技术、矿山机电、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数控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六个专业,计划招生800人。经过4年的发展,结合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应用技术专业的需求,科学调整和增设专业,专业设置增加到29个。 多年来,校园基础设施、教学设备等办学条件进一步完善,具有了较强的办学实力和水平。学院坚持走特色办学之路,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注重内涵建设,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行业知名、特色鲜明的高等职业院校。
安徽矿业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厦门安防科技职业学院
厦门安防科技职业学院是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具有独立颁发国家承认文凭资格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纳入国家统一招生计划,面向全国招生,通过人才培养评估。 学院坐落于厦门市翔安区文教园,面向大海,地理位置优越,与厦门大学翔安校区为邻,距离在建的厦门翔安国际机场仅5公里,在建翔安3号地铁2公里,全国第一条海底隧道——翔安隧道5公里,校园正大门对面即为在建的厦门大学翔安附属医院(三甲医院),是理想的求学之地。 校园规划占地面积580亩。校园现有建筑面积14万㎡,设置教学楼群、实验实训基地、图书馆、体育馆、行政办公楼、学生公寓楼群、教工公寓楼、食堂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各类教学仪器设备1400多万元,图书馆藏书近19万册,多媒体教室60余间,教学用计算机800余台,固定资产总值3亿多元。 学院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依法治校,专家治校。设立党政办、教务处、学生处、图书馆、实训中心等14个职能部门。共有教职工200余人,专任教师135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26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33人,“双师素质”教师35人,省级优秀教师2人,中国体育史专家1人。聘任15名客座教授、高级工程师作为学术带头人。 学院设立安防系、信息系、经管系、航空与旅游系、人文系以及思政教研部。开设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安全防范技术、旅游管理、空中乘务等26个高职专业。两个专业(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旅游管理)为福建省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教育改革试点专业,其中“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为省级示范专业,市级重点专业;三门课程(基础会计、安全防范技术、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为福建省高等学校精品资源共享课;开设空中乘务班、订单式培养等特色班级。学院现有在校生4000余人。 学院以“就业为本,工学结合”为人才培养模式,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大力推进实践教学、校企合作,建成了涵盖21个高职专业的实验实训室28间,与罗普特科技集团、唐人科技有限公司、福建省安科院、中海航集团等30多家单位建立了紧密合作型校外实训基地。现有校外实训基地30多个,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1项。 自办学以来,学院在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体师生员工秉承“忠诚、勇毅、精技、拓新”的安防精神,实现跨越式发展。学院将继续坚持“务实创新、德育为先、注重技能培养”的办学理念,紧抓“一带一路”的发展契机,为海西建设培养更多优秀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
厦门安防科技职业学院 2021-02-01
淮北理工学院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信息学院是2004年4月经国家教育部审批确认(教育部教发函[2004]7号)的一所以本科教育为主的综合性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学院坐落在集能源、工业、商贸和园林为一体的新型城市安徽省淮北市。校园依山而建,风景秀丽,充满了浓厚的人文气息,幽雅的校园环境和现代化的生活设施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空间。 学院依托淮北煤炭师范学院的综合办学优势,根据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设置专业。学院现设有经济学、汉语言文学(师范)、英语、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应用化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应用心理学、电子信息工程、生物工程、电子商务、艺术设计、市场营销等12个本科专业,涵盖了文、理、工、经济、艺术等学科。现有专任教师235人,其中教授27人、副教授106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达143人。 学院2004年起面向全国招生,规划办学规模为8000人,现有在校生2400人。学院面向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陕西、甘肃、新疆等21个省(市、区)招收四年制国家计划内本科生。学生毕业后颁发国家统一印制的毕业证书,证书中学校名称填写“淮北煤炭师范学院信息学院”。 学生毕业并达到淮北煤炭师范学院信息学院学士学位授予条件授予学士学位,颁发淮北煤炭师范学院信息学院学士学位证书。学生毕业后面向全国就业。 学院实施相对独立的教学组织和管理,充分利用淮北煤炭师范学院的雄厚师资力量,选聘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的教师任教,继承并沿袭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多年形成的浓厚文化积淀和良好校风学风,为学生走向成功创造优良的环境。 学院本着“博学、慎思、励志、敦行”的育人理念,重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确立了“厚基础、宽口径、多方向、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方向,努力探索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的育人模式,培养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淮北理工学院 2021-02-01
合肥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合肥信息技术职业学院是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具有独立颁发学历文凭资格的纳入国家计划内统招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校园环境优美 学院座落于包公故里、科教基地、历史名城安徽省省会合肥,地处合肥市大学城,毗邻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新区;学院占地852亩(其中大学城校区占地面积305亩,新桥校区一期占地547亩);现有校舍建筑面积13.9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400余万元,图书馆藏书35.38万册,另有电子图书66万册。学院校区建筑风格中西合璧、格调高雅,包括意大利建筑风格的主教学楼、西班牙建筑风格的第一教学楼、伊斯兰建筑风格的第二教学楼和英国建筑风格的第三教学楼。学院教学、后勤配套设施日臻完善,能为师生员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提供良好的保障。 师资力量雄厚 学院拥有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水平较高的教学、管理团队。教学、管理机构的专家、教授,大都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和安徽大学等知名高校。同时,学院聘请了多名国家教指委成员、著名学者专家担任我院学科带头人和一批与专业建设紧密相关的行业企业的优秀技术、管理人才参与学院的人才培养工作。目前,学院现有教师402人,其中,校内专任教师254人、校外兼职教师102人、校外兼课教师46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57人,占专任教师的22.4%;中级职称71人,占专任教师的27.96%;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131人,占专任教师的51.57%;“双师素质”教师142人,占专任教师的55.91%。 专业布局合理 学院根据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及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的需求,结合学院优势资源,构建热门优势专业,拓宽专业布局。目前,学院共有信息工程系、电子商务系、会计系、建筑系、土木工程系、新媒体艺术系、通识教育部和思政教学部等8个教学系部;开设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游戏设计、风景园林设计、移动互联应用技术、投资与理财、房地产经营与管理、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物流信息技术、软件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信息安全与管理、数字媒体应用技术、广告设计与制作、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动漫制作技术、工程造价、建设工程管理、建筑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会计信息管理、会计、连锁经营管理、云计算技术与应用、影视动画等28个全日制专科招生专业,覆盖电子信息、计算机、电子商务、物流、财务会计、金融、建筑设计、建设工程管理、房地产、艺术设计、广播影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等15个专业类,形成了以电子信息、财经商贸、土木建筑、文化艺术等类别专业为主,以信息技术相关专业为特色,其它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电子商务、信息安全与管理2个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物流信息技术、电子商务、动漫制作技术、建筑设计、信息安全与管理等5个专业为教育部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 办学条件优越 学院实验实训中心配备了以博士学位、副教授职称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职实训中心主任,配备了相关的专职管理人员。在实践教学上,安排“双师型”教师,并从行业、企业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担任实践课程的指导工作。学院建有电工实训室、电子实训室、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训室、动漫设计与制作实训室、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室等34个实训室;根据专业实践教学需要与北京水晶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上海火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106家企业合作建立了运行良好并有保障机制的校外实训基地,较好满足了各专业的实践教学需要。 技能认证权威 学院是全国计算机信息技术高级人才水平考试(NIEH)、国家信息化计算机教育认证(CEAC)、中国建设教育协会认证、全国计算机应用水平考试(NIT)、国家动漫游戏产业振兴基地认证(NACG)、财税等级考试(ATT)、Adobe认证考试、Autodesk认证考试等职业技能认证考点,可鉴定279种工种(科目)。2017届毕业生获证率91.71%,2018届毕业生获证率92.43%。按照“专业+技能+创业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学院认真指导、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职业技能证书考试,使学生在毕业时实现“一张文凭,多种证书,一技之长,一专多能”,确保毕业生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抢占先机。 就业机制健全 学院秉承“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建立了“领导主抓、部门统筹、系部为主、全员参与”的就业工作体系,每年定期策划和举办人才交流会,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搭建广阔的双向交流平台,并实行全程的就业指导和跟踪服务,为毕业生开通就业的“绿色通道”。学院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七年保持在90%以上。2012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9.28%,2013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9.06%,2014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2.47%,2015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4.01%,2016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1.39%,2017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3.28%,2018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2%。 校园文化浓郁 学院建有学习实践、文化体育、社会公益等类型的19个学生社团,凝聚学生力量,丰富学子校园生活;定期举办足球联赛、篮球赛、田径运动会等活动,增强学生体质,展现青春活力;开展演讲比赛、校庆庆典仪式暨新生迎新晚会、征文比赛、艺术作品征集、优秀设计作品展等,打造人文校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举行“三感恩”系列教育活动,让学生对祖国、母亲、母校永怀感恩之心,培育学生识恩、感恩、施恩意识和情怀;组织学生参加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中国大学生原创动漫大赛、中国大学生游戏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高校数字艺术作品大赛、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省科普创意创新大赛、校内职业技能竞赛等,激发学生勤奋学习、积极进取的热情,提高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社会声誉良好 学院先后获批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1项,省级质量工程项目29项,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项目4项,高职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项目8项。学院连续两年被省教育厅评为“民生工程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考核优秀单位”,被省民政厅评为“中国社会组织评估AAAA等级”,连续两年荣获省属“百优社会组织”称号,荣获安徽省平安校园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荣获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成果孵化奖;学院党校连续两年荣获合肥市“先进基层党校”称号;学院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七年保持在90%以上。2015年11月,学院顺利通过人才培养工作评估。2017年,在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考核验收中,院党委被上级党组织评定为“先进”等次。 办学方向国际化 学院积极推进与国内外有关高校的交流和合作办学,不断拓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办学渠道。学院在与北京理工大学等国内高校开展合作办学的基础上,还积极拓宽国际化办学视野,让学子共享国际学习平台与优质教育资源,为有意出国深造的学子走出国门、寻求在世界舞台上的发展提供更多选择。学院先后与英国斯旺西大学、美国科罗拉多理工大学、韩国青云大学、泰国博仁大学等国外知名高校签署协议,合作办学,不断向培养国际化人才的目标迈进。2017年10月,学院与英国东伦敦大学、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就“3+1”模式、“2+2”模式合作办学达成初步共识。 学院将立足中国,面向国际,以培养开拓型、创造型、国际型的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朝着容电子信息、经济金融、艺术传媒等工、商、法、文、外国语为一体的合肥信息技术大学阔步迈进!
合肥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2021-02-01
特高压±800kV直流输电工程电磁环境与电磁兼容预测及控制技术
特高压技术已成为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前沿。针对特高压±800kV直流输电工程的电磁环境与电磁兼容问题,提出了直流输电线路离子流场三维计算方法,参加制定了±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电磁环境指标限值;提出了换流站阀厅电磁屏蔽效能要求以及阀厅搭接技术要求;提出了特高压输电线路对邻近无线电台站和输油输气管道的电磁影响指标限值及防护措施;提出了直流接地极布置的主要技术方案和改善跨步电压的技术措施,评估了入地电流对邻近变电站变压器的直流偏磁影响,提出了抑制变压器直流偏磁的主要措施。研究成果应用于云南-广东、向家坝-上海、锦屏-苏南±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建设。参与研究的成果“特高压±800kV直流输电工程”获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华北电力大学作为项目主要完成单位排名第15,齐磊教授作为主要完成人排名第30。
华北电力大学 2021-02-01
一种模拟人眼对光环境感知的光学测量系统与测量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人眼对光环境感知的光学测量系统,利用多种光学测量仪器以及相应的软件处理系统实现人眼对光环境感知的模拟。光学测量仪器包括平面亮度计、光谱仪和动态响应测试仪。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模拟人眼对光环境感知的光学测量方法,该光学测量系统亮度测量部分通过平面亮度计获取空间亮度分布,利用该亮度分布计算出当前条件下的瞳孔直径,进而计算出人眼感知到的空间亮度;通过调整光谱仪的测量视角获取人眼视野范围内接收到的光谱辐照度;通过动态响应测试仪测量动态响应信息。本发明提出模拟人眼对光环境感知的测量方法,该方法可对人眼感知空间光环境的特性进行全方位、实时的评价。
东南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97 198 199
  • ...
  • 275 27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