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环境与灾害监测预警信息传输系统
(1)主要功能和应用领域 本成果面向环境与灾害监测预警需求,可在地形复杂、通信条件受限、运营维护困难的复杂环境下,建立监测预警信息传输系统,实现监测预警工作的持续、可靠运行,解决现有监测预警网络中的覆盖面受限、长期持续监测难度高、信息传输可靠性低等问题。 本成果可应用于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理、各种类型的环境监测等领域。 (2)特色及先进性 基于三大核心(新型组网架构、高效节能机制、可靠传输保障)机制,设计八项创新技术。提出了基于监测事件预测的节能机制和能量均衡消耗机制,设计了支持中继转发、双信道汇聚式接入的组网架构,研发了集自动重传、自适应传输、机会通信于一体的滑坡泥石流监测预警可靠传输技术,提升了监测预警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成果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除正在受理部分,目前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8项。 (3)技术指标 本成果已示范应用于龙门山地震带小流域滑坡泥石流灾害监测预警技术研究与示范系统。根据示范系统运行效果,本成果与灾害监测传统方式技术参数相比,可达到如下技术指标: ? 丢失/出错数据恢复率提高约30%,现场通信质量越差,优势越明显; ? 视频和图像传输实时性可提高约1/3; ? 传感节点能耗10%-50%,监测系统有效工作时间延长20-30%; ? 网络故障对监测预警影响极大降低,网络故障带来的数据时延趋向于0。 (4)解决问题与实施效果 当前问题 解决方案与效果 技术状态 监测点部署受限于区域通信条件 中继转发技术: 采用中继转发技术,可在无信号覆盖区域建设监测点,通过中继转发技术将监测数据转移到具备GPRS/3G/卫星信号的位置。 示范系统应用 监测点的信息传输存在数据丢失、甚至意外中断的风险 集自动重传、自适应传输、机会通信于一体的传输保障技术: (1)研发低开销、高能效自动重传技术,恢复丢失数据,较传统方式的丢失/出错数据恢复率提高约30%,现场通信质量越差,优势越明显; (2)研发视频与图像自适应传输方法,提高视频、图像传输效率与可靠性,在网络信号较差时,视频和图像传输实时性可提高约1/3; (3)设计机会通信技术,传输网络中断处监测节点的数据,在邻近节点可替代传输时,可实现网络中断带来的时延效应趋于0。 授权专利2件 示范系统应用 监测点持续工作能力受到能量供应的约束 基于监测事件预测和能量均衡消耗的节能机制: (1)研发基于监测事件预测的休眠机制,降低传感节点能耗10%-50%; (2)研发能量均衡消耗方法,监测设备有效工作时间延长24.3%。 授权专利5件 示范系统应用 监测预警系统存在故障或破坏的问题 双信道、汇聚式接入的组网架构: (1)设计双信道、汇聚式接入的组网架构,支持系统部分故障时的网络自愈能力,保障监测数据传输不中断; (2)所设计组网架构下的设备可互相自动查询工作状态,设备故障可由其邻居设备主动上报,同时保留的传统设备状态查询方式,提高及时发现失效设备的能力。 授权专利2件 示范系统应用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用于多参数复合试验的环境舱
用于多参数复合试验的环境舱,包括密闭的箱体,箱体与一箱盖密封连接,箱体和箱盖均包括由金属制成、以确保箱体刚性的外层和由非金属制成、以保持复合腔内部温度的保温层,箱体的内腔形成与外界独立的环境复合腔;复合腔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有:固定于复合腔的上部的噪声发生机构,固定于复合腔的腔壁上的温度控制机构,位于复合腔的内部、并与外界的振动源联动的振动发生机构,和与气泵连接、将气体引入复合腔的内部以形成气压场的入气口以及与真空发生器密封连接的排气口。本发明具有能全面模拟器件的工作环境,试验效果好、精度高的优点。
浙江大学 2021-04-11
制备人造微环境的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制备人造微环境的方法及其应用。再生医学的发展为应对药物治疗难于见效的复杂重大疾病带来了新的希望,逐渐成为临床医学发展的重要方向,有望成为继药物和器械治疗之后下一个医疗健康行业的支柱产业。目前,再生医学已在临床成功地用于皮肤再生,关节软骨重建,肌腱、脊髓损伤修复,免疫系统功能重建等,并在治疗疑难病症(如遗传性疾病和心血管类疾病)和各类器官组织(如神经、肝脏、心脏、胰腺等)修复和再生的动物模型和临床试验中显示出良好效果。/line再生医学领域中,构建人体复杂器官的结构与功能替代物、解决人体器官移植的来源问题、或以组织工程手段修复受损组织器官是人们最早也是最终的梦想。在器官的修复与移植来源供不应求的今天,人工器官替代物有着临床应用的巨大需求,而已经批准进行临床治疗的人工替代物的种类还十分有限,主要集中在皮肤、角膜、软骨等结构与功能还较为简单的器官上,其构建的基本思路可大致分为两种:人工合成替代材料与天然组织的脱细胞化基质材料。/line然而,目前人工合成替代材料与天然组织的脱细胞化基质材料仍有待改进。/line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固相载体
清华大学 2021-04-10
渔业环境无人监测系统创新及应用
技术分析(创新性、先进性、独占性) 本项目的科研成果以底层监控终端为起点,引入数据挖掘与数据分析技术,实现了对监测数据的有效处理与应用,涵盖渔业环境信息采集、分析与应用,提供兼顾时效性与有效性的数据服务业务。 ① 渔业环境信息采集终端(智能装置) 团队研发了多款适用于渔业环境监测的信息采集终端(无人船、浮标),其具备渔业水质参数采集、GPS/北斗双模定位、WIFI/4G复合网络通信功能。无人船采用视频/激光雷达避障、可采用自动寻塘、航迹设定以及手动操控等多种模式,配合远程人机界面完成针对渔业环境的全面监测。 团队研发的渔业环境信息采集终端(无人船+浮标) ②渔业环境信息分析服务(大数据分析) 团队基于已有监测框架,结合水质扩散反问题模型、神经网络模型以及信息化技术,以大数据支撑水环境评价与预警,并对水生物适养环境进行评估,提供最优辅助养殖策略、预测最佳捕捞区域。   接入环境信息分析服务的水域监管系统 ③ 渔业环境信息应用系统(物联网系统) 团队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基于远程、多终端养殖的智慧服务与管理,研究并建立养殖质量评价的量化数据,发现影响养殖质量、产量的关键因素;对不同质量经济鱼的生理生化指标与养殖成活率和增重率的关系进行研究,通过海量数据分析,发现影响养殖效果的主要指标;通过相关知识的数据挖掘,提供数据综合服务。与此同时,通过记录喂养情况、经济鱼类成长情况,评估养殖鱼类经济价值为保险索赔提供依据。   为实现上述系统方案,团队在整个渔业环境信息采集、分析与应用环节均进行了系统化的设计与创新。
上海海洋大学 2021-05-11
环境与灾害监测预警信息传输系统
本成果面向环境与灾害监测预警需求,可在地形复杂、通信条件受限、运营维护困难的复杂环境下,建立监测预警信息传输系统,实现监测预警工作的持续、可靠运行,解决现有监测预警网络中的覆盖面受限、长期持续监测难度高、信息传输可靠性低等问题。本成果可应用于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理、各种类型的环境监测等领域。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抗金属环境的UHFRFID标签天线
本技术成果设计了一款双层双频段的抗金属UHF频段RFID标签天线,实现了抗金属标签天线尺寸 的缩减。所提出的天线由两块FR4基板组成,通过短路贴片的加载和辐射体的开槽,天线总尺寸缩减到 28mm×14mm×3.2mm,并同时实现了带宽拓展与辐射效率增强。在本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实部与 虚部分离的阻抗匹配方法,并运用本方法可设计出能与多款UHF RFID标签芯片实现共轭匹配的抗金属标 签天线。
中山大学 2021-04-10
极端环境下的柔性纳米电缆研究
一种Si-Mn-O玻璃态物质中控制Si-Mn形核、生长的动力学方法,实现了毫米级长度的Mn5Si3 @SiO2柔性纳米电缆(图1)。单根纳米线中,不论壳层厚度、还是电芯尺寸均表现出令人吃惊的均匀性(尺寸波动<4%),同时展现出极好的柔性与自支撑特性,不同弯曲程度下电阻几乎没有任何变化。统计电阻率数值为1.28 - 3.84×10-6 Ωm,最大耐受电流为1.22 - 3.54×107 A cm-2,分别为同等测试条件下同等尺寸银纳米线的10倍与1/3。这样一根导线在300℃的温度下,24小时的测试时间内,电阻率保持不变,证明其能够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中正常工作。 在1 mol/L的HCl溶液中模拟强酸性环境,发现I-V特性几乎和空气环境中一致;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原位监测导线在溶液中的电学特性变化,发现性能并无衰退。进一步,在溶液中外加矩形波电场,模拟复杂的外部干扰信号,导线仅由于电容效应发生十分微小的电阻变化。另外,同样考察了其耐氧化特性,放在30%双氧水溶液中20小时,电阻未发生明显变化。上述实验数据充分证明所设计的复合纳米电缆能够在高温、酸性及强氧化性等极端环境下正常工作,同时能够抵抗复杂的电场信号干扰。
中山大学 2021-04-13
环境友好型藻类杀/控剂
灵菌红素族(Prodigiosins)是一类天然红色素家族的总称,包括Prodigiosin,Prodigiosin25-CmetacycloProdigiosin,Prodigiosene和desmethoxyprodigiosin等,灵菌红素(Prodigiosin,2-methyl-3-pentyl-6-methoxyprodigiosin)是该族色素中的典型物质,最近国际上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由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 所生产灵菌红素族色素(Prodigiosins)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治理赤潮和湖泊水华等方面。项目通过理化方法致突变筛选高产灵菌红素菌株。发酵方面从生化工程角度对灵菌红素产生和分泌从分子遗传水平、细胞调节水平和反应器传递水平进行较系统地定量研究,形成了一套发酵过程多参数相关分析和实时诊断技术,以实现运用宏观操作来控制微观细胞代谢和灵菌红素产生和分泌的目的。分离纯化方面综合国内外的纯化工艺,制定了低成本且简易的制备工艺:30升罐发酵水平达到800毫克/升以上,提取总收率可达75%,试验样品纯度90%以上。国家863重点项目子课题,已申请发明专利3项,具有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3
磁性纳米颗粒治理环境污染
工业染料废水的处理及环境水中染料污染的去除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因此各种生物降解及物理-化学方法,如絮凝、催化氧化、 膜过滤和吸附等,都被用于染料废水的处理,其中吸附去除法因其经济、高效、操作简便,应用最为广泛。本项目涉及的 Fe3O4 磁纳米颗粒,与纯 Fe3O4 纳米颗粒相比,吸附能力更强,可用于清除染料废水中的阴离子染料分子,此外,吸附了染料分子的磁纳米颗粒可通过使用外部磁铁迅速去除,不会引起二次污染。能为染料污染的清除提供一种高效便捷经济的工具。
兰州大学 2021-01-12
城市电磁环境监测公告点
本项目就是在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典型区域设立广谱的电磁环境监测点,对电磁环境进行实时监控,并通过显示牌显示给市民。这将十分有利于树立城市的形象,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本项目属世界首创,系由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完成。可根据各城市的不同特点和具体要求(如可为市民提供小型电器的电磁辐射自助检测等)进行再设计。监测点可设在城市的闹市区、居民区、电磁污染高疑区等市民关注度比较集中的地区。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7 8 9
  • ...
  • 277 27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