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光谱检测技术
研究团队十余年来致力于光谱检测与分析领域,研发了数件产品,持有多项发明专利,发表了多篇高水平论文。例如, 1)采用紫外-可见光谱技术实现了水质COD和浊度的在线监测。自主开发了浸没式、小型化、一体化的采样分析的探头,直径仅50 mm,能耗低,可在野外无人值守环境工作。2)采用红外光谱技术实现水体CO2含量的在线监测,分辨率高,稳定性高。目前,探头正在三峡库区进行测试。3)建立一系列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效应的新型光学免疫检测方法,发展了相关纳米光学探针和微通道芯片器件,实现了血液、唾液等体外复杂环境中肿瘤标志物(包括循环肿瘤细胞、循环肿瘤DNA、肿瘤来源外泌体表面受体分子及内含miRNA分子等)的高灵敏、高通量和快速检测。
上海理工大学 2023-05-09
化工环境实验装置
上海计呈教学设备主要生产产品有:化工原理实验装置系列、化工单元操作实训装置系列、化学工程、化工工艺实验装置系列.制药工程实验装置系列、环境工程实验装量系列、流体力学实验转置系列、热工类实验装置系列等9个类型
上海计呈教学设备有限公司 2025-05-24
恶劣成像环境下图像目标检测、识别与跟踪系统
一、项目简介 项目旨在解决现有目标检测、识别和跟踪系统易受雨天、雾天、沙尘、低光照、水下等恶劣成像环境的影响问题,使得相关目标检测、识别与跟踪系统可以全天候工作,最大程度克服相关视觉应用系统受天气和工作场景的影响的局限。 二、前期研究基础 课题组通过多年攻关,在相关核心技术方面有多项突破,提出多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针对恶劣成像环境下退化图像的质量提升方法。相关研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已在包括IEEE Trans.Image Processing, CVPR,ICCV等计算机视觉国际顶级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17篇。授权发明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1项。 三、应用技术成果 1)    雾天图像增强2)      水下图像增强 3)    雾天图像增强
厦门大学 2021-04-11
声振检测技术
成果描述:声振检测技术是基于声振传感器是检测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机械、石油化工、电气、航空航天等领域的故障检测。 该技术采用一种新型声振传感器,该传感器采用特殊技术加工而成,灵敏度远高于传统声发射传感器,声振传感器图片如图1所示。声振检测系统样机,如图2所示。 图1 声振传感器 图2 声振检测系统样机 技术指标: ? 采用振动及超声复合传感器(能同时拾取到振动及超声信号),对两种信号进行融合故障预警率; ? 信号带宽:5Hz~120KHz; ? 系统要求两个通道同步采样,采样率1MHz,采样精度16位; ? 具有良好的人机界面,具有对信号数据存储、分析、判断,并给出诊断结果及双通道信号(时域和频域)显示。 ? 工作温度:-20oC~100oC; ? 相对湿度:≤95%。 该技术可为旋转机械故障诊断、压力容器/管道的泄漏,电气设备的放电检测等提供一种更高效的检测手段,为设备的正常运行提供保证。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声振检测技术
声振检测技术是基于声振传感器是检测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机械、石油化工、电气、航空航天等领域的故障检测。该技术采用一种新型声振传感器,该传感器采用特殊技术加工而成,灵敏度远高于传统声发射传感器,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声振检测技术
成果简介: 声振检测技术是基于声振传感器是检测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机械、石油化工、电气、航空航天等领域的故障检测。 该技术采用一种新型声振传感器,该传感器采用特殊技术加工而成,灵敏度远高于传统声发射传感器,声振传感器图片如图1所示。声振检测系统样机,如图2所示。 技术指标: 采用振动及超声复合传感器(能同时拾取到振动及超声信号),对两种信号进行融合故障预警率; 信号带宽:5Hz~120KHz; 系统要求两个通道同步采样,采样率1MHz,采样精度16位; 具有良好的人机界面,具有对信号数据存储、分析、判断,并给出诊断结果及双通道信号(时域和频域)显示。 工作温度:-20oC~100oC; 相对湿度:≤95%。 该技术可为旋转机械故障诊断、压力容器/管道的泄漏,电气设备的放电检测等提供一种更高效的检测手段,为设备的正常运行提供保证。
电子科技大学 2017-10-23
基于电化学的水环境微量元素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基于电化学的水环境微量元素检测装置,包括主控制器、三电极体系、恒电位电路模块、信号调理模块以及显示屏,所述三电极体系包括工作电极辅助电极和参比电极,采用STM32单片机作为主控制器,完成信号的采集、处理、存储及显示;低噪声、高增益的运算放大器组成电压跟随器电路,并与辅助电极形成闭环负反馈调节系统,组成恒电位电路模块;信号调理模块包括弱电流信号放大电路、I/V转换电路,可调理工作电极输出的微弱电流信号并以0‑3.3V电压形式输入到主控制器。该微量元素检测装置方便携带,不受空间限制,使用便利,应用前景广阔。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3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
历代湘环人,吃苦吃亏,承前启后,筑梦生态,秉承“乐山乐水 笃学笃行”办学理念,传承“矢志不渝 艰难创业”学院精神,袭承“树木 树人 济世 济民”校训,持续培植旨在增强幸福感的“三爱三乐”和旨在增强责任感的“三用三为”校园文化。先后获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湖南省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湖南省文明单位、湖南省首批科普教育基地、湖南省首批职业教育黄炎培优秀学校、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硕士专业学位湖南唯一培养基地等盛誉。 校园地理。湘江宛如一条玉带,自南向北飘然而去。依源头而下,南岳七十二峰,如影相随。置身岣嵝,极目眺望,湘江之滨,毗邻一O七国道,耸立一所高等学府,谓称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她,依山傍水,交相辉映,建筑错落有致,参天大树环抱,古木成荫,名花斗艳,鸟语花香,有誉生态校园。 历史缘由。追根溯源,她的主校始于1903年10月8日创办修业学堂,历经湖南省私立修业高级农业职业学校、湖南省立修业农林专科学校,1951年3月与湖南大学农业学院合并组建湖南农学院,1975年10月创设衡阳分院,1987年4月改湖南林业高等专科学校,1999年6月改高等职业技术学院,2001年4月更现名,2004年6月原衡阳市卫生学校整体并入,有誉经世积淀。 生态特色。以生态为轴心,积淀成生态绿化技术及服务、生态养殖技术、生态建设队伍健康服务、生态宜居技术、生态产品经营管理和生态建设队伍健康技术特色专业群,设园林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医学院、生态宜居学院、商学院和医药技术学院,招生专业26个,全日制在校生近17000人,有誉稠人广众。 名师荟萃。专任教师中有教授及相应职称42人、副教授及相应职称238人、博士15人、硕士214人、博硕士研究生导师22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1名、省级学科带头人1名、省级专业带头人6名、省级青年骨干教师28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奖1人、全国林业教学名师1人、全国林业科技特派员3人、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名师4人、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选3人、湖南省青年科技奖1人、湖湘青年英才计划1人,有誉学儒群集。 成就卓著。培育桃李天下、七万有余、成才济济,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获省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13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3项,获第五届华夏高科技产业创新奖1项、省级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一等奖1项、省级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主持建设国家级基础能力提升建设专业2个、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优质共享资源课程1门、国家级网络课程1门、中央财政支持职业教育重点实训基地1个、部省级重点实习实训基地3个、省级精品专业2个、省级精品课程4门,主持完成国家级课题11项、部省级174项、地市级585项,出版学术著作和国家级规划教材370部,发表学术论文万余篇,主办《湖南生态科学学报》入选国家级核心期刊RCCSE,有誉硕果满枝。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
普通类招生代码:1366 中外合作办学招生代码:1465 海外本科直通车招生代码:1799 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于1956年,她坐落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联合国“人居奖”城市----扬州,总占地750亩,建筑面积26万平米,主校区位于扬州城南风景秀丽的高旻寺景区,校园建筑古雅,花草芬芳,绿树成荫。行走其间,移步换景,或见湖光潋滟,亦闻书声朗朗,云水相融,人文荟萃,呈天人合一之境。 学院秉承“自强不息,明德树人”的校训精神,坚持以“天人合一”、“面向人人”和“君子不器”的绿色教育理念,引领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工作,逐渐形成和凝练了绿色教育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特色。设有环境科学与工程、资源科学、园林园艺、医学、经济贸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外语、人文科学和基础课部等9个系部,现有在校生10000人。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有专任教师近400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100多人,“333工程”人才、“青蓝工程”骨干教师、市级以上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4名,杨叔子院士、宁津生院士、程顺和院士和著名古建筑学家阮仪三教授、美国南密西西比大学丁玖教授等专家学者担任我院名誉教授,并常来我院讲学。 近年来,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质量工程”成效显著,一批省部级教改试点专业、特色专业、省级以上精品课程、精品教材、省级教学团队和省级教学成果奖脱颖而出,拥有国家级职业技能鉴定站、省级重点高职实训基地、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5个,校内实训中心9个(实训分室189个),校外实训基地150个,图书馆藏书和期刊资料丰富,大学生创业园、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大学生艺术团等学生素质拓展资源完善。学院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 学院注重依托行业和企业,强化技能训练,重视实践磨练,校园文化活动多姿多彩,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生学风浓郁,技能扎实,综合素质高,在高级别的“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业计划竞赛、职业技能大赛、创意大赛以及职业生涯规划、实用英语口语和写作、大学生ITAT等大赛中屡获殊荣。近五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 学院实施开放办学战略,先后与美国、英国、爱尔兰、加拿大、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进行交流和项目合作,借鉴国外先进职教理念和模式,开发专业与课程。鼓励在校学生提高学历层次,“专转本”录取率居全省高职院校前列。学院与本科院校开通了“专接本”,学生在毕业前一年就可进入本科阶段学习,毕业后一年成绩合格能取得相应院校本科文凭。建立海外本科直通车专业3个,国际合作办学专业2个。 学院有完善的助学体系,承诺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辍学。国家和政府奖助学金额度大,受助面宽,多家企业在我院设立奖学金。所有在籍学生均享受扬州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校内普惠门诊,经济困难学生都可通过申请生源地助学贷款、学费减免、困难补助、勤工俭学等途径获得资助,完成学业。 半个世纪以来,学院面向区域经济,先后向生产、管理、服务一线输送了2万多名高等技术应用人才。目前,学院正凭借扬州悠远的历史积淀和醇厚的人文底蕴,以积极的姿态,加强内涵建设,努力把我院创建成特色鲜明、有较强影响力的高水平、示范型高职院校。 热忱欢迎有志学子报考我院。 ●主要荣誉 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优秀等次 ? 江苏省高校基层党组织考核工作优秀等次 ? 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 ? 全国心理健康教育优秀学校 ? 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高校 ? 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 江苏省平安校园、文明食堂、文明宿舍 ? 全国节水型先进高校、江苏节水型先进高校 ? 党委中心组学习先进集体 ? 江苏省五四红旗团委 江苏省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集体 ●学生风采 2009年 第五届全国ITAT教育工程就业技能大赛 三等奖 全国高职高专艺术毕业设计作品展 铜奖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 一等奖 第四届江苏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 一等奖 第七届江苏省室内装饰设计大赛 优秀奖 江苏省测量技能大赛 三等奖 江苏省第六届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比赛 优胜奖 2010年 全国大学生技能大赛 二等奖 全国高职高专英语写作大赛(总决赛)一等奖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 特等奖 江苏省第七届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比赛 一等奖 全国高职高专艺术毕业设计作品展 优秀奖 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测绘类专业技能大赛 团体优胜奖 全国软件技术比赛(总决赛)二等奖 “天华杯”全国电子设计大赛 优秀奖 江苏省第六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比赛 一等奖 首届全国高等职业测绘类专业技能大赛 三等奖 ●学院奖助学金 国家奖学金8000元/生?年 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生?年 国家助学金2000-4000元/生?年 扬州福彩助学金2000元/生?年 联环药业集团奖学金1000元/生?年 邗建集团奖学金1000-1500元/生?年 邗建集团助学金1000元/生?年 温商助学金2500元、生?年 扬州西园奖学金2000元/生?年 新伟锦江奖学金2000元/生?年
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
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于2004年经教育部备案、甘肃省政府批准成立,其前身是隶属于中国气象局的原国家重点中专兰州气象学校(始建于1951年)和隶属于甘肃省煤炭工业局的甘肃煤炭职工大学(始建于1984年)。学院是一所以气象、采矿、安全、地质、冶金、水利、测绘、信息、珠宝等专业群为主要特色的高等职业院校。建校以来,资环人艰苦奋斗,开拓进取,不断深化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办学体制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发展质量和效益创造了甘肃高职教育的“资环模式”,学院的办学历程成为甘肃高职教育敢为人先和艰苦创业的“一面旗帜”。 2011年,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2012年,被解放军总参谋部、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首批11所定向培养士官试点院校,被教育部确定为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2014年,荣获第四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2015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2016年,被甘肃省政府确定为“双一流”大学项目建设院校,被教育部认定为“国防教育特色学校”;2017年,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国家应急管理部(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确定为省部共建院校,被省教育厅确定为甘肃省优质高职院校项目建设单位。2018年,被教育部遴选为全国职业院校实习管理50强院校。 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学院秉承“艰苦奋斗·永不放弃”的办学精神,凝炼形成了“和谐教育”的办学理念、“品质至上”的校训、“求真务实”的校风、“立德树人”的教风和“知行合一”的学风。目前,正努力朝着建设充满活力、内涵丰富、设施完善、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具有良好示范效应的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的目标迈进,力争建成“和谐校园、绿色校园、人文校园、特色校园、创新校园、示范校园”。 设有安全工程系、地质工程系、气象系、机电工程系、水电工程系、信息工程系、冶金工程系、测绘与地理信息系、环境与化工系、民族工艺系、财经商贸系、基础部(体育艺术教学部)、安全监管监察学院、图文信息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处)等16个教学及附属单位,办公室、组织部、人事处、宣传部(统战部)、监察室、审计处、教务处(教师工作部)、招生工作处、就业工作处、计划财务处、科技处(校企合作办公室)、学生工作处(学生工作部)、团委、后勤管理处、基建处、保卫处、国有资产管理处(招投标管理办公室)、产业管理处、教学督导室、工会等19个党政群团机构。 学院以培养专业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为重点,建立起了一支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师德高尚、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其中省级教学名师5人,1名教师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2名教师被评为省级劳模,6名教师获省级园丁奖,1名教师获全省“三八”红旗手称号,7名教师获省级青年教师成才奖。专业课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在90%以上。2011年以来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7项、二等奖5项,2014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主持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1项。 学院主要面向全国气象、民航、煤炭、地质、安全、冶金、水利、化工、珠宝等行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学生就业主体单位为部队、国有大中型企业、大型民营企业和事业单位。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连续多年排名全省高职高专院校前茅,2012年被省政府表彰为全省就业先进工作单位,荣获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就业竞争力示范校称号。普通高职在校生13000余人,成人学历教育2000余人。 学院始终坚持社会服务导向,重视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近年来,学院不断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大力加强与政府职能部门以及行业企业合作,组建成立科技创新团队和协同创新中心,抢抓产业发展新机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和中小企业发展。现设有具备国家二级安全培训资质的安全监管监察学院,甘肃省中小微企业人才精准服务平台、甘肃省大学生海外就业服务中心、甘肃省人力资源市场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分市场、中国气象局干部培训学院甘肃分院、兴陇兰州牛肉拉面国际商学院、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国家高等职业院校专业骨干教师培训基地、国家安监总局宣教中心甘肃安全宣教培训基地、甘肃省公务员培训基地、甘肃省第八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等社会服务机构,每年为社会、企业提供各类专业培训10000余人次。 (数据截至2018年11月)
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806 80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