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食管修复再生材料的研发
2008年度全世界67亿人口新发食管癌48.2万例,发病率为7.0/10万 。由于国民饮食习惯,生活水平,健康意识等多方面因素及食管的特殊生理功能,中国食管相关疾病一直呈现持续高发状态。我国是世界食管癌的高发地区,食管癌患者占世界的 50 %,高发区发病率达32 ~48/ 10 万,每年死亡人数达23.8万人。其中,先天性食管闭锁、发育异常的发病率在新生儿中约为1/3000。胃食管返流症状人群发病率为8.97%,糜烂性食管炎的人群发病率1.92%,化学性烧伤导致的食管广泛性狭窄,食管息肉、瘘等。 据卫生部统计,全国每年需进行食管手术 的人群超过 2000万人 ,目前使用胃镜是诊治食管相关疾病首选方案。尤其对于早期诊断及治疗,内镜下粘膜剥离术由于创伤小,能完整剥离肿瘤,能保持食管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术后病人生活质量高,更是治疗食管疾病的优选方案。但是,早期食管癌ESD术后引起的溃疡、出血及狭窄的现象依然无法解决。 该项目制备的小肠粘膜下层(small intestinal submucosa, SIS) 材料,是一种含生物活性因子的天然材料,可有效去除细胞成分,保留较多生物活性因子,有效降低免疫原性,降低炎性反应,提高材料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组织特异性再生的特点,可以有效解决食管癌ESD术后溃疡、出血及狭窄的问题。具有可持续性研发能力的开放体系,可根据临床需求,持续性研发形成系列产品。未来可扩展到所有肌性组织器官修复再生材料的开发(如尿道,膀胱,胆道、子宫等),最大限度满足医疗需求,具有更为广阔的商业市场前景。
四川大学 2016-04-20
一种极紫外光照射下的光学表面污染与清洁模拟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极紫外光照射下的光学表面污染与清洁模拟装置,包括:氢原子发生器接口、电子枪、电子枪室、电子枪接口、曝光腔、冷却毛细管、试样台、试样台接口、气体引入设备、涡轮分子泵、前级泵、RGA、RGA 接口、插板阀、放气阀、电阻规以及隔断阀,氢原子发生器接口、电子枪接口、试样台接口以及 RGA 接口均为开启,且固接在曝光腔上,电子枪接口与试样台接口对称设置在曝光腔的两侧,使得电子枪与试样台处于一条水平线上,氢原子发生器接口设置于腔体上方,且与电子枪接口的轴线垂直,RGA 接口设置于实验装置的侧方。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燃煤电厂污染控制技术与优化一种采用白泥的双塔脱硫系统
成果介绍 成果名称:一种采用白泥的双塔脱硫系统 成果参与单位:华北电力大学 成果完成人:马双忱 知识产权情况:成果对应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11项,已形成完整知识产权体系 创新点 本团队主要从事燃煤污染控制,包括脱硫脱硝、碳减排、脱硫废水处理、高温高压水化学等技术开发与工艺优化研究,本科研团队瞄准电力行业环保需求,切实解决行业发展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在脱硫废水零排放、白泥脱硫、脱硝副产品硫酸氢铵控制、碳捕集、燃煤固废综合利用等领域开展创新研究,并将科研成果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不少成果已在生产中得以应用,促进了行业可持续发展。该成果在电力污染控制领域开展创新研究,以企业需求为导向,解决企业生产过程中面临的污染控制与节能减排方面技术难题。 应用案例 华电泸州电厂、国电南宁电厂白泥脱硫 华电渠东电厂ORP调控脱硫系统氧化风机 华电襄阳电厂ORP与氯离子调控脱硫系统运行优化 保定深能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与脱硫系统优化控制 获奖情况 2017年燃煤电厂典型环保工程运行绩效综合评价与应用获中国电力创新奖三等奖 2018年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群的建设与改革实践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021年燃煤电厂大气污染防治运行保障技术及应用获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22年燃煤机组脱硝提效及空预器防堵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获河南省电力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华北电力大学 2023-07-14
工业过程废热回收技术
工业企业有很多高温过程,生产过程完成后剩余大量的废热,如果加以回收利用,生产成本会大幅度下降。许多大型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设计或系统优化时已经考虑了生产废热的回收利用,但还有企业没有考虑废热的回收。随着废热回收技术的发展,原来被认为不能回收或不值得回收的热量已经可以经济地回收利用。 冶金生产可以回收的废热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高炉、加热炉、炼焦和自备电厂等,其他工业过程包括玻璃、陶瓷等热加工过程的炉窑、石油炼制过程废液。 北京科技大学的废热回收采用先进的无机传热元件将废热从废热介质中提取出来,然后倾注到废热回收介质中生产热水或蒸汽。   无机传热元件有以下特点: 传热能力强:热量在传热元件中以驻波形式传递,元件最远端具有最高的传热能力。 工作工质安全:根据在斯坦佛大学的测试,工质的辐射特性欲金属相同,对动物眼睛(兔)没有刺激作用;对老鼠进行强制灌食没有发现对笑消化系统的不良影响。 工作寿命长:传热元件内部有3层工作膜,靠近金属管壁的一层将工质隔离开来,实现致密保护,避免了金属的腐蚀。 由无机传热元件组成的环热装置具有功率大、体积小、操作简单和免维护等优点。废热回收装置直接安装在烟道或流体通道上,通常之在高度上有少量的提高。 一般废热介质(液态和气态)只要温度高于200℃就可以用来生产蒸汽,而温度在150℃~200℃之间 可以用来生产生活用热,低于150℃的热量虽然也能回收利用,但考虑到烟气中的腐蚀性气体会结露造成设备的腐蚀破坏,通常就不再回收利用。◆经济效益及市场分析 北京科技大学的无机传热传热技术已经在多种工业场合应用,在冶金企业中,已经在加热炉上应用,如坯材车间、轧钢车间等。按照经济效益分析,通常理论投资回收期在0.3年,考虑生产随市场波动等因素,实际工程的投资回收基本上不超过5个月。 以一台30000Nm3/h烟气量的废热回收装置为例。2003年11月签订合同后,装置加工40天完成,建筑安装15天完成,一次试车成功,运行半年节约燃料煤1500t,当地煤价格450元,此项节省67.5万元,生产蒸汽6570t,蒸汽价格90元/t,价值59.13万元。实际项目投资回收期不足3个月。 火力发电厂锅炉的排烟温度只要超过150℃就有回收价值。按照电站锅炉的经验数据,排烟温度每降低30℃,锅炉效率可能提高2%。而这2%的锅炉效率,对于一台300MW发电锅炉将意味着每年千万元的燃料费。如果是燃煤锅炉,还会因为降低煤耗而减轻锅炉磨损,延长锅炉寿命。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过程装备的能源高效利用
一、团队(专家)简介高秀峰,男,工学博士、副教授,2000 年 12 月获西安交通大学工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曾主持国际合作科研项目 3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 项、作为骨干成员参与国家 863 计划 3 项、主持省部级及企业横向科研课题 30 余项。参编手册、专著、教材共 6 部,累计撰写 100 余万字。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两项(№1、№3)、陕西省高校科学技术二等奖两项(№4、№5)、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三等奖一项(№1)。累计发表学术论文近 70 篇,其中SCI 和 EI 收录 20 余篇,累计获批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 20 余项,获 CNG 加气站压缩机科技成果鉴定一项(№1)。先后从事《过程流体机械》、《过程设备设计》、《密封技术》、《粉体工程》、《过程装备课程设计》等近 10 门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工作。擅长从事工程实践类研究项目与实际产品的研发,擅长从事科研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推广工作,主持研发的多项产品实现大规模产业化应用和市场推广。主要研究方向1) 过程流体机械:石油、化工、动力、制冷用各种容积式压缩机与流体输送泵,主要专长为往复式压缩机、涡旋式压缩机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0
改善甲醇精馏过程技术
国内甲醇精馏主塔塔底排放的废水一般含甲醇1%左右,有的生产厂达到 2%以上。这不仅损失宝贵的产品甲醇,更重要的是造成环境污染。以年产5万吨甲醇的生产厂为例,每年有1.2~l.3万吨废水排放,以含甲醇1%计,每年损失l20~l30吨甲醇。且由于精馏废水COD(化学耗氧量)值很高,增加了废水处理的负荷,也就是增加了生产成本。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磨削过程在线监测系统
磨削加工往往是机械加工的最后一道工序,磨削过程的工况直接影响到工件的最终质 量。磨削过程中两种典型的故障现象是磨削烧伤和砂轮磨钝,对其在线辨识问题过去曾进行 了大量研究,但用同一信号源对二者进行综合辨识的应用较少,主要原因之一是用于综合辨 识的信号源较难获得。本课题组通过多年研究,首创用磨屑流热辐射信号监测磨削过程,并 获得成功。 磨屑流是在加工过程中的磨屑和从砂轮上脱落的砂粒在离开磨削区至消失过程中所形 成的,它直接来源于磨削区和砂轮,起始温度即是磨屑在磨削区中的温度。由于磨削烧伤的 实质是磨削区温度过高引起的工件表面层金属相变,而砂轮的逐渐钝化又会引起磨削温度的 变化,从而引发磨削烧伤,故磨屑流热辐射信号同时载有磨削烧伤与砂轮磨钝的信息。并且, 无论何种工况(如含锌材料的少无火花磨削或大量磨削液磨削等)都会产生磨屑流热辐射信79 号。磨屑流热辐射信号可用红外传感器非接触检测,探测器安装简单,价格便宜,其输出信 号便于计算机二次分析。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4-13
卵子受精着床过程放大模型
XM-819A卵子受精着床过程放大模型   XM-819A卵子受精着床过程放大模型为子宫输卵管伞卵等的放大模型,子宫及一侧输卵管做剖面示受精卵裂胚泡形成植入过程。 尺寸:放大,47×17×5cm 材质:PVC材料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环境监测技术
研究团队在在线光电检测技术及仪器方面,主要采用光谱技术对水质进行监 测,具体包括:1)采用紫外-可见光谱技术实现了水质 COD 和浊度的在线监测。 自主开发了浸没式、小型化、一体化的采样分析的探头,探头直径仅 50 mm,能 耗低,可在野外无人值守的环境工作。该探头经过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的 测试,结果表明,该探头符合国家环保行业相关标准;2)采用红外光谱技术实 现水体 CO2 含量的在线监测,为水生生态环境的监测提供支撑。目前普遍采用的 CO2 含量监测方案多用于环境空气中 CO2 含量的监测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智能环境检测面板
了解更多产品详情,请与我们联系 180 6798 3675 公司官网:https://www.lierda.com
浙江利尔达客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6 27 28
  • ...
  • 396 39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