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综合
项目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DJ-ROOT3D植物根系生长
监测
系统
DJ-ROOT3D根系生长监测系统采用目前国际认可的微根窗技术,结合3D全景成像,一次性获取整个根管的剖面图像,掌握土壤中根系的生长动态,解决了目前市场上原位根系检测设备每个根管要多次扫描、分析时需要拼接带来的问题。
点将(上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02-01
XM-TMA诊断性刮宫
监测
考核指导模型
XM-TMA诊断性刮宫监测考核指导模型 功能特点: 1、诊断性刮宫监测考核指导模型采用优质材料制成,腹腔内有早期妊娠子宫,解剖位臵准确,皮肤柔软有弹性,手感逼真。 2、早期妊娠子宫内设有模拟病变,供操作者训练,可客观地评价操作者实施诊断性刮宫的质量是否达标。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地下水水位动态
监测
设备CTD-Diver
产品详细介绍CTD-Diver是一款以防腐蚀陶瓷为外壳的三参数自动记录仪,可以记录水位、温度、电导率,因而又称温盐深记录仪。如果你面临监测海水入侵,追踪注入地下的废水去向、观测地下水污染等问题,那么CTD-Diver就是你需要的一款仪器!CTD-Diver内部装有一个四电极的电导率传感器,可以测量 0~120 mS/cm之间的电导率。你可以用它来测量实际电导率,也可以测量25 ℃比电导率。当然,CTD-Diver在测量同时,也会帮你记录下水位和温度。CTD-Diver可存储48000组数据,若按每10分钟测量一次的设置使用,能容纳大约一年的监测数据。每次测量时,Diver都会记录下日期时间、水位、温度。CTD-Diver的外壳采用陶瓷制成,直径仅22mm。CTD-Diver可以使用事件激发法、平均值法、抽水试验法等多种方法测量压力和温度,并将数据保存在内置的存储介质中。CTD-Diver按压力量程提供以下三种型号:10 m、50 m和100 m.特点创新性的陶瓷外壳技术一个探头内置三种传感器电导率量程达120 mS/cm小巧的尺寸:∅22毫米,长度135毫米内置多种监测方式存储能力:48000组记录(一组记录包含时间,压力、温度、电导率)30个压力点的工厂校准流程,仪器更精确优势防腐蚀的水位计同时监测水位、温度、电导率绝大多数场地都可使用任何井孔中都能轻松放入可使用事件驱动法、平均值法、抽水试验法等多种监测方法,达到节约内存、存储更多数据的目的对于高频率长期监测来说,具有很高的性价比可靠、准确的数据应用领域咸水入侵监测农业水质监测污染场地修复监测获得电导率数据,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到其他水质指标(总溶解固体、高锰酸钾、硝酸盐、硫酸盐等)潮汐监测河口与湿地监测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监测含水层储存与回采项目地下水监测网的自动化地下水、地表水监测矿山开采(尾料监测、环境监测、边坡稳定性监测)卤水储存监测、废水回用监测
成都耀华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地下水水位动态
监测
设备TD-Diver
产品详细介绍全新的 TD Diver水位记录器是一款全新设计产品,其设计结合了超过 75 年的地下水监测经验以及当今市场最新的技术和部件。TD Diver基于经过验证的独创概念,是公认的最可靠的仪器,可用于自动测量和记录地下水位和温度。通过能够存储 72000 条测量值/参数的内部工作存储器,该仪器可提供充足容量来执行长达 2 年以上时间每隔 15 分钟的测量工作。针对每次测量,Diver登记数据和时间、地下水位和温度。关注长期可靠性和稳定性开发 TD Diver水位记录器时,对长期可靠性和稳定性的关注从未动摇。全新的 TD Diver水位记录器较其前代更重,所以您将会体验到在钻孔方面更为简易且顺畅的部署工作。通过添加更多的内存和处理器能力,改善了压力传感器的补偿和校准功能。从而使得 TD Diver水位记录器能够确保实现最佳线性、准确性和稳定性。TD Diver的优点等待数据检索的时间减少可选择您自己的数据记录方法、连续内存或固定长度的内存拥有 72000 条记录,您可在 2 年以上的时间执行每隔 15 分钟进行一次样本记录的操作更高效的电子产品可容纳 2 倍以上的样本,而不会损耗电池使用寿命重启Diver后,之前数据的备份仍可用;容纳 72000 条备份记录附加的外壳表面处理增强了耐腐蚀性容易与 SDI-12,Modbus 协议连接重量翻倍,更加容易部署Diver全新的 TD Diver和压力Diver可使用所有现有的Diver配件
成都耀华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天津大学研发“
环境
友好型”DNA生物塑料
近日,天津大学仰大勇教授团队联合中石油石化研究院成功研发新型DNA生物塑料,这种塑料原料来源丰富,生产、使用和回收处理全过程均与生态环境友好兼容,且可以低能耗无损回收,有望在部分应用领域替代石油基塑料。该成果已发表于领域权威期刊《美国化学会志》。
天津大学
2021-12-01
建筑
环境
空气流动设计及仿真技术
拥有一整套室内空气流动的模拟仿真技术以及通风空调系统内气溶胶污染物传播的模拟仿真技术,成果包括自主开发的三维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和室内污染预测软件,具体包括: (1)采用先进的模型和算法及环境评价指标; (2)可对建筑环境的各类参数以及气溶胶颗粒分布进行全面设计和仿真; (3)针对性地解决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典型流动和传热问题。根据设计与工艺要求,利用先进的计算模拟软件仿真模拟,解决当前建筑由于复杂化、大型化、多功能化、设计环境复杂所带来的设计难题。以计算模拟优化的方式,大幅度降低由于设计不合理所带来的各方面影响及经济损失,如建筑用能过大、舒适性难以保证、医疗环境内传染病控制不利、室内空气品质低下等问题。
清华大学
2021-04-11
恶劣成像
环境
下图像目标检测、识别与跟踪系统
一、项目简介 项目旨在解决现有目标检测、识别和跟踪系统易受雨天、雾天、沙尘、低光照、水下等恶劣成像环境的影响问题,使得相关目标检测、识别与跟踪系统可以全天候工作,最大程度克服相关视觉应用系统受天气和工作场景的影响的局限。 二、前期研究基础 课题组通过多年攻关,在相关核心技术方面有多项突破,提出多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针对恶劣成像环境下退化图像的质量提升方法。相关研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已在包括IEEE Trans.Image Processing, CVPR,ICCV等计算机视觉国际顶级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17篇。授权发明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1项。 三、应用技术成果 1) 雾天图像增强2) 水下图像增强 3) 雾天图像增强
厦门大学
2021-04-11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
环境
安全监控系统
针对森林火灾、建筑火灾、居家环境安全等当前关系到社会安全稳定的关键问题,在天津市中小企业与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的支持下,本项目在研究了当前消防报警系统的不足之处后,将多层次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引入到火灾与居家安全监测中来。构建了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分布式火灾与居家安全监测定位系统,研制分布式无线消防传感器数据传输网络,结合无线传感器网络协议的层次结构,研究数据采集和传输、组网、路由及定位算法,保证了系统的低功耗、实时性和稳定性。将系统实时监测的有关参数数据(例如温度、相对湿度、位置、入侵、煤气等)发送给监控中心进行分析处理,结合检测环境气象条件、地形条件、可燃物条件等多项参数,通过模糊数学算法融合处理传感器参数,采用人工智能的的方法设置各项参数适当的预警线。并与相应参数的预警线进行比对,判断是否具有火灾及其他危害发生的潜在危险,为有关部门采取相应的措施提供决策依据。本项目在森林防火、临时建筑消防监测、展会消防监测、学校宿舍与实验室消防监测以及居家安全等方面都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因此市场广大。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2021-04-10
野外
环境
3D打印维修保障系统
“野外环境3D打印维修保障系统”是针对野外环境条件装备应急抢修所研发的野外修复装备,系统包括零部件数据库软件、三维反求测量系统、金属激光3D打印系统及后处理模块等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0
矿山开采沉陷
环境
资源损害可视化评价系统
地下矿物资源(如煤炭)被采出后,开采区域周围岩体原始的应力平衡状态遭到破坏,使得应力重新分布并达到新的平衡,在此过程中,岩体和地表将产生移动和变形,这种现象称为“开采沉陷”。开采沉陷是典型的人类活动所诱发的环境灾害,导致矿区及其周边自然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破坏。因地下开采所引起或诱发的矿区建筑物损坏、地表沉陷、地表开裂以及山体滑坡、水资源枯竭等各种地质环境灾害,已经成为危害矿区人们生产和生活的主要灾害来源,给各矿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仅采煤塌陷就以 200 平方千米的速度逐年增加,这对矿区的自然环境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开采沉陷区的环境资源损害评价、环境保护及治理问题,直接关系到矿区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同时也关系到矿区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各大矿区正面临的严峻的问题。 基于此,多年来,团队广泛运用开采沉陷学、环境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等学科理论构建了一套科学、合理的开采沉陷区环境资源损害评价理论体系,结合矿区实际,本着灵活性、实用性的原则抽象出评价系统执行体系,并引入三维数据场及地理信息系统(GIS)可视化技术,开发了矿山开采沉陷环境资源损害可视化评价系统,实现了开采沉陷与环境资源损害评价一体化研究。研究成果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
青岛理工大学
2021-04-22
首页
上一页
1
2
...
35
36
37
...
84
8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