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用于持续高噪声环境的隔噪声耳机(耳罩)(产品)
成果简介:隔噪音耳机主要用于军用车辆、直升飞机、舰艇机舱和试验车间等持续高噪声环境且需要进行通话的场合。耳罩可以用于噪声环境恶略的实验室、车间及工矿企业。这种耳机即可与头盔做成一体,也可以配头环直接使用。隔噪声耳罩中加装扬声器,即为隔噪声耳机。隔噪音耳机的功能是消除噪声对人体的损伤;在噪声环境下通话清晰。隔噪音效果大于20dB。所研制的样机在航天医学研究所的抗噪声通话系统中用于航天员训练任务,已申报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项目来源:自行开发 技术领域:先进制造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煤矿与矿山企业噪声环境控制和治理(技术)
成果简介:该项目利用了振动理论、声学理论、振源识别与声源识别技术、振动与噪声监测与控制技术,可对各种类型的选煤(矿)厂、煤矿通风设备车间等场合振动噪声特性进行分析和评估,并经过声学布置与优化、减振降噪控制措施实施后,使煤矿与矿山企业噪声水平达到国家标准或优于国家标准。 项目来源:合作开发 技术领域:矿山工程、能源工程 应用范围:煤矿与矿山企业噪声环境设计及改造 技术水平:国内先进 现状及特点:建立了先进水平的设备振动噪声分析流程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环境适应药物红景天苷的微生物合成
已有样品/n首次实现利用葡萄糖为原料微生物高效合成红景天苷,在30升发酵罐,发酵60h,红景天苷产量可达10克/升,已初步建立了提取工艺。与化学合成法相比,微生物合成红景天苷具有反应条件温和、目标产物可以发酵大量生产的特点,红景天苷主要存在于发酵液中,提取工艺简单。红景天苷微生物合成技术,与传统生产方法相比,降低了生产成本和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从植物中提取的红景天苷成本3万元/公斤,化学合成红景天苷成本1万元/公斤。以目前的发酵水平10克/升计算,研究所技术生产的红景天苷预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1-01-12
特种车辆外形及内外人-机-环境设计(服务)
Ø该项技术主要针对特种车辆进行整体外形设计,内部各舱室的空间及布局设计,显示器和控制器设计,人机操作界面设计,座椅设计,舱室内部的色彩、内饰、材料、照明、通风、噪音等工作环境的设计等。并通过制作的1:1全尺寸木模型,全面、立体、形象地展示出设计方案,成为工程设计厂家样车研制的一个的实验平台,降低了研制成本,缩短了研制周期。后期经过不断优化和深入设计,主要是从管线规整、局部完善、细节设计、色彩规范、界面细化等方面,使特种车辆的人—机—环境系统的整体性能得以提升。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1-12
建筑环境空气流动设计及仿真技术
1 成果简介拥有一整套室内空气流动的模拟仿真技术以及通风空调系统内气溶胶污染物传播的模拟仿真技术,成果包括自主开发的三维计算流体力学力学软件和室内污染预测软件,具体包括: ( 1)采用先进的模型和算法和环境评价指标; ( 2)可对建筑环境的各类参数以及气溶胶颗粒分布进行全面设计和仿真; ( 3)针对性地解决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典型流动和传热问题。图 1 通风空调系统气溶胶污染物传播模拟软件 PROBE-PM2 应用说明根据设计与工艺要求,利用先进的计算模拟软件仿真模拟,解决当前建筑由于复杂化、大型化、多功能化、 设计环境复杂所带来的设计难题。以计算模拟优化的方式,大幅度降低由于设计不合理所带来的各方面影响及经济损失,如建筑用能过大、舒适性难以保证、医疗环境内传染病控制不利、室内空气品质低下等问题。 主要应用方向: ( 1)建筑(尤其是高大空间建筑如体育馆、剧场等)通风设计; ( 2) 工业和工艺环境内的通风(如工业通风、 各类洁净室、 传染性疾病通过空气传播的生物污染下的病房通风等)设计; ( 3)室内空气品质预测和设计; ( 4)建筑外环境设计(如住宅小区风环境设计、自然通风设计等); ( 5)各类特殊空间热、湿环境仿真和设计( 如列车、汽车等特殊空间); ( 6)各类建筑设备性能仿真和设计(如冷藏柜、蓄热罐等)。 示例工程:图 2 高大空间建筑环境设计图 3 医疗环境内传染病控制环境设计图 4 室内空气品质设计图 5 建筑外环境设计3 效益分析现状概况: ( 1)建筑趋于复杂化、大型化、多功能化,设计环境复杂,设计难度很大; ( 2)现有设计、分析手段相对滞后; ( 3)我国建筑建设项目处于高速发展期; ( 4)人民对建筑环境质量要求日益增高。 直接效益: ( 1)缩短设计周期; ( 2)大大节省设计费用; ( 3) 节省建筑能耗; ( 4)提高建筑环境质量; ( 5)改善居者生活质量,创造节能、健康、舒适的建筑环境。 经济效益: 投产后利润预测
清华大学 2021-04-13
非控环境下基于视频的人脸识别系统
本项目实现自然视觉监控环境下单/多人的人脸检测、跟踪及识别。系统能 实现单样本条件下,完成视频中所出现人物的身份判别,能应对自然监控环境下 的光照、姿态、表情变化及面部遮挡物的改变。目前,系统识别精度在千人库小 规模测试中达到 95%以上,识别速度为 25 帧/秒。系统主要特点在于: (1) 不同环境下的人脸特征点标记:以主动外观模型为基础,初始化后 经过一组级联回归器的数次迭代来优化标记点,最终得到足够精度的标记点。方 法能适应多姿态、多表情以及多种光照等自然环境下的人脸。 (2) 高效的有效人脸检测、跟踪及确认机制:在监控视频中,人脸在某 些帧会出现模糊、严重遮挡而使得脸部特征严重缺失,此时所捕捉到的人脸已不 适合进行识别。为此,通过建立高效的模糊及遮挡判别机制,自动抛弃原始检测 到的非人脸和非正常人脸,完成非连续帧多个人脸的有效跟踪。 (3) 鲁棒且具有区分度的人脸特征提取机制:考虑到校正后的人脸仍然 与原始样本人脸存在差距,从多个尺度从校正后的归一化人脸中提取不变性特征, 能适应多种环境改变,同时设计特征投影空间,进一步加强样本区分度。 (4) 高速有效的识别确认机制:为提高识别的准确性,建立视频识别序 列中正确识别确认机制,通过 voting 方式,删除序列中的误识别,保留正确识 别结果。 此外,为提高系统对人脸表情和眼镜等遮挡物的适应性,正在进行二次版本 的提升工作,目前已完成人脸表情归正以及遮挡物自动摘除的仿真,部分仿真结果
江南大学 2021-04-13
移动云计算环境数据主动防止泄漏关键技术
针对传统的信息安全领域老三件(防火墙、VPN、IDS)已无法满足移动互联网 环境、特别是移动云计算环境和云计算环境中的信息安全要求,在系统、全面地 分析了移动互联网环境、移动云计算环境和云计算环境中数据安全保护可能存在 的各种安全隐患之后,立足于“数据主动防止泄漏”的创新理念,认为“当对用 户数据和用户应用数据以密文形式进行存储、传输和访问时,能最大程度地保护 信息安全”。为此,项目组围绕这一理念系统地展开移动云计算环境下数据主动 防止泄漏的关键技术和技术实现架构的研究,围绕密文的存储、传输和访问针对 性地研发出动态透明加密技术、双向双因子认证技术、密文检索调度技术、基于 可信计算的密文存储技术,以及面向数据主动防止泄漏的支撑平台研发。支撑平 台通过在客户端与云端之间架构数据安全管理层,构筑防止数据泄漏的 3 层防御 体系,通过利用所研发的动态透明加密技术对所产生的敏感信息和重要文件实现 可选透明加密和强制透明加密,从而实现从源头上确保信息的安全性,实现“事前‘预防’”;通过利用所研发的双向双因子认证技术、密文的可信存储技术、密 文的透明调度和访问技术以及外发文件的安全控制管理技术,避免越权访问事件 和系统管理人员主动泄密事件的发生,实现“事中‘控制’”;通过综合利用审计 追踪技术,对访问日志、用户操作进行监控跟踪,实现“事后‘追踪’”,最终实 现数据主动防止泄漏的多级、立体化安全防御。这一技术架构能同时兼顾隐私保 护、防止信息泄密的技术要求。 创新要点: (1)动态透明加密技术。在传统强制透明加密技术基础上,实现了可选、动 态透明加密; (2)双向双因子认证技术。面向终端设备的物理特征,实现用户与终端、终 端与终端之间的多重双向认证; (3)密文检索技术; (4)面向云存储的可信程序操作文件备份技术; (5)通过研究创新、现有技术改进和综合应用多项信息安全技术构筑了一个 “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追踪”的多级、立体的数据主动防止泄漏安全防御 体系。 效益分析: 该技术适用于信息隐私保护和防止信息泄密的多数应用场合;适用于对传统 信息安全保护软件、信息安全软件产品的升级改造;适用于传统信息管理系统在 向云计算环境、移动互联网环境移植时,同样能保护信息全生命周期的安全。 应用情况: 全部或局部地通过与数家高科技公司合作,改造、升级了若干件软件产品, 为公司创造了一定规模的经济效益
江南大学 2021-04-13
一种重型机床环境温度解析建模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重型机床车间环境温度解析建模方法,其结合时间序列分析,傅立叶级数分解方法,将实测的环境温度用傅立叶三角级数形式表达,获取环境温度的时间序列、波动频率、波动幅值、相位等信息,实时测量更新的温度数据和当前时间信号作为输入,实现温度的实时预测,代替实测温度用于热误差响应预测建模。本发明考虑了环境温度波动的周期性和非周期性,以及波动随季节和年度变化的特征,同时考虑了当前机床当前热状态既受当前环境温度影响又受历史温度状态影响的客观事实,有利于更准确地定量描述机床热变形误差的时滞响应特性,进而提高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异构内存环境下的缓存替换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异构内存环境下的缓存替换方法,其特征在 于,包括:在缓存行硬件结构中增加一位来源标志位,用于标记该缓 存行数据是来源于 DRAM 还是 PCM;在 CPU 中新增采样存储单元, 用于记录程序访存行为,记录数据重用距离信息;还包括采样方法、 等效位置计算方法和替换方法三个子方法,采样子方法用于对访问缓 存的行为进行采样统计,等效位置计算子方法用于计算等效位置,替 换子方法用于确定需要被替换出去的缓存行。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环境感知和先进驾驶辅助功能开发与测试
智能网联汽车是汽车工业革新的一次重要机遇,也是当前先进技术和 生产力融合的产物。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SAE)则将智能汽车分为Level 0 - Level 5共6个等级,级别越高代表车辆的自动驾驶程度越高。当前L2级自动驾驶功能已经普遍配备在市场车型中。L3级自动驾驶在我国部分城市 开启试运营。L4级智能驾驶需要在感知层,决策层和控制层实现技术再升级。主要研究内容有轻量化车道检测模型G-NET、智能避障算法、ADAS算法、相机的逆透视技术、雷达算法面向自动驾驶的多模态融合认知框架
北京交通大学 2023-05-08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40 41 42
  • ...
  • 119 12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