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铱配合物声敏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铱配合物声敏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抗肿瘤声敏剂药物技术领域,本发明的铱配合物声敏剂具有两种结构,分别命名为Ir‑1,Ir‑2,并提供了两种结构的铱配合物声敏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原料易得,提纯便捷易操作,而且制备得到的铱配合物声敏剂具有优异的光物理性质,在小鼠乳腺瘤中展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有效抑制肿瘤的生长,具有优异的声动力治疗效果。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色素(染料)敏化复合薄膜太阳能电池
成果与项目的背景及主要用途: 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是目前各国研究的重点, 它具有清洁、不需要燃料、能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领域等优点。由于成本低,转化效率高,染料敏化纳米晶太阳能电池近年来成为纳米技术和光电转换材料研究领域的热点, 其发展可解决硅电池原材料紧缺的问题,具有很广阔的发展前景。二氧化钛广泛应用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的制备,但因 TiO2 薄膜结构缺陷的存在,不利于电子的传输,制约了光电转换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可通过制备 TiO2/ZnO 复合薄膜解决这一问题。采用天然色素(黑果枸杞色素和河湟红花黄色素)或染料对光阳极进行敏化处理可进一步降低成本,简化工艺流程。该项目成果具有成本低,生产工艺简单,生产过程中无污染等优点,比传统硅电池具有更为广泛的用途,可实现太阳能电池的轻量化、薄膜化,并易于设计成不同形状以满足不同使用环境的需要。 技术原理与工艺流程简介: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主要是由纳米晶半导体薄膜、染料敏化剂、氧化还原电解液、导电基底以及对电极等几部分组成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原理是源于光合作用的启发,其具体实现的方式是通过染料分子吸收太阳光中的光能,从而激发染料分子中的电子变成受激发的状态,通过与之复合的多孔薄膜传导出来。本项目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 TiO2/ZnO 复合薄膜,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主要制备过程如下: 技术水平及专利与获奖情况:实验室成熟阶段 应用前景分析及效益预测: 生产成本较低,仅为硅太阳能的 1/5~1/10,且使用寿命较长,如进一步提高光电转换效率,可逐步取代硅太阳能电池。 应用领域:太阳能发电站、电子设备、太阳能建筑等,逐步取代硅太阳能电池
天津大学 2021-04-11
铜-环三磷腈六羧酸衍生物配位框架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铜-环三磷腈六羧酸衍生物配位框架材料、以及制备方法与应用,该配位框架材料采用包括铜离子和配体L在内的原料反应形成,其中所述配体L为六-(4-羧酸苯氧基)环三磷腈,其化学式为C42H30O18N3P3;此外,该配位框架材料为三维框架材料,并且具有一维直线形孔道。本发明通过对配位框架材料的组成及结构、制备方法中的各种参数等进行改进,能够获得结构有序的铜-环三磷腈六羧酸衍生物配位框架材料,并且该系列材料的制备方法能够有效的保证反应产率,便于实用应用。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0
铜-环三磷腈六羧酸衍生物配位框架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铜-环三磷腈六羧酸衍生物配位框架材料、以 及制备方法与应用,该配位框架材料采用包括铜离子和配体 L 在内的 原料反应形成,其中所述配体 L 为六-(4-羧酸苯氧基)环三磷腈,其化 学式为 C42H30O18N3P3;此外,该配位框架材料为三维框架材料,并 且具有一维直线形孔道。本发明通过对配位框架材料的组成及结构、 制备方法中的各种参数等进行改进,能够获得结构有序的铜-环三磷腈 六羧酸衍生物配位框架材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1-12
邢伟教授团队在团簇催化和稠环芳烃电极材料等方面取得系列进展
受益于自优化配体效应和原子精度结构,Pt团簇基电催化剂表现出高质量活性、优异稳定性和抗CO毒化能力。理论计算证实,增强的电催化性能归因于三苯基膦配体的双重效应,它不仅可以调节原子级精确Pt团簇的形成,还可以改变Pt原子的d带中心,从而有利于获得*H、*OH 和 CO等中间体的良好吸附动力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22-05-31
催化苯乙烯环氧化制备环氧苯乙烷的新型催化剂
环氧苯乙烷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中间体被广泛应用于化工与医 药生产等众多领域,传统的制备方法——卤醇法在生产过程中环境污 染严重、对原料的利用率不高,导致生产成本居高不下。随着整个社 会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绿色化学日益受到重视。在催化苯乙烯环氧 化反应的研究过程中,开发高效、低污染、低能耗、环境友好的催化 剂一直是研究的主要方向。虽然在许多研究人员的不懈努力下,催化 剂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是现有的催化剂还存在着一些缺陷, 新型高效催化剂的研发仍然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我们发现将普鲁 士蓝类配合物用
兰州大学 2021-04-14
气井气/煤层气/闪蒸气增压回收技术与装备
已在玉门油田试用,用于伴生气回收,试用结果表明该机组运行稳定可靠、 能实现无人值守,且对井口压力的波动适应性好。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天然气汽车加气站系列成套压缩机组
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是21世纪人类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寻求清洁替代能源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尤其是汽车燃料替代。天然气作为汽油替代燃料已经表现出了经济、环境等各方面的明显综合优势,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正处于迅速发展阶段。国内近年迅速发展的汽车工业、世界能源结构的调整、西气东输工程的顺利进行都在极大地推动着汽车燃料向天然气的转换。天然气在汽车中以200个大气压的高压状态储存,因而其充装需要在专门的加气站进行,并需要远比加油机复杂得多的专门设备,这些设备中最核心的装置是天然气压缩机组,它几乎占据了加气站设备投资的一半,这决定了其生产利润的可观性,因而这一产业近年迅速崛起。加气站压缩机也称CNG压缩机,根据使用场合及天然气来源的不同有母站压缩机、常规站压缩机、子站压缩机三种型式。这种设备属于机电一体化成套机组,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和生产技术难度,同时也具有较高的生产利润率。国内已有几个厂家已介入了CNG成套机组的生产,国外产品也正涌入中国市场。目前该产品生产的毛利率仍然较高,市场需求量也正大幅度提升,产品生产组织的条件和投资不大,因而是一个良好的进入楔机,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本项目始于1995年,获2007年度国家863计划立项,所研发的产品和技术的主要创新性和领先性在于:①我们持有相关技术的多项自主知识产权专利,在国内最早开始从事相关技术研究和产业推广工作,具有丰富的研究成果和产业化推广经验;②我们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曾为国内多家企业开发过各种规格的母站、常规站、子站CNG压缩机产品,目前国内市场在售的许多国产CNG压缩机产品都是我们主持开发或协助开发的,部分产品已经出口国外数十台套;③我们具有敦实的基础性研究成果,著有国内唯一的《CNG压缩机及其设备》科研专著;④我们的研究水平居于国际前列,基于国家863计划研发的“大型CNG母子站成套压缩机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产品已经被产业化实施,并服务于中石油、中石化等大型天然气发展机构。 目前国内天然气汽车的普遍应用仍只局限于西安、成都、乌市等西部地区和城市,随着西气东输工程的进行,以及东海油气田的探明,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将迅速开始天然气汽车技术的发展。加气站建设是燃气汽车发展的基础性设施,所以未来5~10年将会是一个加气站设备产品需求的高峰期,预计2010年前的国内市场需求至少在1000套。十年前的天然气汽车及加气站装备主要靠国外引进,近五年来相关技术和全部装置已经完全实现了国产化,技术研发、产品生产、零部件配套、相应工程设计和安装调试等国内均可解决,市场介入时机成熟。CNG压缩机组属于大型成套设备,订单式单件生产,属典型的机械制造业,目前产品生产的毛利率约在40%,效益比较可观。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垃圾填埋气净化提纯制备车用天然气技术
我国现有规模化的垃圾填埋场一千座以上,可利用的垃圾填埋气资源巨大,已现有的垃圾填埋气利用方式主要是发电并网,适用于在规模较大的填埋场中应用,随着天然气价格的逐步升高,将填埋气净化制备车用天然气燃料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南京大学的垃圾填埋气净化提纯制备车用天然气技术将抽采出的填埋气:CH4、CO2、 O2、N2、H2O、H2S、NH3进行脱硫、脱碳、脱氧、脱水净化处理,获得天然气和汽车用压缩天然气。南京大学此技术已开展了中试研究,基本具备了产品转化与推广应用条件。研发技术还可在沼气、煤层气净化
南京大学 2021-04-14
“超轻质复合材料CNG气瓶技术及生产线”(4~5)万只/年
成果描述:项目于2012年国家立项(教育部)作为创新创业计划,并资助十万元;同年七月荣获大学生科技“挑战杯”四川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一等奖;十一月国家科技部组织在上海参加“首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 获得全国百强 ”奖;年底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四项专利权。 该项目是四川大学自主开发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和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环保型高科技节能产品。“超轻质复合材料CNG气瓶技术”研制团队的部分成员是唯一参加建设、生产过几年轻质复合材料CNG气瓶的团队;该项目是针对目前为减少城市污染而大力发展的压缩天然气汽车研制的一种高科技配套关键产品-气瓶,属于高性能复合材料产品。这类气瓶是融各类内衬的密封性和复合材料的可设计性,高强度,轻重量的特点为一体,大幅度减轻了气瓶重量,又保证承压能力以及使用期间的疲劳寿命;国际上只有少数工业发达国家才具有研究开发生产能力。 全塑料复合材料气瓶已经过广泛的设计、试验和现场的使用试验结果也已证实;这种容器设计可以在汽车运行的环境和条件下安全地工作。全塑料复合材料气瓶是安全的,耐疲劳的,其重量轻和价格之间是相匹配的;目前,这类气瓶己得到世界上广泛的承认和接受,在许多领域内市场正在迅速增加,特别是在各类公共汽车上的应用,分外受到人们的重视和欢迎。这类超轻质复合材料气瓶不仅用于燃气汽车的燃料容器,而且还广泛用于消防,医院以及宇航,井下作业人员的呼吸器,今后将逐步全面替代原有的钢质气瓶和复合二代瓶,市场需求量很大,前景广阔。产品具有极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我国未来最具商业价值的项目,也是国际上正在研究和发展的一类重要高技术产品。 项目采用高密度塑料作内胆,并用计算机控制实现自动化生产;配有调整气瓶成型轨迹和控制机械性能的全套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可生产多种规格与品种的产品;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稳定,技术成熟可靠;该技术是一个综合应用专利技术和专项技术,建成后的装备及生产技术达到或超过国际先进水平。发展燃气汽车的关键设备就是装天然气的气瓶;气瓶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燃气汽车运行的安全与成本高低。 目前,国内尚无企业涉足,市场无此类超轻质复合材料CNG气瓶销售;而国外这类轻质复合材料CNG气瓶卖价(1~2)万元/只,价格非常昂贵。国内投资一条生产线仅需2400万元专用和辅助设备,厂房3000㎡,产值2.5~4 亿元,利税2~2.6亿元。超轻质复合材料CNG气瓶(CNG4)样品在四川大学产业科研院里展出,欢迎参观咨询;市场前景分析:该产品用于储存天然气、煤气、石油液化气、氧气、氢气等各种气体的储存;广泛用汽车工业、船、潜水、消防、医药、民用、国防、航空、航天等领域,还可出口国外;主要用于汽车工业集团为新生产汽车配备原装气瓶及城市原有公共汽车和出租汽车的气瓶改装。 超轻质复合材料CNG气瓶的性能指标居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采用高强度高模量纤维;生产成本低,与国外气瓶相比有很强的性能价格比优势,产品的竞争优势明显;产品具有极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我国未来最具商业价值的项目,也是国际上正在研究和发展的一类重要高技术产品。 国际上只有少数发达国家才具有研究开发生产的能力。这类轻质复合材料气瓶不仅用于燃气汽车的燃料储存,而且还广泛用于消防、潜水、医疗、宇航、以及井下作业人员的呼吸器等等,市场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近年来,随着超轻质复合材料气瓶材料的成本降低,使得超轻质复合材料CNG气瓶在国内外备受青睐,尤其在轿车、大巴和公交车上的应用极具竞争力。 2014年11月我们调研了全国主要汽车制造集团总部,并与他们交流进行市场合作;如郑州宇通集团、第二汽车制造集团、中国重型汽车制造集团、四川客车集团、成都蜀都客车等公司,并与他们进行了交流;通过交流进行市场合作,我们将根据他们生产的汽车空间来设计气瓶的容量和尺寸大小,我们再按这些汽车制造厂的要求进行设计、生产,满足用户的要求;他们都表示产品出来后将优先选用这类气瓶; 我们看到和了解到郑州宇通客车一辆大巴要安装十一个钢瓶,中国重型卡车一辆要安装十二个钢瓶,蜀都客车要安装六个以上二代或钢瓶,二汽集团的50万辆轿车和与重庆长安公司合作生产的50万辆面包车也都要安装CNG气瓶;了解到各种类汽车都是安装的钢瓶或复合二代瓶;船用的气瓶也是安装的钢瓶或复合二代气瓶。 通过全国主要汽车制造集团总部的调查和国家有关统计部门的资料介绍,国内每年需求气瓶量超过三百万支以上;根据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国外沿线六十多个国家的市场需求量将是很大的;可见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十分巨大,前景广阔。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超轻质复合材料CNG气瓶与钢制气瓶相比,超轻质复合材料CNG气瓶具有比强度高、重量轻(是钢瓶的1/5)、安全减震性好等优点,这类气瓶综合了复合材料的高比强度、可设计性以及内衬的良好气密性、优良的耐蚀性等诸多优点,使其达到高承压能力、高疲劳寿命、质轻、耐腐等优良性能的完美结合。超轻质复合材料CNG气瓶具有耐高压(25MPa),容积大(50L~400L),重量轻(同容积和同压力下,S玻纤气瓶为钢瓶重量的60%,碳纤气瓶为钢瓶重量的35%,高分子材料纤维气瓶为钢瓶重量的1/5),可有效减少动力损失;耐腐蚀性能好,因气瓶采用塑料内胆,天然气中的硫化氢气体和水分对内胆无腐蚀;安全性能高,因内胆无腐蚀,从根本上消除了气瓶爆炸诱因(硫化氢应力腐蚀);疲劳寿命长,产品经过循环15000次无泄漏,且玻璃钢耐侯性能比钢强,产品设计使用寿命为15年;可设计性强,可根据不同车型生产出不同规格,材质的气瓶,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抗冻及耐瞬时高温烧蚀;防爆性能好,使用安全可靠,危险性小等特点。 该CNG气瓶比强度高,可提高汽车的有效载荷,增加行驶里程。仅这一点就非传统材料的气瓶所能及。 破损安全性好,超轻质复合材料CNG气瓶中有大量的玻璃纤维,每平方厘米上的玻纤多至几万根。从力学观点上看,是典型的静不定系。当超轻质复合材料CNG气瓶万一超载并且少量纤维断裂时,其载荷会迅速重新分配在未破坏的纤维上,这在短期乃至相当一段时间内不致使构件丧失承载能力。如枪击试验,在距气瓶50m 处,分别以7.62mm、12.7mm高射机枪、53式冲锋枪、1.7mm穿甲燃烧弹、30m全爆弹对充满高压气体的复合材料CNG气瓶进行实弹射击。实弹射击时,容器被击中后,瞬间起火,片刻自熄。高压气体从弹孔喷出,引起气瓶弹跳、窜动,甚至飞出几十米外。但子弹孔无扩孔现象,仅比子弹略大,无碎片。复合材料CNG气瓶本身对周围的破坏力仅是瓶体的撞击力,这可通过以合适夹具固定气瓶予以避免。不言而喻,钢气瓶爆破杀伤力就大得多了。 减振性好,超轻质复合材料CNG气瓶中的纤维与基体界面具有吸振能力,故震动阻尼甚高,抗声振疲劳性亦佳。对超轻质复合材料CNG气瓶进行常温爆破、高低温爆破、温度交变试验、疲劳试验、荷载振动试验、荷载坠落、湿强度试验、长期充气储存试验,试验结果与气瓶多年在不同环境下使用的情况是令人满意的。
四川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9 10 11
  • ...
  • 244 24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