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隧道环向排水结构
本发明涉及的一种隧道环向排水结构。针对目前设置在隧道初期支护中的环向排水管,因隧道支护结构施工等因素,会导致的排水管的挤压变形,此种现象会导致隧道环向排水不通畅的问题,公开了一种隧道环向排水结构,从外层的围岩层向内,依次设置初期支护层、易腐蚀吸水透水层和二次衬砌层,易腐蚀吸水透水层两端通过横向泄水管连接到侧沟上,在易腐蚀吸水透水层腐蚀的过程中,可利用易腐蚀吸水透水层的吸水性及透水性,满足较小水量的排水;当腐蚀完成后,便会形成自然的排水通道,有效地解决了排水管因挤压变形而堵塞的弊端。
西南交通大学 2016-10-14
环已基烷氧基硅烷的制备方法
技术内容和用途 :本专利技术主要是合成环已基烷氧基硅烷,其中一 个极其重要产品为甲基环已基二甲氧基硅烷,是一种重要的有机硅中间 体,也是一种用途广泛的硅烷偶联剂。它除可以有烷氧基硅烷偶联剂的一 般特性,广泛用在涂料、橡胶、塑料、树脂和粘接剂等方面,在石油化工 行业又是一种重要的电子型助剂, 用来提高聚丙烯等浓度。 国内市场巨大。 国外市场依赖产品质量和价格优势,也有竞争力。 工艺流程及特点 :利用环己烯
南昌大学 2021-04-14
环链式电动葫芦系列产品
成果概况 环链式电动葫芦项目成果选用轻质小功率三相(或单相)异步电动机为动力机,采用特 殊的摆线针轮传动与少齿数渐开线直齿齿轮传动技术,研制的一种低速、大吨位(可达 10 吨)的系列起重机械产品。 主要特点 该系列产品具有如下特点: 1.传动路线短,减速比大,传动效率高; 2.传动系逆向自锁,无须选用带制动器的起重电动机或者使用专门的制动器; 3.同轴式结构设计,体积小,自重轻,起吊重量大; 4.操作方便省力,节约能源,无污染物排放,绿色环保。 技术参数 型 号 DHL10-35 DHL5-70 DHL10-18 DHL5-35 起吊重量(吨) 10.0 5.0 10.0 5.0 标准起吊高度(米) 3.0 3.0 3.0 3.0 试验载荷(吨) 15.0 7.5 15.0 7.5 两钩最小距离(毫米) 700 600 700 600 电机功率(千瓦) 1.1 1.1 0.8 0.8 起重链行数 4 2 4 2 起重链条圆钢直径(毫米) 10 10 10 10 市场前景 环链式电动葫芦以电动机为动力装置,操 作省力、起吊速度快、起吊重量大,安全环保。 可广泛应用于工厂、矿山、建筑工地、仓库、 码头、农村等安装机械和调运货物,市场需求 广阔。 具有起重机械生产资质的大中小型企 业、乡镇企业、个体企业均可接产。无需特 殊设备投入,投资规模小、建设周期短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4-13
生物法制备环磷腺苷及其应用
环磷酸腺苷(cAMP)为蛋白激酶致活剂,作为细胞内的第二信使有着广泛的生理作用,对糖、脂肪代谢、核酸、蛋白质的合成调节等起着重要的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肌炎及心源性休克。它也可作为药物中间体制备二丁酰环磷腺苷和环磷腺苷葡甲胺,发挥更有效的生理及药理作用。cAMP还可用于畜禽食品添加剂,在离体条件下模拟生长激素的作用,促进畜禽生长,增加优质禽产品产量。通过筛选获得了cAMP的高产菌株,利用离子束诱变技术对菌株进行改造,结合代谢调控手段,进一步提高cAMP的产量,由此可产生数亿直接经济效益。相比化学合成法,可大幅度降低原料成本原料成本和能量消耗。本产品的发展有利于带动我国相关产业如医药、食品添加剂产业的繁荣发展,产生间接经济效益达数十亿。 生产规模及设备投资:发酵罐、离交柱、结晶釜,总投资1000万 经济效益估算:年销售额4000万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离心铸造生产镁合金大型环件
镁合金是目前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它具有低密度、高比强度、良好的 导电、导热和铸造性能等优点,因此在汽车、仪表以及航空航天等领域有着较 为广阔的应用前景,被称为21世纪的绿色环保结构材料。然而,镁及大部分镁 合金都属于密排六方结构金属,常温下塑性变形能力较差。因此,近几十年,板、 带、棒等变形镁合金产品主要是由普通半连续铸造镁合金方坯或板坯经热加工变 形得到。因此,采用塑性变形方法生产大型镁合金环件在技术上受到一定的制约。 离心铸造是将液态金属浇入旋转的铸型里,在离心力作用下充型并凝固 成铸件的铸造方法。离心铸造已经在无缝钢管、铝合金轮毅的生产中有较为成 功的应用。本成果提供一种新型的离心铸造生产镁合金大型环件的方法,可制 备直径范围为1-5米、组织致密、性能优良的大型镁合金环件,解决了现有镁 合金大型环件制备工艺的不足,制备出组织致密、抗拉强度好的镁合金大型环件, 对镁合金的应用和镁合金离心铸造工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具有良好的开发前 景并具备较好的预期产业化效益。 本发明可根据目标产品,选用合适型号的离心机、熔炼炉、设计制备相应 模具以开展相应生产,无需高额投资。
重庆大学 2021-04-11
北京北极环影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北极环影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校园电视台与融媒体演播室、录音棚等高清视频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总部设在北京,在华中及西南地区设立了售后服务网点,业务覆盖除港澳台之外的所有省级行政区。 北极环影科技在数字音视频领域拥有多项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已通过ISO14001认证、ISO9001认证、软件企业认定、国家信息中心检测报告、3C产品认证。北极环影科技专注于视音频的研发与销售。我们致力于为用户创造有价值的产品与用户体验,这正是北极环影科技前行的动力,坚信品牌的力量,坚信客户的信赖。
北京北极环影科技有限公司 2021-01-15
北京中科环试仪器有限公司
 北京中科环试仪器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致力于试验仪器设备研发、生产、销售与一体的企业,公司位于交通便利、工业繁华的北京市大兴工业开发区。自成立以来认真精细地完善每一步检验程序,严格要求产品的每一步工艺流程,追求百分百的完美品质。依托企业自身的人才、技术、资金为科研、航天、电子、汽车、石油、化工、医疗、通讯、各大院校等企事业单位,提供符合GB、GJB、IEC、MIL、DIN等标准的各类试验设备及检测仪器,并可根据用户的需求设计制造各类非标专业性设备。      公司一贯坚持“以人为本,以科技为导向的原则”!用严格的管理手段及过硬的质量为广大客户提供最优质的产品,关心客户的切身利益,服务周到完善,为客户的发展提供可靠的支持。秉承“品牌彰显实力、品质铸造辉煌”的经营理念,一如既往地为广大新老客户提供最专业可靠的产品与服务,树立“中科环试”品牌!为方便广大客户能够及时提供全方面的的售前咨询、售后服务,公司在全国各大重点城市均设有办事处,真诚为您服务! 
北京中科环试仪器有限公司 2021-01-15
北极环影微课/慕课系统
  北极环影微课/慕课系统不需要大规模拍摄空间,用虚拟抠像技术,配合教师准备的数字教材,将教师人像结合在教学所需的场景,无论是电子板书、多媒体影片、教学简报、课程图片等,搭配自动录制控制系统,控制摄影机的开启、录制工作,全自动化,全智能化无人值守操作,一人独立完成教学视频的制作及剪辑。      功能特点      课件与画面深度融合,多种呈现方式      智能控制课程录制及保存,方便快捷      一人独立操作运行,无需专业学习培训      节省制作空间,不减制作效果      课件在线标注,步步留存      本地录制、网络直播同时触发操作   北京北极环影科技有限公司      服务热线:400-9966080
北京北极环影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胶原纤维固化单宁对水体中铀的吸附回收
成果描述:利用胶原纤维与单宁的反应特性,通过“共价交联技术”将单宁固化在胶原纤维上,得到胶原纤维固化材料。该项技术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021341745。 该吸附材料与一般的吸附材料不同,它为颗粒纤维状,吸附是在材料的表面进行的。因此,吸附和解吸速度很快。该吸附材料的吸附能力是普通吸附剂(如活性炭)的5-10倍,价格只略高于活性炭。 胶原纤维固化单宁对水体中的铀离子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其吸附容量达到120-200mg/g。特别是吸附后很容易解吸,解吸液中铀离子的浓度至少是原液的20倍以上。不仅如此,该吸附材料还可从模拟海水中提取铀,具有对铀的高选择性吸附能力,这是其它吸附材料无法比拟的。该吸附材料适合于固定床(吸附柱)操作。即将吸附材料放入吸附柱中,原料液自上而下流过吸附柱即可,由于吸附材料是颗粒纤维状,因此床层的阻力很小。当吸附达饱和后,通过解吸将吸附的铀回收,而吸附柱又可以再使用。每个吸附柱至少可重复使用20次,其吸附性能基本不变。中试应用试验表明,将该吸附材料用于含铀萃余废水的处理时,废水可达标排放,而回收的铀可重新用于核燃料生产中。市场前景分析:用于铀加工过程废水中铀的回收,稀土的分离和回收,有用金属的回收。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对铀的吸附容量达到120-200mg/g,至少可重复使用20次。能高效回收废水中的铀,废水达标排放,吸附剂可多次重复使用。使用安全,废弃吸附剂可完全焚烧处理。国际先进。
四川大学 2021-04-10
桥台回填轻质固化粉煤灰应用技术研究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5 16 17
  • ...
  • 127 12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