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酚醛树脂泡沫保温材料
目前,我国建筑外墙保温材料主要采用聚苯乙烯(PS)泡沫和聚氨酯(PU)泡沫。 由于 PS 和 PU 是易燃材料,且燃烧时会产生大量有毒烟气,由它们引发火灾事故时常发 生,已成为威胁人们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重大隐患,在一些工业发达的国家中己限制它们 使用。 酚醛(PF)树脂因具有耐热性好、阻燃性能优异、机械强度高、电绝缘性和耐高温 蠕变性能优良等,在电子电工、航空和航天等领域应用十分广泛。由酚醛树脂发泡而得 到的酚醛泡沫,与 PS 泡沫及 PU 泡沫相比,也具有耐热温度高、阻燃性能好、燃烧时低 烟低毒等优点,是 PU 泡沫和 PS 泡沫潜在的替代品。 我国建筑节能行业现已经形成使用聚苯乙烯泡沫为主年产 2000 亿外墙保温系统市 场,其中每年新竣工建筑 20 亿平米,同时约有 400 亿平米建筑存量,每年改造约 20 亿 平米。若以酚醛树脂泡沫逐步取代聚苯乙烯泡沫和聚氨酯泡沫,市场前景广阔。 年产 10 万 m 3酚醛板生产线,项目投资约 500 万。 
同济大学 2021-04-11
耐火材料专用酚醛树脂
本成果生产的耐火材料专用酚醛树脂具有良好的工艺性能和稳定的产品质量,目前已经形成五大系列十多个品种,以满足不同耐火材料厂商对高档酚醛树脂的需求。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使树脂具有残碳量高,起强快,有利于克服缺边角和尺寸变形等缺陷,困料时间可根据季节和设备的需求而调整,热稳定性能优异。
济南大学 2021-04-22
超高交联树脂VOCs吸附缓冲技术
本项目在前期研发的基础上,针对废气间歇排放、浓度波动幅度大等化工废气最普遍、迫切的问题,通过设计最经济有效的缓冲装置来优化来调控复杂VOCs组分的浓度吸附缓冲过程,为RTO、低温等离子、光催化氧化等常见废气治理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围绕超高交联树脂常温下吸附脱附不同VOCs的负荷缓冲方式,以南京大学江宁环保技术创新研究院为成果转化平台,与相关VOCs治理公司合作开发具有普适性的VOCs吸附缓冲装备,并优化负荷缓冲预处理工艺的设计运行参数,为建立高效、经济、安全的工业VOCs缓冲调节
南京大学 2021-04-14
超高交联吸附树脂的制备技术
该技术是一种新型树脂的制备方法,适用在药物分离、食品脱色、蛋白提纯、有机物富集分离、燃油深度脱硫和有机工业废水的治理与资源化等领域。 与同行业同类试验产品相比,本技术制备的咪唑基修饰复合功能超高交联吸附树脂,兼备亲水性和亲油性,克服了一般的吸附树脂只能通过疏水作用吸附分离亲油性有机物以及常见的咪唑改性苯乙烯型大孔吸附树脂只能通过离子交换(配位)作用吸附分离亲水性有机物的缺点,具有吸附与离子交换的双重作用。随着国家对环保的越来越严格,该领域的树脂需求量有着巨大的市场前景。
南京大学 2021-04-14
3D 打印用光敏树脂
项目简介:  3D     打印技术被誉为是第三次工业革命。它改变了很多产品原有的复杂的成型工艺, 通过 3D 打印技术可以快速、精准、低成本的获得各种精心设计的工件。现有 3
西华大学 2021-04-14
光固化3D打印树脂
悬赏金额:10万元 需求领域:纳米材料、特种功能材料、精细化工、高分子复合材料 技术关键词:高精度、环保、低收缩应力、下沉式
广州优塑三维科技有限公司 2021-11-12
填充纳米/微米银线的导电树脂
本项目开发的高浓度的纳米/微米银线化学还原制备方法,实现了规模化制备,且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得到的产品如图所示(A纳米银线,B微米银线),这种产品可以作为导电填料应用到导电树脂中以加强各项电学和力学性能。在相同的导电指标下,银线填充量可以比银粉的填充量节省25%以上,力学指标也有不同程度提高。该技术节约了成本且提升了性能,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复旦大学 2021-01-12
聚丙烯酸酯原位聚合具有互穿网络结构的 聚氯乙烯复合树脂
1.项目开发的背景聚氯乙烯树脂(PVC)是五大通用塑料中仅次于聚乙烯的第二大品种,在我国,其产能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它已普遍应用于建筑、化工、电器仪表、日用品等各种领域。由于其综合性能好、价格低廉、用途广泛,在国民经济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但在加工应用中存在冲击强度低,耐热性和耐候性差等缺点。通常采用接枝共聚,共混等方法向PVC中添加高分子弹性体,使共混体系既可保持硬质PVC高模量,高刚性的特点,又可大大提高其缺口冲击强度,明显改善其低温冲击性能,开发高抗冲击耐热与耐候性优良的特种专用PVC一直是国内外研发的重点。聚丙烯酸酯原位聚合具有互穿网络结构的聚氯乙烯复合树脂是针对PVC树脂的缺口冲击强度低,共混改性时改性剂分散不均,易分相渗出,改性效率低而开发的高抗冲改性PVC专用树脂,其实质仍是橡胶增韧PVC树脂。它是以核-壳结构的聚丙烯酸酯弹性体为基质,与VC单体进行原位聚合后形成具有互穿网络结构的改性聚氯乙烯树脂。一般通过聚丙烯酸酯胶乳或聚丙烯酸酯粉粒存在下的VC水相悬浮或乳液聚合而制得。采用纳米级核-壳胶乳粒子原位聚合氯乙烯进行微观结构改性是聚氯乙烯树脂改性的第三代增韧技术,其优点在于改善宏观混合的不均匀性,质量良莠不齐,以及对共混加工条件依赖性强、加工工艺和配方复杂、增韧效率低、耐候性差等局限性,同时解决纯粹接枝共聚物大分子链流动性差、所制材料模量低,制品抗冲性能和刚性模量等不能同时兼顾的弊端。2、工业化放大生产2011年3月我校与河北盛华化工有限公司合作,自筹经费,进行了悬浮法聚丙烯酸酯原位聚合具有互穿网络结构的聚氯乙烯复合树脂的中试,并进行了大量中试试验研究。其研究工艺分三步,一是丙烯酸种子乳液的合成。二是悬浮法聚丙烯酸酯原位聚合具有互穿网络结构的聚氯乙烯复合树脂合成,三是复合树脂高速离心脱水,干燥。工业化试验之前共进行17批次种子乳液聚合,70批次原位悬浮聚合,并连续稳定生产50批。至2011年9月已成功完成聚丙烯酸酯原位聚合具有互穿网络结构的聚氯乙烯复合树脂中试试验,为进一步工业化放大生产试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试试验过程中解决了以下几个关键技术问题:(1)聚丙烯酸酯原位聚合具有互穿网络结构的聚氯乙烯复合树脂在加工后出现黑点问题;(2)冲击强度不高的问题;(3)颗粒形态问题;(4)分散体系与乳液体系共稳定性问题。2011年9月底实现13.5m3工业化装置试运行生产,至2011年12月完成工业化生产用种子乳液聚合40余批,原位聚合及干燥30余批,经过配方和工艺的进一步改进,共生产各项性能合格的聚丙烯酸酯原位聚合具有互穿网络结构的聚氯乙烯复合树脂60余吨,产品性能与技术经济指标完全达到了项目预期目标。3.本项目的技术成果与产品应用聚丙烯酸酯原位聚合具有互穿网络结构的聚氯乙烯复合树脂在河北盛华化工有限公司成功实现工业化,填补了国内聚丙烯酸酯原位聚合具有互穿网络结构的聚氯乙烯复合树脂产品的空白,增加了我国PVC新品种,对推动我国PVC市场从通用型转变到特种专用型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同时对我国高品质硬质PVC制品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该产品集抗冲、耐磨、耐老化、耐腐蚀、阻燃、绝缘性好等优异性能于一身,抗冲击性能尤其突出,其技术性能指标已达到并超过同等ACR含量下美国Rohm & Hass公司KM-355P改性PVC树脂的水平,作为高抗冲PVC-M管道专用料应用前景十分广阔。该产品的不断推广应用,将进一步促进管道工业、高品质建材行业和其它塑料制造业的发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聚丙烯酸酯原位聚合具有互穿网络结构的聚氯乙烯复合树脂成功实现工业化预示了国内PVC产品市场转变的一个良好开端,它将逐步推动我国PVC树脂产品向系列化、专业化的水平,相信经过几年或十几年时间的发展,我国的PVC树脂牌号就会像产能一样形成规模,改变目前以生产大批量的通用树脂为主,而许多PVC下游加工企业所需的PVC专用树脂主要依赖进口的不良局面,简化了加工工艺配方和过程,节约了能源消耗。本项目成功工业化产品有很多优点:  (1)在传统PVC悬浮树脂生产设备基础上,引入聚丙烯酸酯乳液,与VC单体进行原位悬浮聚合,形成了聚丙烯酸酯与PVC两相之间稳定的互穿网络结构,大幅度提高了聚氯乙烯的力学性能,为生产高品质的管材等高端产品奠定了材料结构基础;互穿网络结构材料微观结构的均匀性显著改善了新型复合树脂的缺口冲击韧性。同时,使用该专用树脂生产制品时无需添加其他增韧剂,与传统ACR或等效CPE共混改性PVC相比,原材料成本有所降低,简化了工艺流程,节约了能耗;(2)通过配方和工艺的调整,解决了聚丙烯酸酯乳液在悬浮聚合体系中分散的均匀性问题,实现连续工业化试生产,复合树脂质量稳定。同时建立了新型复合树脂的产品企业标准。(3)该复合树脂耐候性好,加工塑化时间短,不存在CPE-g-VC树脂加工时黄色指数变化明显的缺点,也不像EVA-g-VC树脂那样对加工温度敏感,使得PVC的加工性能得到改善;(4)该项目的成功实施为乳液与悬浮两大聚合方法之间协同关系找到了规律性认识,这对其它类似体系共聚物的制备研究具有积极的理论指导意义。公司质管处对产品粘数、热老化白度、筛余物、水份、鱼眼等指标进行了检测,作为高抗冲击专用料先后经过河北省分析测试研究中心、河北省氯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检测分析,其常温简支梁冲击强度大于30.0kJ/m2,-10℃时为大于8.0kJ/m2,比普通PVC制品高10倍。我们研制的聚丙烯酸酯原位聚合具有互穿网络结构的聚氯乙烯复合树脂经过张家口市盛华伟业管业有限公司,张家口市方盛塑业有限公司和河北汇泰塑业有限公司作为高抗冲专用料用于制作管材和板材制品性能均能达到并超过国家建材行业指标要求,而且产品流动性好、不需添加任何增韧剂和加工助剂,可大幅度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环境污染,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其中所生产的各规格管材按CT/T272-2008标准检测后,密度、二氯甲烷、落锤、维卡、回缩、液压六项指标全部合格。经过多家大型PVC加工企业的检测和应用试验为该产品市场定位和开拓应用新领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聚丙烯酸酯原位聚合具有互穿网络结构的聚氯乙烯复合树脂首先是作为高抗冲PVC-M管道专用料使用,另外还可用于其它方向的管道工业、高品质建材行业、汽车工业,以及电器仪表和工程塑料等应用领域。
河北工业大学 2021-04-13
水性涂料用树脂合成及其涂料研制
聚氨酯指大分子主链上含有许多氨基甲酸酯基的高分子化合物。它由二(或多)异氰酸酯与二(或多)元醇通过逐步聚合反应生成。聚氨酯是综合性能优秀的合成树脂之一。由于其合成单体品种多、配方调整余地大,可广泛用于涂料、黏合剂、泡沫塑料以及弹性体。 近年来,我们追踪BASF、Bayer、Rhodia、Henkel、ucb及AIR等公司的技术进展;而且,对国内的技术、生产现状也非常了解。 几年来,我们在水性树脂合成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1)建立了缩聚反应分子量控制的理论方法;(2)水性聚氨酯皮革涂饰剂合成;(3)单组分木器漆用水性丙烯酸-聚氨酯分子级杂化体的合成;(4)单组分木器漆用水性聚氨酯树脂、水性聚氨酯油的合成;(5)双单组分木器漆用水性聚氨酯树脂(羟基组分)的合成;(6)工业烤漆用水性聚酯及醇酸树脂合成;另外对水可分散多异氰酸酯的合成也进行了初步探索。
武汉工程大学 2021-04-11
功能性氟树脂生产技术
含氟材料是高分子材料中综合性能最优异的材料。聚四氟乙烯是典型代表,其具有突出的耐热性能、耐化学腐蚀性、耐候性、低摩擦性和低表面能等一系列杰出的性能,已成为许多领域和现代科技不可缺少的材料。我国PTFE的产能已达8万多吨,实际产量也超过5万多吨,但PTFE存在加工困难,耐应力开裂和抗蠕变性差等致命缺点,限制了其在工程塑料领域的应用。 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TFF)兼具PTFE的耐酸、耐碱、耐化学品、抗老化性能和PE可熔融加工的热塑特性。由于乙烯的引入大大提高了耐辐射性,其机械性能的改善更为突出,如韧性、硬度、冷流和蠕变都比PTFE和FEP好。其制件稳定性可与尼龙或聚甲醛媲美。与短纤维和碳纤共混,其机械强度可达或超过尼龙增强制品。特别是在强酸、强碱、强氧化剂等化学介质条件下,作为工程塑料应用更为突出。而且,ETFE熔融成形性优异,其成形物有着优异的阻燃性和耐化学性。总之,ETFE已经成为各种高科技产业中不可缺少的关键材料。 目前,普通ETFE材料,由于分子链刚性大,熔融粘度高,成型困难,而且成型产品存在内应力,加工和热分解温度相差小等问题。国外早期的专利已有研制改性的热塑性氟塑料ETFE树脂的报道,如美国Du Pont公司和西德 Hoedist 公司着手研制改性的热塑性氟塑料ETFE树脂。改性的ETFE树脂除具有通用ETFE树脂优良的性能外,还具有更好的透明性、熔体加工型和耐候性等,但涉及的核心技术一直未公开。上世纪60年代开始,国内有多家研究机构和公司开始跟踪国外ETFE材料生产技术,但由于未能掌握核心的合成技术和加工工艺,都没有获得大的进展,一直停留在实验室阶段,没有形成产业化。目前,ETFE产品还完全依赖进口,国内大型客机、大型运输机飞机和多种军事装备等重点国防军工项目需要大量ETFE材料而无法生产,而国外进口原料易受到国际国内形势的影响,供货渠道不稳定,远远不能满足国内经济发展的需求,严重制约着相关产业技术的更新换代和产业升级,急需性能优良的国内ETFE产品。本项目创新性地设计出新的ETFE树脂分子链结构,并通过第三单体、聚合溶剂、聚合技术的控制,已初步实现ETFE树脂的工业化生产。
济南大学 2021-04-2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7 8 9
  • ...
  • 122 12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