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名师大家东北行”系列活动 | “智”汇东北,赋能东北振兴(二)
活动聚焦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对接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邀请全国知名专家,走进企业、高校、中小学和乡村,开展科服企业行、科创高校行、科普校园行、乡村振兴行等,为区域发展提供强有力智力支持和实践指导。
高等教育博览会 2025-07-05
药用真菌抗肿瘤活性肽的真核异源表达及其制备
金针菇,又名构菌,是著名的药食两用真菌,火菇素是发现于金针菇中的 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真菌活性多肽。历经 20 多年基础研究,我们拥有火菇素 提取工艺专利,国内外首次建立了火菇素纯品及中间体检测技术,获得了火菇 素结晶。开展了体外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证明了火菇素抗肿瘤应用的前景良 好,同时开发了从金针菇中冷提火菇素,剩余残渣提取金针菇多糖,氨基酸营 养液的系列产品生产工艺。
山东大学 2021-04-13
基于同质块均值核类内协同表示的高光谱图像分类
该成果提出了一种基于同质块均值核类内协同表示分类方法。同质块均值核能够有效地为目标样本确定其邻域区域内的同质样本,并将目标样本和同质块内的样本与训练样本之间的相似度作为新的特征向量,在有效提高类别区分度和空间表征能力的同时,提升了特征生成的效率。其后在分类过程中,利用类内协同表示分类中的吉洪诺夫正则项加强测试样本和各个类别训练样本之间的相关性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分类效率。 主要技术指标 不同数据集下的训练样本与测试样本数与在该训练样本集数量下的分类结果表现参阅表 1。 (1)相比于传统分类器 SVM,OA 提高了约 15%;相比于 JCR 方法,OA 提高了约 2-4%。 (2)该成果无需使用 GPU 资源在保证精度的同时有效提升了分类的精度和效果,同时在较少训练样本条件下仍能得到较好的分类精度和分类效果。同时有效降低了离散错分样本的数量,改善了过平滑的分类效果。参见表 1 与图 1。 (3)同时该成果特征提取方法有效提高了特征提取效率,参见表 2。 表 1.PaviaU 大学数据的训练样本选取与分类结果 表 2. 不同窗口大小下的特征生成时间比较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3-04-19
一种利于模糊核估计的图像区域选择方法和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于模糊核估计的图像区域选择方法和系统,其中方法的实现包括:计算模糊图像中每一像素点的相对总变分值并得到其相对总变分映射图;设定阈值确定图像中每一像素点是否为边界像素点;再对模糊图像以及其相对总变分映射图进行采样,得到一系列图像块;最后统计每一图像块中边界像素点的数量并选择出有利于模糊核估计的图像区域。本发明有效解决了现有区域选择方法中存在的过于依赖操作者经验,效率低等问题,自动选择出有利于模糊核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中国科大高能核物理团队在超核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能核物理课题组与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LBNL)、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等单位合作,在RHIC-STAR 质心能量3 GeV和7.2 GeV的重离子打靶实验中实现了超氚核(H3L)与超氢-4核(H4L)寿命目前最精确的测量,并首次测量了3 GeV能量下这两种超核的产额。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2-06-02
活体成像核磁 小动物核磁共振成像仪
产品详细介绍产品简介:  MacroMR小动物核磁共振成像仪线圈最大口径为150mm,可用于大鼠、小鼠、兔子、小狗、小猫等小动物核磁共振成像研究。该活体小动物磁共振成像仪是一款功能强大,无损伤性的成像分析仪,帮助您了解实验对象体内结构及各组织对比信息。该设备使用永磁体,维护成本低,性能优越,适合于生命科学相关领域科研应用。技术指标:1、磁体类型:永磁体;2、磁场强度:0.3±0.05T,仪器主频率:12.8MHz;3、探头线圈直径:150mm;应用解决方案:1、头部肿瘤类动物模型研究2、头部血栓、脑梗等动物模型研究 3、肝部肿瘤、脂肪肝、其它肝部疾病研究 4、皮下肿瘤研究5、靶向药物(纳米生物材料、MRI造影剂)研究6、肿瘤研究7、心血管疾病研究8、基于磁共振造影剂的靶向研究9、病理研究,肥胖研究10、胚胎发育研究11、肾脏研12、磁共振造影剂研究应用案例一:小鼠皮下肿瘤造影成像应用案例二:150g大鼠头部多层成像应用案例二:磁共振造影剂研究注:仪器外观如有变动,以产品技术资料为准。
上海纽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自蔓延反应烧结氮化硅/氮化硼复相可加工陶瓷
北京科技大学特种陶瓷研究室开发出一种自蔓延反应烧结氮化硅/氮化硼复相可加工陶瓷材料,其应用前景极其广阔。 Si和N2合成Si3N4反应的绝热燃烧温度高,体积有所增加,生成棒状的b-Si3N4相相互交叉,提高了自蔓延反应烧结氮化硅多孔陶瓷的强度,但氮化硅加工性能差。h-BN陶瓷可加工性能好,但烧结性能差。本项目利用h-BN相在氮化硅陶瓷中形成弱界面,当加工时,弱界面上会形成微裂纹,并沿弱界面发生偏转,耗散裂纹扩展的能量使裂纹扩展终止;当载荷继续上升时,在下层的弱结合界面处将产生新的临界裂纹再扩展;如此反复,使裂纹成为跳跃式阶梯状扩展,断裂渐次发生而非瞬间脆断,使氮化硅/氮化硼多孔陶瓷材料具有了好的可加工性能。 本项目原料中采用了一定比例的Si粉,比完全以Si3N4粉为原料的普通烧结工艺节约了原料成本。产品的基本工艺为自蔓延高温合成(燃烧合成)工艺,在气体高压反应器中进行,烧结所需要的能量完全由原料自身放热提供,与其他制备方法(常压烧结、热压烧结、反应烧结)相比较,不需要高温烧结炉长时间烧结,大大节省了能源。本项目工艺简单,烧结速度快,效率高。可制作复杂形状一维,二维的大尺寸陶瓷材料。抗弯强度已做到188MPa,材料可加工性能优良。 已获中国发明专利《ZL 200610089013.6自蔓延反应烧结Si3N4/BN复相可加工陶瓷的方法》。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氧化镁模板协同氢氧化钾活化制备多孔炭材料的方法
简介:本发明公开一种氧化镁模板协同氢氧化钾活化制备多孔炭材料的方法,属于炭材料与微波化学技术领域。该方法是以煤沥青为碳源,纳米氧化镁为模板,氢氧化钾为活化剂,三者研磨后的混合物转移至刚玉坩埚中,置于微波反应器内进行一步微波加热活化,制得电化学电容器用多孔炭材料,所得多孔炭材料比表面积介于439-1394m2/g之间,总孔容介于0.23-0.94cm3/g之间,平均孔径介于1.95-3.36nm之间,非微孔孔容占总孔容的比例介于26.1-86.2%之间,多孔炭产率介于37.8-84.9%之间。本发明方法具有快速和节能的优点,制得的多孔炭作为电化学电容器电极材料,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优异的综合性能。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3
用于太阳能空调的板壳式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
高效、低成本太阳能空调的创新要点:1) 采用高效、紧凑的板壳式换热器组成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具有优良强化传热性能的波纹板传热元件采用不锈钢材料,其耐腐蚀性能优于铜管,且材料单价较低,批量生产时,因材料消耗少可使成本比目前的铜管方案降低40%左右。2) 采用双效与单效耦合蓄能运行的循环方案。采用中温型太阳能集热器产生0.6MPa的水蒸汽,白天日照时段采用双效循环运行并进行蓄热,而在其余时段利用蓄热按单效循环驱动制冷机运行。该方案不仅效率高,日平均当量制冷性能系数可达0.8~1左右,而且其单位体积蓄能罐的蓄能密度极大,可实现无需用辅助能源而完全靠太阳能进行昼夜空调。3) 建设太阳能空调和热水站综合系统,在居民住宅楼的屋顶布置太阳能集热器阵,建设全年供应全体住户生活热水的太阳能热水站和夏季供应顶一、二层住户空调冷水的综合系统;若结合地源水低温热源系统则可建设吸收式热泵系统用于冬季采暖。由于综合利用系统中集热器的投资费用被所有热水用户分摊,空调用户的投资可很快从节省的电费中得到回收,该综合系统可在目前的技术水平和能源价格下使太阳能空调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并为太阳能热水器的发展开拓了更大的空间。23kW(2万kcal/h) 用于太阳能空调的双效与单效耦合型板壳式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
东南大学 2021-04-10
壳寡糖及其衍生物作为抗 HIV-1 多肽药物载体的应用
艾滋病由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而引起。针对 HIV-1 的侵入、传染的机制 及其它一些可能抑制 HIV-1 的机理,我们已经获得抗 HIV-1 的 C22 和 M3 多肽等系列的 膜融合抑制剂。但是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在胃肠道给药过程中普遍存在如胃内酸解酶解、 胃肠道粘膜渗透性差、脂溶性差影响吸收等难点和缺点。 壳寡糖是利用壳聚糖为原料,通过生物工程技术降解制备获得的 2-20 个氨基葡萄 糖连接而成的低聚氨基葡萄糖。有增强免疫力、降低血脂血糖、防控癌细胞转移、抑制 细胞老化等重要作用。 本发明在于提供壳寡糖及其衍生物作为抗 HIV-1 多肽药物载体的应用。壳寡糖作为 多肽药物载体,可增加低吸收率的多肽药物的生物利用率;控制多肽药物的释放;减少 对胃肠粘膜的刺激;保持多肽药物在体内稳定性;提高药物的靶向性。 二、功能特点: 3、增加低吸收率的多肽药物的生物利用率。 4、控制多肽药物的释放;减少对胃肠粘膜的刺激。 5、保持多肽药物在体内稳定性;提高药物的靶向性。
同济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47 48 49
  • ...
  • 185 18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