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黑龙江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黑龙江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是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公办政法类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曾先后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校、部级重点学校和省级重点学校,被司法部授予集体一等功。学院是全国教育管理创新示范院校,并于2012年当选黑龙江省高职高专教育法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奠定了学院在全省法律类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的龙头地位,为进一步推进学院法律类专业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搭建了新的平台。 学院的人才培养方向主要是为司法行政系统培养人民警察和法律服务工作者。 学院面向全国招生,毕业生面向全国就业。 学院的办学指导思想是:稳步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大力发展在职继续教育,突出警官学院办学特色,提高警官学院办学水平;办学特色是:从严治警、从严治校,强化养成教育、强化素质教育;发展定位是:立足系统,服务社会;立足龙江,面向全国;特色立校、从严治校、人才强校、质量兴校;依托行业、服务行业、融入行业、引领行业;发展方向是:加强预备警察培养基地建设、在职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建设、司法行政理论研究基地建设。 学院地处高校集中的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交通便利,教学区、生活区、实验实训区布局科学合理,拥有综合配套的教学楼、实验实训楼、学生宿舍、办公楼共12座,有学术报告厅、教学录播系统、图书馆、室内体育馆、游泳馆、警体训练馆、实弹射击训练馆,还拥有刑事影像处理实训室、痕迹检验实训室、现场勘查实训室、罪犯个体心理咨询实训室、罪犯团体心理咨询实训室、罪犯心理测量实训室、监狱安全信息采集实训室、司法会计模拟实验室、司法会计电算化实验室、司法会计职场模拟实验室、司法信息技术专业综合实训室、司法信息采集实训室、司法信息技术实训室、办公自动化实训室、人民调解实务实训室、法律咨询实训室、社区矫正实训室、法律文书制作实训室和模拟法庭等现代化的教学基础设施。学院紧密结合专业实际,设有41个校内实验实训室和150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包括全省24个监狱、14个戒毒所,以及多家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司法鉴定机构等。学院设有黑龙江省内规模较大的汽车驾驶员培训学校。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215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92人,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90人,“双师”素质教师109人,校外行业、企业兼职教师111人,具有一支适应现代高等职业教育需要,思想素质、业务能力“双过硬”,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和职称结构比较合理的专兼结合的“双师素质型”教师队伍。 学院始终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相结合,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打造培养学生高素质、多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学院始终重视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强化学生养成教育,实施以“五化”(德政教育体系化、警容风纪标准化、警体训练常态化、学习生活制度化、内务卫生规范化)为内涵的学生警务化教育管理。 学院为有志升入大学本科层次继续学习和深造的学生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每年按省教育厅统一规定的报考比例推荐应届毕业生参加专升本考试,符合录取条件者可升入专业对应的省内本科院校学习,毕业时颁发全日制第一学历本科文凭,并授予相应学位。 学院是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批准的首批高职高专院校“专本衔接”考试的试点院校。学院与黑龙江大学联合举办本科自考助学班,专科生在校期间可同时参加自考本科学习和考试,考试合格可以获得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证书。参加学位考试外语合格者,同时可以获得本科学士学位。 学院在哈尔滨、北京、重庆、深圳、广州、大连等地建立了毕业生就业基地,每年负责安置一定比例的毕业生就业。 近年来学院建立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导师制,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引导学生就业实践,提供就业服务,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质量。师生之间一对一的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导师制的实施,塑造了省内高职院校独一无二的个性化培养和就业指导模式。
黑龙江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2021-02-01
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作为中国工人运动发源地的广东,工会事业蓬勃发展,广东省各级工会急需培养大批有文化、有素质的工会干部,1952年秋,还处于筹建时期的广东省总工会成立了广东省工会干部学校,1960年广东省工会干部学校被撤销,1963年广东省委批准建立广东省工青妇干部学校,1971年广东省革委会下令撤销省工青妇干校。直到1980年,广东省工会干部学校正式恢复,借用广东省总工会招待所作为办学场地办班。1986年,广州市天河区天平架校区建成投入使用,占地32亩,改变了“边筹建、边办班”状态,成为广东全省工会干部培训中心基地。 1993年,经过深入的调研和多方论证,广东省工会干部学校在其基础上创办了广东省第一所民办高等学校——南华工商学院,走上了长达22年的公有民办新体制办学的探索之路。干校与南华长期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承担工会干部培训和学历教育两种功能。1993年7月19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发文正式批准建立“民办南华工商学院”。2016年8月23日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办学性质由民办转为公办,2017年5月10日,教育部办公厅正式发文,公布通过2017年教育部备案的专科教育高等学校名单,同意学校转为公办院校并更名为“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 学校现有广州市天河区沙太路、黄埔区长洲岛、清远清城区职教基地三大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099亩,规划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学校总资产10.17亿元,图书馆馆藏文献共计92.57万册(其中纸质文献66.38万册(含图书、报刊合订本)、电子图书24.21万余种、光盘1.98万张),订购现刊393种、报纸82份。天河校区坐落于风景秀丽的广州市白云山麓,地处交通便利的广州市天平架沙太南路。黄埔校区处于广州市黄埔区长洲文化旅游风景区内,与广州大学城一桥相连。清远新校区坐落在有“广州后花园”之称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清远市清城区教育文化园内,校园占地995亩,校区依山傍水,空气清新;校园规划整齐,环境优美;建筑典雅、古朴、厚重;生活娱乐配套设施齐全。 干校培训是学校的重要任务,2004年学校培训各类型工会干部1034人次,2016年培训工会干部逾8000人次,2017年培训工会干部175期,首次破万人,达到13078人次,培训人数在全国工会干校名列前茅。自2009年始,学校全日制在校专科生突破1万人,多年来一直维持万人规模高校。现有专任教师近500人,多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等海内外名校,教师队伍结构良好、水平较高,拥有“广州地区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南粤优秀教师”、“全国职业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金教鞭奖”获得者教师多名,“双师型”教师144人。2004年以来,学院教师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60余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部级项目32项,厅局级项目48项,学会课题35项,横向课题56项,公开出版著作、教材88部,发表论文1896篇,2016年科技专利实现零的突破,2017年2项实用新型专利及2项外观专利。 学校现有6个二级学院和2个教学部,共有15个系,在专业结构上以商科为主,兼含工科,涵盖经济学、工学、法学、管理学等十大学科门类。截止2017年,学院拥有1个会计(注册会计师)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重点专业,1个报关与国际货运省级重点培育专业,2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项目,2个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项目、2个省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2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项目,1个省级教学团队立项项目,多个省级教学改革项目以及“金融管理与实务”“工商企业管理”“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商务英语”“计算机网络技术”“酒店管理”等品牌专业。 学校现招生范围覆盖全国17个省、自治区。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在广东省同类院校中位居前列。至今学校为国家输送了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术技能人才4万多名,毕业生大多数已成为广东省尤其是珠三角地区各行业的中坚力量,为各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省内外享有良好声誉。学校设“广东省总工会新生奖学金”,重点奖励就读南华的高分考生。2017年,南华录取分数线超过广东省普高本科分数线考生共35人,共71名学生受奖,奖金总额达到100万元。除“新生奖学金”,以及国家规定的国家奖助学金外,学校还设有省总工会奖学金,省总工会励志奖学金,省总工会助学金,劳模子女、残疾等特殊学生学费资助金等多项奖励和资助,每年奖助总额近1000万元。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有限公司、广州从化碧水湾温泉度假村有限公司、广州市东方宾馆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市伯顿饮食服务有限公司、广州桃花湖旅行集团分别与我院合作,开设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专业,为报读该些专业学生提供实习助学金。 学校结合职业教育特点与人才培养规律,围绕学生“专业发展、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创造性地提出并实施了“一线定位,博雅教育”的先进教育理念,取得了良好育人成果。在校生多次获“挑战杯”省赛特等奖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三等奖,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先行先试,在全省有重要影响力,中国(广东)大学生时装周连续两年安排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专场。截止2017年,学校先后与中信证劵、羊城晚报、华润万家、香格里拉等多家知名企业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50多个,先后与作为广东省的人民大会堂的白云国际会议中心等10家知名集团企业建立订单式培养、学院校园企业化、企业经营教学化、车间课堂化的合作办学关系。两个校企合作基地获得省高职教育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项目,两个实训基地获得省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立项建设项目。 学校积极推进国际化合作办学,2007年以来,学院与釜山外国语大学、东明大学、东国大学、新罗大学等韩国大学合作,施行“2+2”专本连读模式,截止2017年,输送到韩国大学就读的人数达到近600人,已成为广东省同类型院校韩语专业人才培养和韩国留学的重要基地。2014年,学院与泰国博仁大学正式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开设了东盟国际贸易专业方向,是广东省第一家与泰国建立合作关系的专业方向。2015年,学院商务日语专业开始运行2+1留学方式,学生可以以半工半读形式在日本留学1年。学校还与我国台湾地区兰阳技术学院、铭传大学、亚洲大学签订友好合作协议,互派交换生。 25年来,学校数易校名,几度迁徙,虽历经沧桑,却弦歌不辍。一代又一代南华人践行“求真务实、勤恳好学、健康和谐、儒雅自尊”的校训,筚路蓝缕,薪火相传,共同铸就了学校的发展与繁荣。未来学校将继续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广东、深入推行创新强校建设规划(2016-2020))、创新强校工程533提升计划(2017-2021),巩固传统商科优势,优化专业结构,集中资源培育工科新增长点,着力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将干校打造成全国工会系统一流干校,将南华打造成“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综合型、示范性高职名校”,成为南方高职教育排头兵。(更新日期:2018年1月25日)
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 2021-02-01
河南对外经济贸易职业学院
河南省外贸学校创建于1965年,是河南省商务厅所属的公办学校,国家级重点中专,河南省中等职业教育特色学校,河南省普通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电子商务培训基地。学校新老校区占地400余亩,老校区座落于教育氛围浓郁的郑州市文化路北段,毗邻郑州大学工学院、河南农业大学、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与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南校区)、河南警察学院(南校区)、河南省实验中学、郑州市第九高级中学相邻。学校现有正式在编教职工146人,其中正高级讲师1人,副高级讲师28人,讲师47人,助理讲师28人。所有专职教师均为普通高等院校本科或硕士研究生学历,学校教学设施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学校设有国际经济贸易、商务英语、财会与服务贸易、基础和德育5个专业教研室,办学涉及电子商务、国际商务、会计电算化、商务英语、物流服务与管理、旅游服务与管理、计算机平面设计、无人机操控、汽车、美容美体等多个专业。建校50年来,累计为社会输送外经贸人才4万余人。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安置工作,根据学生毕业后升学和就业的不同需要,采取不同教学模式分类教学。学校与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河南乐村淘网络科技有限公司、DESEN德森商贸集团(Desen Europe GmbH.Germany)、河南省物业商会等知名企业协会开展校企(会)合作,招收就业定向班,学生毕业考核合格即可到定向单位就业,毕业生就业率多年稳定在95%以上;同时,学校还与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河南工贸职业学院、河南信息统计职业学院、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河南经贸职业学院等院校达成合作意向,学生中专毕业后可以通过对口单招等途径继续到大专或本科院校深造。学校以"诚信、敬业、合作、创新"为校训,以"德能与技能并重、德能为先、一专多能、培养适应社会和外经贸事业发展需要的实用性技能人才"为办学理念,在加强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学校严格学生管理,率先在我省开展以"弟子规"为重点的德能教育,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学生道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修养和生活习惯,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做人做事观念。在办学理念的指导下,我校招生工作完成率连续多年名列省属中职学校前茅,受到上级各相关部门的多次表扬,成为我省独具品牌特色的知名学校,受到了学生和家长一致好评。
河南对外经济贸易职业学院 2021-02-01
三门峡社会管理职业学院
三门峡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是2017年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一所公办专科层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坐落在风景优美的三门峡市产业集聚区。学院占地面积501亩,总建筑面积29.5万平方米,是河南省高等教育特色院校,河南第一所、全国第二所培养社会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学院。三门峡市位于河南西部,地处黄河金三角核心地带,被誉为“黄河明珠”、“天鹅之城”,东与九朝古都洛阳为邻,西与千年帝都西安为伴,南依伏牛山脉,北靠黄河与三晋隔河相望。是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优秀旅游城市。 学院秉持开放包容、敢为人先的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和谐稳定为保障,大力实施“特色建校、质量立校、人才强校、开放活校、文化兴校、和谐治校”战略,全面提高办学水平,走可持续发展的办学道路。
三门峡社会管理职业学院 2021-02-01
德阳城市轨道交通职业学院
德阳城市轨道交通职业学院 2021-02-01
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创办于2000年,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国家级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也是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基地、电子信息产业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全国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四川省电子信息产业青年技师培养基地。 学院立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开设了市场需求人才紧缺的38个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2000余人。 地理位置 学院地处四川省会成都市,坐落在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都市高新西区。 周围有英特尔、中芯国际、摩托罗拉、华为、联想、TCL、富士康等众多高新技术企业。 紧邻地铁2号线犀浦站,建设中的地铁6号线在学院门口设站,交通顺畅,出行便捷。 学院占地606亩,建筑面积24余万平方米,设施优良,环境优美,被誉为“园林式校园”。 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教职工700余名。专任教师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占30%,硕士学位以上占35%;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四川省教学名师2名、四川省优秀教师2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名。 校内实训基地 学院建设有国家级IT实训基地(华迪实训基地)、中央财政支持的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实训基地、省级移动互联创新实训基地、国际化软件及服务外包实训基地、汽车综合实训基地、数控实训中心等10余个先进的校内实训基地,70余个专业实验(实训)室。 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推行“基础教育-专业教育-实习实训-创业孵化”四段式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紧紧抓住“知识+技能+素质”三条主线培养和考核学生,努力“让每个学生都有出彩机会”。 近年来,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共获奖1457人次,其中获国际级奖项48人次、国家级奖项453人次、省级奖项956人次。 奖助学体系 学院建立了多元化的“奖、助、勤、减、贷”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国家奖学金:每生每年8000元; 国家励志奖学金:每生每年5000元; 国家助学金:每生每年2000-4000元; 学院奖学金:每生每年400-1500元; 新生入学奖学金:每生200元-500元; 勤工助学:学院为困难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 国家助学贷款:每生每年8000元,大学新生凭录取通知书可在生源地申请助学贷款。 绿色通道:全日制普通高校建立“绿色通道”,对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先办理入学手续,然后再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分别采取不同办法予以资助。 专升本通道 应届毕业生按照四川省教育厅当年的专升本政策参加“跨校专升本考试”,合格者升入普通本科高校学习,取得普通本科毕业证书。 学生入学后可套读“电子科技大学自考本科”,成绩合格可获得电子科技大学自考本科毕业证书。 学生入学后可套读“西南科技大学自考本科”,成绩合格可获得西南科技大学自考本科毕业证书。 学生入学后可套读“成都体育学院自考本科”,成绩合格可获得成都体育学院自考本科毕业证书。 高质量就业 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 连续多年荣获“四川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办学以来,已为社会培养了近36000余名优秀的应用技能型人才。 自主创业 学院搭建了“创业孵化中心”和“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全力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 你只要“有想法”,你也可以创办自己的企业。
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2021-02-01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旅游与健康职业学院
我们的学院: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由舟山市人民政府主办、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也是国内第一所以旅游与健康命名、培养旅游与健康融合型人才的高职院校。2014年9月,浙江省旅游局与舟山市人民政府签署共建学院框架协议。2015年3月,经省政府发文正式建校。2017年1月,波音舟山项目员工培训中心落户学院。2017年3月,舟山广播电视大学划转学院。2017年10月,成为浙江省旅游协会海洋旅游分会会长单位。 我们的学院:坐落于中国“好空气”之都的舟山群岛新区和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朱家尖,阳光、沙滩、白云、青山每天伴随我们成长;“海天佛国”普陀山与我们隔海相望;近在咫尺的甬舟高速路、普陀山国际机场、舟山国际邮轮港依偎左右;金庸笔下桃花岛、沙雕故乡南沙滩、蓝堡游艇俱乐部、禅修圣地普陀山佛学院、普陀山观音法界观音圣坛簇拥周围;学院各类教学生活设施完备,是莘莘学子学习、生活、成才的理想之地。 我们的学院:设有旅游分院、健康分院、商务系、公共教学部、继续教育学院(舟山电大),开设有健康管理、护理、护理(中韩合作,医疗美容方向)、助产、营养配餐、空中乘务、酒店管理、会计、电子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等高职专业,其中,护理(健康养老方向)、导游、休闲服务与管理为浙江省高校“十三五”特色专业。建有健康养老护理实训基地、旅游综合实训基地、财经商贸类综合实训基地等3个浙江省“十三五”高职教育示范性实训基地。 我们的学院:坚持市场为需、育人为本,有行业能手、博士教授、资深专家、海归精英为主组成的师资队伍。坚持教学相长、以赛促教,师生屡获全国、全省各类专业技能竞赛及活动大奖,两年来先后获全国一等奖9个、二等奖10个、三等奖8个,全省一等奖2个、二等奖9个、三等奖9个。与深圳中航健康时尚集团和万豪国际集团、喜达屋国际酒店集团、雷迪森集团、海中洲集团等国内知名企业建有订单班。与美国温森斯大学、英国诺森比亚大学、韩国全南科技大学、新加坡科文学院、台湾餐旅大学、台北护理健康大学等20多所国(境)外高校签署合作协议或交流关系。 我们的学院:正紧紧依托舟山群岛新区大开放大开发大发展国家战略,坚持“融合化、精品化、国际化”办学定位,积极走开放办学、特色办学、创新办学之路,加快实施人才撬动、融合发展、创新驱动“三大战略”,充分发挥波音舟山项目员工培训中心最大效应,着力打造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海洋旅游服务基地、智慧健康体验基地,努力建成一所校园环境优美、人文气息浓厚、专业特色鲜明、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创业创新型高职院校。 天时地利人和,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旅游与健康职业学院必将与广大师生一起,迎接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旅游与健康职业学院 2021-02-01
六盘水师范学院
六盘水师范学院地处有“中国凉都”之称的贵州省六盘水市,是“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2009年由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六盘水师范学院,2013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单位资格,2015年列为贵州省向应用型转型发展试点院校,2016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被列入贵州省“十三五”新增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17年加入全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目前与辽宁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大连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学校占地面积1315亩,建筑面积近36万平方米,与明湖国家湿地公园融为一体,被誉为“贵州最美大学校园”。2014年被授予全省“安全文明校园”,2017年被评为“全省文明校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03亿元,各类馆藏图书160余万册,全校教职工870人,其中正高65人,副高249人,博士69人,硕士444人,“双师双能”型教师67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省核心专家1人,宝钢优秀教师1人,市管专家6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学校设有教育科学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外国语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物理与电气工程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矿业与土木工程学院、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体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音乐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5个二级学院,44个本科专业,涉及工学、教育学、理学等10个学科门类,部分专业实行大类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1000余人,成人教育学生4500人左右。近年来,承担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省部级教学改革项目等45项,获贵州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7项,获批贵州省一流大学一期重点建设(培育)专业1个、一流课程4门;获批贵州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有省级区域内一流建设培育学科1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重点学科、重点支持学科6个。建有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人文社科示范基地2个,贵州省普通高校特色重点实验室、2011协同创新中心、工程中心等科研平台10个,市级重点实验室13个;有省级科技创新人才团队、贵州省普通高校科技创新团队5个、市级科技创新人才团队5个。升本以来,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45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8项,省部级项目207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9项。有六盘水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中心等10个学术研究机构,105个产学研合作基地和实习实训基地,是贵州省省级教师发展中心、省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基地。 学校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质量为根本”的办学理念,秉持“厚德博学,范行求真”的校训,弘扬“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办学精神,倡导“团结实干,创新超越”的校风,“勤勉治学,立德树人”的教风,“勤学善思,健体强能”的学风,在全国大学生各类竞赛活动中,获国家级奖项75项,省部级奖项408项,获授权专利8项,2012年获“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二等奖1项。2018年获“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创业计划赛银奖和公益创业赛铜奖各1项。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史馆是贵州省优秀文化育人基地。2014年被贵州省综治办、省公安厅、省教育厅授予全省“安全文明校园”;2017年,学校被评为“全省文明校园”;2018年,学校被评为全国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全国优秀单位、全国优秀新闻宣传单位、高校优秀传播奖;2019年8月,学校在贵州省2018年普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检查中荣获优秀等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坚持以转型发展为主线,以内涵建设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大力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文化兴校、转型发展、改革开放五大战略,认真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五大职能,着力培养教师、工程师等应用型人才,构建多科性学科格局,为建成一所特色鲜明、部分学科专业在同类高校中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而不懈努力。(数据更新至2020年5月29日)
六盘水师范学院 2021-02-01
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
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是一所以培养审计、会计、金融人才为主,经济学、管理学、工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 学校坐落于钟灵毓秀、虎踞龙盘的金陵古都,位于风景秀丽的南京市仙林大学城中心地段。这里汇聚了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12所高校,人文氛围浓厚,校园景色秀丽,交通便捷,是莘莘学子读书求学的好地方。 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是2002年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成立的一所普通全日制本科层次的公有民办二级学院,2005年经教育部批准转制为独立学院。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肩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使命。学校坚持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坚持依法治校、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社会参与,努力将学校建设为全国知名特色鲜明高水平应用型财经大学。 学校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国际视野的优秀人才。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一万人左右。学校共享南京审计大学和仙林大学城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现有教职员工6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教师200余人,青年教师中具有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比例达到80%以上。已经形成了一支包括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在内的结构合理,业务精湛,专兼职相结合的优质师资队伍。 学校现设有会计与审计学院、金融与经济学院、管理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国际商学院7个二级学院和一个基础教学部,设有审计学、会计学、金融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前教育(师范类)、环境设计(艺术类)等21个本科专业。 学校坚持国际化办学理念,着力提升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层次与水平。设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办学机构,与澳大利亚科廷大学、英国雷丁大学、韩国釜庆大学、新加坡特许科技学院等十余所高校开展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为广大学生拓宽国际视野开辟了多层次的国际交流和出国学习深造的发展机会。 学校坚持审计学、会计学、金融学和学前教育(师范类)等特色专业建设的同时,通过模块化教学不断满足学生出国深造、考研、考公务员、高质量就业等个性化发展需求,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近40%的毕业生在毕马威、阿里巴巴、国家税务机关、中国银行等金融系统、大中型企业、外资企业和政府机关就业。许多毕业生顺利考取南京大学、东南大学、香港大学、国防大学等国内一流高校以及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等国际一流高校研究生。多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就业现状满意度以及职业期待吻合度等均位于江苏省同类高校前列。 新时代,学校着力在特色、质量、应用型上下功夫,加快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应用型财经大学,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更多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应有的贡献。 欢迎广大考生报考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 地 址:南京市仙林大学城仙林大道100号 邮政编码:210023 网 址:http://www.naujsc.edu.cn 电子邮箱:jsxyzsb@163.com 联系电话:(025) 85780042、(025) 85780043 传 真:(025) 85780047
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 2021-02-01
智慧卫生
平台基于国家46312卫生信息化整体框架要求,聚焦基于规范化的基础平台及应用服务,不断推动区域医疗、区域公卫等区域平台增值服务及拓展应用,为2020年实现互联互通的人口健康信息服务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以数据分析与挖掘为核心 ■ 数据的标准化 ■ 数据采集方式的拓展,数据采集质量的监控与提升 ■ 落实数据分析与挖掘指标,提升数据质量需求 以业务应用为驱动 ■ 提升各业务应用系统建设水平 ■ 努力构建基于区域平台的业务应用子平台 ■ 加强跨机构、跨系统间的业务协同,在业务协同中规范数据采集行为,提升数据采集质量 智慧卫生涵盖以下内容: 全民健康信息平台 分级诊疗/医联体 县域医共体 智慧基层 云HIS 医养融合 区域妇幼保健 区域疾病预防控制 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 基层绩效考核 二/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 医后付管理平台 物资云供应链平台
卫宁健康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63 64 65
  • ...
  • 361 36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