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柴油车排放遥感大数据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针对柴油机气态排气污染物遥感检测难题,提出了基于柴油机燃烧过程过量空气系数修正的遥感测试数据反演计算方法,从而实现对柴油车NO等气态排放物浓度实时检测,满足了国家遥感标准中对柴油车NO排放浓度检测要求。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技术分析 针对柴油机气态排气污染物遥感检测难题,提出了基于柴油机燃烧过程过量空气系数修正的遥感测试数据反演计算方法,从而实现对柴油车NO等气态排放物浓度实时检测,满足了国家遥感标准中对柴油车NO排放浓度检测要求。并针对国内遥感大数据提出了遥感大数据处理方法,分工况区域动态确定排放阈值,从而达到动态高精度筛查高排放柴油车的目的。在汽车排放遥感监测领域具有良好市场前景。
北京理工大学 2022-08-16
一种周期性结构地铁减振道床制作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周期性结构地铁减振道床制作方法,利用这种减振道床可有效减小地铁列车振动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该减振道床是由钢筋连接而成的立方型网状构件,为增加减振效果,立方型网状构件的钢筋外面需要包裹一层树脂层,再将这立方网状构件放到模具中,进行浇注混凝土,这样制作成地铁道床构件,其强度要达到40?45MPa。这种构件在地铁隧道底部安装后,成为周期性结构地铁减振道床,减振效果达10dB。
东南大学 2021-04-11
时空周期环境中反应-扩散-对流方程的自由边界问题
反应-扩散-对流方程是生物、物理及化学等科学领域中常用的、成功的数学模型,特别是用来描述种群在对流环境中的传播现象。除了具有深刻的应用背景之外,在反应扩散方程的数学研究中也不断提出新的有挑战的问题,因此关于反应扩散方程的研究一直是偏微分方程的热点之一。 我们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1)种群的传播会受到时间周期环境(比如季节)和对流环境的影响,产生丰富的现象(比如种群的迁移),第一个问题就是在时间周期环境中,结合种群的迁移现象设定新的合理的方程和自由边界条件,研究反应-扩散-对流方程的自由边界问题,揭示时间周期环境对种群传播的影响机制。(2)种群在向新领域传播的时候,往往受到空间位置(如有些地方的温度、水资源分布不均匀)和对流环境的影响,产生复杂的现象, 所以第二个问题就是在空间周期环境和对流环境中,针对单稳定和双稳定非线性项,分析空间因素对反应-扩散-对流方程解和自由边界渐近行为的影响,当自由边界扩张时,给出扩张前锋的渐近形状和渐近速度的精确估计,并给出空间周期环境中种群传播现象的理论依据。 该研究已获国家自然基金委立项支持。
上海电力大学 2021-04-29
一种视频卫星大数据的周期性编码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视频卫星大数据的周期性编码方法,包括静态图像编码构造卫星端周期预测参考 的静态图像库、搜索周期预测匹配图像、帧级预测模式判断和动态视频编码四个步骤;本发明将卫星视 频编码分为静态图像编码和动态视频编码两个阶段,首个推扫周期执行静态图像编码,将编码的图像作 为后续推扫周期的预测参考,从而只传送少量的残差信息,大幅度提高了视频编码效率。 
武汉大学 2021-04-14
火力发电安辽全周期精细调控关键技术及应用
本技术围绕火力发电燃料全周期这条主线,针对燃料精细调控全过程的关键理论与技术难题,创建了火力发电燃料精细调控数据建模理论方法;发明了火力发电燃料全周期精细控制装置与技术;建立了燃料全周期精细调控设计准则及体系架构;研发了火力发电企业燃料全周期智能优化平台,实现了火力发电企业燃料“购-输-烧-排-售”全周期的智能精细调控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2020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同时进一步降低一般工商业平均电价。因此,确保燃煤火力发电机组清洁、安全、高效运行的同时,降低占企业总成本70%以上的燃料成本已成为火力发电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技术围绕火力发电燃料全周期这条主线,针对燃料精细调控全过程的关键理论与技术难题,创建了火力发电燃料精细调控数据建模理论方法;发明了火力发电燃料全周期精细控制装置与技术;建立了燃料全周期精细调控设计准则及体系架构;研发了火力发电企业燃料全周期智能优化平台,实现了火力发电企业燃料“购-输-烧-排-售”全周期的智能精细调控。
华中科技大学 2022-07-26
海洋牧场智能监测系统
针对远离陆地、供电通信困难的海洋牧场监测需求,设计开发了一套基于海洋浮台的海洋牧场智能监测网系统,也可扩展应用于海洋平台、养殖工船等载体。整个系统由水下自动观测子系统、海气界面观测子系统、能源供应系统、无线通信系统、大数据智能处理系统组成。在监测海域布放的1个海上监测浮台基础上,将能源供应子系统(最大功率600W)和无线通信子系统(最大带宽50M)布放于浮台上,实现观测网设备的供电和双向通信。设备布放于浮台下的海底,可通过数据采集器实现水下自由组网观测,观测距离从几十到上千米。浮台上通过增加无线通信设备与海上作业平台连接,实现数据实时回传至岸基基站。
山东科技大学 2021-04-22
电磁环境自动监测系统
北航开发的电磁环境自动监测系统结合GIS地理信息电子地图,建立电磁环境资源数据库,可以对电磁环境分析评估,最终实现对电磁环境资源的监测、规划和管理。本系统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对合理利用电磁资源,发展经济和提高环境质量,建设绿色社会等都将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通信网设计方面,在分析现有的网络系统或进行组网设计时,可以指出移动通信运营商所关心的信号盲区、接收信号强度不好的地区; 2、频谱管理方面,可为无线电管理和环保部门对重要地点如雷达站、机场、火车站、医院、化工厂等的电磁环境进行实际测量、分析、处理与管理提供方便,可帮助发现非法设台、擅自增大功率及互调干扰等情况,以排查存在干扰隐患的频率和台站; 3、在城市居民电磁环境评估方面,采用“城市居民(公众)暴露值”来衡量的,可利用系统的电磁环境评估模块,建立传播预测模型,进行城市人口暴露值的预测评估; 4、在无线通讯空间通道保护方面,可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建筑物布局、建筑物特征数据库,结合无线电发射设备数据库中微波站数据,对无线通讯的空间通道进行保护。目前,该技术已达到小批量样机生产的实用要求。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3
移动应急监测方舱
1 成果简介移动应急监测方舱用于现场图像、语音、环境参数、气体浓度等多种信息采集、监测的大型应急监测系统;其可和汽车、火车、飞机、船舶等多种交通工具配套使用,满足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快速响应、现场信息采集监测、通信中继等需求。2 应用说明移动应急监测方舱具有国际领先的大型现场信息采集系统,其装载低空飞艇智能扫描监测系统、移动应急通信与数据集成系统、环境参数采集传输系统、自动导航动力飞艇图像监测系统、应急现场定向空投信息采集系统等提供多种对现场信息的采集方式。目前,移动应急监测方舱在世界上还处于研发阶段,清华大学研发的移动应急监测方舱属国际领先水平。3 效益分析实现移动指挥通信方舱的产品化,应用于各省级、地市级、区县级、企业、专项部门等移动应急平台的建设。4 合作方式商谈。
清华大学 2021-04-13
枕式睡眠监测系统
本系统通过嵌入压电陶瓷传感器的睡枕感知人在睡眠时的信号,经过 一系列处理获取使用者的呼吸、心率和体动三种生理信号波形和数值, 完成居家环境下的睡眠监测服务,并提供睡眠质量评估、疾病预测等健 康辅助功能。 该系统的技术先进性在于,将感知端嵌入到日常生活使用的睡枕当 中,装置方便、实用、对患者生理心理负荷小,并结合先进的信号处理 方法获取生理信号、提供健康辅助服务,从而实现低成本家庭环境下
西北工业大学 2021-04-14
地铁道岔监测系统
本成果可实时监测道岔可动轨件伤损及转换设备故障,已在沪宁、大西等高速线及广州地铁上开始应用,产品成熟。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6-27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 6 7
  • ...
  • 56 5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