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综合
项目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微粉表面积的动态氮吸附测量
技术
(
技术
)
成果简介:在研究物质的性质时,经常需要知道微粉颗粒的比表面积大小。在橡胶工业中常用的补强剂为固体分散颗粒炭黑,它的比表面积对所填充的橡胶的物理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在催化领域,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是表征催化剂化学物理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在冶金、建筑材料等方面的生产和研究中也经常需要知道微粉颗粒的比表面积,所以,微粉颗粒比表面积的测量被许多科学技术领域所关注。本项技术为一种微粉表面积动态氮吸附测量方法及测量仪器,仪器具有良好的测量准确性和重复性,并且操作方法简单,测量速度高。微粉比表面积测量仪由气路系统、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中国科学
技术
大学实现新型自旋量子放大
技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微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彭新华研究组在自旋量子精密测量领域取得重要进展,首次提出和验证了Floquet自旋量子放大技术,该技术克服了以往只在单个频率处量子放大的局限性,实现了多频段极弱磁场信号的量子放大,灵敏度达到了飞特斯拉水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2-07-11
微小型精密零件检测
技术
与装备(
技术
/产品)
成果简介:所研制的微小型零件显微视觉检测系统,适用于各种块类、板类微小型零件及小模数微小型直齿轮的任意边缘的微米级精度测量和微结构在线快速测量。 技术指标:X/Y方向测量范围:0.01mm-50mm;Z方向测量范围:0.01mm-100mm;X/Y方向位置检测分辨率:0.05m;X/Y方向测量精度:(1+1000/L)m;可进行模数≤0.2mm微小型模数直齿轮的基本参数、几何尺寸、主要单项误差和综合误差测量。荣获国防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兵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申请发明专利1项。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间歇靛蓝生产工艺计算机优化控制
技术
(
技术
)
成果简介:靛蓝是染色牛仔布的主要染料,每年全世界的靛蓝需求量达 10 万吨之多。靛蓝生产工艺主要以间歇法为主,已经有一百多年历史了。其中 的碱熔反应工艺堪称间歇反应的经典,在一百多年历史中,即使到上世纪 90 年代国际上最大、技术最先进的化学品公司最后放弃该产品生产的时候,也没有能够用一种连续的生产工艺来代替它。目前全世界大概 80%的靛蓝由中 国生产,其中 60~70%出自江苏泰丰公司。在 2006&nbs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技术
需求:区块链
技术
应用周边实际工作的内容
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具体周边实际工作的内容
山东新文化传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06-15
南京大学地理学科最新成果: 全球陆地
生态
系统二氧化碳施肥效应时空变化格局
南京大学国际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和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张永光教授、居为民教授和陈镜明院士团队在全球变化和陆地碳循环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未来全球变暖的速率及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暖的响应是《Science》杂志列出的未来25年需要解决的125个重大科学问题之一。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CO2)的浓度持续上升。CO2浓度的不断增加,在通过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的同时,也提高了植被的光合作用速率(即CO2施肥效应),增加陆地生态系统吸收大气CO2的能力(即碳汇能力),从而减缓全球变暖的速率。研究表明,大气CO2施肥效应是造成近几十年来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汇显著增加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全球变绿的主要驱动因子之一。因此,在全球尺度定量化评估CO2施肥效应,并分析其时空变化格局,有助于准确评估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以及其变化趋势、降低未来气候变化预测的不确定性十分重要。 尽管基于控制实验可以在叶片和冠层尺度对CO2施肥效应的机理进行了的研究,但控制实验的数量、空间分布和物种代表性有限,全球尺度CO2施肥效应的时空变化得定量评估尚不清楚。长时间序列遥感观测为全球CO2施肥效应研究提供了数据基础。因此,该研究首先基于系列卫星传感器的观测数据,研制了1982-2015年全球新型植被指数(NIRv)数据,验证其作为全球植被光合作用(总初级生产力,GPP)指示器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准确评估全球CO2施肥效应的检测-归因模型,揭示了近四十年全球CO2施肥效应的时空变化特征,评价了结果的可能不确定性;最后,结合欧洲ICP Forests等机构提供的欧洲地区叶片氮磷观测和全球陆地水储量等遥感数据,揭示了全球CO2施肥效应时空变化的可能原因。 研究表明,全球CO2施肥效应在近四十年呈现显著的下降的趋势;2001-2015年的全球CO2施肥效应比1982-1996年显著降低。全球超过70-80%的陆地植被区域CO2施肥效应呈现下降的趋势,欧洲、西伯利亚、南美洲和非洲大部以及澳大利亚西部地区尤为明显;在少部分地区CO2施肥效应存在着上升的趋势,例如东南亚部分地区和澳大利亚东部地区。多个生态系统模型同样能够模拟出全球CO2施肥效应的下降趋势,但显著低于基于遥感数据的结果。
南京大学
2021-02-01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在晚新生代草原
生态
系统演化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这项研究首先建立了全球现代禾本科物种与气候对应关系数据集~1200万条,发现~10°C等温线是北美、东亚地区早熟禾亚科和黍亚科/虎尾草亚科分布的分界线,~400 mm等降水量线是北美、南非地区黍亚科和虎尾草亚科的分界线;同时发现各个大陆禾本科物种分布特征、气候适应区间有所不同,可能原因是区域气候,地形和本地物种等非生物和生物因素造成的。
南京大学
2022-06-14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呼天明教授团队揭示了西藏不同海拔土壤微生物网络调控草地
生态
系统功能的机制
该研究揭示了共现网络复杂性在维持土壤微生物多样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关系方面的重要性,并对不同海拔草地生态系统功能的微生物共现网络调控机制提出了新见解。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2-10-13
北京市科学
技术
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支持计划科技新星计划管理办法》的通知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推进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着力培育壮大首都青年科技人才队伍,打造一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中关村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提供科技人才保障,特制定本办法。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
2025-02-10
云南大学
生态
与环境学院李庆军研究团队发表论文 揭示姜科植物时空演化历史对全球热带雨林变迁的重要启示
本研究通过揭示姜科植物沿着时间线的起源、迁移和分布规律,为理解全球热带雨林的起源、演化过程及其与全球环境变迁的关联提供了较为系统的证据。更重要的是,该研究拓展和丰富了人们对东南亚热带雨林来源的认识。
云南大学
2022-06-09
首页
上一页
1
2
...
57
58
59
...
684
68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