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新型MD菌群多效营养和生态激活剂
本项目已建立目前国际领先 的生物养殖、环境污染治理的专 用优势菌群产品生产线,已开发 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M D菌群 系列产品及其配套处理工艺与设 备。同时,进 一步DNA分子进化技术对适应性菌群功能优化,激活生物链的顶层输送,进行原生态平衡的自驱动治理和 重建良性的生态系统,促进生物量生产力的提高和水域活力的恢复。 该系列新型MD菌群生态活性剂产品普遍应用于经济动物养殖和水域环境治理等领域,包括水产养殖 的水质调控;高营养饲料添加剂;农业生产中的高效活性菌肥;土壤中毒性有机物及镉、铅重金属离子 污染物高浓度工农业有机废水的处理及资源清洁等。
中山大学 2021-04-10
魔芋飞粉微生态克菲尔减肥保健食品
研发阶段/n内容简介:魔芋飞粉是在魔芋加工过程中,由魔芋表皮等部分组成的粉末,含有约25%的蛋白质,游离的氨基酸质量分数为2.25%,再加上蛋白态氨基酸,氨基酸总量可达23%。此外,魔芋飞粉还含有对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铁、锌、铜、锰和葡甘聚糖等。发酵克菲尔使用一种将乳酸菌发酵和酵母发酵同时进行的发酵剂-克菲尔粒。该成果采用通过乳酸菌、啤酒酵母、葡萄酒酵母、黑曲霉等菌共生发酵制备的克菲尔发酵乳为原料,经酶解得到的高支链氨基酸寡肽能够显著调节血脂水平,具有减肥保健功能,可以开发成新型的发酵乳功能食品。魔芋
湖北工业大学 2021-01-12
农林牧渔复合循环生态高效农业模式
该成果用整体、协调、 循环、再生、无污染、可持续的原则组织农业生产经营,由生物食物链促成无公害、绿色或有机食品产业链的形成,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三个效益并举的良性循环。 构建和示范推广了“林-草-鹅”和“鲜食玉米-奶牛-沼气-牧草”等典型模式, 牧草施肥推行全营养“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林木管理推行“钻孔施药、 施肥”技术,种植牧草养鹅实行“圈养轮牧”等。 实行优质牧草种子(GB6141-6143-85) 和苗鹅统供,鹅饲料部分由示范区内依据配方组织加工厂生产。畜禽粪便、秸秆等资源沼气发酵,
扬州大学 2021-04-14
基于多源数据的胶州湾湿地生态演变分析
项目背景:由于胶州湾周围发展快,人类活动频繁,造 成了自然湿地快速缩减,其生态系统被严重摧毁,因此,对 大沽河口湿地的生态监测十分必要。如何利用高光谱遥感数 据和雷达 SAR 数据的组合特征对大沽河口湿地进行分类。利 用二者的优势互补,得到比单一遥感影像数据更高的湿地分 类结果。将单一评价准则进行并行融合,形成多准则的过滤 式特征选择算法,从多个角度衡量各特征的优劣,计算各特 征的最终权重值。通过与各单一准则的过滤式算法进行对 比,得出多准则融合的过滤式算法在计算特征权重上的优 势。利用多准则过滤式算法与封装式算法的串行结合进一步 进行特征选择。并与多准则过滤式、封装式算法从耗时、子 集规模、交叉验证精度上进行对比,分析二者结合算法的优 势。为了验证二者结合算法的泛化性,采用支持向量机算法 和基于对象两种分类方法,以三组最优特征子集为数据源对 大沽河口湿地进行分类,并对分类精度及结果进行对比。 所需技术需求简要描述:1.如何实现多源数据的高效融 合与分析;2.如何优化湿地分类方法;3.如何从湿地的时间 序列数据中分析其变化机理。  对技术提供方的要求:1.在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领域具 有较好的研究积累,具有土地整理关键技术、盐渍化遥感检 测及暗管改碱与节水集成技术及其应用省部级以上奖励。2.技术方案成熟可靠稳定有创新思维,不涉及知识产权侵犯。 3.主要负责人需要具有工学博士学位,在高光谱领域有深入 的研究及论文发表。 
青岛弘毅天图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2021-09-10
郑州轨道工程职业学院
(null)
郑州轨道工程职业学院 2021-02-01
西安健康工程职业学院
西安健康工程职业学院创建于1999年,是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具有国家计划内统招资质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院秉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健康成才”的办学理念,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实施以职业群为导向,产教结合,模块化教学的全新教育体系,重点致力于培养健康产业领域的职业经理人和专业技术人才。学院下设健康管理学院、慢病医学院、康养学院、养生学院、Cloudera大数据学院、航空信息学院、智能技术学院、新能源交通学院、新媒体商学院、生态建筑学院、计算机学院、新丝路国际学院等12个二级学院,开设有30多个专业方向。学院位于风景秀丽,交通便捷,文化氛围浓郁的西安市南郊大学城。与西北工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新校区相邻。三星科技产业园、高新科技产业基地和万亩现代农业园举目相望。校区占地面积580亩,总建筑面积约22万平方米,总投资6.2亿元人民币,投入近3亿元人民币建设专业实训基地,有上百个实训工作室,并配置新型智能化设施设备。教学区,校内专业实训基地,信息中心,智能化图书馆,国际交流中心,孝悌文化体验馆,标准化运动场,庆典广场,休闲景观区,生活服务中心等教学,实训,生活设施一应俱全。为实现以毕业生就业市场为导向,学生入学即就业、毕业能择业的办学目标,学院组织教育、企业、人才市场多方专家,分析研究人才就业市场的变化趋势,论证学院的办学特色定位。“中国梦,我的梦”。为实现莘莘学子的幸福梦想,使人人都有出彩机会,学院实施战略调整,专注健康产业人才培养工程。以“就业即是质量”的理念,定位改革红利释放点,经济发展朝阳产业的职业空间,打造培育具有就业竞争力的技能型专业人才,“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走以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塑造品牌,以鲜明特色凝聚核心竞争力的办学之路。
西安健康工程职业学院 2021-02-01
重庆智能工程职业学院
重庆智能工程职业学院是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校,面向全国计划招生。学院位于西部职教名城、重庆职教基地——永川。学院依托华为技术优势,面向科技前沿办学,定位云、大、物、智、移等新技术高技能人才培养,是华为ICT人才培养基地、华为ICT师资培训基地、华为ICT技能大赛赛场、华为“1+X”证书培训认证中心、华为人工智能联合技术创新中心。学院立足打造“大学校园+科研机构+产业园区”融合发展共同体,华为(永川)联合创新中心建在校内。华为指派专家协同推进学院师资建设、专业建设、实习实训、创新创业、专业认证、就业服务、产业发展,学生在校期间即可获得产、学、研全方位能力培养和个人发展。学院是华为5G新型智慧校园示范项目,广泛应用华为最先进设备和技术,搭建了“一平台(华为数字平台)、二中心(创新中心、数据中心)、三云(公有云、华为云、私有云)、四网(5G/4G、物联网、无线网、有线网)”智慧生态,并通过IPV6 over 5G+WIFI6+光纤进行全联接,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实现全智能。学院建筑充分借鉴华为深圳总部风格,采用园林式书院布局,格调高雅、环境优美,各种设备设施高端智能,已是热门旅游目的地和网红打卡地。在重庆智能工程职业学院读书,将是您一生最美好的学习时光! 三、学校地址:重庆市永川区华为大道666号四、招生电话:023-49669696/49669797五、网址:www.cqai.vip
重庆智能工程职业学院 2021-02-01
湖南交通工程学院
湖南交通工程学院是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坐落在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全国信息化城市50强、全国现代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名人辈出的湖南省工业重镇——衡阳市。 学校始于1991年创办的衡阳市中南技工学校。1996年9月,建立衡阳市中南科技财经管理学校,开始了中专学历教育;1999年4月,经湖南省教育厅批准成立中南科技财经管理专修学院,成为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试点院校。2004年5月,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以中南科技财经管理专修学院为基础,创建湖南科技经贸职业学院,开展高等职业教育。201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在湖南科技经贸职业学院基础上升格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更名为湖南交通工程学院。 1、基础设施 学校占地面积1159.3亩,校舍总建筑面积38.86万平方米,其中教学科研行政用房25.33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25亿元,教学用计算机2161台,多媒体教室12145个座位和语音室座位数600个。160个校外实习实训就业基地,12个校内教学实训中心,共有校内实验实训室153间。大型仿真交通轨道模拟实训场1个14300平方米,有汽车检测与维修实训基地、电工电子实训基地等2个国家级实训基地。馆藏纸质图书104万册,电子图书190万册,中外文期刊1055种,电子文献数据库2个,校园网累计出口带宽达到7G,实现万兆到楼栋,千兆到桌面,全校实现了空调、网络、多媒体、视频、监控全覆盖。形成了一条街(大学生创业一条街)、二大园(大学生科技园、大学生创新创业园)、三中心(驾驶员培训中心、机动车检测中心、新能源汽车研发中心)、四基地(航华汽车维修中心、新西城汽车检测中心、创新主题酒店、智星国际教育集团)的“一二三四”就业和创新创业教育平台。 2、学科专业 学校逐步形成了以工学为主,工学、经济学、管理学、医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格局,按照专业对应职业、专业对应产业、专业对应人才培养的专业建设思路,现设有23个本科专业,26个专科专业,打造了大交通专业集群,涵盖了基础实力较强的学科专业群。学科专业设置与建设紧紧对接湘桂经济走廊建设和衡阳市“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交通运输”等产业集群,拓展工科办学特色,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3、师资队伍 学校拥有一支整体结构合理、综合素质较高、发展潜力有优势、能满足本科办学和人才培养需要且较稳定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510人,专任教师中,具有正高职称59人,副高职称106人,副高以上职称占专任教师32.35%;有博士48人,硕士223人,硕士以上学位的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3.14%。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2人,省级专业带头人1人,校级学科带头人6人,校级专业带头人18人。学校坚持人才强校,确立教师在学校中的主体地位。 4、人才培养 学校始终坚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坚持以培养人才为中心,以培养人才的质量为核心,以培养合格人才为重心,坚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学校办学定位、专业定位准确,着力加强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构建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课程设置体系、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多元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强化学生创新创业、人文科学素养和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2180人。设有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护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基础课部、创新创业学院、高科技研究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0个教学单位。我校毕业生以专业基础扎实、实践应用能力强、勤奋务实、综合素质高受到用人单位广泛好评。 5、科学研究 学校重视科学研究。成立了高科技研究院,下设6个研究所、3个研究中心,师生参与教、科研面广,学术及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升本以来,共承担科研项目283项,科研项目总经费2131.00万元。获省部级成果奖6项,其他科研奖6项。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163篇,其中在学术刊物发表1155篇,在学术会议发表8篇,在SCI、EI、ISTP收录49篇。出版学术专著9部,统编教材34部。获专利106项,其中发明专利62项,实用新型专利44项;省级成果鉴定项目4项。拥有中国职业教育能力源工程创新项目示范性教学基地1个,湖南省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1个、创新创业研究中心1个、湖南智能交通科技研发中心1个。2016年学校被评为湖南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单位,机械制造等12个教研室被学校评为优秀教研室。 6、教学成效 学校坚持“依法治校、人才强校、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坚持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调整专业结构,改进教学方式,优化课程体系,加强教材建设,突出实验实践教学,形成了立体化全方位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教学成效明显:教学制度健全,管理工作规范;专业设置紧扣地方产业,社会效益明显;坚持校企合作,践行协同育人;重视实践教学,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坚持立德树人,丰富第二课堂;积淀办学成果,初显办学特色。 教改成果颇丰:学校现有国家级实训基地2个,国家级技能鉴定所1个,国家行业协会1个。国考考点6个,中国职业技术教育设计创意教学中心1个,中国职业教育能力源工程创新项目示范性教学基地1个,学校是衡阳创业就业研究基地。有国家级行业双师型教学团队1个,省级应用特色学科1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精品专业1个,省级“十三五”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校级综合试点改革试点专业3个,校级优秀教研室12个,校级精品专业6个,制订了本科课程标准90门,校级精品课程3门,校级重点课程14门,校级综合教学改革课程6门。四年来,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得国家级奖励2项,省级奖励172项,市级1项。获国家奖学金20人,国家励志奖学金319人。护理专业执业资格证通过率连年达93%以上,位列全省前茅。大部分学生取得了各类职业技能等级或执业资格证书。毕业生就业率高,在全省同类院校中保持较高水平,多次获国家、省级就业先进单位。 7、国际合作 学校坚持开放式办学,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交流活动,通过引进一批海外学者及高学历高职称留学人员以及选送一批年轻优秀教师赴海外研修、进修,组建一支能够胜任国际交流与合作、可用双语教学的教学科研团队,不断拓宽办学视野。目前已与10余所国外大学建立了合作办学和国际交流关系。 8、学校荣誉 学校接受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被评为优秀院校,荣获全国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实训基地建设奖。学校是全国民办十大特色院校、全国就业先进院校、中国职业教育设计创业教育基地,湖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湖南省文明高校、湖南省党建工作合格高校、湖南省优秀基层党组织、湖南省园林式单位、湖南省出国劳务培训考证基地、湖南省消防培训基地、衡阳市就业创业研究基地。设有职业技能鉴定所、全国计算机等级考点、全国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考点、普通话测试站等考证、助考培训机构。 9、发展方向 学校适应湖南乃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体现为国家级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服务的办学特色,结合当代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本校实际,立足湘南、面向湖南、辐射全国,努力把学校建成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特色鲜明、在国内有一定知名度、在省内有较大影响力的应用型本科院校。
湖南交通工程学院 2021-02-01
土木工程组合桩
成果描述: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土木工程组合桩,包括组合桩,所述组合桩由第一组合桩、第二组合桩、第三组合桩和第四组合桩构成,第一组合桩、第二组合桩、第三组合桩和第四组合桩之间设有固定杆和固定刀,固定杆之间设有相互垂直的支撑杆和加固杆,固定刀之间安装有连接架,第一组合桩上端设有第一连接槽,第一连接槽设有第一插槽和第一组合桩头槽,第一组合桩下端设有第一组合桩头,第一组合桩头设有第一槽柱和第一组合桩插头,第二组合桩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二连接槽和第二组合桩头,第三组合桩上下两端设有第三组合桩头和第三连接槽,第四组合桩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四连接槽和第四组合桩头。本实用新型土木工程组合桩,稳定性好,抗压强度高。市场前景分析:本实用新型土木工程组合桩,稳定性好,抗压强度高。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国内先进
成都大学 2021-04-10
泉州信息工程学院
泉州信息工程学院是在2002年创办的泉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基础上、2014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建立的全日制应用型本科院校。 学校地处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东亚文化之都、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泉州市市区,与风景秀丽的国家5A级清源山景区、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泉州博物馆、西湖公园相隔咫尺。学校建设园林式校园,四季飘香,开窗即景,古树名木随处可见,校园绿化率70%以上,是“泉州市最美单位庭院绿化”。学校占地面积894.2亩,建筑面积29.33万平方米。 学校坚持“面向产业、服务地方”,“以工为主、工贸结合”,以工学为主体,以先进制造、电子信息、软件工程为特色,工学、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各学科协调发展;工科类专业占比70%;下设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软件学院、创意设计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7个学院及通识教育中心。 学校坚持非营利性办学宗旨,秉承“知行合一”校训,坚持“立德树人、质量立校”,着力构筑四轴联动、产教融合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致力于培养“实基础、强能力、能创新、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学校在校内建设了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省高校研究中心3个等科技创新平台以及包括中央财政、省财政支持和与企业共建的11个实训基地(其中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4个、省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2个、省财政支持的生产性实训基地4个)、95间实验实训室(区),仪器设备价值近1亿元人民币;与德国博世力士乐(中国)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南威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嘉泰数控科技股份公司、北京建工新型建材有限责任公司等118家企业共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牵头组建了泉州信息、机械2个职教集团;在泉州江南高新技术产业园、厦门软件园等科技园区自主建设研发(实训)基地。此外,还建有近万平方米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构筑“校中厂”、“厂中校”、“园中校”和“孵化器”四轴联动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平台。近几年学生参加全国、全省各类大赛共754人次获282个奖项。 学校教育教学成绩显著,学校目前建成六个专业群,其中省级示范性应用型专业群2个;拥有高校服务产业特色专业3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5个,福建省应用型学科3个。学校先后取得国家教育学成果二等奖一项、福建省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一等奖1项与二等奖3项,福建省高等教学团队、福建省精品专业、精品课程、福建省服务产业特色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等一批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成果。 学校获得“福建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赞誉和用人单位广泛好评,毕业生就业率近8年均保持在98%以上。用人单位普遍认为我校毕业生转换角色快,工作岗位适应性强,善于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良好的发展潜力。 学校坚持开放式办学,重视学科专业国际化和人才培养国际化,确立国际化应用型办学定位。目前已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多所高校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实现高层互访、师资共享、升学读研、师生访学、短期交换、学术科研合作等多方面、多层次、多形式、多领域的对外合作交流,引进和共享优质的国际教育教学资源。与美国、德国、乌克兰、台湾等地区多所知名高校开展“4+0”“3+1”“2+2”及“3+2”等联合培养模式,选拔本科毕业生赴境外攻读专业硕士学位,实现“本硕连读”。 泉州信息工程学院成长在泉州的文化沃土上,洋溢着泉州的蓬勃朝气,承载着区域经济的发展使命。学院将以建设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为目标,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努力开创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泉州信息工程学院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3 34 35
  • ...
  • 723 72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