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水处理组合工艺与生态高效低耗技术创新与研发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主要内容: ① 用吸附-混凝-超滤组合工艺,高效去除水中天然有机物;采用光催化-吸附-膜分离组合工艺,有效去除水中亚硝胺类污染物;同时采用正反冲清洗方式的膜滤装置,最大程度提升清洗效果;研制了一种简单且高效的三相分离器,解决污泥沉淀区入流口和回流口的重合问题,提高了气液固的分离效果。 ② 研制了具有不同内部构造的EDI工作模型,实现了无酸碱再生、零废酸废碱排放条件下的连续、高效的废水直接处理,所得淡化纯水和高浓度浓缩液均得到回收利用。 ③ 研发了铝盐型、铁盐型、硅酸盐型、天然有机高分子型等一系列复合高效絮凝剂,在提高其絮凝性能、注重技术的经济性与实用性的同时保障了生态安全性。 ④ 开发了以生物膜叠球填料为特征的剩余污泥减量型有机废水处理工艺,建立了基于生物电化学系统的有机废水能源化处理技术体系,实现了污泥减量化和污水处理能源化;通过开发联合改性催化剂和泥炭吸附剂,解决了既不能生物处理、也不具备能源化的废水处理问题。 ⑤ 提供了一种高效低耗、应用范围广、使用便利的挂膜式浮动链曝气污染水体修复方法,有效实现区域污染水体的原位修复;系列重金属污染水体生态修复技术,特别是利用水生植物千屈菜修复铬污染水体,治理效果明显,美化景观环境。 项目特色: 本成果明显使操作费用降低、膜使用寿命延长、污水处理排污费减少,具有显著的技术优势,已在天津、江苏、辽宁、海南和广东等省市多家企业进行成功的实施转化与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及明显的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
南开大学 2022-07-28
猪无公害生态养殖关键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
该成果获 2016 年全国商业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3 年江苏省农业丰收一等奖、 2015 年江苏省农业丰收二等奖。研发高效优质抗病种猪繁育体系建设、营养调控和产品质量控制、安全生产环境控制和废弃物增值处理等关键技术;通过加大优质高效瘦肉型种猪抗病配套系扩繁和推广力度,健全了具有江苏省特色的良种繁育体系;通过安全环保型饲料研发与推广、营养调控关键技术集成及应用,确保和提高无公害猪肉的生产能力;同时集成生猪安全生产环境控制和猪场废弃物无公害增值处理技术,制订具体实施方案和规程并示范推广。
扬州大学 2021-04-14
生态型、舒适型棉纤维的无盐染色技术
棉纤维(或者苎麻)作为典型的高分子纤维素,其最大优点为强度高、抗皱性好、透气性好、吸湿性强因而穿着舒适,一直以来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但是,纤维素存在一些缺点:耐稀碱不耐酸、经水洗和穿着后易变形起皱、不耐微生物作用。尤其是其在染整加工过程中所形成的水污染依然是一个难于解决的大问题。 为了充分开发棉纤维潜在的功能和实现清洁化生产,对棉等纤维素纤维进行各种功能化改造已成为国内外纺织科技工作者和产品制造者采用的一种重要方式。无盐或低盐染色助剂,不仅可以作为棉纤维的阳离子化改性剂,也可以作为无盐染色交联剂,是比较直接有效解决活性染料染色问题的途径之一。 端氨基脂肪族超支化聚合物中的氨基/胺基官能度大,反应活性高,能够与织物纤维中的多种活性基团(如羟基、氨基、羧基等)结合,实现纤维素的阳离子化改性,增加活性染料的结合量,减少活性染色过程中无机盐的使用,对环境友好,是一种符合欧盟生态纺织品Oeko-Tex Standard100标准的新型染整加工技术。 技术特点: 1.减少2/3无机盐用量; 2.处理织物的其他物理机械性能不受影响; 3.废水COD,BOD降低。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广州市荔鼎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广州市荔鼎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03月01日,注册地位于广州市从化区江埔街环市东路1282号,法定代表人为刘锐波。经营范围包括农业技术开发服务;昆虫养殖;农业技术咨询、交流服务;收购农副产品;水溶肥料的销售;农业科学研究和试验发展;有机肥料及微生物肥料批发;有机肥料及微生物肥料零售;水果种植;天然蜂蜜及副产品的生产;农业技术转让服务;园艺作物种植;中药材种植;食用菌种植;农业病虫害防治服务;林木育苗;农业园艺服务;农业机械服务;灌溉服务;农产品初加工服务;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服务;路牌、路标、广告牌安装施工;广告业;包装技术服务;农业项目开发;销售不再分装的包装种子;农业技术推广服务;预包装食品批发;散装食品零售;农药批发(危险化学品除外);预包装食品零售;农药零售(危险化学品除外);散装食品批发;种子批发;鸡的饲养广州市荔鼎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具有1处分支机构。
广州市荔鼎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2021-10-29
《深入实施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促进京津冀知识产权协同发展行动方案》印发
到2025年底前,京津冀知识产权协同运用工作机制更加健全,知识产权要素流动更加顺畅,知识产权运营服务生态更加完善,知识产权领域统一市场加快形成。
北京市知识产权局 2024-12-20
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江苏高校人工智能赋能专业建设行动方案》的通知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人工智能的重要论述,积极响应教育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行动,加快人工智能理念、知识、方法和技术深度融入高等教育专业建设,推动课程教材、培养方式、实习实践、教学管理及评价机制等改革创新,打造一流“人工智能+”专业体系,特制定如下行动方案。
江苏省教育厅 2024-12-10
政策解读|《深入实施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 促进京津冀知识产权协同发展行动方案》
《京津冀方案》所提出工作任务由北京市知识产权局联合天津市知识产权局、河北省知识产权局共同推进,主要面向京津冀重点区域、重点产业和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等创新主体和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服务机构开展工作。
北京市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处 2024-12-20
新冠肺炎甘草酸治疗方案
2020年2月13日,甘草酸二铵联用维生素C的临床方案已经国家药监局备案,目前已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开始正式临床试验。武汉市的一些医院和周边医院也开始将甘草酸二铵联用VC,作为住院患者的常规用药。浙江省也将甘草酸二铵列入了“新冠病毒感染肺炎相关药品采购目录”。 “甘草酸二铵(每日3片,tid)+曲克芦丁(根据说明书)+VC(0.5g/天)”的治疗方案,这是一组三维维度对抗病毒损伤的“鸡尾酒疗法”,且相对安全、副作用少。甘草酸是从甘草中提取的有效物质,芦丁、VC大量存在于水果、蔬菜中,安全范围较大。 首先这三种药物是临床常用药物,作用机制非常明确。甘草酸二铵在临床现在用于对抗乙肝病毒所产生的炎症瀑布,发挥护肝作用。因此,有足够的理由推测,甘草酸可对抗其他病毒产生的炎症因子,具有普适性,不仅对抗乙肝病毒产生的肝损伤,也可对抗新冠病毒产生的肺损伤和心肌损伤。VC、芦丁具有抗氧自由基和降低血管通透性作用,也是临床已经明确有效的药物。因此,根据病毒导致疾病的机制——炎症瀑布+氧自由基,将甘草酸二铵+VC+芦丁应用于对抗新冠病毒对肺、心肌的损伤,完全有理论依据和临床依据。
武汉大学 2021-04-10
生产制造执行系统综合解决方案
制造执行管理系统(MES)是面向车间内部的管理系统,而且在企业范围的信息集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作为面向工厂的管理系统,MES通过生产计划、生产调度、库存管理、质量管理、设备管理、物料跟踪等系统功能,对产品订单、质量、设备、资源等进行全面的动态管理;作为将ERP等业务系统与生产设备的控制系统相连接的神经系统,MES将来自ERP系统的计划信息转化为指令下发到过程控制系统,并从过程控制系统中获得生产实绩数据,向ERP系统及时地提供生产实际状况信息。 我们自2000年开始致力于钢铁企业MES的科研开发和系统应用,目前可以提供包括订单和库存匹配、交货期承诺、生产订单管理、生产计划管理、生产作业排序、动态生产调度、质量管理、物料跟踪、成品库管理、预防性设备维护、轧辊和机架等热工具管理、生产工艺管理、数据分析管理、对外接口等功能的制造执行系统(MES)综合解决方案。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新冠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
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团队与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团队合作完成的《中医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各地诊疗方案综合分析》(以下简称《诊疗方案综合分析》),该研究在线发表于《中医杂志》。作为科技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科技应对”应急攻关项目,该项研究全面收集并整理相关信息, 汇总分析我国卫生管理部门发布的系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简称“国家《方案》”)及各地区《方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证候分型、分期以及方药特点进行梳理,总结规律,以期为中医药防治此次疫情以及快速应对同类疫情。 研究团队对治疗性方案进行了比较分析:国家《方案》将新型肺炎按照病程进展,将治疗期分为寒湿郁肺、疫毒闭肺、内闭外脱、肺脾气虚四型。21个涉及治疗的地方《方案》中,对该疾病的分期分型基本遵循了病情由轻到重,邪气由表及里的规律。将新型肺炎分为医学观察期、治疗期的有山西、河北、宁夏、上海、内蒙古;按照病情轻重分型的有浙江、陕西、天津、北京、福建、重庆;21个地区 《方案》分型均涉及了中医证候。  《诊疗方案综合分析》通过梳理分析24个地区《方案》,认为各地中医在新型肺炎的证候分型和传变规律上认识是一致的,均在国家《方案》基础上,结合了本地区气候、人群特点从不同角度完善了证候分型,提出了具体化的防治措施,为我国战胜此次重大疫情给出了科学权威的中医方案。 该项研究还对方药推荐情况进行了梳理:治疗性地方 《方案》中仅列出药物组成,而未列出方剂名称的有26处,观其药物组成,多为数个经方合用加减化裁而成,具有明确名称的中药方剂共40种,中成药32种。按照应用频次排序,中药方剂中麻杏石甘汤频次最高为15次;其次为宣白承气汤和升降散;中成药中,安宫牛黄丸频次最高为15次,其次为血必净注射剂和连花清瘟胶囊(颗粒)。 通过分析,研究团队建议:1.随着病例的增多,应主动开展临床证候学调查,掌握临床第一手资料,根据病患临床表现,经过专家认真分析,进一步总结疫情病症特点,证候演变规律,从而完善全国防治 《方案》;2. 希望各地在全国《方案》 基础上,结合具体情况,因时、因地制宜,继续调整、优化本地区中医药防治 《方案》;3.在临床实践中注重总结治疗经验,观察病情转变规律,总结有效方药,不断完善方案,并将经验转化为临床评价证据;4.此次疾病恢复期,虽然两次病毒核酸检测阴性符合出院标准,但患者还有乏力、干咳、憋闷等症状,肺部影像仍有散发阴影,此时中医辨证多为气阴两虚、痰瘀阻络,可以采用益气养阴、通络散结法治之;5.建议在 《方案》制定及实践应用中,注重防治结合,充分发挥中医 “治未病思想”。在不同阶段采取有效措施,未病先防,已病防变,愈后康复,全程发挥中医药作用。
首都医科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9 20 21
  • ...
  • 62 6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