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智海浅海生态环境监测系统
技术简介 智海浅海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可应用于海水养殖场、海洋牧场和海洋保护区等近海区域的海洋环境与海洋生态系统的监测。监测系统由无人潜航器、无线传感浮标和无人船搭载的各种传感器及配套的监测软件组成,可用于监测海水温度、PH值、溶解氧、浊度、盐度、氨氮含量等环境参数,也可利用无人潜航器上搭载的摄像机、水听器和鱼探雷达监测生态系统状况,采集水下视频与水声信息。 创新点及性能指标 1.智海无人潜航器专为浅海、河流和湖泊的生态与环境监测而设计,根据应用场景配备深度、温度、PH值、溶解氧、浊度、盐度与氨氮含量等传感器。搭载前后两个低照度摄像机、照明设备、水声通信系统与避障传感器,嵌入了本公司设计的柔性障碍物识别算法,可根据任务设置与海图匹配自主巡航。智海无人潜航器的最大下潜深度为100米、单次最大续航里程为9.8哩,最大潜航速度8节。 2. 海水水质自动监测浮标搭载常见的水质传感器、通信终端和北斗定位终端,并结合了现代化的数据采集处理技术、数据通信技术、浮标设计及制造技术,是实现环境水质监测自动化、网络化、在线监测的有效技术手段。 3. 锚缆供电浮标: (1)数据采集、存储与传输:具有极强的兼容性和扩展性,内存容量大,断电时数据不丢失,并具备数据补发功能; (2)自供电浮标:太阳能板与蓄电池联合供电,实现阴雨天,整体系统仍能正常工作;锚缆供电浮标:由区域供电中心通过锚缆供电; (3)浮标固定:根据不同的水下情况选择不同的锚缆和抛锚形式,锚缆能够耐受礁石磨损和恶劣情况的牵引拉拽,防止浮标漂移丢失。
山东科技大学 2021-05-11
一种生态型人工快渗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态型人工快渗系统,包括快渗池本体,所述快渗池本体内设有进水区、硝化区、滞留区、过渡区、反硝化区以及出水区,所述过渡区位于滞留区和反硝化区下方,待处理污水从进水区依次渗入硝化区、滞留区,再经过渡区升流至反硝化区。本发明提供的生态型人工快渗系统,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占地面积小,基建投资少;无需曝气供氧和污泥回流,节约电耗;不产生剩余污泥,减少二次污染。通过硝化?滞留?反硝化过程实现氮素污染物的高效去除,尤其适合于受污染河流、农村分散污水、中小城镇生活污水以及市政管网尚未覆盖的边远地区污水的脱氮处理,值得在业内推广。
西南交通大学 2016-10-25
构建全球智慧实验室生态系统
公司基于对宏观国家政策以及微观实验室行业的研究与思考,决心发展实验室行业,目标客户涵盖卫生医疗机构、科研机构、科技型企业等多种类型,坚持用前沿科技改变传统实验室行业,树立新的行业标杆,使产业升级,通过互联网+实验室,充分利用自己所学,志在打造为科学家减负的智慧实验室。 一、项目进展 已注册公司运营 二、企业信息 企业名称 华盛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法人 钱文鑫 注册时间 2005年5月16日 注册所在省市 安徽省滁州市天长市 组织机构代码 913411007749613000 经营范围 智慧实验室成套装备制造、销售;智能控制系统研发、实验室检测服务;净化空调设备通风系统、CIT节能控制系统研发设计;恒温恒湿系统、废水废气处理系统的研发、销售;建筑智能化设计与施工一体化,二级空气净化和实验室装饰装修工程、环保工程专业承包、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专业承包、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专业承包、城市亮化灯饰工程;医用高分子绷带、医用高分子夹板、一类、二类、三类医疗器械生产和销售(上述经营范围凭许可证在有效期内经营);化验仪器、机电产品加工、制造和销售;安防系统产品销售;气体管路、新材料、电子产品、实验室机器人设备研发、计算机软件开发、云存储、云计算、视频网络技术工程承包;经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国家禁止和限定进出口的商品和技术除外)。 企业地址 安徽省天长市天扬路666号 获投资情况 种子轮200万 三、负责人及成员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入学/毕业时间 钱文鑫 管理学院 2012/ 陈俊茹 经济学院 2020/ 四、指导教师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职务/职称 研究方向 阮俊华 创新创业学院 副院长 创新创业 蔡亮 计算机学院 博导/教授 区块链 史治国 信息电子工程学院 博导/教授 物联网 五、项目简介 华盛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是科技型股份制公司,也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自成立以来专注智慧实验室成套装备的研发、生产、设计与施工一站式服务,研发了CIT智能控制系统等多个产品。现已完成五个版块的布局,拥有省级博士后工作站,国内实验室行业首个挂牌新三板的公司,国内首个实验室的产业园,国内首个以科学家服务的学者基金,国内第一个智慧共享实验室的省级研发中心,世界第一个以区块链为技术核心的科学家社交平台。 公司基于对宏观国家政策以及微观实验室行业的研究与思考,决心发展实验室行业,目标客户涵盖卫生医疗机构、科研机构、科技型企业等多种类型,坚持用前沿科技改变传统实验室行业,树立新的行业标杆,使产业升级,通过互联网+实验室,充分利用自己所学,志在打造为科学家减负的智慧实验室。 目前,公司已通过多项国家安全检测、国家认证,拥有各类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200余项,获得多项荣誉称号,并与多家高校和企事业单位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市场前景广阔。此外,公司整体债务情况良好,在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上的指标均呈现优化态势;投资收益与风险分析也指出公司的战略布局与投资规划符合国家的号召与市场预期,投资回报相当可观。
浙江大学 2022-07-26
网络环境下城市事件驱动的决策信息聚焦服务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网络环境下城市事件驱动的决策信息聚焦服务方法及系统,本发明提出的从关联城市 事件类型及阶段的抽象决策信息聚焦服务链建模与注册,到城市事件驱动的关联的抽象决策信息聚焦服 务链的发现,到抽象决策信息聚焦服务链的实例化与执行,到最后的决策结果的网络化共享的整个流程, 是一种网络环境下城市事件驱动的决策信息聚焦服务方法,实现了抽象决策信息聚焦服务链网络化共享 及协作管理、事件驱动的抽象决策信息聚焦服务链精确高效发现和决策结果的网络化共享,为智慧城市 突发事件的科学准确决策和快速应急响应提供了支持。 
武汉大学 2021-04-13
生态无人农场
目前我国农业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农药化肥过量施用,为解决未来谁来种地,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山东理工大学校长特别助理、农业工程学院院长、欧洲科学、艺术与人文学院院士、格鲁吉亚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兰玉彬教授提出国内首个生态无人农场理念,在农圣贾思勰曾任太守的朱台镇(高阳)建设生态无人农场。 生态无人农场是现代农艺和农机装备、绿色植保技术、无人机、机器人、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3S等高技术集成的成果,将依托各种传感器节点和无限工薪网络,通过天、空、地一体化信息监测系统获取农情信息,采用地空一体化智能农业机器人和农业装备等协同作业,实现农业生产环境的智能感知、智能分析、智能决策、智能预警、专家在线指导,达到绿色生态农业生产的精准化种植,可视化管理和智能化操控,打造可复制易推广的绿色生态、高效环保的循环无人农场新模式。 创新与特色: 1、生态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 通过开展土壤、水体、大气监测网络及农场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实施测土配方精准施肥技术、秸秆综合利用、禽畜粪便有机化处理与施用技术、绿色生物防控病虫害综合治理、航空植保变量施药、精准灌溉等各种生态技术措施,构建绿色、环保、生态三位一体的可持续农业生产体系。 2、农艺与智能农机深度融合  进一步提升农艺与智能农机的融合水平,创新农作物全程无人华化生产解决方案,探 索物联网技术与农艺、农机的融合方案,逐步实现耕、种、管、收、贮等生产环节作业无人化,促进农艺与智能农机的深度统合。 3、农情与数据信息深度融合 构建特色的农作物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平台,通过空、天、地一体化全方位信息采集技 术全面获取不同生长阶段数据,探索大数据技术在农情分析中的深度应用,为农业生产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大数据平台,形成便于无人农场实施的生产规划标准。 4、农机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 针对大田农机装备可靠、高效、精准作业的需求,借助多元异构传感技术、自动驾驶技 术、智能控制技术、研究农机装备的自适应控制技术、机群调度与协调等关键技术,研制支撑农田作业环节的智能农机装备,构建基于人工智能、云平台的农机装备协同作业管控系统,实现农机装备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为智慧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示范。
山东理工大学 2021-04-22
生态沟渠砌块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态沟渠砌块,包括方块状的砌块本体、两块相互交叉连接呈“十”字形结构的砌块分隔板、及砌块底板;所述的砌块本体中间镂空,砌块分隔板置于其镂空内;在砌块底板上均匀分布有透水通孔,底面上设有底部凸起,在砌块本体的上开设有通水引流槽和侧通水孔。本实用新型的砌块能用于生态沟渠的建设,减少砌块内泥沙的流失,使植物更好的生长,起到锁水的作用,平衡生态环境,降低河流倒灌甚至洪涝灾害的发生率。
浙江大学 2021-04-13
PandaBI 大数据分析决策平台
PandaBI 是德拓自主研发的一站式数据分析与决策系统。 帮助客户快速搭建自己的大数据可视化分析平台,完成多数 据整合,建立统一数据口径,并提供灵活、易用、高效可视 化探索式分析能力,提升客户数据洞察能力,并将数据决策 快速覆盖各种应用场景,使客户成功转型为“数据驱动”的 智慧型应用。 PandaBI 为客户提供的核心价值在于用直观、多维、实时 的方式展示和分析数据,力足于提供简洁、实用操作体验, 全面激活内部数据。
上海德拓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22-05-25
智能箱系统
该智能箱系统采用性能稳定的 Atmega128 作为主控芯片,综合了 GSM 技术, RFID 射频技术,智能控制技术,通信网络技术以及数据库管理技术,完成了用户卡身份识别、物品信件报刊的存取、短信通知以及用户信息的本地和远程存储管理等功能。当投递员投递完物品后,系统检测到箱子里有物件,系统向用户发送信息,提醒用户有新物件,并提供一个动态密码,用户可以凭用户卡或动态密码开箱取物。
扬州大学 2021-04-14
智能仓储系统
传统仓储难以满足现代物流的需求,研发了智能立体仓储系统,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完成单元货物的自动存取,提高货物的存取效率和仓储管理水平。智能仓储系统硬件部分包括立体货架、智能穿梭车、出入库系统等,软件系统包括WMS(仓储管理系统)、WCS(仓储控制系统)以及数字孪生模型等。 1、智能化管理; 2、WCS 系统实时接收 WMS 系统下达的任务指令,分解并通过作业接口层下 达给具体的作业执行层,对智能穿梭车进行统一的调度,并对各个环节、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智能防疫系统
研发“智能热成像体温检测系统”   早在今年春节过后,作为影像医学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上海市重点学科及一流学科等学科带头人,上海健康医学院院长黄钢充分调研了解测温系统现存的短板,比如测温速度慢、测温不准确、信息化数据整合不全、疫情数据分散、人员轨迹不明、缺乏大数据分析等问题,结合科技攻关与实践教学,组织师生团队针对性解决。 黄钢认为,在基于人工智能的大数据时代,医学院校必须“医工”结合,做出有自身特色、实用性强、适合学校人流特点的“智能防控系统”。当然,要同步实现智能分析,面临检测流量和测量精度、戴口罩人脸识别准确度,以及红外硬件数据获取等难题。 对此,来自医疗器械学院的世界技能大赛获奖选手指导老师白宝丹迅速响应,与生物医学工程、大数据、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刘亚特、孔伟权、刘娟芳3名留校学生组成“防疫攻关创新团队”。 他们日以继夜,攻关在各种环境下准确测定人体温度的程序,解出热红外程序的视频信号和深度学习算法如何结合,进而提升人脸识别算法。经过多次实验和数据分析,初步构建出满足学校要求的红外测温模块,并在近100名留校学生,以及后勤、保卫处等多批次人员配合下完成了这一模块测试。 如今,通过集成创新,团队成功研发出一套“智能热成像体温检测系统”,系统利用人工智能、红外热成像等技术,实现了戴口罩无接触式的“无感测温”,能够多人次地快速检测体温,每个终端每秒钟平均可测温3人以上,达到了校园密集测温要求。白宝丹表示,针对各种情况反复进行了上百次实验,最后得到这一个比较优化的模型,“用模型参数调节测温模块,获得了不超过0.3摄氏度的误差,大大节约了测温成本,提高了测温效率。” 目前,该系统已成功应用到上海健康医学院的学校食堂和校门口,将为更多师生返校保驾护航。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676 67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