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量子点荧光探针快速检测生物活性分子
完成人简介:樊君,西北大学教授,西北大学化工学院副院长, 陕西省化工过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指导博、硕士生研究方向包括反应工程、碳一化工、纳米材料、分离工程、精细化工产品开发研究等。 成果内容:基于量子点的荧光探针分析对推动即时检测(POCT)技术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项目以制备功能型纳米荧光探针为主,主要包括量子点荧光探针(QDs)和稀土掺杂上转换纳米颗粒(UCNPs),并利用制备的荧光探针实现了对生物活性分子的定量检测。项目设计了基于荧光共振能量传递(FRET)的QDs荧光探针和基于CuMn双掺杂的ZnS QDs比率荧光探针,分别实现了对生物活性分子多巴胺和叶酸的定量检测(图13),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探针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项目成果将为医学检测和POCT技术提供技术支持。   不同反应时间得到的CdTe量子点在紫外灯下的实物图及其吸收和发射光谱 成果优势: 量子点(quantum dots,QDs)是指颗粒半径小于激子波尔尺寸半径的纳米晶粒,属于三维尺度限域的零维纳米材料,其尺寸一般在10nm以下。QDs有许多显著地光学性质:优良的抗光漂白能力; 较宽的吸收光谱;发射光谱窄;较大的斯托克斯位移(Stokes shif)。 成果成熟度:中试阶段。 转化方式:技术转让等。 市场展望:本项目的研究结果对提高疾病诊治水平,推动医学科技前沿发展,形成经济新增长点,带动大健康产业发展等都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西北大学 2021-05-11
量子点荧光探针快速检测生物活性分子
项目成果/简介:完成人简介:樊君,西北大学教授,西北大学化工学院副院长, 陕西省化工过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指导博、硕士生研究方向包括反应工程、碳一化工、纳米材料、分离工程、精细化工产品开发研究等。成果内容:基于量子点的荧光探针分析对推动即时检测(POCT)技术
西北大学 2021-01-12
食源性微生物可视、在线快速检测技术
一、成果简介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人类的健康发展。近年来,食品安全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而病原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是影响食品安全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快速检测与鉴定食品中的病原菌是及时有效控制与预防病原菌传播、预防食物中毒的重要前提。 目前我国对于食源性病原菌的检测、鉴定仍停留在分离培养、形态观察、生化鉴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4
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检测仪(TDLAS)
成果与项目的背景及主要用途: 我国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速度的提升,已极为重视对环境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 社会需求,公众也对切身的环境问题关注日益密切。以大气中常见空气污染物为 应用检测对象,开发研制快速实时且高精度的 TDLAS 可调谐二极管光谱学检测 设备,为大气环境监测中所要求的微量、高精度及快速响应需求提供仪器实现手 段,应用于室内外环境污染气体监测和煤矿、油井等地下作业中毒气泄漏的监控, 可以有效避免有毒有害气体排放导致的大规模大气污染发生,保障环境质量安全, 为国民经济作出重要贡献,社会效益显著。并特别适用于强磁场和辐射性、腐蚀 性或危险性大的环境,可实现对如飞行器、舰船、矿井、油田、建筑物等恶劣环 境的实时检测分析。大气污染物气体 TDLAS 测量及评价系统项目研究和开展具 有对于产品需求直接的经济效益及环境保护的社会效益。 技术原理与工艺流程简介: 该项目在团队已有红外光谱工作基础上,组建基于 TDLAS 的大气污染物在 线检测实验平台,通过对排放气体干扰组分、激光器输出参数及系统电子学指标 的分析与优化,建立适用于大气常见污染物气体实时快速 TDLAS 仪器检测技术 体系。并基于企业自有的物联网 GPS 模块设备开发技术、长光程气体吸收池技 术、仪器网络系统集成技术等,进行 TDLAS 仪器向网络分布式监测系统的应用 技术研究,使项目内推出的样机可以作为独立接入单元接入区域环境评测平台, 对传统在线式检测仪器数据接入及集成进行功能创新。 a.基于课题团队自有光谱数据处理算法软件与嵌入式系统开发平台进行控 制系统产品化开发 b.根据检测物指标,可定制选择国外或国内激光器模块封装进行集成 192天津大学科技成果选编 c.基于实验室自有开放光程光路准直定位技术以及长光程气体池技术进行 关键模块定制。 d.根据用户需要定制上位机专用分析软件程序。 应用领域:燃料燃烧、金属冶炼、变电高压、焦炭化工、矿业筛选、农药施 放、油漆喷涂、造纸纺织、皮革纤维、生活垃圾焚烧、危险废物处理、制药、橡 胶等有气体污染物排放行业 合作方式:技术开发,模块打包出售(15—20 万元/套)
天津大学 2021-04-11
TRAC-II叶面积指数检测仪(植物冠层分析仪)
又称为植物冠层分析仪。只要手持本仪器在植物冠层下穿行或行走,即可获取叶面积指数、丛生指数、间隙率、光合有效辐射、光合有效辐射分量等植物冠层的参数。是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叶面积指数检测仪器,并用于对LAI2000的修正或取代。 TRAC-II叶面积指数检测仪是在加拿大皇家院士陈先生的叶面积指数检测理论与算法的基础上研发的。相对第一代TRAC,主要改进有:增加了手机现场处理功能,存储容量增大了256倍,采用了无线网络通信,提高了检测精度,减轻了传感器重量,升级并完善了处理软件到TRACWin 5.9.0版。 TRAC(Tracing Radiation and Architecture of Canopies即植物冠层分析仪的缩写)是检测叶面积指数及植被吸收光合有效辐射的光学仪器。TRAC通过间隙大小分布及间隙率来检测叶面积指数,可用于森林、植冠等叶面积指数的检测,从而为森林碳汇与林业碳汇、作物长势等的研究提供依据。TRAC-II由手机及智能传感器两部分构成,检测光合有效辐射,采用无线传感器网络交换数据,通过手机或计算机处理软件计算出结果。企业合作项目。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4-26
TDS-I型太赫兹手持式违禁品检测仪
随着目前国际反恐形势的日益严峻,大到战场上恐怖组织的生化袭击,小到日常生活中大量行李信件内夹带的各类危险品,给国防安检等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因此,军工企业对于非接触式无损检测手段的开发和利用是企业内部品质把控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保障。现有技术手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检测时间长且准确率不高。相比之下,太赫兹波谱作为一种非接触式无损检测手段,可与危险品成分中的C\HO\N有机大分子发生相互作用,通过共振吸收谱探知危险品的种类与剂量。“TDS-I型太赫兹手持式危险品检测仪”在传统太赫兹时域波谱系统基础上,使用特种保偏光纤与精密光纤器件替代常规自由空间光路的全部透/反射镜片,形成了全光纤一体化结构,极大简化了仪器光路,增加了系统的集成性与稳定性;使用超高速光延迟扫描振子,搭配超高速数据采集锁放电路模块,实现了0.1sec/scan的超高速太赫兹信号采集,真正的实时在线样品检测;太赫兹信号重复性好、稳定性高,信噪比大于65dB,谱宽大于3.5THz;上位机软件使用LABVIEW设计,界面简洁友好,便于终端用户熟悉和操作;仪器外观秉承简约设计风格。可以实现爆炸物、生物制剂等危险品的临场快速在线检测,是一款军民融合的高科技含量产品。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4-10
TDS-II 型太赫兹手持式违禁品检测仪
随着目前国际反恐形势的日益严峻,大到国际战场上恐怖组织的生化袭击, 小到国内日常生活中大量行李、包裹、邮件、信封内夹带的各类危险品(毒品、 爆炸物、有害生化制剂等),给国防、安检和人民的正常生活等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因此,军工企业对于非接触式、无损检测手段的开发和利用是企业 内部品质把控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保障。现有检测技术手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检测时间长且准确率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一种生物溶液浓度的光谱传感测试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溶液浓度的光谱传感测试方法,依据了包层介质的光学响应遵循的物理学因果性原理,根据因果性原理,包层折射率的实部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5-04
新型经皮通路及生物传感元件材料及产品
研发阶段/n本成果为能长期埋植于体内的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新型经皮通路装置,临床上可广泛应用于人体内外信息和物质的传输。通过材料体系选择、配方和工艺制度确定及加工性能研究,研制出了较致密的加工性能优良的羟基磷灰石(HA)基陶瓷,可直接用于复杂形状产品的制作; 通过仿生矿化法(蛋白调控),用磷灰石对硅橡胶等材料进行表面改性,解决陶瓷层稳定性及与基体结合强度的关键问题 ,发展了一种制备优异性能通路材料的新技术。设计制作了导尿和内窥用经皮元件,进行了经皮元件的生物学性能研究,包括动物体内植入及临床前期实验研
武汉理工大学 2021-01-12
磁致伸缩导波传感器及含有传感器的换热管缺陷检测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磁致伸缩导波传感器及含有传感器的换热管缺陷 检测系统,传感器包括外壳,外壳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环形布线槽 和第二环形布线槽,第一环形布线槽和第二环形布线槽内分别放置有 激励线圈和接收线圈,激励线圈和接收线圈均为螺线管线圈,外壳内 腔在对应于激励线圈和接收线圈的位置分别放置有激励磁铁和接收磁 铁,激励磁铁和接收磁铁均为钐钴永久磁铁,外壳的一端连接有插头 连接座,插头连接座上连接有激励插头和接收插头。检测系统包括传 感器、功率放大器、信号发生器、计算机、A/D 转换器和滤波放大器。 本发明通过磁致伸缩效应,直接在换热管内激励出纵向模态超声导波, 整个检测过程中传感器与换热管无需接触,提高了检测效率以及适用 性。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3 14 15
  • ...
  • 349 35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