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1221L 加速度传感器
产品详细介绍特点:传感器:微机械电容、充氮阻尼、密封封装低噪音:5μg/√HZ (2g 满量程为例)内置温度传感器(用于输出温度补偿)全量程线性标定DC/AC 加速度响应可提供非标量程定制服务传感器已内置放大信号处理符合RoHS标准应用:地震监测 消费电子 机器人安全系统 冲撞测试 机械控制振动检测 模态分析 振动分析仪器仪表 车辆动态性能测试参数:传感器性能:(数据为5V供电,温度输出 25℃ 得出)性能 -002 -005 -010 -025 -050 -100 -200 -400 单位输入量程 ±2 ±5 ±10 ±25 ±50 ±100 ±200 ±400 g频率响应(3dB) 0-400 0-600 0-1000 0-1500 0-2000 0-2500 0-3500 0-4000 Hz灵敏度(差分输出) 2000 800 400 160 80 40 20 10 mV/g输出噪声(差分模式,典型值) 5 7 10 25 50 100 200 400 μg/root HZ可承受最大冲击(0.1ms) 2000 5000 g传感器性能:(除注明外,数据为5V供电,温度输出 25℃ ,差分模式得出)性能参数 最小值 典型值 最大值 单位横轴灵敏度 2 3 %偏置标定误差 -002 2 4 满量程的% -005~-200 1 2 偏置温漂TC=-55~125℃ -002 100 300 PPM%满量程/℃ -005~-200 50 200 标定误差比例因子 1 2 %温漂比例因子TC=-55~125℃ -250 250 Ppm/ ℃非线性(±90%满量程) -002~-050 0.15 0.5 满量程的% -100 0.25 1.0 -200 0.4 1.5 -400 0.7 2.0 电源抑制比 25 DB输出阻抗 90 欧姆供电电压 4.75 5.0 5.25 V功耗 8 10 mA质量(L型) 0.62 克
上海维逸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2021-08-23
MS8000 加速度传感器
产品详细介绍简介:测量范围:±2g ~ ±100g 非线性:<0.8%FS频响:0~ >11.5KHz 供电电源:5V输出信号:±4V差分信号输出/0.5~4.5V单端信号输出工作温度:-55~125℃    Colibrys 的MS8000加速度传感器是广泛的应用于惯性和倾斜/倾角领域的传感器. 强大而低功耗的设计加上出色的零位稳定性保证了MS8000 MEMS加速度传感器的很高的可靠性。Colibrys MS8000系列是一个电容式MEMS加速度计,它是由一个立体微加工工艺制成的硅元件,一个低功耗ASIC 专用信号处理器和一个存储补偿值的微控制器等元件组成。    该产品是一个低功耗的,校准的,功能强大和性能稳定的产品。其电子配置中带有一个电源重置以防止电压不稳的全保护装置。该产品的零位长期稳定度和比例因子通常都小于全测量范围的0.1 %。对于±2g的MS8002.D型, 在宽带>800Hz(at -3dB)时,典型的零位温度系数为100μg /ºC,比例因子温度系数为100ppm/ºC。 特征 优秀的零位稳定性 ±2g,±10g,±30g, ±100g 全部测量范围 恶劣环境(冲击,振动,温度) 低成本高指标 低功率模拟电压输出 防止掉电 LCC 48 集成温度传感器 应用 惯性传感 用于航天航空IMU / AHRS 航空电子设备 无人机 陆地导航 定向钻井(油和气) 倾角感应 火车应用 交通运输 稳定装置 参数 所有数值特指在温度20 °C (+86°F)和5伏工作电压条件下,除非另外说明  单位  MS8002.D  MS8010.D  MS8030.D  MS8100.D 全部测量范围  g  ± 2g  ± 10g  ± 30g  ± 100g 封装  LCC 48  LCC 48  LCC 48  LCC 48 零位校准  mg  < 10  < 50  < 150  < 500 大于48小时的零位稳定性[1]  mg typ.  < 0.05  < 0.25  < 0.75  < 2.5 1年时间的零位稳定性[2]  mg typ. (max.)  1.5 (< 5)  7.5 (< 25)  22 (< 75)  75 (< 250) 开/关重复性  mg max.  < 0.15  < 0.75  < 1.5  < 7.5 零位温度系数[3]  mg/°C typ.  0.1  0.5  1.5  5  mg/°C max.  ± 0.4  ± 2  ± 6  ± 20 比例因子(输出灵敏度)(K1)  mV/g  1000 ± 8  200 ± 2  66.6 ± 1  20 ± 1 一年期比例因子[2]  ppm typ. (max.)  300 (< 1000)  300 (< 1000)  300 (< 1000)  300 (< 1000) 比例因子温度系数[3]  ppm / °C typ.  100  100  100  100  min. / max.  -50 / 250  -50 / 250  -50 / 250  -50 / 250 输入轴偏心度(Kp, Ko)  mrad max.  < 10  < 10  < 10  < 10  % max  1  1  1  1 分辨率/ 阈值(@ 1Hz)  mg max.  < 0.1  < 0.6  < 1.7  < 5.5 非线性度  % of FS max.  < 0.8  < 0.9  < 0.9  < 1  g max.  < 0.02  < 0.09  < 0.27  < 1 带宽[4]  Hz  0 to ≥ 200  0 to ≥ 200  0 to ≥ 100  0 to ≥ 200 噪声谱密度 [0 ; 9kHz)  V/Hz typ.  11  11  11  11  max.  < 18  < 18  < 18  < 18 谐振频率  kHz  1.4  3.7  6.3  11.5 [1]: 按IEEE 1293-1998 12.3.8标准:20°C条件下连续48h测量,测量前产品一小时稳定准备。[2]: 一年期稳定性是按 IEEE 528-2001标准: 打开/打开, 放置在-55°C 和 85°C环境中,在 -40°C 到125°C 之间循环,在-55°C 和 85°C环境中,不带电经受扰动,震动和冲击。[3]: 温度系数是定义在 –40°C 到 20°C温度范围, 其中温度变化是线性的.[4]: 带宽的定义是在某一频段其灵敏度降低到 3dB以下.
上海维逸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2021-08-23
MS9000 加速度传感器
产品详细介绍简介测量范围:±2g,±10g,±30g, ±100g非线性:< 0.8%FS频响:1400~26000Hz供电电源:5V输出信号:0.5 到4.5 VDC 之间, (在 0g时,为2.5 V ± 5mV)工作温度:-55~125℃特点:超小型LCC20 封装(8.9mm x 8.9mm)±2g,±10g,±30g, ±100g 全部测量范围优秀的零位稳定性适应恶劣环境(冲击,振动,温度)达到MIL-STD-833-E 标准低功率模拟电压输出稳压保护应用:用于航空航天IMU / AHRS       航空电子设备        无人机陆地及海洋导航                定向钻井            地球物理火车应用     Colibrys 的MS9000惯性加速度传感器是一种新的超小型产品,适用于恶劣的使用环境和耐用度要求极高的应用领域。这种换代产品采用了LCC20(8.9mm x 8.9mm)陶瓷封装,具有从±2g 到±250g广泛的加速度测量范围。该传感器可在较大的温度范围应用并且全使用寿命期间零位稳定保证在几毫g以内。   Colibrys MS9000系列是一个电容式MEMS加速度计,它是由一个立体微加工工艺制成的硅元件,一个低功耗ASIC 专用信号处理器和一个存储补偿值的微控制器以及一个温度传感器等元件组成。该产品是一个低功耗的,校准的,功能强大和性能稳定的产品。其电子配置中带有一个电源重置以防止电压不稳的全保护装置。   参数:   Units  MS9002.D MS9010.D  MS9030.D  MS9050.D  MS9100.D  MS9250.D 全部测量范围  g  ± 2g  ± 10g  ± 30g  ± 50g  ± 100g  ± 250g 封装  LCC20 (无磁性, 8.9mm x 8.9mm / 0.35inch x 0.35inch) 零位校准  mg  < 10  < 50  < 150  < 250  < 500  < 1250 大于48小时的零位稳定性 [1]  mg typ.  < 0.05  < 0.25  < 0.75  < 1.25  < 2.25  < 6.25 1年时间的零位稳定性[2]  mgtyp. (max.)  1.5 (<5)  7.5 (<25)  22 (<75)  38 (<125)  75 (<250)  188 (<625) 开/关重复性  mg max.  < 0.15  < 0.75  < 1.5  < 3.8  < 7.5  < 18.8 零位温度系数[3]  mg/ ℃typ.  <0.1  <0.5  <1.5  <2.5  < 5  < 12.5  mg/℃max.   ± 0.4 ± 2  ± 6  ± 10  ± 20  ± 50 比例因子(输出灵敏度) (K1)  mV/g  1000 ± 8  200 ± 2  66.6 ± 1  40 ± 1  20 ± 1  8 ± 1 一年期比例因子 [2]  ppmtyp.(max.)  300 (< 1000)  300 (< 1000)  300 (< 1000)  300 (< 1000)  300 (< 1000)  300 (< 1000) 比例因子温度系数 [3]  ppm/℃typ.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min./max.  -50 / 250  -50 / 250  -50 / 250  -50 / 250  -50 / 250  -50 / 250 输入轴偏心度(Kp, Ko)  mrad max.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max  1  1  1  1  1  1 分辨率/ 阈值(@ 1Hz)  Mg max.  < 0.1  < 0.6  < 1.7  < 2.8  < 5.5  < 12.5 非线性度   %ofFS max.  < 0.8  < 0.9  < 0.9  < 0.9  < 1  < 1  gmax. < 0.02 < 0.09  < 0.27  < 0.50  < 1  < 2.5 带宽[4]  Hz  0to≥100  0to≥100  0to≥100  0to≥100  0to≥100  0to≥100 噪声谱密度  V/Hztyp.  18  18  18  18  18  18 [0 ; 9kHz)  max.  24  24  24  24  24  24 谐振频率  kHz  1.4  3.7  6.3  11  15  26 
上海维逸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2021-08-23
传感器与测控技术实验台
结构 SET-2000系列传感器与测控技术实验台由主控台、三源板(温度源、转动源、振动源)、各类传感器、相应的实验模块、数据采集卡及处理软件、实验台六部分组成。
杭州赛特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2021-12-08
蓖麻生物质产业链
项目简介: 南开大学瞄准气候变化大课题,开发“蓖麻生物质产业链”十几年,组建了南开大学蓖麻国家级工程中心平台,已形成“生物基航油、 生物基滑油、生物基材料、育种种植”全产业链四个板块产业化成果, 2015 年国家发改委把“基于能源作物蓖麻的全产业链高值化利用技 术”列入《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实施指南》首批 23 个项目之一, 2016 年又推荐列入了亚太地区重点投资的 47 项优秀低碳技术之一。 ●小蓖麻、大产业 蓖麻种植耐旱耐盐碱、适应性强、管理相对简单,蓖麻油原料分 子结构独特、下游产品丰富,涉及新能源、新材料、精细化工、医药 农药等多领域,产品深加工增值层次高,经济效益巨大。
南开大学 2021-04-11
生物柴油制备生产新技术
完成人简介:申烨华教授一直从事资源化学、化学生物学与分析化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资源化学与蛋白质化学,研究课题包括以沙生木本油料植物长柄扁桃为核心从事沙生植物产业化开发研究、以自主开发的新型生物柴油固体催化剂为技术核心开发生物柴油新技术、以重组蛋白的表达纯化复性及结构解析为技术核心从事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与抗癌机理研究。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三等奖各一项。申请专利17项,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4项(第一发明人9项),转让专利1项。陕西省科技厅鉴定科研成果3项,关于长柄扁桃食用油和蛋白粉的研究为国际首创,三项成果的技术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发表研究论文80余篇,其中SCI收录30余篇。 成果内容:生物柴油生产新工艺,适用于动植物油脂、餐饮废弃油和酸化油等原料,技术核心是拥有两种新型催化剂,酯化阶段用有机酸代替常用的硫酸催化剂,酯交换阶段用固体催化剂代替常用的氢氧化钠催化剂,通过“常压酯化、酯交换”等工艺,生产合格的生物柴油、生物重油、生物轻油、工业甘油等四种产品。该项技术入选国家发改委颁布的“十三五低碳技术”。 成果优势及用途:针对中国生物柴油原料的特性,最先进的生产工艺是酯化酯交换蒸馏生产生物柴油。经过多年的生产总结,研究团队在优化酯化与酯交换两种催化剂,以及改造工艺和设备的基础上,研究出“常压酯化、酯交换、脱醇、水洗、干燥、减压蒸馏”生产合格生物柴油的工艺。此套新工艺从设备投资、物料消耗、能耗、产品品质及环保配套等多方面达到国内及国际领先水平。 技术特点:(1)生物柴油产品收率高。收率≥92%,平均水平是87%;(2)消耗低。综合能耗≤200kg标煤/吨产品,目前的平均水平300kg标煤/吨产品。甲醇消耗≤130kg /吨产品,目前的平均水平≥150kg /吨产品;(3)无新增污染物。无酸渣产生,用硫酸作催化剂会生成大量的酸渣;(4)投资低。以相同原料5万吨/年生产装置比较,该装置投资为3500万元人民币;中压水解工艺为6500万元人民币;酯交换工艺4300万元人民币;(5)产品质量优异。产品可达欧盟5标准的质量要求。 投资预算:总投资约5000~6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4200~4500万元,流动资产1500~1800万元。 成果知识产权情况: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项、授权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科研成果鉴定1项。 
西北大学 2021-05-11
电磁生物效应与电磁仿生
一、 项目简介电磁生物效应主要研究生物体在电磁场下所产生的与生命现象有关的响应。实验室建立了工频电磁场环境、特高压输电环境等电磁生物效应研究平台,开展了工频强磁场对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的作用影响、特高压输电对生物体的作用研究,进行动物实验,研究电磁场对生物体细胞和组织器官的影响。实验室开展了人体植入器件无接触能量传输研究,建立了小型无线传能实验系统,实现了系统的微型化,并对系统工作时对人体产生的生物效应进行了研究。二、 项目技术成熟程度电磁仿生属于功能仿生,集电路设计、电磁兼容与防护、电磁生物效应、仿生技术于一身,研究和模拟生物体的结构、功能、行为及其调控机制,为工程技术提供新的设计理念、工作原理和系统构成。实验室开展了基于仿生原理的电磁防护自修复技术的攻关研究。通过研究生物体电磁信息传递及抗扰机理,建立电磁仿生防护模型,探寻从模型到电路设计的领域转换方法,为实现复杂电磁环境下电子系统的仿生防护奠定基础,该研究获得总装备部“十二五”预研项目“XXXXX”资助。三、 技术指标(包括鉴定、知识产权专利、获奖等情况)近年来完成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承担其它省部级项目5项,发表论文数十篇,其中大部分被SCI、EI检索,申请专利2项,已批准1项。四、 高清成果图片3-4张小型无线传能系统实验平台
河北工业大学 2021-04-11
可穿戴生物医疗系统
高校科技成果尽在科转云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0
生物质高温高效燃烧技术
"古代发明热解浓缩生物质制炭,燃烧温度达到1400℃以上,成就了陶瓷、铁器的人类工业,高温是工业的生命。人类钻木取火至今,始终摆脱不了生物质因低热值,燃烧温度低,达不到大工业生产要求的瓶颈,现代工业文明依赖化石燃料的火源技术,是环境污染、气候变化和不可持续的根源。 我校成功开发生物质单相燃烧的绿色高温工业火源技术,取名为霄,霄是继人类仅有的炭和煤之后第三代高温工业火源技术,获得国际专利。从钻木取火、木柴制炭、火药爆炸到化石燃料,人类每一次新火源技术的出现,无不使人类生产力发生翻天覆地的变革,生物质高温高效燃烧技术将构建领先世界绿色工业体"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0
液态生物茶饮料茶开发
研发阶段/n目前我国茶产业存在夏秋茶树鲜叶利用率低、中低档茶滞销等突出问题,急需开创夏秋茶树鲜叶和中低档茶的开发利用和增值增效的新途径。本技术成果以夏秋茶树鲜叶为原料,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研制出液态生物茶饮料。以我们筛选获得的独特微生物菌种,能在茶树鲜叶液中快速发酵。发酵而成的液态茶饮料,具有天然的发酵香,色泽鲜绿,微酸,在含有茶叶功能活性成分的同时,富含有机酸、维生素和对人体有益的微生物。技术水平:本成果开创了夏秋茶树鲜叶利用的新途径,利用微生物直接发酵茶树鲜叶液,生产成本低,增值增效非常明显。我们申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46 47 48
  • ...
  • 190 19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