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封闭海湾典型生境物理修复和生物修复
针对我国沿岸封闭海湾自净能力弱和滩涂、水体等典型生境退化严重的实际,建立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 DPSIR)”框架模型的封闭海湾生境退化综合诊断技术,确定其生境退化的主导因素;开发基于有限元技术的浅海水动力模型(SHYFEM)、充分利用潮、余流的稀释、输运能力降低湾内污染物积累的物理修复关键技术和综合利用盐土植物、大型藻类、贝类和多毛类改善水质和滩涂底质的生物修复关键技术,建立“海岸-滩涂-浅海”一体化的生境修复示范区,编制相关技术标准;以 DPSIR 框架模型为指导,提出封闭海湾典型退化生境的修复策略和对目标海湾(三沙湾)生境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修复技术方案,重点解决封闭海湾因积累性污染引起的生境退化问题。为提高我国封闭海湾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能力,保障沿海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决策咨询。
厦门大学 2021-04-10
土壤生物退化及连作障碍的微生物修复
针对不合理施用肥料及集约化生产等导致的土壤生物退化,土壤生态系统调控能力下降,植物土传病害加剧等问题,开展了农用功能微生物的筛选及其在农业废弃物肥料化、土壤微生态修复调理、植物抑病促生等方面的研究。研究获得200多株对10余种主要农作物土传病原靶标菌有较强防病促生优良微生物菌株,开发出生防放线菌菌株3株、真菌1株、细菌2株。在此基础上集成功能微生物高密度培养技术、土壤微生态系统的快速修复技术和微生物干预植物减害、生态友好技术。开发了放线菌高活性菌粉、放线菌有机肥和放线菌液体肥料等产品,并建立了相应生产线。该成果既能实现土壤生物退化及连作障碍的微生物修复,又能实现生产减肥减药、产品提质增效;该成果实施后预期年生产菌剂固态6000吨,每吨售价20000元;液态5000吨,每吨售价15000元。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5-11
景观水的原位生物修复技术研究
目前水环境污染严重,各地市政景观河道、园林绿地和居住社区的景观水体水质不尽人意,有的出现黑臭,有的富营养化严重。水体修复技术有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物理法设备投资和能源消耗大,化学法添加化学品费用高且易造成二次污染,故本项目选用以生物激活剂为主的生物生态原位修复技术。该技术特点是:1、不需建造构筑物,设备投资小;2、生物激活剂投加量少,处理成本和费用低;3、投加的生物激活剂不含外来微生物,经国家授权的医疗卫生单位检测,对动物和鱼类无毒性,不产生二次污染;4、操作和管理简易方便。该项目可应用于住宅小区的人工湖以及其他封闭式或半封闭式景观水体的生物修复,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进口药剂已于2004年在杨浦区一社区河道应用,2005~2006年在青浦区两住宅小区试用,2007~2009年在虹口区人工湖和徐汇区市政河道应用并取得较好的修复效果。采样点COD去除率达27.1~64.5%,NH3-N去除率达46.4~81.6%。投加生物激活剂数周后能初见成效,1~2个月后有关水质指标可达到国家景观水要求。生物激活剂可提供水体中好氧微生物种群分解有机物所必要的养分,从而促进水体中“土著”微生物的生长,使其加速分解水中有机污染物。最终提高水中溶解氧和透明度等而改善水体。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技术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4-13
生物炭农田化肥减施与重金属修复技术
利用农业废弃物秸秆生产生物炭,返施农田,并辅助其它技术, 可以达到固定重金属污染农田,在微污染农田中生产出合格产品,挽 救因重金属污染造成的农田损失;同时可以减少化肥施用量,达到减 施以保护地表环境免受富营养化污染。目前重金属造成农田的污染修 复以及化肥减施大部分属于国家公益项目。 农田重金属固定技术已经在天津东丽区区示范运行 3 年,运行效 果好,蔬菜重金属达到标准,增加农作物产量,减少化肥施用,因此, 广受农民欢迎。
南开大学 2021-04-11
生物炭农田化肥减施与重金属修复技术
利用农业废弃物秸秆生产生物炭,返施农田,并辅助其它技术,可以达到固定重金属污染农田,在微污染农田中生产出合格产品,挽救因重金属污染造成的农田损失;同时可以减少化肥施用量,达到减施以保护地表环境免受富营养化污染。目前重金属造成农田的污染修复以及化肥减施大部分属于国家公益项目。 农田重金属固定技术已经在天津东丽区区示范运行 3 年,运行效果好,蔬菜重金属达到标准,增加农作物产量,减少化肥施用,因此,广受农民欢迎。
南开大学 2021-02-01
一种污染物的异位生物修复装置
发明(设计)人:姚琪, 林锋, 李俊, 王令祥, 李舜斌, 陈静。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染物的异位生物修复装置,包括生物修复装置主体,所述生物修复装置主体的内部设有二氧化碳溢出装置、二氧化碳吸收装置、土壤堆放装置、驱动装置;通过生物修复装置主体、二氧化碳溢出装置、二氧化碳吸收装置、液位控制装置的配合,使土壤堆放装置内部微生物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能够被排出,而生物修复装置主体内的其他气体成分不会被排出,避免生物堆内部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挥发进入空气中而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通过生物修复装置主体、驱动装置、插入装置的配合,使得生物修复装置主体内部的空气能够在土壤堆放装置的内部循环流动,增加生物堆内部的含氧量,加快污染物的降解速度,提高了该异位生物修复装置的实用性。
南京大学 2021-04-10
硼酸盐生物活性玻璃用作为骨修复材料
用于骨修复材料的关键技术之一就是将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 吸收性能的生物材料,制备成具有特定形状和三维连通的多孔细胞支架。在临床上已应 用的以硅酸盐为基质的 45S5 生物活性玻璃,具有一定的骨诱导性,但是,硅元素在组 织体内较难降解,而且该类型玻璃难以加工成强度高的骨组织工程的支架。前期由同济 大学材料学院开发了一种以硼酸盐为基质的可完全生物降解的硼酸盐玻璃,能制作成高 力学强度的大孔海绵状,并兼有生物活性和完全的、可控的生物降解性特性,可用作为 细胞或基因活化的组织工程支架的材料,植入生物体内,能按照临床上不同部位骨组织 的生长速度要求,能可控地调节降解速度,最终能完全降解,具有第三代生物材料的各 种特性。前期,由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的动物实验的结果表明并证实, 该材料能满足临床上骨修复和骨替代材料需要。
同济大学 2021-04-13
生物活性氧化钛骨修复陶瓷材料
项目通过微纳米陶瓷烧结技术, 获得具有生物活性的氧化钛陶瓷, 可以与骨组织形成生物活性结合, 表现出优良的生物活性, 同时其光催化效应赋予其抗菌抑菌性, 可预防植入体污染引起的感染。该项目获得的氧化钛陶瓷兼具生物活性与抗菌抑菌性,可显著提高植入体的体内修复成功率。同时为提高纳米氧化钛的附加值具有重要作用。
四川大学 2016-04-20
油田区域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技术
1 成果简介我国油气田和石油炼化企业普遍存在原油落地污染土壤现象,据统计,我国石油污染土壤面积 500 万公顷。这些土壤不仅不能使农作物很好生长,且代谢产物的毒害作用更是可以通过食物链传递给人类,从而危害人类的健康,极大地影响了我国的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2 应用说明从 2001 年开始,清华大学就一直致力于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技术上基础理论和工程实施方面的研究;筛选出几株高效石油烃降解菌株;开发了细菌-真菌协同强化修复技术;研发出一套高效的实际石油污染场地的生物修复工程实施方案,针对不同类型的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治理展开了基础理论研究,并将修复评估体系延伸到微生态角度,建立其标准。本项技术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9 项。并在中原油田实施了 170m2 的污染土壤生物治理小试和11 亩的实际石油污染土壤的中试的工程实施,使得 19 年寸草不生的污染场地恢复种植能力,种植作物为小麦,修复后耕地所种植的小麦能够正常出苗和生长,其产量达到正常耕地种植水平,并经过国家粮油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两家权威检测机构检测,其品质完全符合国家标准。 该项目专家鉴定意见为:“ 该项目开发的技术属原始性创新,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9 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建议组织好推广应用,深入开展油污土地修复研究”。3 效益分析本项技术可以复耕我国大面积额的石油污染耕地,改善污染耕地的理化性质,从而彻底改变促进我国农业发展,并且解决了污染问题。由于污染造成的耕地污染,石油企业需向当地农民支付每亩每年赔偿金 1300 元。 国际上目前修复成本在 1000~10000$/亩,本项技术的总修复成本在 1500~2050 元/亩, 工程实施开展 3 年内见效,本研究发展的油盐污染土壤修复技术有很好的经济性。图 1 修复前                                                图 2 修复后
清华大学 2021-04-13
1 2 3 4 5 6
  • ...
  • 134 13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