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创伤修复新型方法的研发及应用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具有抗感染功能的颅骨修复钛网
我国每年采用钛网进行颅骨损伤修复手术约30万例,但目前应用的钛网不具有抗菌功能,导致部分患者发生术后感染,甚至危及生命,本成果已经研究出产品,发展具有抗菌功能的新型三维钛网,具有较大的市场应用价值,中国市场约5亿元。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6-28
路桥用复合彩液基快速修复材料
本产品以复合乳液作为改性剂结合交联剂对常温基质沥青进行改性,通过优化的乳化工艺,制备了高性能、具有稳定化学网络的常温沥青复合乳液基,改变市政路面的施工方式和环境、通过提高柔性路,结构形式和强度控制手段,用于人口密集区要求严格的路桥施工,对于需要快速开放交通的市政路面具有明显优势。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1-12
吸收与成骨速率匹配骨修复材料
成果与项目的背景及主要用途:组织工程是近来备受关注的交叉领域, 其潜在市场巨大。其中可吸收手术缝合线和人造皮肤都已进入市场,而骨移植材料及杂化骨组织将是下一个实现临床应用的高科技产品。磷酸钙、碳酸钙和硫酸钙是目前研究最多的无机骨修复材料。其中硫酸钙骨基植入物是目前进入国际市场的骨组织主导产品之一,也是唯一兼具生物相容性又可被完全吸收的骨修复材料,国外对此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和细胞生物学研究,其产品 OsteoSet 已进入临床应用,国外产品价格约为 40 元/片(每片约 100mg)。 硫酸钙基骨植入物可用来填充骨缺损部位,提供良好的骨生长支架和环境;也可载活性因子或药物,兼具缓慢释放治疗作用。 技术原理与工艺流程简介:硫酸钙具有凝结性,在凝结过程中而逐渐成型,而显现出高的力学性能。硫酸钙具有骨传导作用,植入到骨缺损部位后,它起到桥梁作用,允许细骨胞粘附爬行。随着材料的吸收,骨细胞不断前进,最后形成新骨。主要工艺流程如下: 医用硫酸钙制备 → 配料 → 成型 → 检验 → 包装 → 灭菌技术水平及专利与获奖情况:本研究得到了天津市科委的资助,相关的研究成果已申报了国家发明专利 5 项,其中 1 项已授权。 应用前景分析及效益预测:硫酸钙骨修复材料既可用作植骨材料,也可用作骨髓炎用植入型药物局部释放体系。硫酸钙作为植骨材料 1998 年在美国的市场份额为 470 万美元(价格为 5cc: $240),排在人工骨修复材料的第 2 位(21%),仅次于来源于珊瑚的植骨材料。随着医学的发展和人们认可度的提高,人工骨的应用会越来越普及。 德国默克公司的 Septopal 为载庆大霉素的聚合物局部释放体系(价格为30beads:74 欧元),在治疗骨髓炎方面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在欧洲早已临床应用。硫酸钙载药植骨材料将克服 Septopal 存在的严重不足,推向市场后其经济效益相当可观。我们所制备的上述产品的成本大约在 6 元左右,利润空间非常大,为高回报产品,属于国家鼓励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 应用领域:医疗器械、生物材料制品、组织工程制品技术转化条件(包括:原料、设备、厂房面积的要求及投资规模):原材料均为国产,价格低廉。所需设备投资不大。常规医药行业的厂房基本上能满足要求,主要生产车间 100 平方米。 合作方式及条件:面谈
天津大学 2021-04-11
XM-LV51肌腱修复操作训练模型
XM-LV51肌腱修复操作训练模型   功能特点: ■ XM-LV51肌腱修复操作训练模型为多倍放大的手指,展示分层的屈肌肌腱。 ■ 模型可屈曲成任意角度。 ■ 配有防滑缝合底座固定模型,方便进行分层缝合屈肌肌腱、肌腱边缘修整、皮下针缝合肌腱等练习。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生物质固废生产肥料关键技术研发
我国每年农林固废、城市厨余垃圾等生物质固废中近 60%被焚烧 或随意处置,严重污染环境,也是造成雾霾的重要原因之一。南开大 学生物质资源化工程中心多年来致力于以生物质固废为原料生产有 机肥系列技术的研究应用,获得了高效降解木质纤维素、淀粉、蛋白 质、油脂等的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构建了微生物菌种库和系列化菌 剂;开发了可在 5-15 天内将生物质固废转化为有机肥料和富含有益 微生物的生物有机肥生产工艺及系列化产品;自主设计研发了以布尔玛金式搅拌装置为基础的微生物发酵装置,开发了系列化的微生物好 氧/厌氧发酵装置。 本项目已申请国家专利 50 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 10 项、实用新 型专利 5 项;代表性 SCI 论文 5 篇,出版专译著 7 部;本项目有关技 术已被深圳芭田公司、天津百利阳光公司应用,近三年产生了显著的 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本项目已获得 2017 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 成果一等奖。
南开大学 2021-04-11
生物质低温气化高温熔融制取可燃气技术
目前国内外现有工业规模的生物质气化技术,普遍存在生物质气化效率低、燃气中焦油含量高等问题。燃气中焦油含既造成能源浪费,又易造成堵塞,加快设备损耗,气化岛整体使用寿命不长。己建成的工程利用率不高,大部分已停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物质气化集中供应,不利于进一步产业化。 为了解决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东南大学针对我国国情和农作物废弃物的特点,采用流化床低温气化+高温熔融气化制取焦油含量极低的中热值可燃气,目前已建成该工艺的日处理秸秆量7吨的成套示范工程,已稳定连续运行2000小时以上,获得了热值7MJ/Nm3的可燃气,可燃气中焦油含量小于1mg/Nm3,远小于人工煤气国家标准(GB/T 13612-2006)中焦油含量要求,生物质中碳元素转化率96.5%,能量综合利用效率90.7%,单位MJ的可燃气成本低于天然气。 本技术可广泛用于煤炉改造、粮食烘干,也可为居民提供可燃气,对加快和谐社会及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具有重要意义。 本技术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7件(授权5件),发表学术论文24篇,获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江苏省重点研发项目支持。
东南大学 2021-04-11
生物质固废生产肥料关键技术研发
我国每年农林固废、城市厨余垃圾等生物质固废中近 60%被焚烧或随意处置,严重污染环境,也是造成雾霾的重要原因之一。南开大学生物质资源化工程中心多年来致力于以生物质固废为原料生产有机肥系列技术的研究应用,获得了高效降解木质纤维素、淀粉、蛋白质、油脂等的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构建了微生物菌种库和系列化菌剂;开发了可在 5-15 天内将生物质固废转化为有机肥料和富含有益微生物的生物有机肥生产工艺及系列化产品;自主设计研发了以布尔 玛金式搅拌装置为基础的微生物发酵装置,开发了系列化的微生物好氧/厌氧发酵装置。 本项目已申请国家专利 50 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 10 项、实用新型专利 5 项;代表性 SCI 论文 5 篇,出版专译著 7 部;本项目有关技术已被深圳芭田公司、天津百利阳光公司应用,近三年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本项目已获得 2017 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一等奖。
南开大学 2021-02-01
兽医微生物种质资源鉴定与技术
本成果总体达到同类研究的国际先进水平,在兽医微生物菌毒种资源规范性描述方 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在兽医微生物菌毒种资源的筛选和创新性应用等方面处于国际先 进水平。本成果于2009年获得成果鉴定证书,获得2010年度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本成果分离鉴定了具有平台资源号的280株细菌。其中,大肠杆菌80株,金黄色葡 萄球菌30株,猪链球菌50株,鸡伤寒沙门氏菌103株,特殊菌株17株。分离鉴定了186株 病毒,其中NDV 60株,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50株,犬瘟热病毒3株,猪传染性胃肠 炎病毒10株,猪流感病毒3株,禽流感病毒20株,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20株,鸡传染 性法氏囊病毒20株。对分离、收集和整理以前所保藏的菌毒种等方式获得的33种3444株 菌毒种进行标准化整理整合,完成了相应菌毒种种资源数据信息(包括个性信息和共性 信息)的采集、录入、上报,完成280幅图像信息采集、整理、上报,完成101株菌(毒) 种资源16SrRNA或病毒资源部分核酸序列的测定、上报。并向国家兽医微生物菌种保藏 管理中心国家兽医微生物标准菌种保藏库上交了1621株菌(毒)种,实现了兽医微生物 菌毒种资源的信息及实物共享。起草了“布鲁氏杆菌菌种资源描述规范”和“牛结核杆 菌资源检测技术规程”,验证完善了“结核杆菌菌种资源检测技术规程及试点应用”等 9个兽医微生物资源检测技术规程。制定了“犬瘟热诊断技术”的国家标准。对分离的 部分菌毒株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为相关单位的科学研究提供了优良菌毒种。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1
高值化手性氨基酸生物合成技术
进入21世纪以来,手性氨基酸作为最重要的原料和中间体,市场规模也越来越大。本项目目前研发的手性氨基酸包含L-2-氨基丁酸、D-苏氨酸、L-天冬酰胺、L-叔亮氨酸、L-色氨酸等。 创新点: 1)本项目采用一锅化反应,以廉价的L-苏氨酸为原料,经过工程菌催化合成2-氨基丁酸,反应时间10-12 h,原料的转化率达到99%以上,2-氨基丁酸的产量达到100 g/L以上。 2)以消旋化苏氨酸为原料,进行酶法拆分制备D-苏氨酸。底物添加量达到2.5 M,反应10 h内达到完全拆分,D-苏氨酸ee值为99%。 3)以天冬氨酸为原料,采用工程菌催化反应10-12 h,L-天冬氨酸转化率达到了94.4 %,L-天冬酰胺产量可达120 g/L,生产强度达到12.4 g/(L•h)。 4)基于构建的基因工程菌,采用偶联辅酶再生技术,转化廉价底物合成L-叔亮氨酸,反应24 h,底物转化率达95%,产量达到100 g/L以上水平。 5)其它手性氨基酸(L-色氨酸、D-氨基酸)发酵和生物合成正在陆续开展中。 6)多种高效酶制剂的工程菌株构建、发酵产酶以及多种中间体的制备。如苏氨酸脱氨酶、亮氨酸脱氢酶、甲酸脱氢酶、ω-转氨酶等,以及利用这些酶制备的多种医药中间体。
江南大学 2021-05-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5 16 17
  • ...
  • 763 76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