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综合
项目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微
生物
转化生产维生素 C 磷酸酯的关键技术
维生素 C 磷酸酯钠(SAP)作为维生素 C(AsA)多种衍生物中性能最好的一种,克服了 AsA 本身存在的缺陷(如受热、见光易分解和易氧化),在体内磷酸酶作用下迅速转化成 AsA。SAP 由于其优越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妆品、食品添加剂、保鲜剂、饲料添加剂等诸多领域。目前,工业化生产 SAP 主要途径为化学合成法,此法反应步聚复杂,条件不易控制,副产物较多,成本也很高。本技术方法通过基因工程手段获得了高产维生素 C 磷酸化酶突变菌株。目前该项目正在酶工程改造,以进一步提高底物的转化率。
江南大学
2021-04-11
植物甾醇
生物
转化制造雄甾烯酮等 甾体医药中间体
本项目已成功开发多种植物甾醇生物转化制造多种甾药中间体的高效基因工程菌,分别以 雄甾-4-烯-3,17-二酮 (AD) 、雄甾-1,4-二烯-3,17-二酮 (ADD) 和9羟-雄甾烯酮 (9OHAD) 为主要目 标物,9羟-雄甾烯酮可用于制造肾上腺皮质激素,目前国内还尚未开发成功。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一种双层循环系统的灌注式
生物
反应器及其应用方法
本技术成果涉及医疗器械中的生物反应器技术领域,研发了一种 双层循环系统的灌注式生物反应器及其应用方法。
中山大学
2021-04-10
一种适用于蠕虫
生物
反应器的喂料预备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蠕虫生物反应器的喂料预备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自动控制仪、主流水线及若干辅流水线,所述的主流水线包括初始原料收集池、第一流量计、第一物料输送机、第一有机废弃物分拣破碎机、原料调节池、第二流量计等设备,所述的辅流水线包括初始辅料收集池、第四流量计、第四物料输送机等设备,本发明可按照蠕虫喂料的要求,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将多种有机废弃物进行大规模、标准化地快速预备处理,大幅提高蠕虫生物反应器喂料预备流水线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显著降低蠕虫生物反应器预备喂料环节人工需求;同时大幅改善蠕虫喂料的加工精度,确保蠕虫喂料养分、水分、粘度及透气度等各项指标保持在最佳水平。
浙江大学
2021-04-11
表面活性剂增溶洗脱-强化微
生物
修复OCPs污染土壤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面活性剂增溶洗脱-强化微生物修复OCPs污染土壤的方法,本发明首先利用表面活性剂的增溶洗脱作用,清洗土壤一次,去除土壤中85%以上的有机氯农药(OCPs);经清洗后的土壤在工棚通风处直接堆放,利用残留的表面活性剂改善土著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活性,强化土著微生物降解土壤中残留的OCPs,最终使土壤达到环境安全标准;该技术操作简单、经济高效、绿色安全,可大规模应用于OCPs等有机污染场地/土壤的修复。
浙江大学
2021-04-11
具有市场竞争力的Bt
生物
农药系列产品生产技术
1、概述 Bt生物农药适用于粮食、棉花、蔬菜、瓜果、绿地及林木上200多种害虫的防治,而对人畜安全无毒,不杀死害虫的天敌和有益生物,环境风险性低,不污染环境。北京科技大学研发的生物农药继承了Bt生物农药的优点,改进了它的不足之处,使其具有强劲的市场竞争力。 我国虽然加入了WTO,但发达国家针对中国入世纷纷调整和提高了产品进口的技术门槛,形成了“绿色壁垒”,导致了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大幅度下滑,而生物农药则是实现农产品安全生产与出口的重要保障,这一现实给生物农药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现在,化学农药残留的危害已经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绿色蔬菜、绿色粮食、绿色食品、绿色奥运正在走进人们的生活,近几年的市场显示,生物农药的销量正在以5%的速度递增。目前,我国生物农药占农药市场总销售额的2%左右,专家预言国内近10年,20%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比例,因此,生物农药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2、项目的水平及特点 本项目属于高科技项目,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具有5大特点。(1)独立知识产权,已获得3项发明专利;(2)生产工艺先进,采用双路循环回转固态发酵技术;(3)产品性能高,主要体现在效价高、田间有效期长、杀虫谱宽、安全、环保等方面;(4)产品价格低,能够与化学农药抗衡;(5)产品品种多,分为纯Bt、绿色Bt复配和化学Bt复配三大系列,每个系列按配方、效价和剂型又可分出15个以上品种,因此,本项目的产品品种可达45种以上。 该项目应用于: (1)绿色蔬菜、绿色粮食、绿色食品、绿色水果等农产品的生产领域 (2)绿地、林地、花卉、自然风景区的保护 (3)生态园、生态基地的建设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治疗2型糖尿病、脑卒中、结肠炎、胃溃疡的新型化学及
生物
药物
项目成果/简介:实验室研究概貌:衰老相关疾病就是随着年龄升高其发病率随之上升的疾病,包括2型糖尿病、脑卒中、肠胃溃疡等。根据我们的衰老理论,衰老就是各器官组织功能衰退导致的,而不同器官组织功能的加速衰退就会导致各种衰老相关疾病。因此,衰老与衰老相关疾病具有共同机制,解决了衰老相关疾病,就可以揭示衰老的关键机制,开发延缓衰老新策略。实验室研究成果:我们建立了新型药物筛选平台,以动物为研究模型,筛选了大量化合物(主要为临床用药、新合成化合物、天然产物提取液)、基因工程改造的益生菌。筛选发现了一系列有望治愈2型糖尿病(图1)、脑卒中(图2)、肠胃溃疡(图3)等疾病的候选药物。特点如下:疗效好:活性较治疗相应疾病的临床用药活性高,相同条件下,可更有效降低血糖、治疗蛋白尿、减少脑梗死体积、抑制肠胃溃疡。靶点新:药物相应靶点(target)不同于已经发表、各公司正在研发的靶点。同时新发现靶点有可能是导致疾病的真正基因。已知靶点有可能只是导致某些症状的表层靶点。剂量低:相对于现有临床药物,我们发现的小分子剂量为其临床应用剂量的1/400-1/10,因此长期使用副作用将会更低。有治愈潜力:根据我们的数据,益生菌、小分子可以避免现有临床药的毒副作用,比如现有糖尿病治疗药物的肝肾、心脏毒性,并具有保肝护肾、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功能。同时,我们选用的益生菌,本身就具有优化肠道菌群,改善肠胃功能的效果。数量多:小分子化合物40余种,2020年底至今已申请专利14项。治疗性益生菌5种。适应症广:个别小分子、益生菌可同时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如一种益生菌可治疗2型糖尿病(在2周内显著降低血糖)、缺血性脑卒中、肠胃溃疡。这说明经过改造的益生菌,可以分泌穿透大鼠血脑屏障的纳米尺度小泡,治疗大脑相关疾病。合作需求:关于小分子和治疗性益生菌,考虑在有生物医药产业基础的高新区建立企业,也希望与大型药企合作开发药物。同时,我们可在以上所述研究领域提供技术服务、咨询服务等。
兰州大学
2021-04-10
三阶式
生物
接触氧化富营养化原水藻类及藻毒素去除技术
该技术运用反应器原理,将具有完全混合流特征的单阶反应器串联组成具有推流特征的阶式反应器,大幅度提高了氨氮、可生物降解有机物、藻毒素的去除效率和生物除藻效果,并可减少后续工艺中混凝剂与消毒剂的用量,提高了饮用水的安全性。
东南大学
2021-04-10
治疗2型糖尿病、脑卒中、结肠炎、胃溃疡的新型化学及
生物
药物
实验室研究概貌: 衰老相关疾病就是随着年龄升高其发病率随之上升的疾病,包括2型糖尿病、脑卒中、肠胃溃疡等。 根据我们的衰老理论,衰老就是各器官组织功能衰退导致的,而不同器官组织功能的加速衰退就会导致各种衰老相关疾病。因此,衰老与衰老相关疾病具有共同机制,解决了衰老相关疾病,就可以揭示衰老的关键机制,开发延缓衰老新策略。 实验室研究成果: 我们建立了新型药物筛选平台,以动物为研究模型,筛选了大量化合物(主要为临床用药、新合成化合物、天然产物提取液)、基因工程改造的益生菌。筛选发现了一系列有望治愈2型糖尿病(图1)、脑卒中(图2)、肠胃溃疡(图3)等疾病的候选药物。 特点如下: 疗效好:活性较治疗相应疾病的临床用药活性高,相同条件下,可更有效降低血糖、治疗蛋白尿、减少脑梗死体积、抑制肠胃溃疡。 靶点新:药物相应靶点(target)不同于已经发表、各公司正在研发的靶点。同时新发现靶点有可能是导致疾病的真正基因。已知靶点有可能只是导致某些症状的表层靶点。 剂量低:相对于现有临床药物,我们发现的小分子剂量为其临床应用剂量的1/400-1/10,因此长期使用副作用将会更低。 有治愈潜力:根据我们的数据,益生菌、小分子可以避免现有临床药的毒副作用,比如现有糖尿病治疗药物的肝肾、心脏毒性,并具有保肝护肾、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功能。同时,我们选用的益生菌,本身就具有优化肠道菌群,改善肠胃功能的效果。 数量多:小分子化合物40余种,2020年底至今已申请专利14项。治疗性益生菌5种。 适应症广:个别小分子、益生菌可同时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如一种益生菌可治疗2型糖尿病(在2周内显著降低血糖)、缺血性脑卒中、肠胃溃疡。这说明经过改造的益生菌,可以分泌穿透大鼠血脑屏障的纳米尺度小泡,治疗大脑相关疾病。 合作需求: 关于小分子和治疗性益生菌,考虑在有生物医药产业基础的高新区建立企业,也希望与大型药企合作开发药物。同时,我们可在以上所述研究领域提供技术服务、咨询服务等。
兰州大学
2021-05-11
养殖环境微
生物
监测及其传染效果与气溶胶的发生、传播和感染机制
针对规模化畜禽生产中动物健康、环境卫生和牧场的废气排放造成的社区环境污染,以及动物源人兽共患病的流行和“超级细菌”导致的公共卫生问题,受17个国家、省部和国际合作项目资助,申请人系统地对畜禽场舍内外环境微生物监测,在国内首次阐明密集的畜禽饲养使微生物气溶胶的含量升高、环境质量变坏、并向场舍外扩散;在国际上首次建立了病毒气溶胶传染模型,揭示了禽流感等4种病毒气溶胶的发生、传播及感染机制,认识了疫病气源性传染的过程与规律,丰富了流行病学理论。 从事该领域工作20余年,37名博、硕研究生参与,发表SCI论文35篇,总影响因子116,他人引用536次;检测技术获得2项国家发明专利;一项国家国际合作项目验收为优秀。 (1)确认了畜禽场舍的微生物气溶胶的来源及其传播。即对养鸡猪牛兔等场舍(共126个场)及场舍外不同距离的气载需氧菌、厌氧菌、革兰氏阴性菌及内毒素、真菌及真菌毒素监测,获得了其含量及不同菌群的构成成分;揭示了养殖环境微生物气溶胶向场舍外包括社区居民环境的扩散,在200m之内污染严重。借此,评估了畜禽舍环境卫生和疫病流行风险及对从业人员的传染危害,制定了防控措施;创立了规模化生产“环境性疫病学说”;提出了舍微生物气溶胶既是环境质量指征,又是病原传播感染媒介的学说。 (2)阐明了源于畜禽舍的微生物气溶胶向场舍外扩散,在国际上首次把基因组学技术应用于畜禽舍的微生物气溶胶溯源鉴定。采用PFGE、ERIC和REP-PCR对牧场舍内外环境中分离的指示细菌溯源发现,从牧场舍外下风方向(10-200m)分离的多数微生物来源于舍内空气或粪便(粪便中分离到的与舍内空气中的部分大肠杆菌(鸡舍34.1%、牛栏41.8%)来源相同)。揭示了牧场动物产生的微生物气溶胶不仅在畜禽群内扩散,而且能向场舍外环境传播。首次构建了气源性传染病的传播模式,有公共卫生和流行病学意义。 (3)发现了源于动物体携带毒素基因的病原菌气溶胶的发生与传播。对养鸡猪牛场(共33个)舍内、舍外环境分离的380株气载大肠杆菌携带主要毒素基因的解析发现,鸡舍携带LTa基因的菌株最多为53.85%(63/117)、猪舍携带LTa和STb基因的分别35%和30%、牛舍58.74%大肠杆菌携带1至4种毒素基因。探明了畜禽传染病病原的传播过程。 (4)验证了畜禽饲养中“超级细菌”和泛耐药菌的出现及扩散。应用分子生物技术对养鸡猪牛场舍内、舍外环境分离的426株肠球菌和149株金葡菌耐药基因鉴定,发现了传统的超级细菌:在养鸡场舍内外8株金葡菌为MRSA-耐甲氧西林金葡菌,并携带耐药基因;36株肠球菌携带耐万古霉素vanA或vanB基因。14.55%(62/426)的肠球菌对β-内酰胺酶类抗生素耐药等。揭示了养殖环境耐药菌的产生与传播状况和滥用抗生素导致的危害风险。 (5)确认养殖环境3%-13%气溶胶粒子属于PM2.5。在鸡猪牛舍分别为3.7%、4.9%、13.4%的粒子Dae50<1µm,这些粒子能够到达肺泡,对动物及饲养员的感染危害更大。该结果为养殖环境饲养卫生管理及卫生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丰富了感染理论。 (6)建立了AIV、NDV等病毒气溶胶的发生、传播及感染模型,阐明其气源性传染的机制与风险。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4-23
首页
上一页
1
2
...
131
132
133
...
150
15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高校实验室分级分类管理平台
2
云上展厅已成功吸引1万余家企业入驻!
3
第62届高博会圆满落幕,明年春天相约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