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西安正华教学仪器仪表制造有限公司
西安正华教学仪器仪表制造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06-22,注册资本为200万,法定代表人为寇国栋,经营状态为在业,工商注册号为610102100183847,注册地址为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新科路2号新城科技产业园2幢208室,经营范围包括一般项目:教学专用仪器制造;电子测量仪器销售;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批发;办公设备销售;消防器材销售;化工产品销售(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机械设备销售;软件开发;仪器仪表修理;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
西安正华教学仪器仪表制造有限公司 2021-12-07
海门市其林贝尔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海门市其林贝尔仪器制造有限公司地处黄海之滨、长江入海口,与上海隔江相望,是清末状元、民族实业家、教育家张謇故里。其林贝尔仪器制造有限公司是实验室基本小仪器生产企业,其生产的漩涡混合器、脱色摇床、迷你离心机、微型台式真空泵等产品已在国内生命科学领域广泛应用。其林贝尔仪器以优良的品质、价值、服务、满足于客户的要求。持续稳健发展、不断创新、不断超越自我,专心、专注、专业,是我们企业发展的必然理念。 海门其林贝尔仪器制造有限公司自创建以来始终与中国的生命科学技术紧密相连、同步发展,创造了当今时代所需求的丰富多彩的新技术、新概念,而这些技术又为迅速发展的高新的生命科学技术所运用。在迎来新时代的今天,为适应生命科学的飞速发展,创造出人类更健康、更舒适、更安全的生活环境,需要的不仅是技术创新而且还需要与自然共存,与人类健康相融的境界。产品低碳创新理念始终是其林贝尔仪器的主题思想,将持续不断地围绕这一概念而追求。 其林贝尔仪器为人类的生命科学事业铸就灿烂的明天而努力! 其林贝尔仪器的创新理念与智慧将杰出的服务于全球生命科学事业发展与创新。
海门市其林贝尔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2021-12-07
青岛祥杰橡胶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青岛祥杰橡胶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地理位置优越。公司已经从事行业30多年,拥有日趋先进成熟的设计理念和生产经验,经过不断地探索创新,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2014年,我公司与具有40年橡胶机械生产经验的青岛亚东集团合作,进一步拓展了国内外市场,谱写了强强联合的新篇章。 公司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荣誉称号,通过了ISO9001:2008质量体系认证、欧盟CE认证、法国BV认证,并获得11项发明专利证书。 公司拥有专业的研发部门,并与青岛科技大学的专家教授有长期的技术合作。可以根据每个用户不同使用要求,设计生产满足各种橡胶制品工艺要求的平板硫化机。我公司更擅长研发并生产特大型平板硫化机(代表产品:钢丝绳输送带ST10000生产线XLB--3200X12600/18000吨)。 已形成全覆盖生产各种平板硫化机系列产品,包括实心胎硫化机(已成套装备国内外大型实心胎公司多家)、楼房桥梁减隔震支座硫化机(已涵盖国内数家有名公司)、轮胎胎面硫化机,织物芯输送带生产线、钢丝绳输送带生产线、织物芯输送带全自动成型机(已经服务国内数家特大型公司)。近年还专注于开发升级生产高精密橡胶制品的真空硫化机,橡胶注射硫化机,压注式硫化机等。 公司拥有自主进出口权,产品已经出口到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对于一些国家知名的行业单位建立了长期良好的合作信誉。远处有北美的美国、加拿大,拉丁美洲各国,还有南美洲的巴西、阿根廷、秘鲁、智利等国家。非洲的南非、埃塞俄比亚、阿尔及利亚、埃及等,欧洲的法国、西班牙、土耳其等国家,近处的澳大利亚、中东、印度、东南亚等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公司依托一流的质量和服务,产品获得的了国内外用户的一致赞誉。 我们秉承"产品质量优先、信誉至上,以科技求发展"的宗旨,竭诚服务与社会。
青岛祥杰橡胶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2021-09-13
GCY86-6智能制造综合实训平台(GSK)
智能制造综合实训平台是一款多功能实训设备。由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数控机床控制系统、可编程控制器(PLC)、触摸屏(HMI)、场景系统、MES系统等组成,通过真实工业机器人控制器、数控系统、PLC及电路控制虚拟场景中的设备。本设备还配备自定义I/O 接线仿真功能模块,用户可自定义删除和连接I/O端口的接线设置,从而可以按自定义的I/O接线进行PLC程序编辑,拥有自主搭建场景功能。   智能制造综合实训平台面向智能制造专业群可开展《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数控车床操作与编程》、《数控铣床和加工中心操作与编程》、《数控系统参数调试》、《PLC编程与应用》、《触摸屏组态控制》、《智能制造综合调试》等课程的教学、考核,以及各类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应用,智造单元改造、数控机床维修改造技术等大赛赛前训练。
广州超远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2021-12-08
智能制造模块化实训生产线
深圳市越疆科技有限公司 2022-06-14
蓖麻生物质产业链
项目简介: 南开大学瞄准气候变化大课题,开发“蓖麻生物质产业链”十几年,组建了南开大学蓖麻国家级工程中心平台,已形成“生物基航油、 生物基滑油、生物基材料、育种种植”全产业链四个板块产业化成果, 2015 年国家发改委把“基于能源作物蓖麻的全产业链高值化利用技 术”列入《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实施指南》首批 23 个项目之一, 2016 年又推荐列入了亚太地区重点投资的 47 项优秀低碳技术之一。 ●小蓖麻、大产业 蓖麻种植耐旱耐盐碱、适应性强、管理相对简单,蓖麻油原料分 子结构独特、下游产品丰富,涉及新能源、新材料、精细化工、医药 农药等多领域,产品深加工增值层次高,经济效益巨大。
南开大学 2021-04-11
生物柴油制备生产新技术
完成人简介:申烨华教授一直从事资源化学、化学生物学与分析化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资源化学与蛋白质化学,研究课题包括以沙生木本油料植物长柄扁桃为核心从事沙生植物产业化开发研究、以自主开发的新型生物柴油固体催化剂为技术核心开发生物柴油新技术、以重组蛋白的表达纯化复性及结构解析为技术核心从事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与抗癌机理研究。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三等奖各一项。申请专利17项,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4项(第一发明人9项),转让专利1项。陕西省科技厅鉴定科研成果3项,关于长柄扁桃食用油和蛋白粉的研究为国际首创,三项成果的技术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发表研究论文80余篇,其中SCI收录30余篇。 成果内容:生物柴油生产新工艺,适用于动植物油脂、餐饮废弃油和酸化油等原料,技术核心是拥有两种新型催化剂,酯化阶段用有机酸代替常用的硫酸催化剂,酯交换阶段用固体催化剂代替常用的氢氧化钠催化剂,通过“常压酯化、酯交换”等工艺,生产合格的生物柴油、生物重油、生物轻油、工业甘油等四种产品。该项技术入选国家发改委颁布的“十三五低碳技术”。 成果优势及用途:针对中国生物柴油原料的特性,最先进的生产工艺是酯化酯交换蒸馏生产生物柴油。经过多年的生产总结,研究团队在优化酯化与酯交换两种催化剂,以及改造工艺和设备的基础上,研究出“常压酯化、酯交换、脱醇、水洗、干燥、减压蒸馏”生产合格生物柴油的工艺。此套新工艺从设备投资、物料消耗、能耗、产品品质及环保配套等多方面达到国内及国际领先水平。 技术特点:(1)生物柴油产品收率高。收率≥92%,平均水平是87%;(2)消耗低。综合能耗≤200kg标煤/吨产品,目前的平均水平300kg标煤/吨产品。甲醇消耗≤130kg /吨产品,目前的平均水平≥150kg /吨产品;(3)无新增污染物。无酸渣产生,用硫酸作催化剂会生成大量的酸渣;(4)投资低。以相同原料5万吨/年生产装置比较,该装置投资为3500万元人民币;中压水解工艺为6500万元人民币;酯交换工艺4300万元人民币;(5)产品质量优异。产品可达欧盟5标准的质量要求。 投资预算:总投资约5000~6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4200~4500万元,流动资产1500~1800万元。 成果知识产权情况: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项、授权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科研成果鉴定1项。 
西北大学 2021-05-11
电磁生物效应与电磁仿生
一、 项目简介电磁生物效应主要研究生物体在电磁场下所产生的与生命现象有关的响应。实验室建立了工频电磁场环境、特高压输电环境等电磁生物效应研究平台,开展了工频强磁场对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的作用影响、特高压输电对生物体的作用研究,进行动物实验,研究电磁场对生物体细胞和组织器官的影响。实验室开展了人体植入器件无接触能量传输研究,建立了小型无线传能实验系统,实现了系统的微型化,并对系统工作时对人体产生的生物效应进行了研究。二、 项目技术成熟程度电磁仿生属于功能仿生,集电路设计、电磁兼容与防护、电磁生物效应、仿生技术于一身,研究和模拟生物体的结构、功能、行为及其调控机制,为工程技术提供新的设计理念、工作原理和系统构成。实验室开展了基于仿生原理的电磁防护自修复技术的攻关研究。通过研究生物体电磁信息传递及抗扰机理,建立电磁仿生防护模型,探寻从模型到电路设计的领域转换方法,为实现复杂电磁环境下电子系统的仿生防护奠定基础,该研究获得总装备部“十二五”预研项目“XXXXX”资助。三、 技术指标(包括鉴定、知识产权专利、获奖等情况)近年来完成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承担其它省部级项目5项,发表论文数十篇,其中大部分被SCI、EI检索,申请专利2项,已批准1项。四、 高清成果图片3-4张小型无线传能系统实验平台
河北工业大学 2021-04-11
可穿戴生物医疗系统
高校科技成果尽在科转云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0
生物质高温高效燃烧技术
"古代发明热解浓缩生物质制炭,燃烧温度达到1400℃以上,成就了陶瓷、铁器的人类工业,高温是工业的生命。人类钻木取火至今,始终摆脱不了生物质因低热值,燃烧温度低,达不到大工业生产要求的瓶颈,现代工业文明依赖化石燃料的火源技术,是环境污染、气候变化和不可持续的根源。 我校成功开发生物质单相燃烧的绿色高温工业火源技术,取名为霄,霄是继人类仅有的炭和煤之后第三代高温工业火源技术,获得国际专利。从钻木取火、木柴制炭、火药爆炸到化石燃料,人类每一次新火源技术的出现,无不使人类生产力发生翻天覆地的变革,生物质高温高效燃烧技术将构建领先世界绿色工业体"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6 37 38
  • ...
  • 160 16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