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功能微纳米材料的性能调控及应用
以功能微纳米材料性能的调控为核心,以应用需求为导向,设计并制备新型的功能微纳米材料。开发出量子点荧光微球制备新方法,建立了单波长荧光编码理论,实现了乙肝病毒、肿瘤标志物等的高通量多元检测;发现并制备出新型半金属及其化合物纳米材料,成功将其应用于癌症的成像和治疗;设计制备掺杂量子点及其纳米复合材料应用于白光LED,解决了荧光粉之间的重吸收和散射。
上海交通大学 2023-05-09
功能性高分子微孔膜材料
成果创新点 团队以加工路线图为指导,研发能源环境为应用导向 的微孔功能膜、信息显示为应用导向的光学膜和可持续农 业发展的功能农膜,力争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服务我国 高性能薄膜产品研发的基地。成果基于薄膜加工参数空间 材料基因图谱可实现多重尺度结构精确调控,解决了行业 薄膜结构、形貌稳定性差,力学性能低,厚度波动大、产 品一致性差,成品率低,生产效率低下等关键技术挑战。 技术成熟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4-14
功能化纳米材料单颗粒光谱学
在努力打造世界顶尖的光学成像与多维度分析仪器平台,指导和推动新型功能材料的开发,从而为纳米光学、光电子技术、超分辨亚细胞成像、单分子检测、量子通讯和大数据存储等领域的下一次突破提供“利器”。 当今的纳米材料合成已经实现了高度可控,但即使是同一批次合成的发光纳米粒子,单个颗粒的光学性质往往是不均匀的,这是由于尺寸、形状、结构缺陷、表面基团和电荷等方面的细微影响。这一构效关系是与材料科学、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4
功能性高分子微孔膜材料
团队以加工路线图为指导,研发能源环境为应用导向的微孔功能膜、信息显示为应用导向的光学膜和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功能农膜,力争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服务我国高性能薄膜产品研发的基地。成果基于薄膜加工参数空间材料基因图谱可实现多重尺度结构精确调控,解决了行业薄膜结构、形貌稳定性差,力学性能低,厚度波动大、产品一致性差,成品率低,生产效率低下等关键技术挑战。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3-05-25
功能材料环保助剂开发与产业化
功能高分子新型材料与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是我国集 中研究与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树脂型高分子功能新材料的特性主要是依靠助剂包括增塑剂和热稳定剂等体现出来的,其应用领域十分广阔。本项目针对助剂领域全球无毒化的趋势和要求,将化学工程与催化、分离科学原理应用于环保塑料助剂清洁生产技术工程化,建立化工过程中高品质调控技术体系,提出开展环保塑料助剂的催化与合成调控研究的思路,形成了多种环保塑料助剂的清洁生产工艺并成功实现了产业化,可以工业化多品种替代邻苯类增塑剂及重金属热稳定剂,多项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江南大学 2021-04-13
利用可再生生物质资源制备PBS类生物可降解材料
我省沿海地区生物质资源丰富,开发利用各类生物质资源用于制备PBS类生物可降解材料,将有力地推动我省生物基聚酯技术的进步,不仅符合科技创新的精神与节能减排的要求,而且将引领生物经济的潮流,而且将力争为我省循环经济的发展和绿色GDP增长作出贡献。本项目旨在开发利用可再生生物质资源厌氧发酵固定二氧化碳生产丁二酸的新型生产工艺与方法,制备满足聚合工艺和技术要求的丁二酸单体,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开展丁二酸/丁二元醇的直接聚合、再以反应挤出工艺制备PBS类聚酯。南京工业大学科研人员经过不懈的努力,在生物基丁二酸及PBS类聚酯的生物制造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技术水平居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课题组筛选获得一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丁二酸生产菌株,可以利用玉米粉以及玉米秸秆、玉米芯等生物质水解液作为碳源,目前已建立一条年产500吨丁二酸的生产线。以上述生物基丁二酸为原料合成了重均分子量为100,000的PBS,以及重均分子量为120,000的PBTS材料。PBS与PBTS的制备已成功完成了50 L釜的中试研究。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全降解低碳生物质复合材料
目前,低碳生活、节能社会是能源开发和材料研究的主旋律和重点,所以研究制造低碳材料是热点中的热点;而同时又是可再生、可降解的材料的聚乳酸、淀粉等生物材料,是当今研究的重要方向。聚乳酸、淀粉等生物材料都是从植物等非石油基能源开发而来,因此本项目所研究范围属于国家大力支持的绿色可降解材料领域,应用范围相当广,可替代现有的石油基、石油基复合物等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材料,是造福人类的潜在绿色材料。本研究以PBS、PLA、植物纤维或淀粉、增韧剂为主要原料用HAKKE制备PBS、PLA基复合材料。由于PLA的脆性和耐热性差,提高PLA的耐热性和韧性是本研究的关键。通过加入植物纤维等填料,并对其进行改性处理,可大大改善复合材料的耐热性能;而在PLA/淀粉复合材料中加入某些特定的增韧增强材料,可大大提高PLA复合材料的韧性,达到可日常生活所用的标准。同时,得到PLA复合材料是生物可降解材料,对环境无任何污染。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基于MOFs材料的生物大分子封装
提出一种半胱氨酸增强的仿生封装策略,可快速、高效地将不同表面化学性质的蛋白质和酶封装在MOFs内。这种增强的封装策略灵感来源于生物体内金属巯基蛋白对金属离子的富集作用,半胱氨酸,聚乙烯吡咯烷酮和蛋白质形成类似于金属巯基蛋白模型的自组装体可促进金属离子在蛋白质周围富集,加速MOFs的预先成核 。研究发现封装的蛋白质和酶可维持其自然构象,而MOFs保护层对酶的紧密结构限制作用可大大提高酶在极端环境下(e.g. 水解试剂、高温和化学溶剂等)的生物活性。最后,这种仿生的封装策略在生物储存、酶级联催化和生物传感等多方面的应用也得到验证。
中山大学 2021-04-13
生物可降解塑料/淀粉复合材料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全球变暖、能源危机以及白色污染等问题日趋严重, 应对这些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生物降解塑料发挥着无可替代的积极作用。目前 商业化的生物降解塑料主要有 PLA、PBAT、PHA、PBS 等,由于价格居高不下,这 大大地制约了其大规模应用。 本技术将生物降解塑料和成本低廉的淀粉进行共混改性,一方面降低其成本, 另一方面维持生物降解塑料较高的力学性能。本技术制备的复合材料成本低、性 能好(可满足多种用途)。 2、创新要点 淀粉含量高(>40wt%),性能好。273 3、效益分析 可根据用户具体需要分析。
江南大学 2021-04-13
生物可降解高分子合金材料
为挤出和注射开发的改性聚乳酸材料与美国 NatureWorks 公司产品相比,抗冲击强度提升了约 20%;与比利时 Sovey 公司的聚己內酯相比,拉伸强度提高了 50%,并可根据客户需要调节降解速率。
扬州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390 39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