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无机陶瓷超滤膜在生物发酵和制药行业中的应用
1.发酵液的澄清过滤技术 在抗生素(头孢类、硫酸连杆菌类、青霉素类、红霉素类等)、有机酸(赖氨酸、谷氨酸、L-乳酸柠檬酸、核苷酸等)、酶制剂(植酸梅等)以及其它医药和食用产品的生产中,采用陶瓷膜超滤技术替代板框、转鼓、离心、硅藻土等传统过滤工艺进行发酵液的菌体和大分子脱除,有以下突出优点: »高效成分收率高,比采用传统过滤方式提高5-12%; »分离精度高,透过液杂质含量少、澄清透明,减轻后续处理难度; »浓缩倍数高,大大降低水使用量,废水排放量少; »连续工作时间长,再生简单高效,费用是有机膜的1/5-1/10; »膜元件使用寿命长,是有机膜的3-10倍; »配套的纳滤浓缩,形成膜集成系统。 陶瓷膜在发酵工业中已成功应用,并取得了开创性的成果: »建立了膜污染形成的动力学方程,解决了膜污染问题,开发出专用的膜清洗再生方法; »有效解决了目标产物的降解和失活问题; »通过改变常规物料洗水方式,有效提高了膜的渗透通量和抗污染性,减少了洗水用量,提高了目标产物的收率;正是这些问题的解决,实现了陶瓷膜在生物发酵行业的规模应用。 2.氨基酸生产中的应用技术 在谷氨酸发酵液除菌中的应用: 采用陶瓷膜进行谷氨酸发酵液的除菌,不仅可以回收蛋白,而且可以显著降低离交过程的洗水量,同时降低污水处理负荷。将陶瓷膜应用于谷氨酸发酵液除菌过程,可实现除菌、洗菌、浓缩过程连续化操作。 乳酸生产中的应用: 目前,已经开展了将陶瓷膜应用于乳酸工业生产的技术研究和市场推广工作。陶瓷膜技术与活性炭吸附技术集成应用于乳酸工业生产中,能起到克服传统乳酸生产工艺中的流程长、处理难度大、能耗高、成本高、产品纯度低等缺陷,对提高产品竞争力将有重要的意义。 甘氨酸净化中的应用: 甘氨酸又名氨基乙酸,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是食品、医药、化工等重要原料之一。采用陶瓷膜分离技术去除工业级甘氨酸中的微量悬浮杂质,以得到食品级、医药级甘氨酸产品。 该技术已实现了工业化应用,工业化装置为两套各8 m2的陶瓷微滤膜设备,用于甘氨酸净化过程中粉末活性炭的去除,年处理3000吨甘氨酸,目前该装置已稳定运行一年,平均通量800 l•m-2•h-1;膜再生方便,清洗周期约1个月,采用纯水冲洗即可,同时清洗后水还可用于生产过程中。采用陶瓷膜微滤净化后,甘氨酸产品经高倍显微镜检测未发现残余活性炭粒子,完全满足了出口的质量要求。 3.中药生产及植物提取技术 传统中制药剂采用水提醇沉加蒸发工艺,周期长、建设成本高、能耗大、收率低、操作环境差、环境污染严重、三废治理成本高。 用无机陶瓷膜对中药水提液进行澄清处理有显著优点:水提液无须冷却可直接过滤,减少生产环节,膜的再生方便;除菌彻底,膜本身可直接高温灭菌;无论中药水提液性质如何,对膜本身没有影响;对中药有效成份基本无截留等。 陶瓷膜用于中药生产和植物提取的显著特点: ▲降低防爆等级,基础建设和生产线投资费用少,利于安全生产; ▲减少工序,缩短生产周期; ▲节省溶媒,降低原料成本和治污成本; ▲有效成分降解和流失少,色素等不增加; ▲能同时去除悬浮颗粒,菌体、鞣质、淀粉、胶体、蛋白、部分色素等大分子,澄明度高; ▲膜元件寿命长、再生简便费用低,操作过程稳定,产品质量能得到充分保证; ▲配套纳滤浓缩,形成膜集成系统。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发酵废液/废渣微生物电化学产氢的工艺与装备
2 015 年我国实施了史上最严的环境保护法,对企业污染排放做出严格规定, 对违法排污企业惩罚力度大大加强。食品和药品发酵企业的废水/废渣的资源化 利用是降低企业运行成本的有效途径。发酵废水/废渣由于其有机质含量高、可 生化处理性好和成分相对稳定的特点,非常适用于微生物电化学产氢气。 微生物电化学产氢所用到的装置称作微生物电解池。该装置被质子交换膜分 隔成一个阳极室和阴极室。在阳极室,生长在电极表面的微生物能够降解有机物 生成二氧化碳、质子和电子。质子和电子分别通过质子交换膜和外电路到达阴极, 两者在一定的外电压(>0.2 V)作用下在阴极生成氢气。整个装置可以实现污水 中有机物的去除,同时回收氢气。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0
生物法固定二氧化碳厌氧发酵制备丁二酸
丁二酸又名琥珀酸,是生物炼制产品工程中最重要的碳四平台化合物,是制备多种重要化工中间体(1,4-丁二醇、四氢呋喃、g-丁内酯等)与生物可降解材料(PBS)的原料,市场需求总量将有望由目前的1.8万吨扩展至400万吨。传统生产方法采用的是从丁烷经顺丁烯二酸酐通过电解生产,生产污染大,成本高,抑制了丁二酸这一大宗化学品的发展潜力。生物法生产丁二酸的主要原料来源广泛且价格低廉(玉米、废乳清、工农业生产废料等),可以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微生物合成丁二酸的过程中吸收并固定CO2用于菌株的代谢,并最终生成丁二酸,每生产1kg丁二酸,将会有0.37kg的CO2被固定。如果将发酵生产丁二酸与另一大宗发酵产品乙醇的生产过程进行耦合,更可将发酵生产乙醇产生的CO2加以利用,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并同时生产出丁二酸、乙醇等产品。该制备技术具有产物浓度高、原料来源丰富、分离简便、产品质量高等优势。可利用葡萄糖、玉米粉糖化液、纤维素/半纤维素水解糖液并在发酵中固定二氧化碳气体作为碳源,在较高葡萄糖浓度下(100g/L)实现了较高浓度产物的累积(60~70g/L),生产强度达1.5g/(L•h),丁二酸提取收率≥80%,产品纯度≥98%。拥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丁二酸生产菌株:产琥珀酸放线杆菌NJ113,该菌株具有良好的丁二酸生产性状,生产水平目前处于国际先进、国内领先。建立了从种子培养、厌氧发酵、产物分离提取及检测分析等一系列较为完整的上下游工艺,具有路线简单、便于操作、绿色清洁等优点。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低磷排放的后备奶牛饲料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磷排放的后备奶牛饲料,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青贮玉米25~26份,羊草39~40份,玉米13.5~14.5份,大麦6.0~6.5份,豆粕1.5~2份,菜籽粕4.5~5份,DDGS4.5~5份,蛋白多肽0.5~1份,无磷预混料2.3~2.8份。每千克无磷预混料中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锌、硒、碘、钴、锰、铜、烟酰胺,其余为沸石粉。本发明的饲料在证明不影响后备奶牛生长性能的前提下,降低日粮磷浓度,减少其粪、尿磷的排放,从而减少磷元素对环境的污染。
浙江大学 2021-04-13
鳜鱼人工饲料可控养殖新技术
该项目运用实验生物学方法揭示鳜鱼专吃活饵料鱼而拒食死饵及人工饵料这种奇特食性的感觉神经机制;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方面,利用微卫星与SNP分子标记进行了鳜鱼饲料利用与生长等优良性状的基因辅助选育,通过表型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方法,从易驯食翘嘴鳜与易驯食斑鳜后代进行了筛选,已建立易驯食翘嘴鳜与斑鳜养殖种群;研究开发鳜鱼人工饲料,通过鳜鱼营养需求和诱食剂的研究,完善鳜鱼饲料配方。同时优选偏爱摄食人工饲料的鳜鱼配套品系,提高人工饲料的摄入量和摄食状态的持久性,并保种扩繁,使群体进一步扩大且稳定。在人工饲料和配套品系开发的基础上,通过从养殖环境与设施、水质、苗种培育、投喂方式、养殖密度及肠道菌群控制等方面进行控制,建立了鳜鱼人工饲料可控养殖技术体系。已通过进一步筛选、扩繁,建立了鳜鱼人工饲料可控养殖新技术及其示范基地。将推动鳜鱼产业的集约化与规模化,同时减少配套饵料鱼苗种作为鳜鱼商品鱼养殖饵料,从而带动水产饲料及水产品加工等产业的全面发展。 目前已在湖北、湖南、江西、广东、安徽等省累计推广养殖面积18000亩,新增产值和新增利润来源于3家合作单位新增产值12800万元,新增利润6200万元。 成果完成时间:2016年12月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微生物发酵法生产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DHA和AA
DHA(Docosahexaenoic Acid,二十二碳六烯酸)是一种重要的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属ω-3系列,具有增强记忆,提高智力,降低血脂,调节免疫系统等功效。AA(Arachidonic acid,二十碳四烯酸/花生四烯酸)属于ω-6系列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在降血脂、抑制血小板聚集、抗炎症、抗癌、抗脂质氧化、促进脑组织发育等方面具有独特的生物活性。 全球范围内,微生物油脂的应用已势不可挡,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早在1995年推荐的膳食指南中明确规定,婴儿配方奶粉中必须含有DHA,富含DHA和AA的微生物油脂已在美国、日本、英国、法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瑞士、荷兰等国上市。我国卫生部在2003年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增补品种中首次将二十二碳六烯酸单细胞油(DHASCO)作为营养素强化剂添加到婴幼儿食品中。国内每年DHA/AA婴幼儿奶粉消耗量约为73万吨,其中每100 g奶粉中约含有50 mg DHA和80 mg AA,因此,国内每年需求DHA约为912.5吨,AA约为1460吨。可见DHA/AA在国内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中华真地鳖发酵饮料
本项目开发出了一种富含多肽、且具有抗氧化活性的昆虫发酵 饮料,并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CN101406307A)。技术以中华真地鳖为原料,将 酶技术和液体深层发酵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国内外首次提供了一种富含地 鳖多肽而具有抗氧化活性的新型昆虫发酵饮料,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该产品 色泽怡人、澄清悦目、具有中华真地鳖特有的香气和风味,口感酸甜适中,深 受消费者的欢迎。现已完成中试生产,具备产业化生产的条件。 生产条件及经济效益预测:本项目适合于饮料或发酵食品企业。要求具备 酶解罐、发酵罐、调配罐、灌装、包装设备等。本产品按日产(销)10t 计算, 预计投资 600 万,可实现年销售收入 6000 万元,累计净利润 1800 万元。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1
富硒酵母发酵工艺
北京化工大学的富硒酵母生产技术,预计投产后将年生产富硒酵母500吨;进一步开发后还将生产水溶性酵母多糖、羧甲基葡聚糖等产品,希望寻求进行更深层次的合作。已在实验室进行连续3批5升~30升发酵小试的工艺研究与优化,以及相应的分离工艺。经过培训后,使合作企业技术人员能够熟练掌握有关的菌种培养和发酵、后提取技术。并且能够重复出上述结果。小试指标如下:发酵周期小于48小时,酵母硒含量大于2000ppm,酵母细胞干重大于60 g/L。酵母菌,人类直接食用量最大的一种微生物。酵母菌体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分和B族维生素等,以及酶、辅酶、核糖核酸、甾醇和一些新陈代谢的中间产物。硒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有很重要的生理功能,与人类的健康密切相关。硒能够预防和抑制肿瘤、抗衰老、维持心血管系统的正常功能,预防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的出现。缺硒会导致克山病和大骨结病,还会诱发白内障、肝病和胰腺病等等。富硒酵母可作为补硒保健食品和药品的原料、营养强化食品中硒营养素强化的原料、其他需要强化硒营养素的产品等。 本技术通过对硒元素来源进行大量试验研究,采用含有硒元素的盐类和碳质页岩硒矿石为硒的原材料,从而有效利用硒矿石转化为有机硒,安全生产,制备富硒酵母。富硒酵母是将酵母菌在富硒培养基中培养所得,富硒培养基中的硒元素来源为硒矿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涉及的富硒酵母制备方法具有如下优点和显著进步:(1)采用成分相对稳定的硒矿石作为硒元素的来源,拓宽了用于酵母富硒的硒源材料,有利于硒矿资源的充分利用。(2)采用磷酸盐作为去除重金属元素的沉降剂,比蛋白质廉价,比硫化氢安全、方便。(3)有机硒转化率高,所得富硒酵母的含硒量为180-260μg/Kg。
北京化工大学 2021-02-01
黑蒜及其发酵工艺
采用发酵工艺将生大蒜加工成的黑蒜,它在保留生大蒜原有成份的基础上, 使生大蒜的抗氧化、抗酸化功效提高了数十倍,又把生大蒜本身的蛋白质大量 转化成为人体每天所必需的 18 种氨基酸,进而被人体迅速吸收,且具有比普通 大蒜更高的抗氧化活性,对增强人体免疫力、保持人体健康起到巨大积极作用; 而且味道酸甜、食后无蒜味、不上火,是速效性的保健食品。 本发酵工艺可以大大增加大蒜中还原糖、总酚、氨基酸等物质含量,仅需 8~青岛农业大学科技成果介绍 2017 -49- 14 天就可以完成整个发酵过程,所得的黑蒜具有风味好,质地有弹性,营养成 分高,安全性高,易储存等特点。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1
发酵法生产色氨酸
色氨酸在制药、食品和饲料等行业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项目采用基因工程、代谢工程等手段对大肠杆菌色氨酸合成代谢途径进行分析调控,构建了高产 色氨酸基因工程菌,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优化发酵工艺,色氨酸产量可达 40g/L。 
江南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 6 7
  • ...
  • 139 14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