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活性氧处理有机废气废水技术
江南大学安全检测与分析研究室在有机废气废水的检测和治理方面有着多年的研究经验,开发出基于活性氧氧化分解有机污染物的关键技术,为企业提供各类有机废气/废水的检测和处理工艺和装备研发。以高效低耗、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新技术,实现废气/废水达标减排;研制与资源循环利用相协调的废气/废 水集成处理体系,实现工程化转化;利用物联网、GPRS/3G 无线通讯技术实现对企业废气净化治理状态及效能进行 24 小时在线监控,实现采集、传输、存储功能一体。
江南大学 2021-04-13
Armfield-W8厌氧消化仪
产品描述: 厌氧消化仪包括2个5L的向上填充层反应堆,每个反应堆带有进料速度和温度控制设施,可以进行稳定,连续的操作。在过程周期内达到每天7L。 两个反应堆可以顺序操作或平行操作。两个反应堆间有一个缓冲缸,在顺序操作过程中当第二个反应堆低流速时,缓冲缸可以排除来自第一个反应堆的多余流量。通过标准化的蠕动泵设置和控制流向反应堆的流速。每个反应堆的温度由包裹在其外面的电加热垫子控制。每个反应堆内的温度分布维持在±0.5℃。反应堆温度可以在环境温度至55℃间各自设定任一要求值。 从每个反应堆中排出的气体进入测体积的标准收集容器中,通过排水量测量。不变的密封装置确保反应堆中气体的压力在整个测量过程中保持恒定不变。在运行过程中,收集的气体能被消耗完,收集缸内重新注满水,不会破坏液体的密封。液体和气体的取样点位于围绕反应堆的所有策略点上。在处理过程的管道工程中,单通阀和液体密封虹吸管保证了每个反应堆在恒定的体积条件下工作,不会有空气进入或因意外的虹吸活动产生的危险。 该设备安装在一个有着完整排水渠道的真空成型塑料底座上,能处理溢出液体和清洗液的排放。 技术规格: 反应堆:两个一样的反应堆,额定容量5L,填充容量4L,直径150mm 高250mm。 反应物料:25mm直径的生物颗粒。 温度控制:针对每个反应堆:200W带有来自反应堆内的温度传感器的PID控制加热套,可在环境温度至55℃间设定温度值,加热套通过一个设置在85℃的断流器进行恒温保护。 进料泵:两个一样的蠕动泵,使用电位计调节泵速,提供3种不同直径的管子,1.6mm、3.2 mm和4mm,流速在0.2—5.8L/天。 气体收集缸:两个一样的0-5L收集缸,带有标尺刻度。   过程研究: 广泛来讲,厌氧过程可以划分为两个不同阶段,(1)多数分子类物质水解为乙酸;(2)乙酸转换为甲烷和二氧化碳。两个阶段的处理过程通过顺序操作这两个反应堆被验证,第一阶段从最基质产生挥发性酸——发酵酸,第二阶段将挥发性酸转换为甲烷和二氧化碳——甲烷的产生过程。 此外,两阶段过程的以下基本不同之处可以被验证: 1、与产生乙酸过程相比,甲烷的产生水平要低。 2、与产生甲烷过程相比,产生乙酸排出的化学需氧量低。   分类规格: 一个进行废水处理研究的台式厌氧消化仪。 配备有2个5L填充层,向上流的反应堆。 每个反应堆都有气体取样和收集装置。 反应堆可以顺序或同时操作,使用可变速的蠕动泵。 每个反应堆的进料速度可以准确独立的控制,使用200W的加热套可以将温度设定在环境温度和55℃间的任一值。 控制恒温的断流器可设置到110℃。 一份描述测试和实际操作的详细说明书,包含了已证明可行物料(合成废水)的详情。 工业测试性能: 废水处理的研究,包括硬粒,净化中碳和生物气的平衡(COD/BOD) 决定性的最佳操作温度,进料速度和比例 观察PH值的影响和流入营养物的浓度 过程稳定性的研究 控制动力学的检测 100%按比例扩展至工业要求 实际测试演示: 一个厌氧反应堆的准备,加温和适应 验证厌氧消化的多阶段性质 保证碳平衡 研究以下因素对净化性能的影响: 液压装载 进料比例 温度 养分缺乏 流入强度 电力供应: W8-A:220-240v/1ph/50HZ@5A W8-B:120v/1ph/60HZ@10A W8-G:220v/1ph/60HZ@5A   必备附件: Armfield不提供 标准落地式的30-50L塑料进料和产 品缸。 PH测量仪   可选附件: 不提供 在大多数水质量实验室拥有的对PH、 BOD、COD、碱性、挥发酸的总数 和搁置的悬浮体的分析设备。   尺寸: 高度:760mm 宽度:1000mm 长度:500mm   运输规格: 体积:1.0立方米 毛重:150公斤
欧美大地仪器设备中国有限公司 2021-12-17
生物组织摊片烤片机
1.微电脑控制,中文界面,液晶显示,触摸键操作,简洁、直观、方便。全程电脑自动控制,开机自动加热并恒温。2.分摊片、烤片、烘片三个功能区。3.温度控制:0-99 ℃预设,恒温精度±1℃
孝感奥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2025-01-21
将 LNG 冷能用于空分制氧和碳捕获的天然气富氧燃烧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 LNG 冷能用于空分制氧和碳捕获的天然气富氧燃烧系统。该系统包括 LNG 冷能空分制氧子系统、富氧高压加水燃烧循环发电子系统和高压液氧碳捕获子系统,将 LNG 冷能应用于天然气富氧燃烧电厂的空分制氧过程中,同时冷凝回收富氧燃烧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实现碳的零排放。解决富氧燃烧电厂空分制氧能耗高、碳捕获成本大的问题。此外,还可以附加高压液氮再循环制氧子系统,进一步利用液氮冷能,降低制氧能耗,从而提高系统能效水平。本发明实现了冷能连续传递使用,同时解决了富氧燃烧电厂空分制氧能耗高,碳捕获成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用于垃圾富氧焚烧的一次风注氧混合一体化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垃圾富氧焚烧的一次风注氧混合一体化·689·装置,包括:其两端可分别与一次风管道连接的管状本体;注氧器,其包括设置于本体的管体内呈环状的注氧环,以及均匀设置在该注氧环上的多个喷嘴,氧气从外部进入该注氧环并通过上述喷嘴喷入本体的管体内;以及同轴套设在本体内管壁上并位于注氧器下游的混流片组,每个混流片组包括一个第一混流片和一个第二混流片,两混流片轴向间隔平行设置。本发明的装置可使得氧气以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非接触电能传输关键技术研究
非接触电能传输技术是新型电源接入模式,是实现移动设备灵活供电的 理想方案,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广泛应用价值。本项目围绕非接触电能传输相 关关键技术展开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包括:a.提出一种基于包络线调制原 理的AC-AC高频变换拓扑,实现交流能量输入至交流能量输出的直接变换,提出 了系统能量转换效率。b.提出一种软开关变换电路广义频闪映射非线性建模方 法及稳定性判定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谐振软开关 工作点计算方法,能快速确定系统的软开关工作点。c.提出一种具有最大磁场强 度自动跟踪及整定能力的多自由度拾取模式与转换技术,保证了移动设备在多 自由度运动条件下最大能量传输。d.为实现最大功率传输,提出感应电能耦合 传输系统互感耦合参数的分析与优化方法,为原副边能量耦合机构设计提供了依 据。
重庆大学 2021-04-11
现代有轨电车非接触牵引供电系统
本成果为非接触供电系统,与传统的架空网、三轨、储能式等供电方式相比,新型非接触供电技术存在着十分明显的优点,不但外观十分美观且使用方便、安全。轨道机车与牵引网没有直接电气连接,消除了触电及电火花等危险,无积尘和接触损耗,无机械磨损和相应的维护问题,可适应恶劣天气环境(如下雪和积水)。本项目中非接触供电轨道车的应用前景将会十分光明,此技术不但可以应用到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水下运输系统以及矿山车系统等运输系统,还可以应用到工业生产当中,因此非接触供电轨道车系统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6-27
接触网运行状态检测技术与运用
本成果来自省部级科技计划项目,现已结题,知识产权归属西南交通大学。将接触网检测装置应用于作业车上,实现接触网几何参数及弓网动态作用参数实时在线检测。适用于供电段及网工区接触网施工作业后的动态复核及综合评价,作业速度不大于120km/h。主要检测参数覆盖接触线高度、接触线拉出值、双支接触线横向距离、双支接触线高差、导线坡度、跨距高差、弓网冲击、弓网接触压力和车体振动等。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6-27
早期接触科研的医学教育实践新模式
本项目以梁炎春教授为核心,以文扬幸主治医生、韦雅婧医生及杨如玉硕士研究生为主要教学成员,以促进医学生发展为具备全面的科研-临床水平的医学生为目的,长期带领医学生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着重探索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病灶炎症微环境、血管神经与雌激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内异症发展的作用机制。
中山大学 2022-08-10
JXCJ20系列消声节能交流接触器
交流接触器广泛应用于低压电网中,用来接通或关断电路或负载。运行中,导磁体和分磁环中的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占总能耗的90%以上,且功率因数低,噪声大,线圈温升高,加大了电网线路上的电能损耗,降低了接触器线圈的使用寿命。该产品采用了线圈和元件组合集成结构,改变其交流运行方式为直流吸合、直流保持运行方式,具有显著的节能(平均节电率85%以上)、消声(25db以下,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8 9 10
  • ...
  • 148 14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