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02040生物显微镜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生物实验室成套设备
    生物实验室设备是根据生物观察、解剖实验的要求和学生心、生理特点,采用新技术、新工艺精加工而成,让学进行生物实验,能满足学生在实验室完成不同的实验课题所做的不同实验。
广东广视通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生物六角型学生桌
  采用进口实芯理化板台面,具有防静电、防水、防火、耐刮、耐磨、防酸、防碱抗击使用寿命长等特点。钢木框架结构,壁厚1.4㎜,表面采用环氧树脂粉末喷涂,台面装隐蔽式光源,桌身六角安装交豪华排插,由教师统一控制电源。实验室专用六头水嘴及六角水槽。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02041生物显微镜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北京蓝晶微生物基于微生物的分子和材料创新平台
蓝晶微生物致力于打造基于微生物的分子和材料创新平台。团队由清华、北大青年科学家组成,顾问团队包括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微生物所工业微生物研究室主任等。致力于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提供生物活性分子。业务包括合同付费业务(iGEM科学教育,Holog平台),大客户定制开发(PHA业务线等)及自产经营(CBD开发)。点击上方按钮联系科转云平台进行沟通对接!
清华大学 2021-04-10
生物基高性能尼龙原料 1,5-戊二胺的生物催化合成技术
已有样品/n本项目建立了从葡萄糖生产戊二胺完整的工艺包。创新了自有知识产权的赖氨酸生产菌种,糖酸转化率达到75%,是报道最高水平;通过蛋白质工程手段获得了耐受高温、高pH且具有高活性的赖氨酸脱羧酶突变体,其酶学性能处于已报道的最高水平;通过调整酶的生产工艺和赖氨酸催化工艺,利用该酶进行戊二胺转化,1吨发酵罐上6h内可以获得218g/L的戊二胺,摩尔转化率大于98%;打通了戊二胺提取路线。经过初步核算,戊二胺的生产成本可以控制在1.4万每吨左右,远远低于己二胺(2.5万每吨)。该成果已申请4项中国发明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1-01-12
一种生物质催化热解制取富含愈创木酚生物油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质催化热解制取富含愈创木酚生物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以碳酸钠为添加剂,称取一定量的添加剂,配成水溶液,加入粉碎后的生物质原料,保持生 物质原料和添加剂质量比为 8-10%时,干燥去除自由水分,再置于流化床裂解反器中裂解, 裂解产物经冷凝后得到富含愈创木酚生物油。本发明的原料来自天然的生物质,无毒,反应 过程简单,同时原料廉价,真正做到了变废为宝。针对现阶段生物质催化热解后添加剂随固 体产物随意丢弃的现象本发明也提出了一套措施-循环利用催化剂,本发明不仅得到了制取 富含愈创木酚的生物油方法,也更经济环保的解决了热解过程后催化剂何去何从的问题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4-13
基于光纤电法综合测试技术监测岩石变形与破坏
项目成果/简介:煤层采动过程中围岩变形破坏发育规律及特征技术参数对巷道支护、保护煤柱合理留设及水害防治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方法基于光纤电法综合测试技术与钻孔结合进行煤层开采围岩破坏特征观测。通过在井下巷道或地面施工并形成不同方位单孔、多孔等观测系统,并在孔中布置分布式传感光缆和电阻率传感单元等形成一套综合测试监测系统,利用相关测试仪器采集与传输应变场、温度场及直流电场等数据,通过分析实时得到的工作面顶、底板监测区域中岩体的应变场、温度场及地电场综合地球物理场参数变化情况,评价探测目标区域采动过程中岩体变形、破坏规律及其破坏高(深)度值。同传统的钻探方法及单一地球物理场勘探相比,综合测试可查明探测剖面内岩层的结构形态,通过多次对比时空演化规律,可获取岩层在采动过程中变形破坏发育规律及特征。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4-11
一种塔吊倾角和挠度在线监测系统及数据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塔吊倾角和挠度在线监测系统及数据方法,具体包括:倾角硬件采集模块,LTE_4G通信模块,MCU处理模块,监测软件模块;塔吊力学结构分析和倾角监测原理;所属倾角传感器和处理器通过SPI通信传输,所属下位机采集模块和监测软件模块通过LTE_4G网络实现信息传输。根据多个倾角传感器采集的信号,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后,监测软件动态显示吊臂的变形程度。本发明方法能够有效监测塔吊倾角和挠度。
东南大学 2021-04-11
InSAR毫米级地表形变监测的关键技术及应用
该项目在国家863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资助下,创新性地引入了测量平差技术,突破了InSAR大气误差抑制、去相干噪声滤波、复杂形变建模及三维形变测量等关键技术,建立了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InSAR毫米级形变测量数据处理的成套技术和软件体系。 主要创新点      (1)建立了考虑高程和融合多源资料的高精度 InSAR 大气改正理论与技术体系。突破了常规技术难以融入多源水汽资料、难以控制大范围复杂地形下的大气噪声问题,与国际经典大气水汽插值技术相比,精度提高 50%以上。      (2)提出了基于最小二乘平差的 InSAR 失相关噪声最优滤波的理论与技术体系。兼顾了噪声滤除和条纹信息保持,建立了量化的综合目标函数,形成了一套 InSAR 失 相关噪声抑制技术,与国际经典滤波技术相比,改善 20%以上。      (3)建立了附加约束的 InSAR 地表形变平差理论与技术体系,发明了角反射器约 束的 PSInSAR 技术,解决了传统方法无起算数据的问题;在国际上率先引入物理力学 约束,突破了传统方法地表匀速运动假设的限制,精度显著提高。      (4)提出了融合多源异质 InSAR 的三维形变估计理论与技术体系,构建了 InSAR 方差后验估计技术,解决了 InSAR 观测定权难题;发明了基于卡尔曼滤波的三维形变 序贯平差技术,在国际上率先实现 InSAR 三维形变序列实时估计。
长安大学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7 58 59
  • ...
  • 168 16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