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论坛观点聚焦 | 平行论坛: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的实践与创新
5月23-25日,建设教育强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论坛在长春举行。高水平大学书记校长、顶尖专家学者、创新型企业家等,齐聚一堂,共同开展教育领域重点难点问题大讨论,促进最活跃、最前沿思想的“交流碰撞”,实现“同题共答”、经验共享。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5-06-06
EFL-GM系列生物墨水及生物3D打印机
浙江大学 2021-05-10
利用可再生生物质资源制备PBS类生物可降解材料
我省沿海地区生物质资源丰富,开发利用各类生物质资源用于制备PBS类生物可降解材料,将有力地推动我省生物基聚酯技术的进步,不仅符合科技创新的精神与节能减排的要求,而且将引领生物经济的潮流,而且将力争为我省循环经济的发展和绿色GDP增长作出贡献。本项目旨在开发利用可再生生物质资源厌氧发酵固定二氧化碳生产丁二酸的新型生产工艺与方法,制备满足聚合工艺和技术要求的丁二酸单体,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开展丁二酸/丁二元醇的直接聚合、再以反应挤出工艺制备PBS类聚酯。南京工业大学科研人员经过不懈的努力,在生物基丁二酸及PBS类聚酯的生物制造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技术水平居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课题组筛选获得一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丁二酸生产菌株,可以利用玉米粉以及玉米秸秆、玉米芯等生物质水解液作为碳源,目前已建立一条年产500吨丁二酸的生产线。以上述生物基丁二酸为原料合成了重均分子量为100,000的PBS,以及重均分子量为120,000的PBTS材料。PBS与PBTS的制备已成功完成了50 L釜的中试研究。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强化淹没生物膜活性污泥复合生物处理工艺
在国际水科学院终身院士王宝贞教授主持下,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与水污染控制研究中心)自主研发成功国内外首创的专利技术——强化淹没生物膜-活性污泥复合生物处理工艺(简称EHYBFAS工艺,专利号200620017991.5)。参与研发人员主要有:金文标、曹向东、王淑梅,以及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2005级部分研究生、2006级部分研究生。该技术不仅实现了污泥停留时间跟水力停留时间的分离,且实现了悬浮态活性污泥的停留时间与附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4-14
微生物/生物技术/海洋/特种药物研究NMT工作站
“NMT界乔布斯”许越先生推荐创新平台 中关村NMT产业联盟推介成员单位创新产品 “生物安全,人人有责” 推出背景: 在国际竞争白热化,战争形态多样化的今天,生物安全已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积极应对这一挑战,2019年10月,生物安全法草案于首次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本次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让各界更加意识到,生物安全对于确保国家安全、保障社会稳定、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国家安全就是国家竞争,归根结底又是科技实力的竞争!因此,作为中国的高新技术企业,中关村NMT联盟的会员单位,旭月(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利用20多年的技术积累,以NMT:非损伤微测技术为底层核心技术,迅速推出了与国家生物安全相关多种检验,监测仪器设备,以及适用于多个学科及领域的研发平台: 《NMT生物安全创新平台》特制系列产品!   应对挑战: 1)微生物检测: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代谢过程,为微生物的药物研究提供了方向,NMT对微生物如细菌、真菌、微藻的分、离子流速检测,能够快速确定微生物生长过程中的产物,有效地对微生物药物进行确定及筛选。 2) 安全性:NMT是用于研究活体材料的生理环境,其所检测的Na+、H+、K+、Cl-等与细胞能量代谢、细胞凋亡、细胞形态维持等生理过程直接相关。 分类及用途: 1)《微生物药物研究NMT工作站》(型号:NMT-MDR-100) 基于底层核心NMT技术,以及成熟的技术解决方案,让科研人员可以马上投入相关科研创新工作。   2)《微生物药物研究NMT工作站》(型号:NMT-MDR-200) 基于底层核心NMT技术,结合自身科研兴趣,以及其它相关技术参数,在我方技术人员协助下形成技术解决方案,让科研人员建立更具独有创新特色的实验平台。   《微生物药物研究NMT工作站》(型号:NMT-MDR-100) 应对挑战: 1)微生物检测: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代谢过程,为微生物的药物研究提供了方向,NMT对微生物如细菌、真菌、微藻的分、离子流速检测,能够快速确定微生物生长过程中的产物,有效地对微生物药物进行确定及筛选。 2) 安全性:NMT是用于研究活体材料的生理环境,其所检测的Na+、H+、K+、Cl-等与细胞能量代谢、细胞凋亡、细胞形态维持等生理过程直接相关。 用途: 基于底层核心NMT技术,以及成熟的技术解决方案,让科研人员可以马上投入相关科研创新工作。   参数: 1.基本功能: 1.1针对微生物药物研究设计 1.2活体、原位、非损伤检测 1.3可检测指标:H+、K+、Na+、NH4+、Ca2+、Mg2+、Cl-、O2、H2O2 2.性能: 2.1自动化操作 2.2长时间实时和动态监测 2.3无需标记 2.4立体3D流速检测 3.软件: 3.1imFluxes智能软件,可直接检测、输出离子分子的浓度与流速 《微生物药物研究NMT工作站》(型号:NMT-MDR-200) 应对挑战: 1)微生物检测: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代谢过程,为微生物的药物研究提供了方向,NMT对微生物如细菌、真菌、微藻的分、离子流速检测,能够快速确定微生物生长过程中的产物,有效地对微生物药物进行确定及筛选。 2) 安全性:NMT是用于研究活体材料的生理环境,其所检测的Na+、H+、K+、Cl-等与细胞能量代谢、细胞凋亡、细胞形态维持等生理过程直接相关。 用途: 基于底层核心NMT技术,结合自身科研兴趣,以及其它相关技术参数,在我方技术人员协助下形成技术解决方案,让科研人员建立更具独有创新特色的实验平台。   参数: 1.基本功能: 1.1针对微生物药物研究和研发设计 1.2活体、原位、非损伤检测 1.3可检测指标:H+、K+、Na+、NH4+、Ca2+、Mg2+、Cl-、O2、H2O2 1.4可实时监测和记录检测时的环境参数:温度、湿度、大气压、海拔、经纬度 1.5配备新指标拓展功能 2.性能: 2.1自动化操作 2.2长时间实时和动态监测 2.3无需标记 2.4立体3D流速检测 3.软件: 3.1imFluxes智能软件,可直接检测、输出离子分子的浓度与流速,以及检测时的环境参数
旭月(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微型喷雾泵生产装备自动化与信息化融合技术及产业化
主要技术内容: (1)破传统喷雾泵生产设备机械结构设计,采用凸轨、凸轮机构,创新性研制了高精度、高效率的喷雾泵电化铝壳抓口机、喷头打喷咀机等系列装配设备,提高了设备的装配精度和效率。提出集成基于等价输入干扰估计器与参数智能辨识的智能驱动控制技术,成功解决了微型喷雾泵现场设备层不确定干扰、电机参数的时变性对装备电机控制性能影响问题,提高了生产装备控制的精度及可靠性。 (2)集成 RFID 与 WSN,构建微型喷雾泵生产过程信息采集网络,创新性地引入混沌粒子群优化算法,优化采集网络节点部署;动态选择通信节点数目,在获得最大网络覆盖范围的同时,避免节点间的冲突,降低网络能耗,保证了生产过程数据采集与传输的实时性和可靠性。 (3)创新性提出并实现了微型喷雾泵制造过程多目标资源优化调度技术。建立生产车间多目标资源优化调度模型,提出基于种群年龄模型的动态粒子数微粒群优化算法来求解优化问题,并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决策,成功实现了微型喷雾泵生产全流程的精益管控,全面提高了生产质量与资源效率。 (4)创新性研发了一种面向制造全过程的信息集成平台。将生产过程信息、管理信息等数据高度融合,实现底层物联网到互联网的无缝连接;解决了常规DCS、MES、ERP 三层架构存在的数据交换困难、系统庞大、功能定制性差、难以适用于中小型制造业等缺点,为微型喷雾泵制造装备的自动化和信息化融合提供了解决方案。 行业意义: 项目通过攻克微型喷雾泵生产装备的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融合的关键技术,突破国外先进技术的壁垒,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与技术体系,项目成果提升了微型喷雾泵加工装备的自动化、信息化水平,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绿色制造技术,可带动和促进化妆品、保健品等领域向高档化的高层次技术方向发展。 获奖情况:2015 年获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成果的技术指标、创新性与先进性: (1)引入凸轮、凸轨等机构,并结合等价输入干扰估计器、智能辨识等方法设计控制策略,从机械和控制两方面进行突破,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高。 (2)集成 RFID 与 WSN,采用混沌粒子群优化算法优化网络节点,动态选择通信节点数目,降低网络能耗,生产过程数据采集与传输的实时性和可靠性高。 (3)建立以缩短生产周期、减少机器空转时间、降低产品次品率为等为目标,采用种群年龄模型的动态粒子数微粒群优化算法求解生产过程优化调度问题,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决策,实现微型喷雾泵生产全流程精益管控。 (4)采用完全不同于传统 DCS、MES、ERP 三层架构的模式,直接面向生产、管理全过程,开发信息集成平台,自动化和信息化融合度高、适用于中小型制造业。 技术的成熟度:相关技术已经形成产品,在无锡圣马科技有限公司及其下游企业进行了产业化。 应用情况: 针对微型喷雾泵加工装备产业当前普遍存在材料消耗大、能耗高、可靠性差、加工效率低、品种适应性差等问题,本项目以提高生产装备的自动化与信息化水平为目的,在装备高性能自动化控制、信息的采集与传输、优化调度、精益管控、平台建设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创新性研究成果,并对成果进行了提炼、集成,从2012 年开始,针对本项目整体技术展开全面推广,应用于江苏、广东等地区的10 多家轻工装备制造及使用企业。 应用实践证明了,本项目成果总体技术创新程度高、成熟度高、附加效益显著,显著提升了我国塑料装备在国际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有利于提高我国塑料装备的设计制造智能化水平,推动了我国塑料制造业的国际化发展。 
江南大学 2021-04-13
个体化肿瘤治疗性疫苗产业化项目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大型工业化连续污泥消化产业化项目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关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光增强的离子迁移现象的研究
利用实验室自行搭建的温度,光强,电场三场共同调制的集成测试系统,对CH3NH3PbI3薄膜进行了变温(17-295K)和不同光强(0-20mW/cm2)下的恒电流测试,发展了一整套将钙钛矿材料中的电子电导与离子电导分离开来的方法。通过系统和定量分析,得到了CH3NH3PbI3在不同光强下离子迁移的活化能数据。发现随着光强的增强(从0增大到20mW/cm2),活化能降低了五倍左右(0.82 to 0.15eV)。这强有力的证明了离子迁移在光照下得到了显著增强,而离子迁移的增强会导致更多的缺陷态产生,从而导致电池效率的下降。
北京大学 2021-04-11
一种锐钛矿二氧化钛纳米晶溶胶的制备方法
(专利号:ZL 201410057393.X)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锐钛矿型二氧化钛纳米晶溶胶的制备方法,属于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制备过程包括酯化、前躯体的水解以及产物的洗涤,具体是:控制乙醇与乙酸酯化速度,以控制释放出水的量,从而控制前躯体水解的速度,在85-120℃酸性条件下,生成的二氧化钛纳米晶转化为锐钛矿晶型。本发明制备二氧化钛的方法简单、成本低廉,得到的二氧化钛纳米晶分散性良好,适合于制备太阳能电池的光阳极。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0 31 32
  • ...
  • 308 30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