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科洛(CROR) 生物医学实验室急救箱 BC-L-004B 壁挂款 348*338*147mm
杭州科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2024-03-18
南京中医药大学郑仕中、张峰教授团队在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发表中药 活性成分抗肝纤维化的新颖靶标与作用机制最新研究成果
2022年9月,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郑仕中、张峰教授团队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重点期刊,中科院医学一区,IF: 14.903)上发表抗肝纤维化药物靶标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Inhibition of ASCT2 induces hepatic stellate cell senescence with modified proinflammatory secretome through an IL-1α/NF-κB feedback pathway to inhibit liver fibrosis”。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2-10-12
高效脂肪酶催化制备脂溶性维生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高效脂肪酶催化制备脂溶性维生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浙江工业大学 2021-05-06
一种检测TNF-α的光电免疫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TNF?α的光电免疫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光基底电极表面依次经GO?PTC?NH2溶液、anti?TNF?α溶液修饰,所述基底电极为玻碳电极或氧化铟锡半导体电极。本发明利用GO?PTC?NH2纳米复合物制备光电免疫生物传感器用于肿瘤标志物检测的方法,与传统的酶联免疫吸附以及PCR等方法相比具有操作简便、技术要求低、反应迅速的特点,所使用的光电探针摒弃了传统金属材料等的光腐蚀等弊端,稳定性较好且负载量大,功能化基团多,便于修饰。
东南大学 2021-04-11
一种新型介孔碳担载的金属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介孔碳担载的金属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金属催化剂由金属粒子0.01wt%~90wt%和介孔碳载体10wt%~99.99wt%组成,介孔碳载体由杂原子掺杂的介孔碳材料制成,该杂原子掺杂的介孔碳材料是以含有杂原子的离子液体为单体,与模板剂在室温下混合,然后在400~1000℃下煅烧1~6小时,冷却至室温,最后除去模板剂制得,金属粒子的平均粒径为1~100nm,介孔碳材料中杂原子的质量分数为0.01wt%~80wt%。本发明催化剂可以通过氮、硫、磷、硼、氟等杂原子的掺杂调控纳米金属的价态以及金属在载体表面的沉积与分散,从而有利于增强其催化活性。另外,催化剂制备简单,对水、空气和热稳定。
浙江大学 2021-04-11
固体酸催化碳水化合物制备5-羟甲基呋喃甲醛(HMF)
成果描述:碳水化合物是生物质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如何有效地将其转化为能源材料和大宗化学品是实现生物质资源利用的重要环节。5-羟甲基糠醛(HMF)是连接石油化工和基于碳水化合物化学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平台化合物,由六碳糖转化生成5-羟甲基糠醛(HMF)是实现以上环节的关健。 采用酸改性的固体酸催化剂对碳水化合物转化为HMF表现出很好的催化活性,开发了由果糖或果聚糖催化制备HMF的化学工艺,研究了固体酸的组成和性质、反应条件对HMF收率的影响。在130 ℃、DMSO溶剂、条件下,以CSZA-3固体酸为催化剂,由葡萄糖转化为HMF可以获得最佳收率47.6 %;以CSZ固体为催化剂,由果糖转化为HMF可以获得60 %以上的收率。市场前景分析:生物质化工领域,精细化学品合成。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国内领先。催化剂活性评价: 110-150 °C、DMSO溶剂、N2气保护、反应时间2~4h,HMF收率 > 40 %。
四川大学 2021-04-10
含玻璃化温度高于100℃嵌段的嵌段共聚物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玻璃化温度高于100℃嵌段的嵌段共聚物及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乳液聚合体系,运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技术,以丙烯酸正丁酯为软段,苯乙烯与γ-甲基-α-亚甲基-γ-丁内酯的无规共聚物为硬段,制备得到嵌段共聚物胶乳。本发明流程设备简单,过程环保节能;采用两亲性大分子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试剂,其兼具链转移试剂与乳化剂双重功能,既实现了对单体聚合的良好控制,又避免了传统乳化剂的使用;反应无阻聚期,反应速度快且最终转化率高;过程胶粒增长稳定;产物硬段玻璃化温度最高可达155℃,在高耐热性热塑性弹性体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浙江大学 2021-04-11
一种两亲性环糊精聚合物及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生物降解两亲性环糊精聚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和用途。合成步骤为:1)β-CD的C-6位羟基经活化得到相应的氨基化β-CD;2)采用开环聚合方法,以辛酸亚锡作为催化剂,Z为引发剂,合成含端羟基的Y-Z聚合物;3)Y-Z聚合物的端羟基经酸酐活化转化为端羧基;4)含端羧基的Y-Z聚合物链与氨基化β-CD在偶联剂作用下偶联,得到最终可生物降解两亲性环糊精聚合物。本发明方法设计合理,合成的环糊精聚合物可将疏水性药物载入其疏水核中,通过调节疏水性Y链段的性质提高和控制药物装量,因此在药物的控制释放和靶向药物传递等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浙江大学 2021-04-11
一种电化学腐蚀金属丝制备多孔块体金属玻璃的方法
目前世界上已进行的研究与开发工作结果表明,与传统晶态合金材料相比,块体金属玻璃材料在多项使用性能方面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块体金属玻璃具有较高的强度(~2GPa)、大的弹性极限(2%~3%)、高的耐磨性及良好的耐腐蚀性等突出优点。正是由于其独特性能,使得块体金属玻璃在体育用品、电子、医学及国防等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多孔材料是一类由连续固相骨架和孔隙组成的材料。多孔材料尤其是金属多孔材料具有较高的比强度和比表面积,起着结构支撑、减震缓冲、分离过滤、催化载体及生物医学植入体等各种各样的作用。尤其是当把金属玻璃做成多孔材料时,还能极大地提高其室温塑性,因为孔隙能够限制剪切带的扩展,可以阻碍、转移、甚至开动新的剪切带,从而改变剪切带的分布,促使形成多个剪切带,相应提高了整体塑性,其机理与金属玻璃基复合材料中金属或陶瓷增强相提高整体塑性是一样的道理。兼具高比强度及耐磨耐腐蚀性的多孔块体金属玻璃有着十分诱人的应用前景,例如,作为生物医用材料,用于人工骨骼,将可能成为晶态钛合金多孔材料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本项目开发了一种电化学腐蚀金属丝制备多孔块体金属玻璃的新型方法。该方法简单易于实现,制备的多孔块体金属玻璃孔隙分布状态、孔径大小及孔隙率均可以设计,材料的结构和性能均匀。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高密度低合金粉末冶金结构件制备新技术与应用
本技术基于粉体流变塑变特性和改性原理,创立了一条通过优化粉体粒度组成、改善粉体塑性变形能力,采用一般成形与烧结设备制备高密度低合金粉末冶金结构件的新途径。其主要工艺流程为:首先根据水雾化铁粉颗粒的形状和粒度特征,按比例进行合批,添加母合金粉末和增塑剂(Polylub)混合后,在还原炉(温度760-820℃)中进行塑化处理,再添加专用润滑剂(C38H76N202)及石墨,获得具有良好压缩性和成形性的混合粉末;混合粉末在室温状态下,经模压成型,高温烧结后得到高密度粉末冶金结构件。与传统工艺相比,该新工艺具有以下特点和创新点:①以国产水雾化铁粉为主要原料,通过综合利用优化粉末粒度组成、添加母合金粉、增塑剂进行塑化处理,再添加石墨和润滑剂等制备高密度低合金成型粉末,显著提高了原料粉末的压缩性和成形性,为生产高密度粉末冶金结构件提供了原料保障;②针对产品结构和形状特点,改造设计了三上三下专用模架及自动送料系统,实现自动移粉,采用模壁润滑技术,有效控制了产品成分和密度的均匀性,生产效率提高1倍;③可以采用传统压机和烧结设备,所需新增投资少,制造成本低;④与原机械加工的结构件相比,具有尺寸重复性好、运行噪音低、耐磨性好、使用寿命长等特点,生产成本较机加工工艺降低47%以上,较国外温压成形工艺降低60%以上。相关产品已申请国家专利20多项,其中5项授权为国家发明专利,10项授权为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409 410 411
  • ...
  • 460 46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