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高活性固体酸催化高酸值油脂制备生物柴油的绿色合成工艺
生物柴油是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生物质洁净能源,世界各国都极其重视其发展,并在政策和税收等方面给予了极大的扶持。由于需以精制后的动植物油为原料,其生产成本过高而导致生物柴油的推广应用受阻。若以煎炸费油、地沟油等为原料制备生物柴油,则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成本。但由于煎炸废油、地沟油等原料的酸值很高,必须经过硫酸催化预酯化降低酸值后,才能采用传统的碱催化酯交换方法制备生物柴油。这个工艺同时存在着硫酸对反应器的腐蚀、大量含酸废水排放污染水环境、催化剂与产物分离困难、催化剂不可重复使用等弊端。采用非均相固体酸催化剂则可以克服这些问题,并且是一种绿色环保的工艺。 采用酸改性的固体酸催化剂,对高酸值棕榈油酯化反应制备生物柴油表现出很好的催化活性。固体酸在醇油比9:1、催化剂用量7 wt%、65 oC条件下,催化棕榈油的甲酯化反应时间2 h,产物的甲酯含量和甲酯收率分别可达96.3%和93.2%。制备了有添加剂的SZMN型固体酸,对脂肪酸的酯化反应表现出高活性和高稳定性。在65 °C、醇酸比9/1、催化剂用量10 wt.%、反应时间4h,油酸转化率可达98.5%。最优反应条件下,SZMN固体酸在重复使用6次后认可保持约96%的油酸转化率。
四川大学 2015-12-22
一种催化制备双香豆素类衍生物的方法
(专利号:ZL 201410400383.1)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催化制备双香豆素类衍生物的方法,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该制备方法中芳香醛与4-羟基香豆素的摩尔比为1:2,布朗斯特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剂的摩尔量是所用芳香醛的5~7%,反应溶剂乙醇的体积量(ml)为芳香醛摩尔量(mmol)的3~5倍,反应压力为一个大气压,回流反应时间为15~30min,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有大量固体析出,碾碎固体,静置,抽滤,所得滤渣用乙醇重结晶,真空干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1-12
用于生物气净化分离的新型分子筛的研发及制备
SAPO-34 分子筛由于其特殊的孔结构和量子效应,使其在选择性 吸附与分离、能源开发、石油炼制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尤其 对于垃圾生成的生物气中甲烷与二氧化碳的分离有着优异的性能。南 开大学与有关单位形成产学研合作,共同开发 SAPO-34 分子筛的制 备及在生物气净化分离中的重要应用。目前已完成实验室第一阶段研 发及小规模中试生产,并实现部分销售。本项目开发出一种在碱性条 件下超声波老化,程序升温晶化法合成 SAPO-34 分子筛新方法。可 以有效地将老化时间降低 3/4,大大缩短工期,提高分子筛性能,将 陶瓷膜分离与喷雾干燥相结合进行产品的干燥、成型,成功地解决 SAPO-34 分子筛晶粒较小(纳米级),分离困难等问题。采用电解与 离子交换膜结合法处理工业废水技术,做到变废为宝,排放零污染。 已与国际著名生物气净化分离设备供应商 XEBEC 公司形成合作,在 不断的交流与完善中,制备的 SAPO-34 应用于 XEBEC 研制的专利 产品生物气净化处理器中,分离效果得到国外客户的充分肯定。我们 有信心将自主研发、生产的具有民族品牌的 SAPO-34 新型分子筛产 品,切实应用于“低碳经济”环节链中,充分利用废物资源,变废为宝。
南开大学 2021-04-13
生物粘结剂-生物修复产品
本项目提供了一种从土壤中筛选出产脲酶菌株,该菌株能够高效诱导钙沉积,且产生的沉淀大多为方解石晶体,可作为生物粘结剂起到胶结和封堵的作用。可用于混凝土和砖石的表面和裂缝修复、地基加固、文物修复、边坡防护及油田渗透性控制等诸多领域。
兰州大学 2021-01-12
纳米铜粉
浸没循环撞击流反应器(SCISR)(中国专利申请号 Chinese Patent App No 02138720.6)能强化液相体系微观混合的特性,其适用于快速反应沉淀过程的规律,在超细粉体研究制备领域具有其独特的优势。且从反应器尺寸上来说,浸没循环撞击流反应器比一般实验室反应器要大得多,工业化的放大问题容易解决。 在浸没循环撞击流反应器中,以CuCl2作原料、KBH4作为还原剂、氨水作络合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作分散剂,反应—沉淀法制取纳米铜粉。最优工艺条件下制得粒径5.1~10 nm左右、粒径分布比较窄的纳米铜粉。制备工艺比较温和,反应温度为常温,实验制备产品粒径重复性好,实验室制备成本为3600元/公斤。产品经武汉大学检测中心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检测,分析得到产品单质铜含量较高,产物均为球形颗粒,无针状结晶。与已有的同类方法但采用不同反应技术制得的纳米铜粉数据相比,本产品更细、粒径分布更窄,是所见报道中粒径最小的。 纳米铜粉是一种新型的纳米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产品可通过包覆银膜制备铜银双金属粉替代贵金属银、钯粉末应用在电学领域的如导电胶、导电涂料和电极材料的制造等,包覆量仅为30%就可以具有常温抗氧化性能;同时制得的纳米铜粉可以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直接分散在高级润滑油中可提高润滑性能达到40%-50%,它的研发成功将为我国汽车发动机高级润滑油等产品的升级换代提供一种新型抗磨添加剂产品,因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武汉工程大学 2021-04-11
纳米药物开发
设计了一种基于非编码RNA靶向递送的多模态可视化纳米药物,初步实现了对体内肝癌细胞模型中肿瘤干细胞和侵袭转移的抑制。郭若汨博士、吴志强博士和王晶医生为该论文的并列第一作者,附属第一医院郭宇副主任医师为通讯作者。       该研究首先通过对临床标本进行分析,发现肝癌的非编码RNA治疗靶标。进而利用前期开发的肝细胞癌特异性“诊断-治疗一体化”纳米载体技术,实现对体内肝癌细胞的基因治疗和疗程中MRI实时显影。研究中发现,开发的纳米药物通过调控上皮间质转化/干性,抑制肝癌细胞的侵袭、转移和增殖。同时,负载治疗基因的纳米药物也具有磁共振成像等多模态分子显像功能。
中山大学 2021-04-13
医用纳米探针
通过大规模筛选,鉴定出PBOV1等一系列肝癌相关基因,并证实PBOV1确实是肝癌患者的不良预后因素。在进一步的体外功能实验中发现,PBOV1可通过调控β-catenin信号通路增强肝癌干细胞的功能,进而促进肝癌进展和转移,具有作为肝癌特异性基因治疗位点的可能性。但是,目前肝癌治疗基因的体内载体问题仍未得到完全解决。所以,该团队利用帅心涛教授长期研究开发的肝癌细胞靶向化纳米载体平台,将治疗基团导入肝癌模型,实现对肝癌细胞的精准体内抑制。更为巧妙的是,该纳米载体在进行肝癌体内基因治疗的同时,可以作为高灵敏度的分子影像探针,方便地进行MRI-近红外荧光多模态活体成像,实现治疗过程和治疗效果的实时显像,动态展示纳米药物的体内实时分布和病灶在治疗过程的变化,便于后期个体化治疗技术的开发。
中山大学 2021-04-13
纳米能源材料
通过“二维限制效应(two-dimensional confinement, 2DC)”能够使无催化活性的非晶态材料转变成为高性能的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材料即二维非晶光催化剂。他们采用自己发展的“金属氧化物纳米晶LAL(laser ablation in liquids, LAL)非晶化”技术,在纯水中将Ni纳米晶转化为二维非晶NiO纳米片,并且证实了其在不添加任何贵金属助催化剂的情况下可以实现高效光
中山大学 2021-04-14
北京知禾新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知禾新创是安睿特旗下的子公司,知禾泰克是知禾新创旗下蛋白试剂品牌。 通化安睿特授予知禾新创代理资质,代理重组人白蛋白、重组人转铁蛋白等细胞培养基蛋白产品的市场推广和销售。 知禾泰克销售自产以及通化安睿特的产品。    
北京知禾新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2024-07-31
生物切片
产品详细介绍
芜湖市徽环科教仪器厂 2021-08-2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6 57 58
  • ...
  • 456 45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