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LED节能生物台灯
节能型LED生物台灯不仅光效高、耗电少,而且寿命长、易控制、安全环保,不易损坏,对眼睛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作为一种新型的节能、环保的绿色光源产品,必然成为未来实验室的发展主流。 规格:20W       30W 备注:以上是LED节能生物台灯的详细信息,如果您对LED节能生物台灯的价格、型号、图片有什么疑问,请联系我们获取LED节能生物台灯的最新信息。 咨询电话:0577-67473999
温州市育人教仪制造有限公司 2021-08-23
生物质热解制取生物油及油品提质技术
成果产品生物质热解-提质成套装备与技术,主要用于将生物质转化为高品质的液体燃料,替代石油作为车用燃油。工艺采用国内外首创自热式单床内循环串行床对生物质热解,耦联“分级转化”(酯化-加氢)技术对热解生物油提质。
东南大学 2021-04-10
土壤生物退化及连作障碍的微生物修复
针对不合理施用肥料及集约化生产等导致的土壤生物退化,土壤生态系统调控能力下降,植物土传病害加剧等问题,开展了农用功能微生物的筛选及其在农业废弃物肥料化、土壤微生态修复调理、植物抑病促生等方面的研究。研究获得200多株对10余种主要农作物土传病原靶标菌有较强防病促生优良微生物菌株,开发出生防放线菌菌株3株、真菌1株、细菌2株。在此基础上集成功能微生物高密度培养技术、土壤微生态系统的快速修复技术和微生物干预植物减害、生态友好技术。开发了放线菌高活性菌粉、放线菌有机肥和放线菌液体肥料等产品,并建立了相应生产线。该成果既能实现土壤生物退化及连作障碍的微生物修复,又能实现生产减肥减药、产品提质增效;该成果实施后预期年生产菌剂固态6000吨,每吨售价20000元;液态5000吨,每吨售价15000元。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5-11
生物基聚氨脂类产品的生物-化学组合合成技术
聚氨酯(Polyurethane, PU)是一种新兴的有机高分子材料,被誉为 “第五大塑料”,与橡胶材料相比,聚氨酯特殊的微相分离结构赋予PU良好的耐磨性、耐擦伤性、粘结性、柔韧性、优良的保光性与低温性等卓越的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化工、轻工、电子、医疗、建筑、航空航天等众多领域,是目前发展最快的特种有机树脂之一。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聚氨酯(Polyurethane, PU)是一种新兴的有机高分子材料,被誉为 “第五大塑料”,与橡胶材料相比,聚氨酯特殊的微相分离结构赋予PU良好的耐磨性、耐擦伤性、粘结性、柔韧性、优良的保光性与低温性等卓越的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化工、轻工、电子、医疗、建筑、航空航天等众多领域,是目前发展最快的特种有机树脂之一。自从1998年以来,国内聚氨酯产业发展迅速, 据统计,2020年,我国聚氨酯行业产量在1470万吨左右,总产能约占全球总产能的36.4%,成为全球最大的聚氨酯生产国和消费国。随着石油的日益枯竭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出现,寻求廉价、高效、可再生和环境友好的资源替代石化资源合成PU已迫在眉睫,这也是行业近年来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华中科技大学 2022-07-27
大型海藻生物质高效热解生物油机理的研究
项目简介 本项目针对大型海藻这类潜力巨大的可再生能源采用热解制取生物油的机理问题, 分析海藻水溶性多糖热裂解产油、产气和产炭的特征,并通过多种测试手段相结合具体 分析所制得生物油成分,由生物油成分探索水溶性多糖的热解反应机理。研究热解温度、 停留时间等过程参数对海藻热解制油产率和品质的影响规律,利用灰色关联法分析其影 响程度序列,获得产油率和油品协同最佳所对应的热解工况。最终评价海藻热解生成液248 体油的价值,并提出优化调整策略。
江苏大学 2021-04-14
生物实验室讲座与授课模式-生物实验室
    生物实验室讲座与授课独特之处:革新的顶装式集成系统使空间变得简单、灵活。实验桌可根据需求自由移动和组合,轻松实现各种模式的转换。做到“你的教室你做主”。     升降臂:化学升降臂可供应实验室以光、电、气、给排水、通风等系统
广东厚吉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生物实验室学科教学模式-生物实验室
    生物实验室学科教学模式独特之处:革新的顶装式集成系统使空间变得简单、灵活。实验桌可根据需求自由移动和组合,轻松实现各种模式的转换。做到“你的教室你做主”。     升降臂:化学升降臂可供应实验室以光、电、气、给排水、通风等系统
广东厚吉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一体式悬浮载体生物流化床处理村镇生活污水的研究
技术成熟度:理论突破 反应器采用一体式生物流化床,好氧区,投加了悬浮载体果核活性炭,形成活性污泥及生物膜的有机结合体;缺氧区,安装三相分离器及搅拌片,使泥水混合均匀,能够及时排出反硝化所产生的氮气,进而提高脱氮效率。 设备所有结构均在同一壳体内,工艺运行方式灵活,由于其运行过程中不需额外投加碳源和絮凝剂,其运行费用较低。针对我国农村污水处理面临的不易聚集处理的问题,这种单体新型污水处理设备对我国农村污水处理有着较大的实用潜力。 运用一体式生物流化床处理村镇小区生活污水,为该工艺的应用推广提供科学的运行控制参数。 针对我国农村污水处理面临的不易聚集处理的问题,这种单体新型污水处理设备对我国农村污水处理有着较大的实用潜力。
吉林建筑科技学院 2025-05-19
新冠病毒治疗靶点及其潜在药物筛选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药学院李华教授、沈阳药科大学无涯创新学院陈丽霞教授、军事医学研究院国家应急防控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李行舟研究员等组成联合攻关小组,系统性分析了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基因编码的蛋白作为主要或潜在的药物治疗靶点,并通过计算机虚拟筛选方法发现了一系列具有抗病毒、抗菌和抗炎作用的临床药物和天然产物对不同的靶蛋白表现出很高的亲和力,为新型冠病毒感染性疾病(COVID-19)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SCI杂志《药学学报》英文版(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一区),为了加速新冠病毒药物研发,研究组还在文章中公布了所有靶点蛋白质结构模型和筛选得到的高分潜在药物供下载,每个药物和靶点的共结构可以应要求发送。研究团队利用生物信息学和结构基因组学的方法系统性分析了SARS-CoV-2所有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并且将基因序列与SARS-CoV和MARS-CoV等冠状病毒进行了比对,通过同源建模的方法构建了19个SARS-CoV-2蛋白和1个人类宿主的蛋白的同源结构,基本涵盖了对于冠状病毒RNA复制、翻译;结构组成;入侵宿主细胞以及干扰宿主固有免疫等至关重要的所有蛋白靶点,对于进一步发现特异性靶向SARS-CoV-2的抑制剂提供了理论基础。研究团队还构建了常用的抗病毒药物数据库(78个化合物),包括已经上市的、和目前正在进行新冠病毒临床实验的化合物,把这些化合物和新冠病毒的各个靶点都进行了分子对接,重点分析目前正在进行临床实验的药物瑞德西韦、氯喹、克立芝等。目前已知的瑞德西韦抗病毒作用机制是三磷酸活性代谢产物作为冠状病毒RNA聚合酶的底物ATP类似物,掺入RNA链,从而阻止RNA的合成。研究团队的对接结果显示瑞德西韦和RdRp具有很高亲和力,和其目前抗病毒机制一致。此外,研究团队还发现瑞德西韦可能作用于宿主细胞表面II型跨膜丝氨酸蛋白酶(TMPRSS2),阻止S蛋白被TMPRSS2酶切,从而阻止S蛋白变构介导的病毒与细胞膜融合,可能是瑞德西韦新的作用机制,这是一个新方向,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思路。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0
抗胰腺癌药物 A13 的临床前研究
项目简介目前癌症中的胰腺癌仍是临床治疗的难题,由于症状隐匿,发病迅速,预后差,使胰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延长胰腺癌症患者生存区、提高生存率和生 存质量,是国内外科学家关心的重要课题。钴依赖的蛋氨酸合成酶(MS)是叶酸类代谢 酶,对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敏感性差别更大的靶酶,针对其作用机理,设计合成了活性 小分子 A13,具有优于吉西他滨的治疗胰腺癌的活性。A13 化合物经过两次不同机构肿瘤细胞测定,确定其抗胰腺癌和肺癌活性。 与山东省药学科学院合作,测定人胰腺癌 PNCA-1 裸鼠移植瘤模型抗肿瘤作用。设置 5-FU 对照组,吉西他滨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A13 尾静脉注射给药,隔天给药时间为 21 天。 实验结果是 A13 在 60 mg/kg 和 120 mg/kg 剂量条件下对人胰腺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的抑 制作用,相对肿瘤增值率分别为 55.97%和 39.63%,结果优于 5FU(59.04%)和吉西他滨 (49.21%),对体重和饮食没有影响,各脏器解剖观察未见毒性病理变化。对照吉西他滨 组裸鼠表现出明显体重下降和饮食受阻。A13 化合物在模拟大肠液 16 h 能保持稳定,在 血浆中 96 h 能保持稳定,为后续动物实验确定给药方式和给药时间。对肺癌 SPC-A-1 裸 鼠移植瘤小鼠也有治疗作用,A13 的肿瘤相对增值率与培美曲塞对照组相当。  项目团队刘俊义教授,化学生物学系。主要研究方向为:1)叶酸代谢酶制剂的研 究。2)中枢神经保护剂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3)抗 HIV、HBV 药物的设计合 成与构效关系研究。4)基于新靶点的抗肿瘤药物研究。曾获得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博 士点基金等十余项,授权专利 7 项。设计合成:张志丽,副教授。生物活性:王孝伟副教授,田超博士。合作单位:山东省药学科学院。 应用范围 该项目可应用在癌症的治疗中首选胰腺癌,单独用药或联合用药。也可联合用药治疗肺癌。   项目阶段临床前研究(动物研究阶段)。知识产权专利名称:新型 8,10-去二氮杂-N5 甲酰基四氢叶酸类化合物作为抗肿瘤药物的应用 。专利申请号:2014105575999合作方式技术转让。
北京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2 23 24
  • ...
  • 156 15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